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持[持,讀音作zhí(ㄓˊ),亦可讀作chí(ㄔˊ)]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周朝時期楚國專職祭祀,屬於以官職稱謂或宗教信仰為氏。商、西周初期,王室與各諸侯國皆設有專職神職人員祭司,而楚國的祭司在受命實施重大祭祀活動時,主祭者稱為“持豋”,即“持祭肉於豆”之義。豆,即裝犧牲之類的“豆”,為神器。各諸侯國的“豆”與周王室的“豆”在形狀上有所不同,但多為敞口之青銅器皿,除了重大的祭祀活動,不得它用。持豋,是一種祭祀禮儀,也是一種榮譽,地位崇高,多為世襲。在持豋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神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持氏,讀音作zhí(ㄓ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戰國時期諸侯國軍制持旗都尉,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尉,是戰國時期諸侯國中較將軍一職官位略低一級的軍官,秦朝時期秦始皇在各郡皆設有“尉”,職責是負責地方治安。到漢景帝時期,改“郡尉”為“都尉”,輔助郡守掌管地方軍事。從漢武帝時期起,在中央政府中開始設定各級專項“都尉”,到漢光武帝時期廢黜了中央一級的“都尉”,但保留了在各民族地區所設定的該職,不過,凡在有大規模軍事行動之時,由中央政府臨時指派有專項“都尉”,官秩多在三、四品之間。持旗都尉,屬於專項都尉官稱,為輔佐最高軍事長官指揮並顯現王朝威儀。秦朝時期,持旗都尉為一人所擔,到漢朝以後,持旗都尉分左、右都尉,軍事行動中持大旗,左一面旗為王朝標誌旗,右一面為軍事統領標誌旗,並以軍事統領之標誌旗為指揮作戰的標識。只要持旗都尉不倒,“戰事毋結”。在持旗都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持旗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持氏,讀音作zhí(ㄓ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三國時期曹魏官吏持書執法,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持書執法,是三國時期魏文帝所設定的官位,為御史中丞的屬官,專門負責掌管奏劾各級官員。後來孫吳亦有效仿,分置持書執法為左、中、右執法各一人,專職評奏諸官之事。持書執法多為一些鐵面無私之人,皆執有“烏牌”,即鐂刻有“御題免死無罪”的黑鐵牌,因此後世官場皆暗稱之為“烏面御史”、“烏面吏”、“鐵面御史”等,官秩第六品。“鐵面無情”一詞即因此而來,後人神往和理想之政官人物如包公等,亦由此而文創。晉武帝統一三國之後,廢黜“持書執法”之官位,改設為“治書侍御史”。隋、唐兩朝時期,沿用了晉朝、隋朝時期的“治書侍御史”制度。但在唐朝初期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名諱,又改回稱為“持書侍御史”,但主要分設於各州、郡之中。在“持書執法”、“治書侍御史”、“持書侍御史”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持氏、烏氏、鐵氏等,持氏讀音作zhí(ㄓˊ),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魏、晉、南北朝時期地方官吏持節,屬於以官職稱號為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主政官員刺史、都督,往往有中央政府授與的“持節”稱號,此稱仿自漢朝,以代表中央政府的全力。因此,凡持有“持節”稱號的刺史,如持節征南大將軍、持節侍中都督等,皆有權殺無官職之人;而持有“持節”稱號的都督,則有權在與軍事相關的事宜上殺官秩兩千石以下的各級官員。在有“持節”特權的官員之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魏姓氏者,稱持節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持氏,讀音作zhí(ㄓˊ)。
第五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唐朝時期海西女真哈達部赤盞氏族,屬於以部族稱謂漢化為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持嘉氏,亦稱持佳氏、查佳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赤盞氏,在金國時期曾稱為石盞氏,以姓為氏,滿語為C’ygiya Hala、Cagiya Hala,世居哈達地區(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清朝中葉以後,持嘉氏多冠漢姓為持氏、遲氏、張氏、劉氏等。只有滿族持氏讀音作chí(ㄔˊ)。
第六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清朝後期太平天國持旗,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太平天國中、後期,軍制中設定有“持旗”一職,即為大旗手,聽令軍事首領以旗勢指揮軍隊作戰,如同後世的“旗語官”,屬於利用光信息傳遞指令的軍事行為。太平天國運動因內訌和滿清王朝政府鎮壓失敗後,有“持旗”的後裔子孫為避清廷追剿,改以其官稱為姓氏,稱持氏、旗氏,持氏讀音作zhí(ㄓˊ),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持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河南、鹹陽、遼東為郡望。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遼寧省的遼陽市,陝西省的延安市、綏德市,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等地,均有持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鹹陽郡:鹹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建設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鹹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鹹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鹹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鹹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鹹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鹹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鹹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布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鹹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後,設內史管理都城鹹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鹹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鹹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鹹陽分屬三原、縣、鹹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鹹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鹹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鹹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稱三川堂。鹹陽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