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

德意志

德意志,是對德國的別稱。德語為Deutschland,英文為Germany。德國位於歐洲的中部地區,面積為357042平方公里。德國東臨波蘭[波蘭共和國]和捷克,南鄰奧地利和瑞士,西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大西洋]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歷史上,德意志還是一個地理區域,包括今天的德國、奧地利、波蘭、捷克、義大利一部分等地。那是當時德意志國家的範圍。

基本信息

國名由來

“德意志”一詞來源於古德語“diot”一詞,意為“人民”,最早史見於公元8世紀,是指生活在法蘭克王國東部的日耳曼部落所講的方言。diutis也出現在拉丁語中,公元860年第一位姓名可考的日耳曼詩人Otfried在其拉丁文寫的一部方言著作中,提到了theodiscus,說這是法蘭克方言。到了12世紀,theodiscus的含義才擴大到包括部族民的意思。另外,從9世紀以來,還出現了另一個稱呼這些部族民的詞“Teutonicus”,這是從條頓人一詞派生出來的,並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theodiscus”,這也許是由於這些部族民中不少是條頓人的後代的關係,或者是他們仰慕條頓人的英勇,總之後來這些擁有共同語言的部族民,就把自己的和人民稱為teutsch-deutsch即德意志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裡的部族是Volk(單一族民),而不是nation(單一民族)。至於德意志國家的來歷就相當複雜了。其實,“德國在哪裡?”是個長期困擾德意志人的歷史大課題。我們中國人把德國簡稱德國,也無不可,但容易把Land和Reich兩個不同的歷史層面混淆。“德意志”主要是指土地和祖國,屬於民族融合範疇,而“德國”卻可指政治上的國家形態,屬於國家政治範疇。在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中,“國土”和“國家”基本是相一致的,甚至可以相互互換。在我們的觀念中,中國理所當然代表中華民族的國土和國家,“德國”也理所當然的代表德意志民族的國土和國家,但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對一個長期處於民族融合過程和長期政治分裂過程的德意志人來說,“國土”和“國家”是不一致的,而且是相互分離的。1830年大文豪歌德痛苦地說:“我們沒有一個城市,甚至沒有一塊地方可以使我們堅定地指出:這就是德國!如果我們在維也納這樣問,答案是:這就是奧地利!如果我們在柏林這樣問,答案是:這裡是普魯士!”同時代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也說有一個德意志民族的說法,“純系一個神話”,“德意志”不過是一個地理概念。只有到了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德意志蘭才能真正包含了國土和國家想一致的含義,把德意志蘭翻譯成“德國”才名實相符。

德意志民族

德意志民族是古代日耳曼族中的一些部落經過長期融合形成的。公元前,在萊茵河與易北河之間生活著20多個部落,他們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這些日耳曼部落從彼此孤立散居狀態逐漸形成了薩克森、法蘭克、巴伐利亞、圖林根、黑森、弗里斯等一些較穩定的部落。從公元3世紀起,日耳曼部落大舉南下。公元5世紀末,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日耳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在查理王統治時期,王國達到鼎盛,其疆域包括整箇中歐和義大利、瑞士、法國。公元814年,查理大帝駕崩,帝國隨即分裂。在分割帝國遺產的過程中,以講德語和法語的區域為界限,帝國被分成東、西兩個帝國。東法蘭克帝國包括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施瓦本和圖林根五個公國。公元919年,東法蘭克帝國的末代皇帝卡洛林死後無嗣,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切被選為國王,東法蘭克帝國開始向德意志帝志早期封建國家和德意志王權,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德國歷史的開始。這時的王國大致包括今日的荷蘭、德國、瑞士、奧地利。公元936年,奧托一世即位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封建主勢力,占領了義大利北部並於962年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史稱奧托大帝。東法蘭克帝國改名為羅馬帝國。此後這個大帝國在13世紀後稱為“神聖羅馬帝國”,至15世紀以後正式定名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在11世紀上半葉時,德意志王權處於極盛時期。13世紀中期,中央政權日趨衰落。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發表黃金詔書,承認帝侯有選擇皇帝的權利,使“神聖羅馬帝國”中央皇權名存實亡,德國開始走向封建割劇,在德意志這片領土上分割出幾百個小國或政治集團。這一時期正是歐洲各民族國家相繼建立的時代,而德國卻處於內戰、分裂和落後的狀態,未能形成統一的民族的國家。為此德國人落得個“後起的民族”之名。

