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詞目:針刺
拼音:zhēn cì基本解釋
1. [acupuncture]∶用針刺皮膚或組織(如為了接種或排除液體)
2. [armature]∶昆蟲身上任何帶刺的或硬化的突起,尤指外生殖器的角質部分
詳細解釋
1. 中國 傳統醫術的一種。以針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來達到治病的目的。
漢枚乘 《七發》:“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
2. 喻尖銳抨擊。
阿英《關於瞿秋白的文學遺著》:“《豬八戒》是針刺吳稚暉《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而作的。”
介紹
針刺在中國已經套用了數千年。在一本寫於公元前479年至公元前300 年名叫《內經》的書中,人們看到了有關針刺的內容。該書通過公元前約2500年中國一位名叫黃帝的帝王與其首席大臣對話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關於中醫的知識。
概述
中國人不相信魔鬼會使人得病,他們認為應從人體的內部去尋找病因。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有陰和陽兩種相反的力量。陰具有黑暗、潮濕、雌性的性質,而陽則具有光亮、乾燥、雄性的性質。一旦兩種力量失去平衡,人就
會得病。
針刺是通過使能量進入或離開人體的方式,使陰陽兩者恢復平衡的。其手法是在人體的特定穴位,用很細的針刺入人體。
在每個耳朵上有100多個穴位。穴位沿著與人體器官相聯繫的路線分布著,但並不與神經對應。將針刺入耳朵上的某點,能夠緩解身體應部位的疼痛或不適(不要在自己的身體上試針,針刺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
針刺治療注意事項
1、小兒囟門未閉合時,頭項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針刺。此外,因小兒不能合作,針刺時宜採用速針法,不宜留針。
2、孕婦3個月以內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針;3個月以上者,上腹部及某些針感強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等也應禁針。有習慣性流產史者慎用針刺。月經期間如不是為了調經,也不宜用針。
3、皮膚之感染、潰瘍、瘢痕部位,不宜針刺。
4、進針時有觸電感,疼痛明顯或針尖觸及堅硬組織時,應退針而不宜繼續進針。
5、過度勞累、飢餓、精神緊張的患者,不宜立即針刺,需待其恢復後再治療。
6、體質虛弱的患者,刺激不宜過強,並儘量採用臥位。
7、避開血管針刺,以防出血。有自發性出血傾向或因損傷後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針刺。
8、眼區、項部、胸背部、脅肋部等部位穴位,應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治療方法
在針刺治療中,常因操作手法不同,在同樣疾病,同樣穴位的針刺條件下,所產生的療效具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不論古今中外的針灸學者,都非常重視針刺手法的研究,本文特試予探討有關針刺手法的若干問題。
一、針下得氣。
得氣即針刺時所產生的經氣的感應,當這種針感產生時,醫者感到針下沉緊,患者自覺針下有酸、麻、脹、重或傳導感。如不得氣,醫者覺針下空虛,患者覺針下刺痛不適《靈樞·九針十二原》載:“刺之要,氣至而有效。”說明針刺是否有效取決於得氣,得氣快則療效佳,得氣慢則療效差,不得氣則無效。正如《金針賦》記載:“氣速效速,氣遲效遲。”進針後如果不得氣,應當採取各種方法以促使得氣,常用方法有如下十種。
1、調整穴位:如取穴不準確或取穴不對症,常難以得氣。因此,取穴前必須四診合參,辨症取穴,取穴時必須反覆循按,不得偏離其準確位置。
2、調整針刺方向和深淺:如果針刺方向、角度有誤或深淺失度,則針下難以得氣,應當重新予以調整,向穴位四周或天、人、地三部刺探,直至獲得滿意的針感為止。
3、以手攝循:《金針賦》載:“氣不至,以手攝循,以爪切掐。”《針灸大成》載:“凡下針,若氣不至,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氣血往來,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若針刺不得氣,可以針刺穴位四周或經脈循行部位用手進行按、壓、揉、掐,以促使經氣來復。
4、行針催氣:《神應經》載:“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動搖,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謂之催氣。”即採用反覆捻轉、提插、搖針、震顫等各種方式相結合的多種手法施行行針催氣以加強針感。
