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圖

廬山圖

《廬山圖》是明代畫家唐寅的作品,為全景山水,表現的是廬山三峽橋一帶的景觀。真跡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館。

明唐寅《廬山圖》

畫作賞析

立軸,絹本,水墨,設色,縱148.5厘米,橫72.2厘米,安徽省博物院藏
款署:“唐寅子畏”,鈐(印章)“南京解元”、“六如居士”二印。
明代唐寅的《廬山圖》,也叫《匡廬圖》,或《廬山三峽橋圖》,為全景山水。表現的是廬山三峽橋(又稱觀音橋)一帶的景觀,畫面峰岩嵯峨,古木慘澹,瀑泉湍瀉,畫風清剛俊逸,而意境卻蕭索蒼冷。
匡廬圖》上的景物有三個層次:前景是嵯峨的岩石上,挺立著幾棵枝丫交錯的古樹,在朔風中落葉紛飛,老枝紛披;中景是一段玉帶似的白雲,橫亘山腰,白雲中隱現出一道瀑布,從山埡間噴薄而出,順著山勢,幾經曲折,化為一泓碧水,蕩漾在山腳下;遠景是一排險峭的山峰,如戟似劍,直刺蒼穹;右下端畫了一道橫跨山澗的山橋,橋上一老者騎驢過橋,一童子尾後。
匡廬圖》呈現給觀眾的是蕭索、壓抑、沉重的情感色彩。這種自然物象的色彩,隱現了詩人心理情緒的色彩。唐寅寓情於畫,借畫隱晦曲折地抒發自己的壓抑情緒,折射出作者一段坎坷的經歷。詩言志,畫寓懷,畫中題詩:
匡廬山前三峽橋,懸流濺撲魚龍跳。
贏驂強策不肯度,古木慘澹風蕭蕭
此詩的前兩句描寫了三峽橋的地理位置和山水勝景,第四句描寫了此間朔風陣陣、落木蕭蕭的氣氛,第三句“贏驂強策不肯度”訴說了內心難以排解的隱痛和有志難伸的悲憤,唐寅在《匡廬圖》的題畫詩,是對畫境的補充和發展,傾吐了胸中的一片真情。

創作背景

此畫不僅在於其卓越的藝術成就,也是研究唐寅的重要資料。唐寅,早年以科場案被黜,遂而頹放潦倒,而中年的一段幕僚生涯,亦使得他魂魄不定。明正德九年,即1514年,當時唐寅44歲,江西南昌寧王朱宸濠派使者攜帶禮物聘請唐寅與文徵明到寧王府作畫。文徵明推病不往。唐寅正想就此機會到江西遊覽名勝,便欣然前往。寧王盛情接待了他,命他歇息幾天就吟詩作畫,作王府的幕賓,為寧王歌功頌德。唐寅在南昌遊覽期間,聽到街談巷議,寧王在招兵買馬,網羅黨羽,圖謀作亂。唐寅這才明白,寧王所以重禮相聘,是想借重自己的名聲,培植個人的勢力,為篡奪皇位結黨營私。唐寅由此而想起14年前曾因別人科場舞弊而受到株連,在官場摔了一跤,現又成為寧王掌中之物,萬一東窗事發,這附逆作亂是要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的。唐寅愈想愈怕,尋思脫身之計,只有學古人於急難時裝瘋賣傻,掩人耳目。此時他荒誕不羈,故作胡言亂語,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中赤身露體,不知羞恥。這一招果然有效。寧王見他這般醜態,弄得哭笑不得,以為他真的瘋了,留在王府有傷體統,賞了些銀子,打發他回鄉。唐寅這才從政治鬥爭的鏇渦中掙脫出來,登舟從南昌經鄱陽湖回蘇州老家,中途登臨了慕名已久的廬山。逃脫出“鳥籠”的唐寅,放情於廬山的山水中,有感有悟,不免作詩作畫。寫了一首七律《登廬山》:
匡廬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煙濃復濃。
移家欲往屏風疊,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涉水,岩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歲月,讀之漫滅為修容。
詩中流露出的心境即是迷惑,鬱悶。
唐寅這次遊覽廬山,與以往遊覽名山大川的心情有所不同,他是在一場驚嚇之後,帶著心有餘悸的心情登上這座千古名山的。儘管如此,他還是敞開心扉,盡情地遊覽了廬山的險峰峻岭,飛瀑流泉,讓大自然的美景消除胸中的塊壘,忘卻近日的不快。他發現匡廬的山水與家鄉小橋流水的園林風光相比,別有一種雄渾剛陽之美。他急於把自己在廬山所見所感通過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從廬山下來,途經安徽,住在一個朋友家裡,便精心繪製了這幅《匡廬圖》。