德意志帝國

概述

德意志德意志
從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因為將神聖羅馬帝國算為第一個帝國。其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帝國是後來魏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國名。1871年1月18日,國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正式登基為皇帝,德意志帝國建立。1914年6月28日塞拉耶佛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線,德國介入戰爭,德國在戰爭不能得勢,山窮水絕,最終在1918年11月11日投降,帝國滅亡。

世系

德意志德意志
威廉一世(1871年-1888年);腓特烈三世(1888年);威廉二世(1888年-1918年)。

德意志國

德意志國(DeutschesReich)是指1918年至1933年期間採用民主共和制政體的德國,於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霍亨索倫王朝崩潰後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憲法(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是在魏瑪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因而又稱魏瑪共和國。“魏瑪共和國”這一稱呼是後世歷史學家的稱呼,從來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國”(DeutschesReich)。

簡史

公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戰後,根據雅爾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占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占領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占領區合併。翌年5月23日,合併後的西部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1989年民主德國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聯邦德國。10月初,許多城市相繼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示威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新間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國總統昂納克宣布辭職。11月9日,“柏林圍牆”開放。
11月28日,聯邦德國總理科爾提出關於兩個德國實現統一的十點計畫。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國總理莫德羅首次訪問聯邦德國。3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實行自由選舉,德梅齊埃任總理後,兩德統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併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國名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FederalRepublicofGermany,DieBundesrepublikDeutschland)。

國旗

德國國旗德國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金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象徵泛日耳曼民族爭取統一、獨立、主權的雄心。黑色象徵嚴謹肅穆;紅色象徵燃燒的火焰,激發人民憧憬自由的熱情;金色象徵真理的光輝,決不會被歷史的泥沙掩埋。三色旗的來歷眾說紛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的古羅馬帝國,在後來16世紀的德國農民戰爭和17世紀的德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飄揚在德意志大地上。1918年德
意志帝國跨台後,魏瑪共和國也採用黑、紅、黃三色旗為國旗。1949年9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依然採用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也採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錘子、量規、麥穗等國徽圖案,以示區別。1990年10月3日,統一後的德國仍沿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三色國旗可在機場、賓館、宴會和其他場合懸掛。聯邦政府機構和駐外使館等懸掛帶有黑鷹圖案的國旗。

國徽

為金黃色的盾徽。盾面上是一頭紅爪紅嘴、雙翼展開的黑鷹,黑鷹象徵著力量和勇氣。

國歌

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歌詞是奧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1798年—1874年)於1841年撰寫的,曲調由約瑟夫·海頓(1732年—1809年)譜寫。1922年,魏瑪共和國第一任帝國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將“德意志之歌”升格為國歌。1952年,在聯邦總統豪伊斯和聯邦總理阿登納之間的一次通信中,這首歌重新被承認為國歌。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和聯邦總理科爾在1991年8月的通信中確認了”德意志之歌”對統一的德國的傳統意義。

國花

矢車菊,又名藍芙蓉、荔枝菊、翠藍,屬於菊科。經過德國人多年的培育,這種“原野上的小花”已經有淺藍、藍紫、深藍、深紫、雪青、淡紅、玫瑰紅、白等多種顏色。頭狀花序生在纖細莖稈的頂端,仿佛一位雋秀的少女,向著“生命之光”——太陽,祈禱幸福和歡樂。矢車菊是德國的名花,德國人用她象徵日耳曼民族愛國、樂觀、頑強、儉樸的特徵,並認為她有吉祥之兆,因而被譽為“國花”。