5、留針候氣:若不得氣時,可靜以久留,以待氣至,因留針時經氣能逐漸集聚於針下,再施手法,較易得氣。
6、溫針催氣:即在針旁用艾條懸灸或用酒精燈燒紅針柄以促使得氣,適用於陽氣虛患者。
7、艾灸催氣:可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或針刺部位鄰近處的俞穴以促使得氣,亦適用於陽氣虛患者。
8、刮柄催氣:將針刺入一定深度後,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頻頻刮動針柄,以激發經氣,促使得氣。
9、搓柄催氣:針刺入後,若覺針下如空松無物而不得氣,可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針柄單向捻轉,每周要超過360o每搓2—3周或3—5周,使針下沉緊,較易得氣。
10、守氣:針刺得氣後必須要堅持守住氣才能提高療效。如《靈樞·小針解》載:“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得氣後,醫生應當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體會針下感覺,觀察病人反應,詢問病人針感,目無外視,手如握虎,施以符合患者病情需要的針刺手法,徐徐提插捻轉,使得氣的針感能穩固地持續下去,維持到針治所需要的時間為止。如果得氣後針感很快就消失了,我們稱為“丟氣”,丟氣使前功盡棄,這種曇花一現的針感對治療無益,必須重新行針催氣。《靈樞·小針解》載:“上守機者,知守氣也。”所以針下得氣不能稍得即止,必須堅持守氣,徐徐提插捻轉,使經氣充足而暢行,方能提高療效。
二、導氣法:
《內經》首先提出了針刺導氣法,《靈樞·五亂》載:“徐入徐出,謂之導氣。”即針刺得氣後,將針緩緩地下按,再將針緩緩地上提。所謂“徐入”,是將針由淺部徐緩捻動納入深部,所謂“徐出”,即再由深部徐緩捻動退至淺部。導氣法具有引導經氣的作用,適用於氣機逆亂之證。《靈樞·五亂》載:“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指出不論虛證實證均可用導氣法,虛證則能引導其正氣恢復,實證則能誘導其邪氣外泄,所以命名為“導氣法”。此法與平補平瀉法有類似之處,適用於治療虛實夾雜,寒熱並存,氣機逆亂或氣機不暢之症,臨床套用頗為廣泛。導氣法的針刺強度不輕不重,相當於輕度與重度刺激之間的中等度刺激量,要使患者既不感到針感太重,又不覺得太輕,導氣時,患者自述針下有傳導感與舒適感,醫者手下操作儘量要求達到恰到好處,不補不瀉,不快不重,徐入徐出,緩緩提插捻轉,每次操作10—15分鐘,可留針,亦可不留針。但是,應當記住在導氣過程中不能“丟氣”,丟氣就是失去了針感,如果在導氣過程中丟了氣,則無氣可導,也就稱不上導氣法了。
三、補瀉手法的輕重。
針刺治療的手法操作有輕重強弱之分,很多人都認為強刺激是瀉,弱刺激是補,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不管補法或瀉法,都有輕有重,有強有弱,應當根據病情的緩急及患者體質的虛實強弱而採用相應的針刺手法,必須指出,有的補法的刺激強度反而重於瀉法,如提插補瀉法,補法宜重插輕提,瀉法宜重提輕插,臨床經驗告訴我們,以向下插為主的補法的刺激強度必然重於以向上提為主的瀉法。還有燒山火和透天涼,燒山火的操作要求是三進一退,行九陽數,即三九二十七數;透天涼的操作要求是一進三退,行六陰數,即三六一十八數,補法燒山火的二十七數與瀉法透天涼的一十八數相比較,必然是這種補法的刺激強度重於瀉法了。當然,亦有瀉法重於補法的,如捻轉補瀉法中,捻轉角小,用力輕,頻率慢為補法,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為瀉法,補法的刺激強度就明顯地弱於瀉法。其他如迎隨補瀉法,針尖隨經脈循行方向刺入為補,針尖逆經脈循行方向刺入為瀉,補法與瀉法的刺激強度則基本相同。總之,應當按照辨症施治的法則靈活掌握針刺補瀉的刺激輕重。
四、知為針者信其左。
《難經·七十八難》載:“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必先以右手厭按所針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強調了右手(押手)在針刺操作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進針時要先用右手在穴位上進行點、按、掐、彈,以激發經氣的的運行。《靈樞·九針十二原》載:“右主推之,右持而御之。”指出右手針刺時,左手必須密切配合。《難經·八十難》載:“右手見氣來至,乃內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是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也。”認為左手的協同配合是整個針刺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標出賦》載:“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提出要達到針刺而無痛感,先宜用右手在針刺部位重按多按,促使經氣流通,再用右手持針很輕快地徐徐刺入。右手在進針過程中的配合動作有指切押手、夾持押手、舒張押手、提捏押手等四種方法,幫助固定穴位,以利於針刺。在針刺施術的過程中,無論定穴、進針、催氣、得氣、補瀉、出針等針刺操作的各方面都需左手相助。如開闔補瀉的補法要用左手按壓針孔以免真氣外泄,如一針透二穴時要以左手捫之,方知針尖是否已到達預定位置,如沿皮刺時要以左手捫之,方知針尖是否偏離皮下。所以,歷代針灸醫家都極為重視左手(押手)在針刺中的協助作用。
