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餘縣[縣]

扶餘縣[縣]

扶餘縣地處松嫩平原東北部邊緣,位於吉林省東北部,松原市東部。西與松原市寧江區接壤,南隔第二松花江依次與吉林省前郭縣、農安縣、德惠市為鄰,北以松花江為界與黑龍江省肇源縣相對,東北隔拉林河同黑龍江省雙城市相望,東以回塘溝為界與吉林省榆樹市接壤。扶餘縣幅員面積4673平方公里,占吉林省幅員面積的2.5%,占松原市幅員面積的21.2%。東西極點距離106公里,南北極點距離86公里,略呈南北窗而東西寬的狹長形狀,是溝通黑龍江、遼寧兩省的公路和鐵路交通要塞。

基本信息

地質地貌

扶餘縣地質構造屬亞洲東部第二沉降帶中的松遼沉降區。在地質過程和外部營力作用下,形成東高西低以河間台地為主的地貌,台地周圍沿江河有河谷平原,並有陡坎與台地相接。扶餘地處平原區,無崇山峻岭,僅有丘崗土山。

扶餘縣受新構造運動的影響,周圍江河水流下蝕切割,形成高出河床20至80米的河間台地。全縣小於5度的平地占99.19%;5----10度的坡地點總面積的0.63%;10度以上的坡地占總面積的0.18%。

大致以增盛-----新站-----弓棚子為界,東南部地區地面波狀起伏,海撥180---230米,最高點南鷹山海拔261.8米。相對高差15---25米,最大40---80米。肖家一帶侵蝕切割強烈。西部地區海拔140----180米,相對高差5---15米,地面平緩,呈微波狀起伏。中部夾津溝鹽鹼化低地海拔140---170米,相對高差1—5米,成為地下水和地表水匯流的中心。沿江河谷平原區海拔123—155米,由上游向下游傾斜,最低點是伊家店農場東北部拉林河與松花江匯流的三角地帶,海拔116.3米。

歷史沿革

扶餘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初期,這裡便建立了我國東北地區第一個地方民族政權部下車家——夫余國,開創了北疆歷史文化的先河。
扶餘縣地圖
扶餘縣地圖

後幾經變遷,1995年7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縣制,縣政府駐地東移至三岔河鎮,扶餘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

扶餘縣為黑龍江省原轄縣。位於松花江幹流南岸,北以松花江與肇源縣分界。今吉林省松原市。

扶餘一帶,清代,屬吉林將軍伯都訥副都統轄地,副都統駐伯都訥城。伯都訥城是清初“邊外”(柳條邊)七大軍事重鎮之一。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設立伯都訥站,是寧古塔將軍境內西部通往齊齊哈爾城的重要通道。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在伯都訥驛站南20里處建新城,名伯都訥新城(今扶餘鎮),添設伯都訥副都統專城駐防。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設定伯都訥廳,駐伯都訥新城,同時設分防巡檢一員,駐孤榆樹屯(今榆樹市),隸屬伯都訥廳。1906年2月15日(清光緒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伯都訥廳升改新城府,駐新城,與伯都訥副都統同城;孤榆樹屯巡檢改設榆樹縣,由新城府領。翌年4月,裁將軍,改隸吉林行省西北路道。1909年6月2日(清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批准,裁撤伯都訥副都統。中華民國成立後,1913年3月,改為新城縣。隸屬吉林省西北路道。1914年2月,因與河北、山東等省新城縣重名,奉令改稱扶餘縣。同年6月,西北路道改稱濱江道,隸屬濱江道。

1929年2月,廢止道制,由吉林省直轄。東北淪陷後,隸屬吉林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初隸吉江行政區,1946年5月劃歸嫩江省管轄。1949年5月,劃歸吉林省管轄。1956年隸屬公主嶺專區,1958年10月改隸白城專區。1987年11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扶餘縣,設立扶餘市(縣級)。1992年6月6日,撤銷扶餘市,設立松原市(地級)。