國鳥

白鸛,一種著名的觀賞珍禽。在歐洲,自古以來白鸛就被認為是“帶來幸福的鳥”,是吉祥的象徵,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是專門來拜訪交好運的人的。白鸛被選為國鳥後,不少德國家庭特地在煙囪上築造了平台,供它們造巢用。

國石

琥珀

自然地理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面積為357020.22平方公里(1999年12月)。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人口

8237萬(2001年底),主要是德意志人,還有少數丹麥人、吉卜賽人和索布族人。有750萬外籍人,占人口總數的9%。通用德語。居民中33.7%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3.2%的人信奉羅馬天主教

首都

柏林(Berlin),人口:338.7萬(2001年9月),年平均氣溫約8.6℃。

政治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於1949年5月生效。1956年、1968年曾作過較大修改。1990年8月兩德“統一條約”對《基本法》某些條款又作了適應性修訂,10月3日起適用於全德國。《基本法》規定,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屬聯邦管轄。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聯邦議院選舉通常每四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獲勝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擁有組閣權。德國實行兩票制選舉制度。根據德國《選舉法》規定,凡年滿18周歲的具有德國國籍的公民都有選舉權,每位選民擁有兩張選票。第一票用於選出選民所在選區的議員候選人,並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由獲得選票最多的人當選。選民的第二票用於選舉政黨。各黨獲得第二票的多少將決定其在聯邦議院中擁有席位的比例,對該黨能否上台執政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參加聯邦議院的各黨議員分別組成議會黨團。聯邦參議院參與聯邦立法和對聯邦的行政管理施加影響,維護各州的利益。按各州人口比例由各州政府指派3~6名州政府成員組成參議院,共69席。議長由各州州長輪流擔任,任期1年,總統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代行總統職務。聯邦政府由聯邦總理和聯邦部長若干人組成,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聯邦憲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機構,主要負責解釋《基本法》,監督《基本法》的執行,有16名法官,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各推選一半,由總統任命,任期12年。正、副院長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輪流推舉。此外設有聯邦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聯邦行政法院(負責一般行政司法案件)、聯邦懲戒法院(負責公職人員違紀案件)、聯邦財政法院(負責財政案件)、聯邦勞工法院(審理勞工案件)、聯邦社會法院(審理社會福利糾紛)和聯邦專利法院(審理有關專利問題的案件)。各級法院設檢察機關,任務是對違法、犯罪提出起訴,但不受法院的管轄,不干預法院的審判工作,也不獨立行使職權,而受各級法務部門的領導。聯邦行政法院設聯邦最高檢察院,由聯邦檢察長和數名聯邦檢察官進行工作。德國的政黨有:德國社會民主黨、綠黨、基民盟、基督教社會聯盟、自由民主黨、民主社會主義黨、德國共產黨、共和黨等.

國家政要

聯邦總統約阿希姆·高克,2012年當選,7月任職;聯邦議院議長沃爾夫岡·蒂爾澤(WolfgangThierse),1998年10月26日當選;聯邦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Merkel),2005年11月就職。

經濟

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經濟實力居歐洲首位。屬世界第四大經濟強國。德國是商品出口大國,工業產品的一半銷往國外。德國的出口額現居世界第二位。德國近1/3的就業人員為出口行業工作。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機械產品、電氣、運輸設備、化學品和鋼鐵。進口產品主要有機械、電器、運輸設備、汽車、石油和服裝。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方工業國。政府奉行整頓國家財政、減少預算赤字、進行稅制改革、刺激個人投資、進一步實行非國有化、減少國家干預、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政策,使德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同時積極採取措施,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並調整經濟結構。自然資源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之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要進口。德國的工業以重工業為主,汽車、機械製造、化工、電氣等占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食品、紡織與服裝、鋼鐵加工、採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與航天工業也很發達。中小企業多,工業結構布局均衡。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用地約占德國國土面積的一半。產品可滿足本國需要的80%。旅遊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德國是啤酒生產大國,其啤酒產量居世界前列。它還是最早研製成功磁懸浮鐵路技術的國家。2002年2月28日24時,德國馬克正式停止流通,歐元(EURO)成為德國法定貨幣。德國是首批使用歐元的11個國家之一。

