鄉鎮概述

新繁鎮實施了家具園區征地建設、泡菜園區建設、城市規劃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四大類33個重點工程項目,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重點項目為載體,圍繞爭創“五個一流”,紮實推進城鄉一體化和項目年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新繁鎮是新都區傳統的泡菜生產基地,鎮內不僅有大型的泡菜生產企業,更有大型泡菜園區,為新繁鎮農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成都蘭地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駐,又為新繁鎮農業帶來了大量的新品種、新科技。新繁鎮規劃建設了面積為1萬畝的新繁萬畝都市設施農業示範園。園區內設定了設施農業基地、大學生創業園、花園區、養殖區、農副產品加工區等5個功能區,示範園已引進蘭地公司、新繁食品公司、黃泥蔬菜合作社等6家企業,流轉土地3000畝,建鋼架、竹架大棚1000畝,建花木園區531畝和定點屠宰場一個。為了更好地推動發展,2007年,新繁鎮對農業示範園內的道路、溝渠進行了改造。
2007年,新繁鎮完成工業總產值43.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66億元,完成入庫工商稅收4894萬元。2008年1至10月,新繁鎮完成工業總產值29.5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56億元,工商稅收5246萬元。2008年1—9月,新繁鎮引進區外到位資金8.99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200%;引進市外到位資金8.41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216%;引進5000萬元項目3個,完成目標任務的300%;完成全口徑工業總產值29.59億元,外貿出口100萬美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0%。
歷史沿革

治所 最初的繁,擁有今彭州市和原新繁兩縣地區,其治所按《華陽國志》記載:“繁縣,郡北九十里,有泉水稻田”。今彭州市的蒙陽地區處於岷江沖積平原的台地邊沿,素有常年蓄水的泉水稻田,沿陽地區的河渠,民間稱為泉水河。而陽也處於蜀郡北面,距離約為90里。蒙陽地區多年來發掘出土不少青銅器和陶器,其紋飾和銘文字型同於商代及周朝初期的金文體。經四川省博物館定,其時代為商末周初,在蜀地正是杜宇氏時期。從地形上看,蒙陽一帶自然形成一條長達十多里的黃土高地,至今還高出平原1-2米。這與當時岷江尚未治理,平原大部分地區未能陸處,蜀族人民必須擇高而居的生活情況相適應。因此,最初的繁,是在今彭縣蒙陽地區。
建縣 繁縣的建置時間,原有秦、漢之說,但均未標註時間。近40年來,考古工作在蜀王杜宇所置的繁地區,發掘出大量商、周時期的文物和蜀族人民聚居遺址,充分證明繁在杜宇時代即已建立,並成為蜀族人民的膏腴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述秦置蜀郡,將繁列為蜀郡所轄15個縣的第三,排列在首成都,次郫縣之後,說明秦代繁已成為一縣。現存最早的明代正德年間的《四川志》明確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蜀郡所轄的縣有繁縣,亦可證明秦時已在繁地置縣。

沿革 原新繁縣,古名繁。秦滅蜀後,置蜀郡於成都。據明代正德《四川志》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繁縣,隸屬蜀郡,縣治在今彭州市蒙陽地區。漢高祖五年(前202),平定巴、蜀,繁縣仍隸蜀郡。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州刺史部,蜀地為益州刺史部,繁縣屬益州刺史部蜀郡。王莽新朝時期(9-23),改益州為庸部,改蜀郡為導江,繁縣隸屬導江。公孫述據蜀時期(25-36),國號成家,郡縣建置基本上承漢制,改益州為司隸校尉,改蜀郡為成都郡。繁縣隸屬成都郡。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公孫述敗亡,今四川入東漢版圖,至東漢末劉焉父子據蜀,繁縣仍隸屬益州蜀郡。建安十九年夏,劉備領益州牧。建安二十六年(221)劉備即帝位於成都,改元章武,史稱蜀漢。後主劉禪延熙十年(247)和十七年(254),將關隴降眾安居繁縣,將繁民遷居清白江南岸,稱新繁,歸繁縣管轄。後劉禪於炎興元年(263)降魏,蜀漢亡。後經曹魏、西晉、成、漢、范賁、苻堅、譙縱相繼割據,以及東晉時期,繁縣均屬益州蜀郡。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劉裕代晉,國號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劉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於繁縣屬地(今彭州市關口場)置僑郡—南晉壽郡,領晉壽、興安、興樂、邵歡、白馬五僑縣。(有說領白水、南興二僑縣)。後經南齊,繁縣治所及隸屬蜀郡未變。梁武帝天監中(502-519),分繁縣地置東益州,州治晉壽縣,郡領晉壽一實縣,白水、南興二僑縣。後蜀地為武帝八子武陵王蕭紀所據,繁縣仍屬蜀郡。西魏統蜀時期(553-557),改晉壽置東益州,領九隴、廣漢、西遂寧、金淵四郡。九隴郡以晉壽一縣為領地。州、郡、縣治均在今彭州市關口場。繁縣治所和隸屬益州蜀郡未變。西魏恭帝三年(557),宇文覺廢恭帝自立,國號周,史稱北周。初仍置繁縣,後徙繁縣治所於蜀漢時期安置原繁人的清白江南岸新繁,正式改繁縣為新繁縣,隸屬益州蜀郡。同時,省東益州,留九隴郡,隸屬益州,領九隴、隴泉、青陽

