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強直性脊柱炎簡稱強直,是脊椎關節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發生在20-30歲的年輕人身上,以男性患者為多。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具有家族遺傳性的免疫反應性疾病,因此有遺傳家族史的人要引起重視,預防本病的發生。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並可伴發關節外表現。臨床主要表現為腰、背、頸、臀、髖部疼痛以及關節腫痛,嚴重者可發生脊柱畸形和關節強直。
強制性脊椎炎一個典型的症狀是晨僵,就是在早上起床的時候腰背感覺僵硬不靈活,而活動一會就會覺得舒服多了,但站久或坐得較久時又會感覺疼痛,這種現象,可能是罹患強直性脊柱炎的先兆,所以如果出現晨僵的現象,一定要去醫院免疫科詳細的檢查一下。
青壯年患者一般為早、中期強制性脊椎炎,白天在活動時疼痛感會減輕,而劇烈疼痛則發生在夜間。此外患者還伴有臀部、髖、大腿內外側、膝、肩、胸鎖關節,頸部或肋間神經痛等。
強制性脊柱炎的治療難以徹底根治,有些患者因反覆的炎症發作,最終導致喪失生活能力,因此強制性脊柱炎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症”。所以對於本病一定要及早的發現,把病情控制在早期階段,如果出現腰、背部疼痛,並伴有晨僵的症狀時,一定要到醫院確診治療,而不要隨便吃一些止痛藥來緩解症狀,強制性脊柱炎的治療需要正規,否則會導致反覆發作而使病情加重。
確診後應儘早配合接受正規治療,中西醫特殊療法無疼痛,包括粗銀針、震動牽引、針刺、拔罐、推拿、理療、正骨整復、中西藥物、生物技術等聯合運用,促進關節活動靈活,加速臨床治癒進程。
病因
病因一
年幼未滿14—16歲欲意未動,內外無久損;現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病症責於父母先天不足,精血不旺,所生子女羸弱。人或動物的胚胎時期。原指人或動物生下來體質就不好。後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小弟聞得仙人與虛合體,日中無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無影。壽麻之人無影,不知何故?”
中醫認為,兒童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陰陽失調,易導致心腎不交、神志失控,出現神不寧、魂不安、意不固、志不堅的症狀;父母的先天陰精虧損導致新生兒的發育不良,易生虛火,骨因陰精虧損而生骨蒸,骨的蒸發導致骨的炎症發生。這種因素就是中醫所說的高骨病,西醫和現代醫學說的強直性脊椎炎。先天不足雖然是致病因素的一種,只要不重新引起羸弱,骨蒸是不會發生的,只有重新虛弱的人才會出現高骨病和AS病。
病因二
年少14—16歲後至婚前春心慾念已興,羞於言;現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病症,責於手淫、自慰,耗損精液淫水,腎與骨失去濡養。
腎虛主要是四方面,一個是腎陰虛,一個是腎陽虛,一個是腎經虧虛,一個是腎氣虛,臨床上更多的是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虛當然是腎虛的一種,而不是腎虛都是腎陰虛,腎虛是一種總稱,腎陰虛各腎陽虛都是腎虛的一部分,代表了某一種症型,腎陰虛和腎陽虛的區別在於,如果是把腎陰是物質上的缺乏,腎陽就是功能上的匱乏,物質上的缺乏就是腰膝酸軟,頭髮暈,還有如果在年輕人的身上出現早泄、遺精,還有出現五心煩熱,失眠、心煩,中醫有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如果在老年人出現的腎陰虛就容易脫髮或發白的比較早,容易耳鳴、耳背,牙齒鬆動,眼花的比較早一些。
病因三
少壯之年欲壑難平,欲意欲達不能,單相思;現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病症,責於七情動心,動則精淫暗流。房事勞傷是指因房事過度而引起的全身性虛損疾病。婚後行房是男女的一種生理需要,正常行房應以每周2-3次為宜,具體地說,應該以行房後第二天沒有疲倦不適感為標準。若行房後感到周身無力、精神不振、頭暈頭昏、四肢無力、心悸氣短、食慾減退、腰酸背痛、整日昏昏沉沉的,說明行房已經過度,應該及時節制,適當進補調養,或者到醫院就診。