軍事

1956年1月正式建立聯邦國防軍。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為聯邦總理。軍隊和平時期由國防部長領導,戰時由聯邦總理任軍隊最高統帥。聯邦國防軍總監為軍隊最高指揮官。國防政策的最高目標是確保德國的和平、自由和獨立,並規定聯邦國防軍是一支純粹防禦性軍隊,實施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不掌握和謀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建軍重點是:組織快速反應部隊,制定新軍備規劃,壓縮部隊規模,裁減武器裝備。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為10個月(從2002年1月1日起縮短為9個月)。

外交

奉行與西方結盟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重點依次是:推動深化和擴大歐盟,鞏固與北約的關係並致力於建立歐洲獨立安全和防務體系,保持同美國的緊密聯盟,保持和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大力開拓中東歐,加強與開發中國家的關係,謀求在國際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

文化

文化教育

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德國的18世紀文學走向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和格林兄弟都是傑出的代表。20世紀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貝托爾特·布萊希特。作家海因里希·伯爾和貢特·格拉斯分別於1972年和199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德國有3000多座博物館,收藏內容十分豐富。此外,每年都舉行各種藝術節、博覽會和影展等。法蘭克福和萊比錫是德國圖書出版業中心。德國圖書出版量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占第二位。音樂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德國造就了各個不同時期的音樂大師,如貝多芬、巴赫、孟德爾頌、華格納等。柏林愛樂樂團更是享譽世界。教堂、宮殿和古堡德國重要的文化遺產。著名大學有科隆大學慕尼黑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等。德國人時間觀念比較強,無論是在商務上還是在私人交往上,德國人注重準時。德國人重視商業信譽,一般不輕易更換合作夥伴。德國的教育和文化藝術事業由聯邦和各州共同負責,聯邦政府主要負責教育規劃和職業教育,並通過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議協調全國的教育工作,在中國小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進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權歸屬於各州。全國性的文化藝術活動由聯邦政府予以資助。對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負責協調。大、中、國小和職業教育發達,實行12年制的義務教育,公立學校學費全免,教科書等學習用品部分減免。國小學制4年至6年,中學學制5年至9年。高等學校享有一定自主權,原則上實行自由入學,對部分學科採取名額限制。職業教育實行“雙元制”,即職業學校理論學習和企業中的實踐相結合,成人教育和業餘教育普及。教師為終身公職人員,必須受過高等教育。