五、動態針刺法。
一般針刺治療時都要求患者靜止不動,而動態針刺法卻恰好相反,須令患者在針刺的同時運動患部。這種刺法最早載於《內經》,《靈樞·官針》載:“恢刺者,直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即直刺筋肉攣急痹痛處之旁,同時令患者作各種關節功能活動,並向前向後反覆提插,以舒筋緩急。這種恢刺法就屬於動態針刺法。動態針刺法適用於治療運動系統的各種疾病,如肩周炎、頸椎病、腰扭傷、四肢關節、肌肉、韌帶挫傷、肌肉痙攣、風濕性肌炎等症,動態針刺法分為針治痛處和針治遠端兩種方法。
1、針痛處:令患者活動患者,哪種動作能導致疼痛發作就堅持做那種動作,令患者維持使患處最痛的姿式和體位,再找出最痛處。這種最痛處與阿是穴是有區別的,因為這種痛點的出現與體位和肢體活動有關,改變體位和姿式以後,痛點就會立即消失,而且這個痛點不一定有壓痛,但患者處於疼痛體位時能較準確地指出痛處,這個痛點就是動態針刺法的有效刺激點,針治時,必須在患者處於最疼痛姿式的體位進針,一邊針刺一邊令患者緩緩活動患部。如針治腰痛,就要求患者在針刺時作俯仰、側彎等動作活動腰部,針治肩痛,亦令患者活動患肩。注意這種針法針刺較淺,僅五分至一寸深,若深刺易造成軟組織損傷或血腫、彎針、滯針、暈針,患者活動時動作一定要輕柔徐緩。
2、針遠端:即在與患處相對應的上、下、左、右取穴施治,如左病右取,右病左取,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亦可在患部所屬經絡的遠端循經取穴施治,亦可針刺遠端的有效的經驗穴、奇穴或對症取穴施治。其它如耳針、手針、頭針療法亦具有較好的療效,但針治的關鍵仍然是要求必須活動患部。針刺得氣後,令患者作主動運動或幫助患者作被動運動,但用力不要過猛,患部活動的幅度應當隨著病痛的減輕而逐漸加大,直至疼痛完全消失,肢體活動恢復正常或明顯減輕為止。如疼痛無明顯變化,應囑其暫時停止活動,休息片刻後又調整針刺穴位,重新如法施治,多能當即獲效。如肩周炎,可針刺健側中諸穴或患側條口穴,一邊捻轉提插,一邊令患者作肩部上舉、外展、外鏇、內鏇等動作。如腰痛,可針刺後溪穴或手背部腰腿點,得氣後一邊運針一邊令患者作腰部前俯、後仰、側彎等動作。如頸項強痛,可針刺健側落枕穴或患側絕骨穴,同時囑患者活動頸部。
六、一針多穴法。
一針多穴法,是一針透刺貫穿二穴或數穴的針刺法,這種僅用一針就能刺激多個穴位的方法能進一步提高針灸的療效,但必須掌握好針刺的深度、角度和方向,一般可分為以下三種透穴方法:
1、直刺透穴法:這種方法多是在相對應的。陰陽經脈的穴位上進行透刺,針身與皮膚表面呈直角垂直刺入,透至對側穴位皮下為止。可從相表里的陰經透陽經,如內關透外關治胸腹痛;可從相表里的陽經透陰經,如崑崙透太溪治足跟痛;亦可在非屬表里經但穴位部位卻互為對應的穴位上進行透刺,如曲池透少海治肘關節痛,陽陵家透陰陵泉治下肢癱瘓等。
2、斜刺透穴法:針身與皮膚表面約呈30o至60o角斜刺,至所透穴位皮下為止。可陰經穴透陰經穴,如太沖透湧泉治肝陽上元所致頭痛;可陰經穴透陽經穴,如內關透支溝治胸脅痛;可陽經穴透陰經穴,如肩聊透極泉治肩周炎等。
3、沿皮刺透穴法:即針刺入皮下後,再與皮膚表面平行橫刺至所透穴皮下為止。可本經穴透本經穴,頰車透地倉治面癱;可陽經穴透陽經穴,如迎春透四白治膽道蛔蟲;可陰經穴透陰經穴,如三陰交透復溜治盜汗;可陰經穴透陽經穴,如中脘透梁門治胃痛;可陽經穴透陰經穴如天樞透大橫治便秘。可一針透三穴,如從神門進針,透過通里至陰都為止,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可一針透四穴,如從領厭進針,透過懸顱,懸厘至曲賓為止,用於治療偏頭痛。若用芒針沿皮透刺任,督脈穴位,還可一針透五、六穴或七穴,但臨床套用極少。應提起注意的是,這種一針多穴的透刺法要注意安全,嚴防發生醫療事故,尤其是直刺、斜刺法,因刺激較強,針刺較深,應避免發生暈針、滯針和彎針,進針應緩慢一些,於法應輕巧,提插捻轉的幅度要小一些。捻轉不要超過180o,不要刺傷大血管和神經乾。一般直刺、斜刺透穴法不要留針過長,如需留針最多10——15分鐘即可,但沿皮刺透穴法則久留無妨,留針時囑患者不能活動肢體,留針體位以臥位為佳。
七、結語
針刺手法是針灸醫學極為重要的一環,直接影響針刺療效,若能熟練掌握,自有得心應手之妙,應當努力發掘並加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