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胃

復胃

復胃是指反芻動物的胃。復胃一般由4室組成,即瘤胃、網胃、瓣胃、皺胃。

基本信息

哺乳動物中的反芻類胃很大,常分成幾個部分而構成復胃,如牛的胃可分為4個部分(見反芻胃),復胃中生活著大量的細菌和纖毛蟲,對於纖維素的消化起著重要作用。反芻胃一般由4室組成,即 瘤胃、網胃、瓣胃、皺胃。前3個胃室合稱前胃,不分泌胃液,第四個胃室即皺胃才有真正的胃腺,可分泌胃液,其消化作用和單胃動物的相同。

單胃與復胃消化的區別:

單胃的消化特點:

一、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飼料中的蛋白質從口腔轉移到胃內,胃內的鹽酸首先使之變性,蛋白質立體的三維結構被分解成單股,肽鍵暴露,在胃蛋白酶、十二指腸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內切酶的作用下,蛋白質分子降解為含胺基酸數不等的各種多肽。在小腸中,多肽經胰腺分泌的外切酶的作用變為游離胺基酸(食入蛋白的60%以上)和寡肽。寡肽能被吸收入腸黏膜,經二肽酶水解為胺基酸。胺基酸經腸壁吸收,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各個器官及各種組織細胞中,合成體蛋白。試驗證明各種胺基酸的吸收速度不相同。一些胺基酸的吸收速度的順序是:胱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丙氨酸>絲氨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小腸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質進入大腸,部分受腸道細菌作用,分解為胺基酸和氨,為細菌所利用,合成菌體蛋白,與未消化的蛋白質一起由糞中排出。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謝
1.澱粉的消化代謝飼料中澱粉被唾液澱粉酶水解產生可溶性澱粉--糊精,再分解為麥芽糖,但由於飼料在口腔逗留時間較短,此消化作用並不重要。食糜進入胃後,在胃液的酸性環境中,迫使唾液澱粉酶的作用停止,直到進入小腸,在胰液澱粉酶的作用下繼續分解為麥芽糖。再由麥芽糖酶將其分解為葡萄糖並被吸收。未消化完的澱粉及葡萄糖,在大腸受細菌的作用產生揮發性脂肪酸和氣體,氣體由糞排出,揮發性脂肪酸則被腸壁吸收,參與畜體代謝。
2.纖維素的消化代謝飼料中纖維性物質進人豬胃和小腸後不發生變化。轉移至大腸後,經細菌發酵,纖維素被分解成為揮發性脂肪酸和二氧化碳,後者經氫化作用變為甲烷,由腸道排出。揮發性脂肪酸被腸道吸收,參與畜體代謝。
三、脂肪的消化吸收
飼料脂肪在小腸內受到膽汁、胰脂肪酶和腸脂肪酶的作用,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被腸壁直接吸收,沉積於畜體脂肪組織中,變為體脂肪。脂肪酸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豬體內被吸收後,不經氫化即直接轉變為體脂肪,因此,豬體脂品質受食入飼料脂肪性質的影響很大。

復胃消化的特點:

復胃,也就是反芻胃。反芻胃消化特點 反芻反芻動物吃草時稍加咬啃即吞入瘤胃,休息時,再將這些未經充分咀嚼的食物返回口腔仔細咀嚼後,再行吞下;這種完成再咀嚼的一系列動作稱為反芻。反芻動物短時間內大量採食,縮短了在危險採食環境中的停留時間,而在安全環境中從容地仔細“再咀嚼”,又保證了消化效率,這在上有很大的適應意義。反芻活動一般是在採食後0.5~1小時開始。如果沒有外界干擾,反芻活動一旦開始就能持續地進行一段時間,每一持續的反芻活動稱為一個反芻周期。每一晝夜發生多少次反芻周期,每一周期持續多長時間,因動物種類、年齡、食物性質、氣候和季節因素而異。例如,成年牛在以牧草為主要食物的條件下,每天約有8次反芻周期,每一周期持續40~50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