伯都訥地方始設副都統時,轄境較寬,大致為今松原市寧江區江北地區、扶餘縣、榆樹市三縣市區。

扶餘縣
扶餘縣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6年)以後新城府時期,以匯塘溝、珠爾山為界,其東屬榆樹地,其西屬新城府,轄境與1983年9月以前扶餘市轄區同。1983年9月,改32個人民公社為鄉,人民公社改稱鄉人民政府,鄉下轄村、社;保留扶餘、長春嶺、陶賴昭、五家站鎮,國營農場不變。1987年,全縣共有9鎮、26鄉和兩個國營農場。各鄉鎮計轄22個街道、474個村。

1995年扶餘區轄10個街道辦事處,25個鄉,10個鎮,兩個國營農場。483個行政村。全區總人口1145011人,14個少數民族。

1995年12月,扶餘縣轄四馬架鄉、永平鄉、社裡鄉新站鄉、更新鄉、徐家店鄉、伊家店鄉、石橋鄉、三義鄉、肖家鄉、榆樹溝鄉、新城局鄉、大三家子鄉、二龍山鄉、拉林鄉、萬發鄉扶餘縣
、大林子鄉、七家子鄉等18個鄉,長春嶺鎮、五家站鎮、陶賴昭鎮、蔡家溝鎮、三岔河鎮、弓棚子鎮、三井子鎮、增盛鎮等8個建制鎮。另有國營伊家店農場和兩個灌區。

2005年鄉鎮合併,2006年社裡鄉劃歸松原市,扶餘縣現轄三駿鄉、永平鄉、新站鄉、更新鄉、伊家店鄉、肖家鄉等6個鄉,長春嶺鎮、五家站鎮、陶賴昭鎮、蔡家溝鎮、三岔河鎮、弓棚子鎮、三井子鎮、增盛鎮、大林子鎮、新萬發鎮、新源鎮等11個建制鎮。另有國營伊家店農場和兩個灌區。轄415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735727人,182696戶。農業人口663106人,城鎮人口72621人。9個少數民族,10740人。

人口民族

扶餘縣扶餘縣
扶餘縣區內的居民,多系清中期以後由中原各省陸續遷入,多民族混居,姓氏也較為複雜。民族和姓氏分布無明顯規律。到2006年,全縣總人口73572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2621人,農業人口63106人。家庭總戶數82696戶。總人口性別構成:男性373813人,占53.8%,女性361914人,占49.2%。人口出生率為4.1‰,人口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154.18人。全縣7歲以上人口中,接受國小以上教育的人口占100%,接受國中以上教育的占97%。縣區主要宗教佛、道、伊斯蘭天主教信奉者近6萬人。

全縣共有10個民族,少數民族9個,人口9740人,占全縣人口總數的1.4%,其中朝鮮族455人,滿族6038人,蒙古族1786人,回族784人,錫伯族624人,苗族12人,達斡爾族1 人,傈僳族9 人,黎族3人,這些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三岔河鎮三駿鄉陶賴昭鎮等鄉鎮。

著名人物

表演明星高秀敏,何慶魁,魏三均是該縣人。
高秀敏
高秀敏

愛國將領蕭振瀛是扶餘縣四馬架鄉的,是扶餘縣人民的驕傲。縣內的振瀛大路就是為紀念蕭將軍以蕭將軍的名字來命名的。還有捨身炸碉堡的梁士英同樣是扶餘縣人.

氣候特點

扶餘縣扶餘縣
按中國自然區劃,扶餘屬東部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明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濕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漫長寒冷,降雪稀少,江河結冰,大地封凍時間長。按照10℃—22℃區間標準劃分季節,扶餘春季為5月1 日至6月24日,間日55天;夏季為6月24日至8月13日,間日50天;秋季為8月13日至9月30日,間日47天;冬季為9月30日至5月1 日,間日213天。

全年太陽輻射量東西部平均每平方厘米108.5千卡;百年平均氣溫4.5℃,月份平均為–18.8℃,月份平均為23.3℃,均溫差42.1℃,年無霜期145天。降雪、初冰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穩定結冰期在11月下旬,平均冰厚0.95米左右。大地封凍期在11月中旬,凍土深1.3---2.0米。解凍在3月下旬至4 月上旬之間。

大氣平均降水145.8毫米,總量約為25.83億立方米,年平均地表流量0.93億立方米。由於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弱和北台早晚的影響,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多時在650毫米以上,少時不足300毫米,而且分布不均,由東向西呈遞減趨勢。受夏季氣壓形式和松遼平原地形風洞的影響,縣區內常刮西南大風,特別是春季,一刮數日,揶地揚沙,影響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

