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蟒

《斫蟒》是《聊齋志異》中卷一十八篇,小說主要寫了兩兄弟遇到蟒蛇的故事!

故事梗概

《斫蟒》是《聊齋志異》中卷一十八篇,全文簡短,至講述了一個小故事,但作者的點評卻很重要。本文講述了一個兄弟倆砍柴遇到了巨蟒,哥哥遭難,弟弟卻勇於施救而與巨蟒搏鬥,並最終取得成功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親人有難,要知道親人之間血濃於水,不能袖手旁觀。

原文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為所吞,弟初駭,欲奔,見兄被噬,遂怒出樵斧斫蟒首。首傷而吞不已。然頭雖已沒,幸肩際不能下。弟急極無計,乃兩手持兄足力與蟒爭,竟曳兄出。蟒亦負痛去。視兄,則鼻耳俱化,奄將氣盡。肩負以行,途中凡十餘息始至家。醫養半年方愈。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惟孔存焉。噫!農人中乃有悌弟如此哉!或言:“蟒不為害,乃德義所感。”信然!

翻譯

胡田村有戶姓胡的人家,兄弟倆去砍柴,跑了很遠到了深谷。遇到了一條巨蟒,兄長因為在前面而被蟒蛇吞住,弟弟開始很害怕,想要逃走,看見兄長被咬住了,於是憤怒地拿出砍柴的斧頭砍蟒蛇的腦袋。蟒蛇的腦袋受傷了而吞不下去。不過頭雖然已經吞進去了,幸好肩膀還不能吞下。弟弟極為窘急沒有辦法,於是用兩隻手抓著兄長的腳極力的和蟒蛇爭持,竟然把兄長拽出來了。蟒蛇也忍著疼痛走了。他看著兄長,只見鼻子耳朵都化掉了,已經奄奄一息。他背著兄長走著,途中休息了十多次才到家。請醫生將養了半年才痊癒。到現在面上都是瘢痕,鼻子耳朵只剩下了孔洞。唉!農民中也有像這樣孝義的弟弟呀!有的人說:“蟒蛇沒有害人,是為弟弟的德行義氣所感動啊。”真是這樣!

選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另有相關同名電視劇和電影等。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6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