工業建設

農業發展

2007年,新繁鎮規劃了萬畝都市設施農業示範園,2007年示範園流轉土地近3000畝,建鋼、竹架大棚1000餘畝。新繁鎮引進成都蘭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鋼架反季節蔬菜;引進新繁食品有限公司,建設泡菜基地300畝,輻射帶動10000畝;引進“千村福”菇業,建蘑菇基地100畝;成立黃泥、三農匯兩個蔬菜專業合作社,集中流轉整理出的土地110畝;建瑞玉優質稻米基地5000畝;建興和記豬業養殖場一所,占地60畝,投入500萬元,已存欄2200頭,年出欄1萬頭;建普蘭克第九連鎖豬場,年存欄仔豬300頭,帶動發展18戶養殖戶;打造“繁江魚村”,已發展生態休閒魚莊20餘家。
新繁鎮建設觀光休閒花木園區2000畝,設施蔬菜基地5000畝(含季節性),大學生創業園3000畝,農產品加工基地100畝,家禽家畜養殖基地500畝(小家禽20萬隻,生豬10000頭),建青白江生態觀光休閒走廊5公里,黃泥農村新型社區規劃達到3000人。新繁鎮依託新繁食品公司、瑞玉農業等龍頭企業,發展原材料種植基地;發揮農村協會和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建立大蒜、川穹、新都柚、食用菌等基地。建設富硒優質稻米基地2萬畝,建設出口蔬菜基地1萬畝,建韭菜基地1000畝。
特色產業

泡菜產業 新繁鎮擁有大小泡菜加工廠10餘家,年加工量30000噸,銷售額18500萬元,泡菜原料基地50000畝,帶動農戶50000戶,提供就業崗位3000餘個。以新繁食品公司為龍頭的泡菜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泡菜產業群:共有40多家鹽漬廠作為新繁食品公司的下級廠商。作為中國聞名的“泡菜之鄉”,新繁牌泡菜已進入國內2000多家大、中型超市商場,產品遠銷全國各大中城市及港、澳、台、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
城鎮建設

新繁鎮加快舊城改造,包裝了18箇舊城改造項目,結合園區和舊城拆遷,加快建設家具園區、泡菜園區和舊城公房、舊城私房三個安置小區;新繁鎮多渠道籌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垃圾焚燒場、新繁大道、繁江大道,改造正北街、正西街、金地路。
新繁鎮在推進舊城改造的同時,大力推動新城區建設,加大房地產開發力度,完成東湖茗居、繁花似錦、森林錦舍、新城豪庭等項目共19.5萬平方米的開發建設。新繁鎮建成的東湖森林公園是市民休閒、健身的最佳去處,北一環、濱江路、成彭路成為新繁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
旅遊景點

新繁東湖主體建築懷李堂始建於宋代,重建於清同治年間,平房青瓦,迴廊擁挾,外朴內秀,深寓蜀人緬懷唐賢德裕公在川“鎮危疆,保境安民”,維護國家統一,“會昌之政幾致中興”的歷史功績之美好情愫。園內還有紀念明末清初一門四世六鄉賢的“四費祠”和紀念唐李德裕、宋王益(王安石之父)、宋邑人梅摯的“三賢堂”遺址,更顯示出東湖文化名園的特色。
新繁東湖公園1996年被列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千餘年來,東湖盛名不衰,歷代均為川西名人學士雅集之處,給後人留下了大量詩文、匾聯、書畫作品。東湖碑林中珍藏大量名家書畫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
目標
2010年,新繁鎮將實現工業總產值4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億元,工商稅收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