畫作流傳

就是這樣一幅彌足珍貴的無價之寶,竟遭到流落安徽鄉間的厄運。明清兩代,徽商鼎盛江南,徽州豪商巨賈依仗其財力,置田建宅之餘,亦廣購奇珍異寶、名人字畫。如歙縣西溪南大收藏家吳用卿就與唐寅過從甚密。到了近代,徽州各大村邑中的名門望族,都普遍家道中落。徽州以前交通不便,寶物不易外流,遂大多流落於本地。60年代初期,幾個收破爛模樣的人在安徽休寧縣從一位目不識丁的老太婆手中以4元錢購得此畫。後屯溪文物商店余庭光先生又以40元從收破爛者手中將此畫購回。1966年,徽州地區文化局將此畫撥交安徽省博物館收藏,並重裱於杭州“西泠印社”。

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朝蘇州畫家,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東晉顧愷之《廬山圖》

畫作簡介

真跡已佚,亦無後世摹本存世,今人無法賞析。但唐代張彥遠(815—907年)所作的《歷代名畫記》和北宋郭若虛所作的《圖畫見聞志》都曾有記載。該作品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幅山水畫,對後世山水畫的創作影響極大。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和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記載,顧愷之共有6山水畫作,除了《廬山圖》外,還有《雪霽望五老峰》、《山水圖》等,顧愷之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山水畫鼻祖。

創作背景

先秦兩漢繪畫藝術中,孕育著自然山水的因子,但仍然只是人物畫這一主流地位的背景和陪襯,從附庸的地位掙脫出來,進而形成為獨立的山水畫,則始自魏晉南北朝。山水畫的形成和確立,是魏晉風度的滲透,崇尚自然的必然,文人個體意識的覺醒,人們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感知。最典型地代表了這一時期山水畫發展變化的是東晉的顧愷之
顧愷之是魏晉南北朝唯一有畫跡傳世的畫家,又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個著有畫論的理論家,因而推至“蒼生以來,未之有也”的極高地位。代表顧愷之繪畫最高成就的是《洛神賦圖》,這是一幅人物與山水合一的夢幻題材。儘管有些論者將《洛神賦圖》視作中國最早的一幅山水畫,但嚴格來說,它不能算作完全獨立的山水畫,而顧愷之所創作的《廬山圖》,則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幅山水畫。
顧愷之出身於江南顯族,生長於山水秀麗的無錫,曾在大司馬桓溫的幕下做過參軍,後官至散騎常侍,卻不與政事,優遊於長江沿岸山水名勝。夾江湖而飛峙,蘊靈性而奇崛的廬山,吸引著顧愷之,他遨遊於奇峰秀水之中,對山水之美有格外的體味,將自我對山水審美經驗轉化、升華為山水畫---《廬山圖》。

作者簡介

顧愷之(348~409),字長康,小字虎頭,江蘇無錫人。他精通詩文、書法、音樂,而對繪畫最為擅長。他是六朝時期惟一有畫跡傳世的畫家,現存他的作品有隋、唐或宋人的摹本《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和《列女仁智圖》。《女史箴圖》原為清宮舊藏,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時被劫,現藏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傳為顧皚之畫的《洛神賦圖》共有3種,分藏遼寧省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其中遼寧藏本,根據"紹興"藏印,知此本製作不會晚於南宋高宗年間。

南宋玉澗《廬山圖》

畫作賞析

現藏日本岡山縣立美術館。南宋玉澗廬山圖在佐久間將監真勝(1570--1642)收藏時,為了茶會中懸掛之便,於1653年被截為三幅,目前所見的是右段。
該畫是一幅絹本水墨畫,畫面布局只有二分之一在左下角繪三個層次的山巒,前、中、後三個山頭墨色濃淡分明,在山間有飛瀑瀉下。在右邊留下一大半空白,玉澗並題“過溪一笑意何疏,千載風流入畫圖,回首社賢無覓處,爐峰香冷水雲孤”。這一幅畫的意境很明顯的,是寫東晉時代慧遠在廬山辦蓮社,弘揚佛教淨土法門。同時亦涵蓋慧遠法師立誓發宏願,終年在山辦道,以溪為界不下山,而有“虎溪三笑”的故事。詩中,玉澗使用了兩個與廬山有關的典故,一是以陶淵明慧遠陸修靜為主角的“虎溪三笑”的傳說;一是慧遠、劉遺民、宗炳等十八人結“白蓮社”,所謂蓮社十八賢的故事。
再看玉澗的《廬山圖》,乍看畫面簡單,細讀又極為複雜。畫家以濃淡乾濕粗細各不相同的筆觸畫出動勢不一的三座主峰,讓人聯想到蘇軾的《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中畫裡,均富含哲理禪思。畫面右方題云:“過溪一笑意何疏,千載風流入畫圖;回首社賢無覓處,爐峰香冷水雲孤。”余城亦云:“是知所畫明為廬山香爐峰,暗喻晉慧遠陶淵明陸修靜的“虎溪三笑”故事。”因此,所畫雖為山,實另有所指,已入“見山不是山”的境界。顯然南宋禪意畫,形而上的感性思維已成為畫面的主體,所描繪的客觀物象已淪為寄情之客體。

