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戍
defend;garrison;
戍
shù
部首:戈
部外筆畫:2
總筆畫:6
五筆86:DYNT
五筆98:AWI
倉頡:IHI
鄭碼:HMS
筆順編號:134534
四角號碼:53200
UniCode:CJK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戊丶
漢字部件分解:戊丶
筆順編號:134534
筆順讀寫:橫撇捺折撇捺
詳細解釋
商代之官,見於甲骨文,是一種鎮守邊地之官。常督率“族”、“眾”從事守邊和征伐。其所駐之防地營寨亦稱戍。後世稱防守邊疆為戍邊。
動
(會意字。從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負戈守衛邊疆。本義:防守邊疆)
同本義〖guard the frontier〗
戍 |
武王立重泉之戍。——《管子·地數》
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詩·王風·揚之水》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史記·陳涉世家》
又如:戍人(古代守邊軍士的通稱);戍守(守衛);戍客(離開家鄉戍守邊境的人);戍邏(守邊巡邏);戍役(戍邊的軍士);戍將(戍守邊境的將領)
駐守〖garrison〗
三男鄴城戍。——杜甫《石壕吏》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又如:戍鼓(駐邊軍士所擊的鼓聲);戍主(古代駐守一地的長官);戍堡(邊防駐軍的營壘、城堡);戍御(防守御敵)
戍邊
shùbiān
〖garrisonthefrontier〗防守邊境,守衛邊疆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杜甫《兵車行》
戍角
shùjiǎo
〖buglecallofgarrisonsoldiers〗駐防士兵的號角
暮色漸起,戍角悲鳴。——宋·姜夔《揚州慢》序
戍守
shùshǒu
〖guard〗武裝守衛;防守
戍守邊疆
戍卒
shùzú
〖garrisonsoldier〗防守的士兵
夜至張柴村,盡殺其戍卒,據其柵。——《資治通鑑·唐紀》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唐·杜牧《阿房宮賦》
名
守邊的士兵〖garrison soldiers〗
乃歸諸侯之戍。——《左傳·定公元年》
又如:戍傜(兵役及勞役);戍屋(戍卒屋舍);戍婦(戍卒的妻子);戍歌(戍卒唱的歌)
守邊之事〖garrison〗。如:戍漕軍需用品之運輸。特指水運。又指邊防區域的營壘、城堡
其謝尚、王愆期等,悉令還據本戍。——《晉書·庾亮傳》。又如:戍堡。
姓
該姓人數極少,具體淵源待考,現僅知主要分部於雲南部分地區。
常用詞組
◎戍邊shùbiān
[garrisonthefrontier]防守邊境,守衛邊疆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杜甫《兵車行》
◎戍角shùjiǎo
[buglecallofgarrisonsoldiers]駐防士兵的號角
暮色漸起,戍角悲鳴。——宋·姜夔《揚州慢》序
◎戍守shùshǒu
[guard]武裝守衛;防守
戍守邊疆
◎戍卒shùzú
[garrisonsoldier]防守的士兵
夜至張柴村,盡殺其戍卒,據其柵。——《資治通鑑·唐紀》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唐·杜牧《阿房宮賦》
方言集匯
◎ 粵語:syu3
◎ 客家話:[梅州腔]shu5[海陸豐腔]shiu3[客英字典]shu3[台灣四縣腔]su3[客語拼音字彙]su4[寶安腔]su3
English
defendborders,guardfrontiers
區別
橫戌(xu),點戍(shu),空心戊(wu),十字交叉就念戎(rong)
戌,為天干的一個,過去計時的單位,屬象里也就是狗
戍,戍邊,駐軍或是保衛的意思
戎,兵也。——《說文》
以習五戎。——《禮記·月令》
戎器不粥於市。——《禮記·王制》。注:“軍器也。”
伏戎於莽。——《易·同人》
弓矢戎兵。——《詩·大雅·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