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弓棚子。轄弓棚子村、井泉村、大房村、腰房村、雙廟村、江西鎮村、永生村、萬生村、廣發村、三橫道村、東勝村、城山村等23個行政村、1個社區,69個自然屯。
經濟建設
弓棚子鎮通過全鎮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使這個鎮的經濟得到了快速健康發展,呈現出了種、養、加多業並進,新、奇、特精品疊出的強勁發展態勢。弓棚子鎮已經形成了以木材加工為龍頭,以效益農業、養殖業、白酒釀造業和勞務業為主的五大主導產業。高效作物效益明顯。在種植業中,弓棚子鎮在以玉米、花生、瓜菜為主導產業下,堅持發展新、奇、特品種和高效作物。並以黃瓜和西紅柿為主,積極發展棚菜產業。弓棚子鎮共有蔬菜大棚198棟,日光溫室112棟,總面積達92公頃。鎮裡成立了蔬菜銷售協會,建立了一大批經紀人隊伍,生產的蔬菜遠銷到松原、大慶、哈爾濱等地,效益十分可觀。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在養殖業中,他們積極探索牧業發展的新路子,不斷擴大養殖規模,使弓棚子鎮牛、豬、雞、羊四業齊頭並進。弓棚子鎮禽、豬、牛、羊的養殖數量分別達到30萬隻、3.5萬頭、2.2萬頭、和0.7萬頭。其中,年養牛超50頭、養豬超20頭、養雞超5000隻、養羊超20隻的養殖大戶分別達到22戶、36戶、83戶和38戶。弓棚子村養牛一條街現已形成規模,年出欄育肥牛5000頭以上,交易額達4000多萬元。弓棚子鎮畜牧業總產值達2750萬元,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白酒產業不斷提升。弓棚子鎮共發展大小酒廠近30家,年產白酒100萬噸,可轉化糧食25000噸。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農業經濟的產業鏈條也進一步拉長,產業經營格局已經形成。
工業園區發展迅猛。弓棚子工業園區成立五年來,按照“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思路,以加快發展為主線,堅持園區開發不動搖,抓住項目建設不鬆手,實現了園區建設的新發展、新突破。弓棚子鎮園區木材加工企業已發展到93戶,規模以上企業20戶,超億元大戶企業5戶。2006年園區加工木材90萬立方米,實現產值8億元,實現利稅7500萬元,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6000人。工業園區的迅猛發展,也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商業、餐飲服務、建築、運輸、勞務經濟等都隨著園區的發展而崛起,產業鏈條已經形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可觀。
勞動力轉移
扶餘縣弓棚子鎮轉移農村勞動力,有自己的特色:衣食在家,按點上班,實實在在做起了工人。弓棚子鎮農村富裕勞動力有6000人。針對這么多的剩餘勞動力資源,該鎮積極依託區位和交通優勢,壯大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弓棚子鎮只有二三戶木材加工的私營企業。隨著建築業的崛起,所用材料越來越多。鎮委、鎮政府看到這一趨勢後,積極引導和幫助一些有經濟意識的農民開辦木材加工企業。木材產品銷售經紀人李傳明,在加工生產細木工芯板之後,又開始生產細木工成品板,增加了木材產品的附加值,獲得了很大收益。縣裡為做強做大這一產業,設立了弓棚子工業園區,把具備條件的企業集中在園區內。為了使木材加工業發展壯大,弓棚子鎮先築巢後引鳳,先後制定和完善了各項優惠政策,並對園區內的各種硬體建設提前實施,使園區實現了“五通一平”。目前,園區已有68戶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超2億元,年加工木材能力達45萬立方米,生產的細木工板、機拼細木工板、夾心板、建築模板等10多個品種,遠銷到北京、天津、瀋陽、大連等地,產品供不應求。
井泉村的朱才在宏福木業已經5年了,每月都能拿到800元左右的收入,打工的收入至少是種地的3倍。汪繼臣一家四口在弓棚子鎮木業公司打工,每年全家能收入近4萬元。像這樣脫離土地到木材工業園區就業的農民,有4560人,占全鎮農村勞動力總數近50%。全鎮每年勞務經濟收入就能達到3000萬元,人均勞務收入達到1500元,大大超過了農業收入。隨著一棟棟現代化廠房的拔地而起,弓棚子鎮的餐飲業、服務業、運輸業等也迅速興起。飯店由原來的5家增加到31家,汽車運輸戶由原來的20家增加到150多家,又轉移了500多農村剩餘勞動力。
民主法制建設
弓棚子鎮積極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農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有效擴大基層民主,不斷完善村民自製,尊重保障公民權利,形成了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製機制。弓棚子鎮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制教育,舉辦各類法制培訓班,在使村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同時,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幫助民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真正做到了“發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民眾,造福一方百姓”。精神文明建設
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弓棚子鎮的精神文明建設也結出了累累碩果。弓棚子鎮共有12個村被評為市縣兩級文明村或科技示範村,弓棚子鎮也於2000年跨入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行列,2004——2006年度被評為全省文明鄉鎮。弓棚子鎮有線電視和程控電話普及率大幅度提升,全鎮電話村23個,電視入戶率達到90%以上,電腦也進入了一部分家庭。教育、醫療衛生、計生民政、文化體育、婦幼保健等各項社會事業也有了長足發展。為使農民科學種田,三年來,他們共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80多期,接受培訓的農民達8000多人次,達到了每戶都有一個科技明白人,為農業上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勞動力轉移
扶餘縣弓棚子鎮轉移農村勞動力,有自己的特色:衣食在家,按點上班,實實在在做起了工人。弓棚子鎮農村富裕勞動力有6000人。針對這么多的剩餘勞動力資源,弓棚子鎮積極依託區位和交通優勢,壯大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弓棚子鎮只有二三戶木材加工的私營企業。隨著建築業的崛起,所用材料越來越多。鎮委、鎮政府看到這一趨勢後,積極引導和幫助一些有經濟意識的農民開辦木材加工企業。木材產品銷售經紀人李傳明,在加工生產細木工芯板之後,又開始生產細木工成品板,增加了木材產品的附加值,獲得了很大收益。縣裡為做強做大這一產業,設立了弓棚子工業園區,把具備條件的企業集中在園區內。為了使木材加工業發展壯大,弓棚子鎮先築巢後引鳳,先後制定和完善了各項優惠政策,並對園區內的各種硬體建設提前實施,使園區實現了“五通一平”。目前,園區已有68戶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超2億元,年加工木材能力達45萬立方米,生產的細木工板、機拼細木工板、夾心板、建築模板等10多個品種,遠銷到北京、天津、瀋陽、大連等地,產品供不應求。井泉村的朱才在宏福木業已經5年了,每月都能拿到800元左右的收入,打工的收入至少是種地的3倍。汪繼臣一家四口在弓棚子鎮木業公司打工,每年全家能收入近4萬元。像這樣脫離土地到木材工業園區就業的農民,有4560人,占全鎮農村勞動力總數近50%。弓棚子鎮每年勞務經濟收入就能達到3000萬元,人均勞務收入達到1500元,大大超過了農業收入。隨著一棟棟現代化廠房的拔地而起,弓棚子鎮的餐飲業、服務業、運輸業等也迅速興起。飯店由原來的5家增加到31家,汽車運輸戶由原來的20家增加到150多家,又轉移了500多農村剩餘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