新聞出版

新聞出版事業十分發達,報刊種類繁多。1999年出版的日報有367種,1620個地方版和地區版,由380個出版社和135家編輯部出版發行,總發行量約為2500萬份,人均報紙擁有量占世界第四位,僅次於日本、英國和瑞士;雜誌1600多種,總發行量約1.4億份;各種專業刊物8000多種。1994年德國有新聞出版企業2661家,從業人員26.3萬。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圖片報》,1999年第二季度達451萬份。其它全國性大報有:《南德意志報》、《法蘭克福匯報》、《時代》周報、《世界報》。最大的地方性報紙是《西德意志匯報》,發行量113萬份。時事政治性周刊《明鏡》發行量103.9萬份,《明星》畫報107.8萬份。大報業托拉斯施普林格報業集團壟斷了全國報紙出版量的1/5。
通訊社有:
(1)德意志新聞社,1949年成立,為私營股份有限公司,下設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200多個部門,屬於世界大通訊社之一。總社在漢堡,圖片新聞編輯總部在法蘭克福。在波恩設有一個聯邦分社,在國內其它50多個城市設有分社或編輯部,在80多個國家派駐記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國大眾傳媒的主要訊息來源。德新社通過衛星、電傳等通訊手段用德語、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每天發稿,內容包括國內外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各個領域,在德國日報中的採用率達99%。
(2)德意志電訊社:1971年成立,總社在波恩,主要向國內報紙提供新聞稿,對外只用德文向瑞士、盧森堡發訊息,德統一後,該社與前民德的德通社合併。此外還有一些專業性通訊社:福音教新聞社、體育新聞社、聯合經濟新聞社等。
全國主要廣播電台有:
(1)德國廣播電台,由聯邦政府和州廣播電台出資興辦,主要負責對國內廣播;
(2)德國之聲電台,1960年成立,總部設在科隆,由聯邦出資興辦,用包括中文在內的31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此外還有11家州電台。
全國主要電視台:
(1)德國電視一台(ARD),由各州電台、德國廣播電台和德國之聲電台組成德國廣播協會,共同經營,播放全國性的“第一套節目”及地方性的“第三套節目”;
(2)德國電視二台(ZDF),是德國最大的電視台,1961年由各州共同組建,總部設在美因茲,播放“第二套節目”。另外一些衛星電視節目如德國電視台的“1PLUS”和私營電視台如“SAT1”、“RTL”、“PRO7”也擁有大量觀眾。

名勝

布蘭登堡門

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Gate)位於柏林市中心菩提樹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匯處,是柏林市區著名的遊覽勝地和德國統一的象徵。公元1753年,普魯士國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定都柏林,下令修築共有14座城門的柏林城,因此門坐西朝東,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便以國王家族的發祥地勃蘭登命名。初時此門僅為一座用兩根巨大的石柱支撐的簡陋石門。1788年,普魯士國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統一德意志帝國,為表慶祝,遂重建此門。當時德國著名建築學家卡爾·歌德哈爾·閬漢斯受命承擔設計與建築工作,他以雅典古希臘柱廊式城門為藍本,設計了這座凱鏇門式的城門,並於1791年竣工。重建後的城門高20米,寬65.6米,進深11米,門內有5條通道,中間的通道最寬。據史書記載,中間的通道在1918年德皇退位前僅允許皇族成員行走。門內各通道之間用巨大的砂岩條石隔開,條石的兩端各飾6根高達14米、底部直徑為1.70米的多立克式立柱。為使此門更輝煌壯麗,當時德國著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又為此門頂端設計了一套青銅裝飾雕像:四匹飛馳的駿馬拉著一輛雙輪戰車,戰車上站著一位背插雙翅的女神,她一手執杖一手提轡,一隻展翅欲飛的普魯士飛鷹鷲立在女神手執的飾有月桂花環的權杖上。在各通道內側的石壁上鑲嵌著沙多創作的20幅描繪古希臘神話中大力神海格拉英雄事跡的大理石浮雕畫。30幅反映古希臘和平神話“和平征戰”的大理石浮雕裝飾在城門正面的石門楣上。此門建成之後曾被命名為“和平之門”,戰車上的女神被稱為“和平女神”。

