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19年6月28日簽署的凡爾賽和約的條款,明確規定德國不準擁有一艘其公海艦隊(High Seas Fleet)性能優良的無畏型戰列艦,僅被允許保留8艘老式的非無畏型戰列艦,這些艦隻除了用於訓練及海岸防禦外,別無他用。其替代艦必須在其下水時間之後20年才可動工建造。最大排水量被限制在10160噸以內,其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這些限制是為了僅讓德國海軍成為一個斯堪的那維亞地區海軍的水平 。
1923年,德國開始嘗試研究制定首批新型戰艦的設計方案,但是德國在第二年瀕臨經濟崩潰的情況下,上述研究工作暫停實施。當時新任德國海軍司令沃爾夫岡·岑克爾上將急於重啟上述流程,研究團隊於1925年提交了三份新的設計草案,一共涉及五種型號。由於最早的非無畏型戰列艦早在1902年12月就已下水了,因此如何在條約限制內達到最佳作戰性能成了當務之急,但當時實際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不允許馬上採取行動,而且設計人員大部分已分散了,僅有一些理論設計研究,因此直到1926年才完成設計細節,經討論,最佳的方案選擇是,裝甲巡洋艦的艦體的裝備戰列艦的主炮,新型軍艦的火力比當時的任何一艘裝備203.2毫米炮、只有輕裝甲防護的10000噸級條約型重巡洋艦都要強,高達26節的航速比當時的戰列艦要快,使其能避免與之交火,因此能夠進行遠洋破交作戰 。1926年,在最後的設計方案獲得通過後,德國海軍決定建造5艘新型戰艦 。
建造沿革
1928年11月,德國海軍訂購了第一艘A號艦,該艦於1929年2月5日在基爾(Kiel)的德意志船廠(DeutscheWerke)輔設龍骨。 戰列艦的建造時間是由能否及時提供主炮炮塔,即由主炮的建造進度決定的,由於建造計畫是共建造五艘,為此共向位於埃森的克虜伯兵工廠(KruppAGofEssen)訂購了10座3聯裝279.2毫米炮塔,這樣也大幅度的降低了造價,A號艦的建造進展順利,1931年5月19日下水時被命名為“德意志”號。
1931年6月25日,B號艦在威廉港的海軍船廠(WilhelmshavenMarinewerft)動工建造,1933年4月1日下水時被命名為“舍爾海軍上將”號。
1932年,C號裝甲艦的建造被帝國議會(Reichstag)批准,並於1932年10月在威廉港鋪設龍骨,1934年6月30日下水,該艦被命名為“海軍上將斯佩伯爵/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斯佩伯爵”號,其設計作了些修改,有一段時間曾提出在該艦上裝高壓蒸汽輪機的動力裝置,但如此一來就會牽涉到進一步的改裝工程,因此最後仍裝上了MAN柴油機。
1934年,D號艦和E號艦的預算通過,但準備工作進展緩慢。1935年6月簽訂的英德海軍協定(Anglo-GermanNavalAgreement)使德國可以合法地超過凡爾賽條約的限制,最終這兩艘艦被改成了戰列巡洋艦來建造,完工後成為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分別於1938年和1939年服役。
1940年2月,“舍爾海軍上將”號進行了全面的改裝,包括重建一個顯著傾斜的艦首,以減少逆浪航行時海水對上甲板的衝擊,為此舷邊緣的錨鏈孔也由傳統的艦艏錨鏈管取代,同時,塔式的前主桅結構也改成了與德意志號類似的筒式主桅,該艦還裝備了雷達和消磁設備。
服役歷程
德意志級設計所扮演的角色,德國海軍部擬訂了雙重作用,首先用作波羅的海區域的海岸防禦,由於德國害怕波蘭的野心,這項任務並不需要很高的航速和長的續航力,其次用作商業襲擊艦,以應付可能重新爆發的與英、法的衝突。
1931年6月25日,“德意志”號服役並成為艦隊旗艦,1934年11月12日,“舍爾海軍上將”號服役,1936年1月6日,“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服役並取代德意志號成為艦隊旗艦。二戰開始後,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是德國海軍最為活躍的海上襲擊艦,轉戰於印度洋與大西洋,擊沉多艘商船並屢次躲過英、法海軍艦艇的追擊。
1939年11月15日,德意志號更名為呂佐夫(Lutzow)號,這是為防止該艦被擊沉或打成重傷而造成德國的恥辱。