房事勞傷的類型
房勞傷:指房事過度,或思欲太過,所欲不遂所引起的人體氣血陰陽損傷。
精脫:指在行房過程中發生的行房後大汗淋漓的病證。
色厥:指在行房過程中或性慾高潮或行房結束時發生的突然四肢厥冷,意識喪失的病證。
病因四
性,人之本能,恣意過度,嗜色成性;現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病症,責於房事無度,耗竭生命之根。房勞傷,是先天稟賦薄弱,後天行房無度所產生的傷氣、損精、喪神等臨床表現的概稱,屬虛損病範疇。
病因五
五臟六腑皆由腎精、腎氣濡養;現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病症,責於久病傷腎,生化無源。指腎臟功能減弱。腎之陰陽俱虛,腎氣化生不足,症見滑精早泄,尿後滴瀝不盡,小便次數多而清,腰膝酸軟,聽力減退,氣短,四肢不溫,脈細弱等,治以補腎為主。
病因六
男32歲,女35歲,超越穩定期至高齡;現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病症,責於少壯不知愛惜身體釀成後患。凡強直性脊椎炎病都是因腎虛,著重是腎陰和腎精虛。
因為女人的生理周期是以7年為一個階段的,男人的生理周期是以8年為一個階段的。女人到了5個周期是女人生長發育的一個穩定期。到了7個7年的周期,也就是49歲,就開始進入更年期、絕精期了。而男人,4個8年的周期,也就是32歲,是男人生長發育的一個穩定期。7個8年周期才會感到力不從心。所以生活中往往男人還處於生理旺盛期,女人生理上就開始走向衰退,這時候就出現了生理上的不同步,也就演化出婚姻上的不和諧,甚至造成打鬧、離婚。
成打鬧、離婚。
病理
素有腰痠遺精,白帶、月經失調,骶髂有固定疼痛,口燥、盜汗、四肢痠軟,頭目眩暈,耳鳴失聰,五心煩熱等症狀持續一周以上,就要謹防有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的可能性。若男左骶髂溝、女右骶髂溝部在X光片顯示下有污漬樣顯影即可以診斷為早期Ⅰ型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首發點何以在X光線顯示下呈污漬樣顯影是腎精、腎陰虧損,陰虛骨蒸癆熱,蒸發泄出的產物謂強直性脊椎炎無菌性炎症。
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為蔓延進行性疾病,當症狀持續,臀部與腰椎疼痛受限時在X光線顯影下骶髂溝就會出現骶髂關節溝與髖關節腔模糊現網狀物,髖臼唇增厚,腰椎骨周圍顯影增大,椎間骨上軟骨增厚即可以診斷為早期Ⅱ型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
病程日久出現晨僵、駝背、頸部僵硬,角弓反張等症狀時即可診斷為Ⅲ型高骨病(強直性脊椎炎),在X光顯影下呈現骶髂溝融合,髖臼唇增厚、粗糙或凹凸不平,下肢關節軟骨增厚,腰椎肥大,腰椎至頸椎骨間軟骨普遍增厚,韌帶鈣化呈雲霧樣顯影和兼現髖臼與股骨頭大小不相符,胸椎有搭橋影樣形成,頸椎有搭橋顯影,髖骨萎縮,股骨頭壞死塌陷。
臨床表現
(一)全身症狀絕大多數的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於青年期,起病往往隱匿;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女性病變發展緩慢,往往診斷延遲。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症狀,多數表現為大腿疼痛。
(二)局部表現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是最為常見的表現。下腰痛發生緩慢,鈍痛狀,講不清痛在什麼地方,有時牽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嚴重,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轉子與股後部,一開始疼痛或為雙側,或為單側,但幾個月後都變為雙側性,並出現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極常見的症狀,可以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長期不活動使僵硬更為明顯,病人往往訴說由於僵硬與疼痛,起床十分困難,只能向側方翻身,滾下床沿才能起立。
