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6公頃,文化層厚2~3米,含有房基、窖穴、墓葬等。地面上散布大量燒土塊、炭屑、陶片、殘石器等。陶器殘片中,以泥質紅陶和夾砂褐陶為主,還有部分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及少量黑陶,器形有盆、缸、鼎、釜、壺、小口尖底瓶、碗等。1987年3月4日,被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歷史
北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時代北方的第一個王朝。又稱後魏,拓跋魏,元魏。鮮卑族拓跋氏建立,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493年起遷都洛陽,皇帝改姓元。公元439年,統一北方。公元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
在公元四世紀初,鮮卑族拓跋部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等地建立代國。376年被前秦所滅。386年,拓跋圭稱王,重建代國,同年改國號“魏”,歷史上稱後魏、北魏或元魏。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稱帝。即為魏道武帝。
統一北方
數代以後,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在先後攻滅夏、北燕和北涼等勢力下,北魏統一了北方,這時南方已是劉宋,南北各自統一,形成對峙之局
遷都和漢化
早在馮太后掌政時代,馮太后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國家規模,如推行均田制,把戰亂遺下的無主荒地按制度分給農民,一部分可永久擁有,一部分則身死後交還朝廷。又施行租調製,農民按制度上數字定期向朝廷納稅。
孝文帝親政後更在文化上大刀闊斧,為了融合胡漢,統一中國,進行了許多重大的改革。第一遷都洛陽,孝文帝以舊都為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河洛為歷史名都,物富民豐,交通便利,便於經略海內,控制中原,魏太和十七年(西元四九三年),以南伐為名,進駐洛陽,定為都城。第二重要措施為:一、改姓氏《魏書‧官氏志》記載了一百一十八個胡人改姓的例子,如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步六孤改姓陸、獨孤改姓劉、賀賴氏改姓賀等等。二、文官采漢人服色。三、斷北語,凡三十歲以下官員如果語音仍舊,即降爵黜官。四、通婚姻:鼓勵與漢人通婚,並從己身所出。五、重文教,祀孔子,尋找遺書,設立太學、國小。自此胡漢界線逐漸消弭,對中華民族發展意義非凡。
北魏分裂
第八任皇帝元恪立他的兒子元詡當太子時,沒有處死太子的母親胡貴嬪。元詡即位後,胡貴嬪為皇太后,引發內亂。大將爾朱榮趁勢崛起,在河陰之變之後掌握政權。孝莊帝元子攸不能容忍,剷除了爾朱榮,但不久後就被爾朱家族所殺害。高歡討伐爾朱家族,並取得勝利。高歡在532年立元修為帝。但元修不能容忍高歡掌握大權,在534年投奔長安的宇文泰。高歡立元善見在鄴城即位,北魏分裂。史學家稱鄴城政府為東魏,稱長安政府為西魏。[1]
政治制度
北魏的宮廷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實施殘酷的母死子貴制度,即後宮女性只要生下皇子就得被賜死,以避免母以子貴的情況發生。
但幼子還是需要人照顧,因此就有所謂的保太后,即以太子的保母在太子繼位後成為皇太后。北魏有三種皇太后,一種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種是皇帝的保母,還有一種是未曾替前任皇帝生皇子因而存活的皇后。如北魏孝文帝乃由漢人女子李貴人所生,然李貴人在生下孝文帝以後即被賜死,由身為太后的馮氏所養大。
北魏文化、藝術和宗教
北魏經歷了由遊牧民族而迅速漢化的歷史,鮮卑族有自己的語言而沒有文字。北魏時期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和瑣羅亞斯德教,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僧尼的人數曾發展到二百多萬。北魏道教,主要是經過寇謙之改良的天師道。當時佛道兩家的鬥爭十分激烈,太武帝拓跋燾曾經大舉滅佛。瑣羅亞斯德教教在中國稱為祆教或拜火教,主神被稱為“胡天” ,主要在入華的粟特人當中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