1939年12月13日,“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被3艘英國巡洋艦在拉普拉塔河口截住,經過激戰後該艦駛入了中立的蒙特維迪約港,最後在強大的軍事及外交壓力下於17日自沉。在這次戰鬥中,由於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只有兩座主炮炮塔,因而不能將炮火分散到多個目標,這是其在海戰中失利的原因。
1940年2月,呂佐夫號和其殘存的妹妹艦“舍爾海軍上將”號重新被劃分為重巡洋艦(Schwere Kreuzer),這更適合它們主要用作襲擊艦的使命 。
1945年4月9日,“舍爾海軍上將”號在德意志船廠被英國空軍發現,命中5彈,在改裝泊位翻轉沉沒。一個月後歐洲戰爭結束,接管基爾船塢的英軍發現了該艦破損的殘賅,傾覆的艦體中可拆的均取走拆毀。最後,在1948年基爾船塢區進行重新清理時,殘存的艦體被覆上橡膠並弄平。
1945年4月16日,“呂佐夫”號在施韋因蒙德以南遭到英國空軍5.5噸級炸彈的攻擊,儘管沒有直接命中但幾枚近失彈所造成的損失使得該艦座沉在淺水區,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星期里,它被用作固定炮台,隨著蘇軍的進一步挺進,為避免被俘獲,該艦於1945年5月4日自爆。
技術特點
設計特點
德意志級戰列艦是德國海軍在條約限制下充分發揮當時的技術優勢,結合德國海軍的戰術需求而精心設計建造的,是德國針對條約限制獨創的一種新型軍艦,被稱之為裝甲艦(英語:PanzerShip;德語:Panzerschiffe)。它的出現於各海軍大國引起廣泛關注,對重巡洋艦來講更是致命打擊。由於該型艦火力、裝甲防護與航速之間不成比例,因此其艦型的劃分頗費腦筋,但很快在美、英、法等國家中被稱為袖珍戰列艦(Pocket Battleship),可以說是輕量型或小型化的戰列艦。
德意志級設計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如何將排水量控制在條約範圍內,解決方法之一是採用柴油機,儘管實際上其對空間及重量的要求與同類裝備蒸汽輪機的艦隻並不占優勢,但柴油機油耗低,續航力大;解決方法之二是廣泛使用焊接,艦體重量比鉚接要減輕15%,這是第一次焊接在艦體建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效果也相當不錯。
艦型結構
德意志級戰列艦在最後通過的方案中,採用了高幹舷平甲板型艦型。其主舷側裝甲140毫米,另有40毫米的防雷裝甲上部重疊在它的後面,裝甲甲板40-70毫米,水部線60毫米,主炮塔防護罩105毫米,主炮塔前防護罩140毫米,炮座125毫米,指揮塔150毫米。裝甲防禦抵禦重巡洋艦的203毫米炮彈的攻擊,廣泛的內部隔艙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戰鬥損傷,其防護能力及火力都比條約型重巡洋艦強。“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設計作了些修改,增強了裝甲防禦。
動力系統
德意志級戰列艦的推進裝置由8台MAN柴油機驅動雙軸,每4台機驅動一個傳動軸,轉速為250轉/分。在巡航狀態下柴油機的振動小,高功率航行時的振動非常厲害,但服役後證明該級艦適航性能好,只是由於前部缺乏舷弧,逆浪航行時上浪嚴重。德意志號在滿載排水量、輸出功率為54000馬力時的設計航速為26節,在輕裝試航狀態下,該艦以48390馬力達到28節的航速,燃油貯備為3500噸。
艦載武器
德意志級戰列艦主炮的配備在經過多次變更後,決定採用兩座三聯裝炮塔,首尾各一的配置,主炮口徑為279.2毫米,可發射304千克炮彈,射程30000碼,仰角60°;另配有8門單管150毫米低仰角副炮,對稱地布置在左、右兩舷的中部;德意志號和舍爾海軍上將號在完工時裝備有3門88毫米高炮,1936年服役的“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設計還增加了防空火炮,包括8門88毫米高炮和分別布置在尾部兩舷及中間的6門105毫米(3座雙聯裝)高炮。此外,該級艦還配有8座雙聯裝37毫米和20毫米近程高炮;在艦艉甲板上還裝有兩座4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德意志級最初並未裝備水上偵察機,德意志號直到1935年才裝上一座彈射器和兩架雙翼的亨克爾(Heinkel)He-60水上飛機,之後即換裝了單翼的阿拉道(Arado)Ar-196水上飛機,Ar-196也是舍爾海軍上將號和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的標準裝備。
艦電系統