早期時體徵不多,可有輕度腰椎活動受限,但只在過伸或側屈時才能察覺。骶髂關節處可有壓痛,但一般不嚴重,隨著病變進展,骶髂關節處於強直,此時該部位可以完全無痛,而脊柱強硬成為主要體徵之一。
病變繼續發展便會出現胸椎後凸與頸椎發病。此時診斷比較容易。病員靠壁站立,他的枕部無法觸及牆壁,嚴重時可有重度駝背畸形,病員雙目無法平視,他只能靠屈曲髖與膝才能得以代償。至於頸部表現,一般發病較遲;也有隻限於發展至胸段便不再向上延伸的。少數病員早期即發生頸部症狀,並迅速強直於屈頸位。
2、胸廓擴張度減弱隨著病變向胸段脊柱發展,肋脊關節受累,此時出現胸痛,並有放射性肋間神經痛。只有少數病人自己發覺吸氣時胸廓不能充分擴張。因肋脊關節強直,在檢查時可發現吸氣時胸廓不能活動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況下,最大限度吸氣與呼氣,於第四肋間處的活動度可達5cm以上。不足5cm者應視為胸廓擴張度減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後期時,由於重度脊柱後凸與喪失胸廓擴張能力,使肺通氣功能明顯減退。
3、周圍大關節炎症35%的強直性脊柱炎可有周圍關節炎,以髖關節最為常見。通常為雙側性,起病慢,很快出現屈曲攣縮和強直,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償性屈曲。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其它關節少有發病。
4、關節外骨骼壓痛點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嵴、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症狀也可以早期出現。
5、骨骼外病變主要為眼部病變,可有急性葡萄膜炎,發生率可高達25%。心血管疾患有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包炎等。肺部病變主要為肺上葉進行性纖維化。神經系統病變常為繼發性,有自發性寰枕關節半脫位和馬尾神經受壓表現。後者表現為大小便障礙與會陰部鞍區狀麻木。
診斷檢查
實驗檢查
活動期75%病例血沉增快,但也有正常的,往往出現血清C-正反應蛋白明顯增高。血清鹼性磷酸酶值輕度或中度增高,往往提示病變較廣泛,或有骨骼腐蝕,並不足以說明病變處於活動期。血清IgA和IgM可有輕度或中度增高。
90%以上的病員具有HLA-B27基因。正常人也可有HLA-B27,並與地區與種族有關。歐美白種人6~8%可具有HLA-B27,而海地印地安人50%具有B27。沒有中國人的資料,但知日本人與非洲黑人卻很少具有B27。測定HLA-B27可以幫助診斷強直性脊柱炎,但卻不能作為常規試驗。該試驗不能確定本病的診斷,僅提示有本病的可能性;有許多類似疾病也可以具有HLA-B27。
部分本病患者並不存有HLA-B27,這類病例往往缺乏家族史與較少發作急性葡萄膜炎,但卻具有B7或BW16。
放射學表現
以骶髂關節炎最為突出。骶髂關節出現x線徵象時往往已較遲,幾乎完全是雙側性。最初出現的是關節附近有斑片狀骨質疏鬆區,特別是骶髂關節的中下段最為明顯。接著便出現了骨腐蝕與軟骨下骨皮質硬化。在骶髂關節的中下段,髂骨面覆蓋著薄層軟骨,因此該處首先出現骨骼變化,且比較明顯。在骶髂關節的上1/3處,有堅強的韌帶連線著骨面,也可以有類似的X線徵象。軟骨下骨侵蝕的X線表現為關節間隙的假性增寬。接下去便是纖維化、鈣化、骨橋形成與骨化。一般說來,軟骨下骨皮質硬化比骨腐蝕明顯些,最終骶髂關節完全強直,通常需數年之久。
在脊柱方面主要表現在椎間盤、脊椎小關節、肋脊關節,後縱韌帶與寰樞關節。很少有上述關節出現病變而骶髂關節卻不受侵犯。早期階段,椎間盤纖維環淺層有炎症,伴反應性骨硬化與鄰近椎體腐蝕,使椎體變成方形。纖維環逐漸骨化,並有骨橋形成。同時脊椎後關節和鄰近韌帶亦有類似的變化,最終脊柱完全融合,如竹節狀。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還可以出現椎間盤周圍椎體骨質腐蝕和硬化,竹節狀改變亦在此節段中斷,通常發生在疾病的後期。臨床上常有急性發作,並有局限性疼痛。該區常有上述X線徵象,稱為"椎間盤炎"。這種病變易誤診斷為結核、化膿性骨髓炎,甚至認為是轉移性病灶。