自然資源

扶餘縣扶餘縣
扶餘的氣候條件給縣區發展農、林、牧、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使扶餘成為糧食和水產的重要地區。

扶餘的水土資源和礦產資源尚屬豐富。第二松花江、松花江、拉林河流經縣境段幹流總長度324公里。多年平均入境水量405億立方米,境內有較大支流2條,較大湖泡14個,總水面243平方公里;地下潛水、半承壓水、第三系承壓水埋藏較為豐富。這些為發展水利、水產提供了條件。

縣區內土質資源因土質、地形、降水及氣候條件的差異,大體可分為5個類型區,即東部黑土區、南部風沙區、中部鹽鹼土區、西北部黑鈣土區和坎下草甸土區。土壤可分為九類,總面積424990公頃,呈馬蹄形分布,均宜農宜林。其中黑土、黑鈣土、草甸土、衝擊土占80%,風沙土占18%,其它如泥炭土、水稻土、只有零星分布。全縣有可耕地面積228400公頃,為發展農業奠定了基礎。

礦產資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油母頁岩石英沙以及泥炭、粘土、河流石等。

扶餘的天然植被分布具有森林草甸和草原相間的特徵,據1986年普查,縣內野生植物計有91科564種。其中菊科87種,禾本科52種,豆科39種,藜科28種,薔薇科28種,其它科不超過25種。較常見的60餘科約160種,分布全縣各地。

野生動物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昆蟲和魚類。

主要是魚類,生活在松花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及其較大支流中,計11科41種。

90代以前,縣內生物資源種類多、數量大,後因酷捕過采以及繁衍條件惡化,已漸減少,有的品種基本絕跡。上世紀90年代以來,加強環保、恢復生態,情況有所好轉。

扶餘縣的主要自然災害有低溫、霜凍、乾旱、大風、洪澇、冰雹和病蟲害等。

行政區劃

扶餘縣扶餘縣
伯都訥地方始設副都統時,轄境較寬,大致為今松原市寧江區江北地區、扶餘縣、榆樹市三縣市區。清光緒三十一年(1906年)以後新城府時期,以匯塘溝珠爾山為界,其東屬榆樹地,其西屬新城府,轄境與1983年9月以前扶餘市轄區同。

1983年9月,改32個人民公社為鄉,人民公社改稱鄉人民政府,鄉下轄村、社;保留扶餘、長春嶺、陶賴昭、五家站鎮,國營農場不變。1987年,全縣共有9鎮、26鄉和兩個國營農場。各鄉鎮計轄22個街道、474個村。

1995年扶餘區轄10個街道辦事處,25個鄉,10個鎮,兩個國營農場。483個行政村。全區總人口1145011人,14個少數民族。

1995年12月,扶餘縣轄四馬架鄉、永平鄉、社裡鄉、新站鄉、更新鄉、徐家店鄉、伊家店鄉、石橋鄉、三義鄉、肖家鄉、榆樹溝鄉、新城局鄉、大三家子鄉、二龍山鄉、拉林鄉、萬發鄉、大林子鄉、七家子鄉等18個鄉,長春嶺鎮、五家站鎮、陶賴昭鎮、蔡家溝鎮、三岔河鎮、弓棚子鎮、三井子鎮、增盛鎮等8個建制鎮。另有國營伊家店農場和兩個灌區。

2005年鄉鎮合併,2006年社裡鄉劃歸松原市,扶餘縣現轄三駿鄉、永平鄉、新站鄉、更新鄉、伊家店鄉、肖家鄉等6個鄉,長春嶺鎮、五家站鎮、陶賴昭鎮、蔡家溝鎮、三岔河鎮、弓棚子鎮、三井子鎮、增盛鎮大林子鎮、新萬發鎮、新源鎮等11個建制鎮。另有國營伊家店農場和兩個灌區。轄415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735727人,182696戶。農業人口663106人,城鎮人口72621人。9個少數民族,9740人。