無憂宮

無憂宮(SansSouciPalace)位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東部布蘭登堡州首府波茨坦市北郊。宮名取自法文原意“無憂”(或“莫愁”)。無憂宮及其周圍的園林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1745—1757年)時期仿照法國凡爾賽宮的建築式樣建造的。整個園林占地290公頃,座落在一座沙丘上,故也有“沙丘上的宮殿”之稱。無憂宮全部建築工程前後延續了約50年之久,為德國建築藝術的精華。無憂宮前是平行的弓形6級台階,兩側由翠綠叢林烘托。宮殿前的大噴泉是用圓形花瓣石雕組成,四周用“火”、“水”、“土”、“空氣”4個圓形花壇陪襯,花壇內塑有神像,尤以維納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形最為精美、生動。據說,整個宮內有1000多座以希臘神話人物為題材的石刻雕像。正殿中部為半圓球形頂,兩翼為長條錐脊建築。殿正中為圓廳,門廊面對一座大噴泉。瑰麗的首相廳的天花板裝潢極富想像力,四壁鑲金,光彩奪目。室內多用壁畫和明鏡裝飾,輝煌璀璨。宮的東側有珍藏124幅名畫的畫廓,多為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荷蘭畫家的名作。在無憂宮的花園內有一座六角涼亭,被稱為中國茶亭。茶亭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傘狀圓形屋頂、上蓋碧瓦、黃金圓柱落地支撐的建築結構。亭內桌椅完全仿造東方式樣製造。亭前矗立著一隻中國式香鼎。據說當年普魯士國王常在此品茶消遣。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CologneCathedral)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位於德國科隆市中心的萊茵河畔。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廳高43.35米,頂柱高109米,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這兩座157.38米的尖塔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蒼穹。整座建築物全部由磨光石塊砌成,占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多平方米。在大教堂的四周林立著無數座小尖塔,整個大教堂呈黑色,在全市所有的建築中格外引人注目。

德國統一的象徵

布蘭登堡門,位於柏林市中心菩提樹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匯處,是柏林市區著名的遊覽勝地和德國統一的象徵。

歷史名人

康德

康德(1724-1804):生於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貝格大學。從1746年起任家庭教師4年。1755年完成大學學業,取得編外講師資格,任講師15年。在此期間康德作為教師和著作家,聲望日隆。除講授物理學和數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8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有:《關於自然神學和道德的原則的明確性研究》(1764)、《把負數概念引進於哲學中的嘗試》(1763)、《上帝存在的論證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視靈者的幻夢》(1766)檢驗了有關精神世界的全部觀點。1770年被任命為邏輯和形上學教授。同年發表《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從1781年開始,9年內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廣闊領域的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短期內帶來了一場哲學思想上的革命。如《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範圍內的宗教》出版後被指控為濫用哲學,歪曲並蔑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於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講課和著述中再談論宗教問題。但1797年國王死後,他又在最後一篇重要論文《學院之爭》(1798)中重新論及這一問題。《從自然科學最高原理到物理學的過渡》本來可能成為康德哲學的重要補充,但此書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歌德

歌德(1749-1832):德國詩人。生於萊茵河畔法蘭克福一個富裕市民家庭。1765年入萊比錫大學學法律,但更醉心於藝術和自然科學,1770年轉入斯特拉斯堡大學,深受盧梭等先進思想影響。次年結束學業,回到故鄉當律師,但主要精力卻在文學創作。從1775年,他在魏瑪公國從政十年,任魏瑪公國樞密院顧問,主張改革,但未實現。歌德一生勤勉寫作,確立了他作為世界大作家的地位。其作品數量之大達到驚人地步,《歌德全集最後手定本》達40冊,他逝世後的補充本《歌德遺著》達20冊。寫有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代表作詩劇《浮士德》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著作。

貝多芬

貝多芬(1770—1827年):德國作曲家。生於波恩城,自幼隨父學鋼琴。1787年曾經到維也納向海頓學習作曲,並結識莫扎特。1792年定居維也納,從事教學、演出和創作。貝多芬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和維也納體系的反動時代,歐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識此時正日益興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這些時代的特徵,或歌頌英雄,或反對封建,爭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來。其主要作品有《第三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第九交響曲》(《合唱》),以及《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等。

黑格爾

黑格爾(1770-1831年):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生於德國南部斯圖加特的一個紳士家庭。1788—1793年在圖賓根神學院學習,畢業後當過六年家庭教師,後在紐倫堡中學當校長。1816年任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1830年任柏林大學校長,1831年死於霍亂。主要著作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法哲學原理》》、《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和《美學)等。