周圍大關節炎症以髖關節最常見。表現為對稱性、均勻性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板不規則骨硬化,關節外緣骨刺形成,最後骨性強直。肩關節為第二好發部位,病變情況與髖關節相類似,骨腐蝕主要發生在肱骨頭外上方。
治療
單節段脊柱截骨術
一般選在腰2~3或腰3~4之間。以腰2~3節段為例,截骨的範圍為腰2棘突與下關節突的下半部和腰3棘突及上關節突的上半部,楔形截骨的尖角應針對腰2~3椎間盤水平。截骨完成後即套用矯形架或手法進行矯形,使前方的前縱韌帶折斷,腰椎前凸增加而改善駝背畸形。截骨平面應接觸良好,並需用牢固的內固定物,以往都用不鏽鋼絲縛扎棘突,目前以Harrington棒或Luque棒較為常用。術後石膏背心固定時間不應少於6個月。
截骨術的併發症有:①截癱:大都因截骨平面選擇不當所致,截骨的尖端沒有針對椎間盤水平,矯形後出現脊椎移位;②脂肪栓塞:因截骨數量少,矯形時後方骨質受到強烈擠壓,使骨內壓力驟增而使脂肪進入循環;③腹主動脈破裂:腹主動脈硬化者無伸展的能力,強行矯形時可因此而死於手術台上;④矯形度數的喪失:手術後矯形度數的喪失主要原因為石膏背心固定時間不足與後方截骨面接觸不良所致。
單節段截骨術加椎體間植骨術
為防止矯形度數喪失與獲得最大限度矯形,可經腹膜外途徑,直視下矯形並在張開的椎間隙前半部植入方形骨塊,可得到最大限度矯形。
多節段脊柱截骨術
嚴重駝背畸形者可適用多節段截骨術,在腰3~4處行截骨術後可在上方2個節段處即腰1~2處作第二個截骨術,可望獲得良好的矯形。
脊柱截骨術加椎體松骨質掏空術
截骨的尖頂針對腰椎椎體後方。截骨完畢前將椎體內松質骨刮空矯形後造成椎體的塌陷。掏空術使脊柱縮短,比較安全,截骨面接觸好,術後矯正角度喪失的可能性明顯減少。對髖關節骨性強直者宜先行髖關節置換術。
SDS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SDS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是通過與美國長期合作引進的歐美最高技術結晶。全球諸多臨床研究已經充分證實了SDS技術的確切療效。它能使得引起椎間盤源性疼痛的椎間盤迴納,在治療椎間盤疼痛的之外,讓水份和營養物質是以滲透到椎間盤,達到營養椎間盤和修復椎間盤及周圍組織的功效。SDS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治療頸腰椎病最好的技術。SDS相對其他治療具有不開刀、無痛苦、安全、快速、準確、智慧型化等優勢。
預防
1.應避免強力負重,使病變加重。避免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不動。若要長時間坐著時,至少每小時要起來活動十分鐘。勿用腰背束縛器(會減少活動),使脊椎炎惡化。
2.睡眠時避免墊枕頭且不睡軟床。睡覺時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
3.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時,可以熱水浴來改善。熱敷對於緩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療效。不抽菸,以免造成肺部傷害。
4.慎防外傷,開車時一定繫上安全帶,儘量不要騎機動車。
5.在寒冷、潮濕季節中,更應防範症狀復發。
6.胃腸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誘發脊椎炎,故應該注意飲食衛生,多喝開水,多吃青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
7.注意其他家族成員有無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如下背酸痛,晨間僵硬等。若有,應儘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