1938年,“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成為第一艘配備原始雷達設備的德國戰艦,該設備探測距離僅為15km,而且用於武器控制時不能精確地指示目標,儘管如此,它還是在大戰初期表現出了其價值,儘管實際上出於保密原因,雷達天線經常卸下來。
性能數據
艦體參數 | |
艦長 | 186-187.98米(C號艦) |
艦寬 | 21.3-21.71米 |
吃水 | 5.79-7.25米 |
標準排水量 | 11700噸 12294噸(C號艦) |
滿載排水量 | 15900噸 16290-16460噸(C號艦) |
航速 | 26-28節 |
續航力 | 9100海里/20節 10000海里/18節 16000海里/15節 |
艦員編制 | 619人-1000人 |
裝甲防護 | 主舷側裝甲140毫米 裝甲甲板40-70毫米 水部線60毫米 主炮塔防護罩105毫米 主炮塔前防護罩140毫米 炮座125毫米 指揮塔150毫米 C號艦 舷裝甲38毫米-102毫米 甲板裝甲19毫米-57毫米 炮塔裝甲127毫米-139毫米 |
動力系統 | 燃料搭載量2900噸重油 8台MAN柴油機,功率54000-55400馬力,雙軸 |
服役動態
1936年,西班牙內戰在歐洲爆發,德意志級三艘均參加了支持不干涉行動的海軍封鎖,在行動中,其前部炮塔頂部有紅、白、蘭三條色帶作為識別標誌。
1937年5月29日,“德意志”號在伊比薩港(Ibiza)停泊時遭到西班牙共和派飛機的攻擊,命中兩彈,未造成艦隻損傷,但艦員死38人,傷78人,此次攻擊是為了報復舍爾海軍上將號兩天前對共和軍控制的阿爾米里亞港(Almeria)的炮擊。
1939年8月底,隨著戰爭的臨近,德意志號和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從威廉港出發,分別占據攻擊北部和南部大西洋交通線的陣位,而舍爾海軍上將號由於機械故障的困擾,留在本土水域。
1939年11月17日,德意志號更到達戈騰哈芬,第一次戰鬥巡航也隨即結束。
1940年4月9日,德國侵略挪威,當時“舍爾海軍上將”號正在改裝,“呂佐夫”號掩護了進攻奧斯陸(Oslo)的部隊,該艦在與挪威海岸炮兵交火時被3發279.2毫米炮彈擊中受傷。兩天之後該艦在返航途中被英國潛艇"旗魚"號(HMS Spearfish)的魚雷擊中,艦後部受到重創,該艦被拖至基爾進行修理及改裝。艦首作了改裝以改善其適航性,同時,防空火炮由6門雙聯裝105毫米高炮替代了1934年就裝艦使用的性能不佳的88毫米高炮。
1940年底,剛完成改裝的“舍爾海軍上將”號成功地從基爾運河北部突入大西洋。11月5日該艦對英國HX84護航船隊發起進攻。該船隊有39艘商船,僅由一艘裝備較弱的輔助巡洋艦“賈維斯灣”號護航,儘管該艦被擊沉,但為整個船隊贏得時間分散,“舍爾海軍上將”號僅擊沉了5艘商船,這對整個船隊來講,損失並不重,但對於在北大西洋邊緣的海運航線上出現袖珍戰列艦,而迫使英國中斷了海上交通。在此次攻擊之後,“舍爾海軍上將”號轉向南面,進入印度洋,並未取得很大戰果,該艦於1941年4月1日回到基爾,此後,該艦主要在波羅的海和挪威沿海活動,直到1942年11月再次回到威廉港作了一次長時間改裝。
1942年初完成修理後,“呂佐夫”號活動於挪威海岸,主要威脅駛向摩爾曼斯克(Murmansk)給蘇聯運送戰爭物資的盟國運輸船隊。該艦和德國海軍其它的大型艦隻一起,不出海以保存燃料,並吸引了英國本土艦隊的注意力,“呂佐夫”號和其它德國大型艦隻在1942年12月31日的巴倫支海戰鬥中對處於劣勢的皇家海軍艦隻表現極差。1943年10月初該艦被撤回,以準備為潛艇戰提供一些可用的資源。
1943年,“舍爾海軍上將”號完成了在威廉港海軍船廠進行的長時間改裝,再次出海,該艦成為一艘訓練艦。由於燃油供應不足,最重要的是潛艇部隊要求源源不斷地提供受過訓練的艇員,最後“呂佐夫”號和“舍爾海軍上將”號被特定為批准拆毀的艦隻,儘管只有一段時間曾構想將其加長改裝成航空母艦。
1944年底,由於戰局的發展,德意志級又重新投入作戰行動,這次是在波羅的海,它們主要用於支援德國陸軍,阻止蘇軍的前進。
1945年3月底,“舍爾海軍上將”號都在德意志船廠作進一步改裝,在此期間,出乎意料的是其防空火力又得到極大增強。
總體評價
德意志級戰列艦結合了岸防戰列艦的武備和裝甲巡洋艦的尺度與防護力,在凡爾賽條約的制約下,它們的設計是在可能的最小尺度上集中最大的攻擊力量,它們將英軍海軍現代化的大型艦艇牽制在本土水域而使它們一度不能在更為需要的遠東地區發揮作用,而在它們轉入波羅的海支持陸軍作戰後,皇家海軍才騰出大型艦隻用於其它地區。
德意志級戰列艦雖然作為展示德國技術的平台驗證了該國設計人員的創造性,但是它們作為作戰平台的價值相當有限。其雖為最新的水面襲擊艦,但水面襲擊已經過時。 (現代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