海涅

海涅(1797-1856年):1797年12月13日生於德國杜塞道夫,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1815年拿破崙兵敗後,曾在銀行工作。1819年後,曾在波恩大學、格廷根大學、柏林大學學習。在柏林時結識法恩哈根·封·恩澤夫婦以及作家沙米索、富凱等。恩澤夫婦家的文學沙龍是柏林的文學中心。在它的影響下,海涅的第一部《詩集》於1821年在柏林出版。1823年發表《悲劇——抒情插曲》。1824年1月重返格廷根大學學習法律,並繼續寫詩,完成了《還鄉集》。1825年獲法學博士學位。《還鄉集》增訂後與《哈爾茨山遊記》和《北海紀游》中的第一部分組詩,於1826年彙編為《旅行記》發表,引起強烈的反響。1827年《旅行記》第2卷出版。從英國旅行回到漢堡後,他的《歌集》出版,收入在此之前發表的大部詩歌,奠定了海涅作為傑出的抒情詩人的地位。1829年《旅行記》第3卷出版。以後海涅陸續發表了《法蘭西現狀》、《論法國的畫家》、《德國近代文學史略》、《路德維希·伯爾納,亨利希·海涅的備亡錄》、《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文章和詩歌。1848年5月完全癱瘓,他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寫作,口授完成詩集《羅曼采羅》,於1851年出版。後還寫了一些散文作品。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

孟德爾頌

孟德爾頌(Mendelssohn,1809-1847):1809年2月3日生於德國漢堡,父母均為猶太人。12歲開始創作,17歲即完成《仲夏夜之夢序曲》,21歲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為這位音樂之父的作品得以復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貢獻。27歲在萊比錫任指揮,1843年創辦德國第一所音樂學院,38歲時即病故。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作品風格溫柔舒適、優美恬靜、完整嚴謹、極少矛盾衝突、富於詩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的交響曲《蘇格蘭》、《義大利》,序曲《芬格爾山洞》,《平靜的海與幸福的航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等都是著名作品。《仲夏夜之夢序曲》是音樂作品中最早描寫神仙境界的。他還獨創了“無詞歌”的鋼琴曲體裁,共八冊四十八首,形象生動多姿,是早期標題音樂的代表。以他為中心的萊比錫樂派對十九世紀德國音樂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華格納

華格納(RichardWagner,1813-1883年):1813年5月22日生於萊比錫。自幼喜愛貝多芬、莫扎特和韋伯的音樂,自學鋼琴和作曲。同時,也受莎士比亞、歌德、席勒的戲劇影響,15歲時就寫了一出5幕的詩悲劇,晚年又受叔本華、尼采甚至弗洛伊德等哲學家的影響。1833年夏天在維爾茨堡擔任歌劇指揮,並開始歌劇創作。1840年寫成《黎恩濟》,1841年創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劇代表作《漂泊的荷蘭人》。1843年被任命為德勒斯登宮廷歌劇院指揮。1845年演出他根據德國傳說所作的《湯豪塞》。1849年後,在國外流亡15年。1875年完成了《尼伯龍根指環》的全部寫作,並於1876年8月在新落成的拜羅伊特劇院上演,獲極大成功。其著名的作品尚有《羅恩格林》、《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紐倫堡的名歌手》等。其著作有《論德國音樂》、《藝術與革命》、《未來的藝術作品》以及《歌劇與戲劇》等。1883年2月13日逝世。他的音樂戲劇的舞台作品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特點是都是由自己創作的(包括情節、人物、劇詞、表現方法和音樂)。他對音樂形式本身從不感興趣,只把它作為情感的和心理的表現手段而已。他徹底改革了作曲的技術,從而對音樂作為一種藝術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並導致表現主義音樂的形成。

