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正楷“搦”字](/img/0/1e9/nBnauM3X4czMzgzM4QzN3UDN2MTM3gTM2ITO3MTNwAzMxAzL0c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異體字: 搻
拼音:nuò
注音:ㄋㄨㄛˋ
部首:扌
部首筆畫:3
總筆畫:13
繁體部首:手
部首筆畫:4
總筆畫:14
康熙字典筆畫( 搦:14; )
[ 首尾分解查字 ]:扌弱(shouruo)
[ 漢字部件構造 ]:扌弓冫弓冫
五筆86:RXUU
五筆98:RXUU
倉頡:QNMM
鄭碼:DYYT,
GBK:DEF9
[ 筆順編號 ]:1215 1541 51541
四角號碼:57027
UniCode:U+6426
[ 筆順讀寫 ]:橫豎 橫折橫折捺橫折橫折捺橫
音韻參考
[廣 韻]:女角切,入4覺,nuò, 江開二入江娘[平水韻]:入聲三覺·入聲十一陌
[國 語]:nuò
[粵 語]:nik1
[閩南語]:lak8,liau2
詳細字義
〈動〉1. ( 形聲。從手,弱聲。本義:用力按壓)
2. 同本義[press]
搦,按也。——《 說文》
橈之。——《考工記·弓人》。注:“橈搦其乾。”
搦秦起趙。—— 左思《魏都賦》
3. 拿或握在手中[hold in hand;take up]
舟子於是搦棹。—— 郭璞《江南賦》
4. 又如: 搦管;搦掉
5. 挑鬥;惹[challenge]
又下將戰書來,搦俺 十八路諸侯相持。——元·鄭光祖《三戰呂布》
古今音韻對照:
[ 廣 韻 ]:女角切,入4覺,nuò,江開二入江娘[ 平水韻 ]: 入聲三覺·入聲十一陌
[ 國 語 ]:nuò
[ 粵 語 ]:nik1
[ 閩南語 ]:lak8,liau2
釋義
基本解釋:
搦nuò
握,持,拿著: 搦管(執筆)。
按下。
摩。
挑惹: 搦戰(挑戰)。
詳細解釋:
搦 〈動〉(1)
( 形聲。從手,弱聲。本義:用力按壓)
(2)
同本義 [press]
搦,按也。――《說文》
橈之。――《考工記·弓人》。注:“橈搦其乾。”
搦秦起趙。―― 左思《 魏都賦》
(3)
拿或握在手中 [hold in hand;take up]
舟子於是搦棹。―― 郭璞《江南賦》
(4)
又如: 搦管;搦掉
(5),
挑鬥;惹 [challenge]
又下將戰書來,搦俺十八路諸侯相持。――元·鄭光祖《三戰呂布》
搦戰
nuòzhàn
[challenge] [近]∶挑戰
出馬搦戰
引軍搦戰
搦
nuò ㄋㄨㄛˋ
(1)
握,持,拿著:~管(執筆)。
(2)
按下。
(3)
摩。
(4)
挑惹:~戰(挑戰)。
康熙解釋:
【卯集中】【手字部】 搦; 康熙筆畫:14;【唐韻】尼革切【 集韻】【韻會】昵格切, 音蹃。【 說文】按也。【 廣韻】 捉搦也。【錢俶小詞】金鳳欲飛遭 掣搦。 又【正韻】女力切,音匿。義同。 又【唐韻】女角切【 集韻】【韻會】昵角切, 音蒻。義同。【史記·扁鵲傳】搦 髓腦。【 班固·答賓戲】搦朽摩鈍鉛刀,皆能 一斷。【舊唐書·代宗紀】禁鈿作珠翠等,委所司切加 捉搦。【 集韻】或作 。
說文解字詳解:
【卷十二】【手部】 編號:7966搦,[尼革切 ],按也。從手弱聲。
民俗參考:
漢字五行:火 是否為常用字:否姓名學:非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