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制陰陽攻積丸來源
《醫宗必讀》卷七。異名
攻積丸(《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組成
吳茱萸(炮) ,乾薑(炒) ,官桂(去皮) ,川烏(炮)各30克 ,黃連(炒) ,半夏(洗) ,橘紅 ,茯苓 ,檳榔 ,厚朴(炒) ,枳實(炒), 菖蒲(忌鐵) ,玄胡索(炒) ,人參(去蘆) ,沉香,琥珀(另研) ,桔梗各2.4克 ,巴霜(另研)15克用法
上為細末。用皂角180克,煎汁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2.4克,漸加至4.5克,生薑湯送下。功用
溫中理氣,化痰導滯,破癥散積。主治
五積六聚,七癥八瘕,痃癖蟲積,痰食。中藥方劑之X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