馬克思

馬克思(1818-1883年):1818年5月5日出生於德國普魯士萊茵省特利爾城一個猶太人律師家庭。1835—1841年,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攻讀法學,得哲學博士學位。1842年任萊茵報主編,1843年和燕妮結婚並遷居巴黎。1844年和恩格斯會見,合著《神聖家族》(1844年)、《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1846年)。1847年11月出席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1848年2月發表與恩格斯合寫的《共產黨宣言》;1848年歐洲革命爆發後回到德國,創辦《新萊茵報》;1840年被驅逐出普魯士,先到巴黎,後定居倫敦;1864年在倫敦創立“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領導國際工人運動,開展反對機會主義的鬥爭。1883年3月14日與世長辭,和先他兩年逝世的夫人燕妮一起,安葬在倫敦的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

恩格斯(1820—1895年):1820年11月28日出生於德國普魯士萊茵省巴門市一個紡織工廠主家庭。1837年中學還未畢業,就到不萊梅一家大貿易公司經商,1841年在步兵炮團服兵役,同時在柏林大學聽哲學課,參加了青年黑格爾派小組。1842年9月到英國曼徹斯特其父與人合營的企業工作。1844年在巴黎與馬克思相見,並於當年合著《神聖家族》。1845年出版《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同年春遷居布魯塞爾,與馬克思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1848年2月又共同發表《共產黨宣言》。1848年德國革命爆發,曾親自參加武裝起義。1850年11月重返英國經商,在經濟上支持和幫助馬克思。參加創建和領導第一國際的工作。1877-1878年寫成《反杜林論》;1885年整理出版了《資本論》第二卷;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1889年領導建立第二國際。1895年8月5日在倫敦病逝。

奧托·馮·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OttoVonBismarck,1815-1898)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從上至下”統一德國的代表人物。俾斯麥於1815年4月1日出生於普魯士布蘭登堡阿爾特馬克雪恩豪森莊園一家大容克貴族世家。幼時受過良好教育,曾經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歷史和外語。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畢業後服兵役。俾斯麥體格強壯、個性粗野,為了追求目標可以不擇手段,持現實主義態度。1839年以後,他回到自己的領地,經營莊園經濟,採用新的耕作方法,改進農具,作物輪種,進行商品生產。1847年,俾斯麥成為普魯士議會議員;1851—1858年被任命為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公使,1861年改任駐法公使。1862年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極力推行“鐵血政策”,主張通過戰爭,由普魯士統一德國。他相繼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逐步實現了德國統一。1871年俾斯麥出任新成立後的德意志帝國宰相,並受封為公爵。此後的20年間,他權傾朝野。對內加強普魯士和帝國政府的權力,促進容克和資產階級的聯盟和經濟收益,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採取現實主義態度,爭霸歐洲,並向海外積極擴張,他本人成為19世紀下半期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辭職,回到莊園。1898年去世。

貝爾托·布萊希特

貝爾托·布萊希特1898年2月10日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省奧格斯堡鎮。年輕時任劇院編劇和導演。曾投身工人運動。1933年後流亡歐洲大陸。1941年經蘇聯去美國,但戰後遭迫害,1947年返回歐洲。1948年起定居東柏林。1951年因對戲劇的貢獻而獲國家獎金。1955年獲列寧和平獎金。他一直從倡導歌劇改革入手,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史詩劇實驗,特別吸收中國戲劇藝術經驗,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表演方法。他的主要戲劇理論著作有:《梅辛考夫》等。代表性劇作有:《母親》、《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伽利略傳》等等。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德語: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奧地利裔德國政治家、軍事家,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希特勒積極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改組並建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他試圖在歐陸建立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新秩序,他力主擴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並重新武裝德國。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後,積極擴軍備戰,並於1939年指揮德軍入侵波蘭,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期間犯下種種罪行,並迫害和屠殺六百萬的猶太人等。1945年4月30日在德國總理府地下室自殺。希特勒的罪惡行為給歐洲造成了空前的浩劫,也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影響。

相關紀念日

國慶日

10月3日(1990年德國重新統一日)。

納粹受害者紀念日

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納粹德國設在波蘭境內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紀念日,1996年1月3日確定)。
德國紀念反納粹起義60周年“燭光鏈”連線和平的心愿,德國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民主日

5月7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