民主法制建設

扶餘縣扶餘縣
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社會秩序更加穩定和諧。認真執行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決定,密切同縣政協的聯繫,積極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五年來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意見85件、政協委員提案134件。深入開展普法工作,切實增強了公民的法制觀念。順利完成了第六次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村民自治和基層政權建設進一步鞏固。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消除和化解了各類不安定因素。完成了全縣警務改革工作,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五年來共破獲刑事案件5472起,摧毀犯罪團伙297個,建設“平安扶餘”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消除各類安全隱患2330處。全面貫徹《信訪條例》 ,處理各類信訪4869件次。積極開展服務型政府機關建設活動,新建了高標準的政務大廳,組建了中小企業擔保公司,開展了民主評議百名科長和政風行風測評活動,經濟發展軟環境進一步改善。

經濟建設

扶餘縣扶餘縣
2006年,全縣GTP實現63.5億元,比上年增長19.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5億元,比上年增長63.8%。三次產業比為:48.5:19.1:32.4。

農業經濟--2006年,農業總產值實現48.6億元。比上年增長9.5%;牧業總產值實現14.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9.4%。糧食總產量達到185萬噸,穩居全國前五位。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098元,比上年增長17.7%。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近幾年累計建設標準良田4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50萬畝,完成水利投資1.6億元,新打農田抗旱井5860眼,新增各類農機具8萬台套,植樹造林1.3萬公頃,建設生態草1.7萬公頃,有序推進了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

工業經濟--2006年,工業總產值實現36.5億元,比上年增長65.9%,工業增加值實現11.7億元,比上年增長64.2%,分別是2001年的8.1倍和8.7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7.5億元、實現增加值5.8億元,分別增長58.3%和64.1%。幾年來,通過招商引資,新上各類工業項目423個,冀東水泥、匯海酒業、聯潤公司、騰飛木業、鵬鴻木業、金龍化工等一批較大工業企業相繼落地,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51戶,比2001年增加31戶,改寫了恢復縣制後扶餘沒有大工業的歷史。工業集中區和工業園區呈現快速發展勢頭,規劃建設了1個省級工業集中區、3個市級工業園區,共聚集企業134戶,解決就業1.1萬人,工業總產值可實現18.5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0.7%。石油資源開採實現了零突破,已探明石油儲量在3000萬噸以上。2006年,新打採油井63眼,評價井9眼,年產量達到8000多噸。

第三產業--2006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20.6億元,比上年增長14.2%。通過市場化運作,新建了三井子雜糧市場、德卡時代購物廣場、物流配送中心和農貿綜合批發市場,城鄉各類市場日趨活躍,商貿服務業活力不斷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5.2億元,比上年增長22%。此外,交通運輸、餐飲服務、休閒娛樂等傳統服務業全面提升,物流配送、電子商務、郵電通訊、旅遊等現代服務業普遍興起。

改革和對外開放 2006年,全縣國有工業企業全部完成改制任務;供銷企業、外貿企業順利實現了並軌改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進展順利,企業機制發生了新的變化,分流富餘人員5673人。農業稅配套改革、社會保險、醫療保險和事業單位改革也穩步推進;撤併8個鄉,最佳化了鄉鎮布局,精簡了行政機構。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升。近年來,共引進各類項目969個,引進域外資金41.6億元。相繼開展了與美國、韓國、台灣、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貿交流與合作,充分展示了扶餘的整體優勢和獨特魅力,提高了對外知名度。近五年共出口各類農副產品及化工產品2.6萬噸,外貿進出口總額累計實現1.5億美元,有14家企業獲得外貿進出口經營權。

扶餘縣扶餘縣
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成果豐碩,城市承載功能大幅提升城市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五年來,累計投入資金6.9億元,其中2006年投資3.6億元。城區基礎設施有了重大改善,共建樓房132棟,建築面積達68萬平方米;改造了工商路、通鐵路、聯盟街、通達街、經緯街,延伸了扶餘大街,新建了育才街、文昌街,拓寬延長了春華路;新建了中心廣場和站前廣場;新鋪設供水主管線8000延長米、排污管線4000延長米;新建2座集中供熱站,供熱能力達到80萬平方米;新安裝、更換路燈726盞;植樹6250株,綠化面積8.5萬平方米。完成小城鎮建設52萬平方米,新增建制鎮3個。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五年來,共投入9450萬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897公里。其中,水泥路55公里,油路260公里,紅磚路582公里。投資7400萬元,完成農村電網改造2374公里。新建改建橋樑42座,新建液化氣中轉站4個,程控電話實現了村村通,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40%。

財稅金融--財稅金融工作穩中有進,財政支撐能力日益增強。2006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1.5億元,比上年增長45.9%。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2億元,比上年增長51.6%。五年來,累計向上爭取資金17億元,啟動了20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工資,解決了幹部職工的部分檔案工資,緩解了社會壓力。累計投資1.1億元,為較大工業項目落地及時提供了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有效推進了項目建設進程。金融部門繼續加大資金籌措和金融秩序整頓力度,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實現26.6億元和41.9億元。保險範圍不斷擴大,各種保費收入實現4.6億元。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做到了應保盡保,並實現了社會化管理。五年來,共發放養老金1.3億元、失業救濟金261萬元、低保資金6015萬元、救災資金1326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有3.6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6100元,比上年增長16.4%。勞務輸出9.6萬人,增加收入4.1億元,解決了農村的“兩個剩餘”。

教育衛生--教育事業健康發展。近年來,投入資金8612萬元,新建改建校舍10.7萬平方米,新建教學樓21棟,撤併中國小110所,實施了縣幼稚園整體搬遷和士英學校異地建設。到目前,

扶餘縣扶餘縣
全縣有國辦幼稚園5所、民辦幼稚園23所,每所國小均設有中心園或學前班;有鄉(鎮)中心國小26所,城區國小2所,村級國小329所;有普通國中24所,職業國中5所,每個鄉鎮均有初級中等教育學校;有重點高中一所,職業高中1 所,農職教中心1所;有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25所。中小學生在校人數97845人,其中,小學生69040人,國中生24035人,高中生4770人。全縣中國小校園總面積452萬平方米,小學生人均51平方米,中學生人均40平方米;校舍總面積42萬平方米,小學生人均3.8平方米,中學生人均6.4平方米。全縣現有教職工總數7227人。教師年齡、專業結構合理,有國家、省、市級師德標兵52人;特級教師6名,國家級骨幹教師2名,省級學科帶頭人25人。能夠適應不斷發展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達100%,中學畢業率達98%以上。全縣普及型實用技術培訓25萬人,基本達到每個農戶都有一個科技致富明白人。中國小校,學生在種類評比中均有較好成績,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啟動了縣醫院整體搬遷工程,投資2677萬元,新建扶貧醫院2所,新建、改建、擴建鄉鎮衛生院21所,三級醫療網路初具規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參合農民達到43.6萬人。到目前,全縣共有63個醫療衛生單位,其中2個縣級醫院、2個扶貧醫院、4箇中心衛生院、21個鄉鎮衛生院 ;28個預防保健站;4 個縣直衛生單位。還有兩個民辦醫院,594個村級衛生所。衛生系統現有職工1707人,衛生技術人員1403人,占82%,有高級職稱26人。設有編制床位1200張。兒童計畫免疫保持較高疫苗接種率,通過各種預防措施,沒有大的傳染病發生,嬰兒下降到千分之十四,人民民眾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扶餘縣扶餘縣
文化體育--文化體育事業快速發展。組建了滿族藝術團,啟動了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工程,成功舉辦了恢復縣制以來的首屆全縣體育運動會。目前全縣文化活動隊伍有40多家,300多人。有4 個鄉鎮進入了省級文化百強鎮,弓棚子鎮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鄉鎮。現有24個文化工作站,標準圖書室14個,有千餘篇論文、美術作品、音樂作品、文學作品在各級各類有親報刊雜誌上發表或獲獎,帶支了民眾性文化活動的普及和開展。扶餘運動員在省十三屆運動會上取得了2金2銀2銅的好成績,省十四屆運動會上獲1金2銀3銅的好成績。

計生廣電--人口和計畫生育控制能力明顯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8‰以下。廣播電視自辦節目編播製作實現了硬碟操作,組建了廣播電視網路公司,全縣無線電視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節目覆蓋率90%以上,廣播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達到4.7萬戶。

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落實了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依法保護基本農田,合理開發利用了土地礦產資源。依法退耕還林還草,使生態環境得到改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14%以上。

參考連結

http://www.jlfy.gov.cn/

http://www.fy163.c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