作者簡介

玉澗(生卒不詳),在宋末元初的畫壇中,以“玉澗”為名號的僧人,有瑩玉澗、若芬玉澗、彬玉澗三人。其中彬玉澗生平不詳;而瑩玉澗根據《圖繪寶鑑》的記載,為西湖淨慈寺禪僧,師惠崇畫山水;若芬玉澗根據《松齋梅譜》的記載,則為金華曹氏子,是天台宗僧人,曾任天竺寺書記,善畫雲山。元末還有位叫孟珍的畫家,字玉澗,作品傳世較多。經過日本學者鈴木敬的考證,現在學界多半認為若芬玉澗就是《廬山圖》等作品的作者。若芬玉澗傳世作品有《廬山圖》(岡山縣立美術館蔵)、《廬山瀑布圖》(岡山縣立美術館蔵)、《瀟湘八景圖》(現僅餘三副,東京出光美術館藏《山市晴嵐圖》、名古屋德川美術館藏《遠浦歸帆圖》、東京文化廳藏《洞庭秋月圖》)等。

近代張大千《廬山圖》

畫作賞析

長卷,娟本,水墨,10.8米長,1.8米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大千廬山圖氣勢磅礴,青綠水墨淋漓,暉映交融。全卷從左上方鄱陽湖,廬山含鄱口畫起,從水天一色的鄱陽湖進入雲氣暉映的崇山峻岭之中。下部古木森然,鬱鬱蔥蔥,上部峰嶺疊嶂,逶迤起伏,變幻無常,正中則是一瀑飛瀉,紫煙繚繞,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見彼岸。畫中屋宇、樓閣、小橋、茅亭星羅棋布,若隱若現,山中雲霧飄渺,壑底生煙,峰上重重密林,後面的峰巒時隱時現。煙消雲散處峰巒林木詳實細密,深沉之處既虛又實,潑重墨、重彩如黑雲蔽日。雖說用的是大千晚年獨創的潑墨潑彩法,但與常見的不盡相同。畫面上群山叢樹還是實筆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實、點染凝重,與潑墨潑彩形成的雲霧虛幻相映襯,更顯得蒼蒼莽莽,瑰麗絢爛。大千在畫上自題詩云:“從君側看與橫看,疊壑層巒杳靄間。仿佛坡仙開笑口,汝真胸次有廬山。遠公已過無蓮社,陶令肩輿去不還。待洗瘴煙橫霧盡,過溪高坐峨嵋山。”這也就解開了何以大千一生沒有去過廬山,卻將廬山選作可能成為自己絕筆的題材,原來廬山之美,早在大千胸中醞釀,聚天地之精華,集江山之瑰麗,這就是畫家意中的廬山,也即畫家心中的祖國河山。

創作背景

1981年初夏,旅日友人李海天請張大千為其日本橫濱新建的高級觀光旅社畫一巨幅掛壁。當時大千年已八十有三,疾病纏身,尤其是糖尿病引發目疾,視力衰退,然而經過深思熟慮,大千慨然應諾,並決定以從未去過、然而情結胸懷的廬山為題。這是一幅10.8米長、1.8米寬的巨構。為此,大千將其台北摩耶精舍的畫室與隔壁房間打通,專門製作了一張特大的畫案,將一塊整絹鋪於上。7月7日舉行開筆典禮,來賓有張群、張學良夫婦等9人。先將畫絹全部打濕,只見大千抓起一支有如拖把的大筆,站到一隻矮凳上,把筆頭往墨盆里一撓一滾,然後雙手提起大筆往畫布上大拖大拉。接著,大千把長袍袖口一卷,端起一隻盛滿青綠顏料的瓷缽,在絹的另一部分小心翼翼地連潑帶灑,然後又拿起排筆,一面引導青綠顏料的漫延,一面又將排筆沾上顏料點點染染。忙了幾個小時,在場的人依然看不出眉目,但是大千卻從容不迫,顯得早已成竹在胸。這張畫工程浩大,整整畫了一年半,期間大千數次心臟病發作暈倒送院急診,稍康復就又讓助手抬上畫案,真所謂“嘔心瀝血”。因為定於1983年1月在台北歷史博物館展出,所以雖未完全竣筆,大千隻得先將畫送付裝裱,準備展出後再行潤飾,但是沒有想到3月8日大千在伏案題書時溘然逝世,終究沒能完成和落款。至今我們看《廬山圖》,其左上角尚有僅用淡墨勾勒,未及皴擦點染之處,但這已無損於整幅畫的輝煌。

作者簡介

張大千(1899—1983年),原名權,改名爰,宇季爰,號大千,齋名大風堂。生於四川省內江,祖籍廣東番禺。1917年與二哥善孑孑留學日本,1919年回國後從曾熙李瑞清學書畫,1941年赴敦煌石窟臨摹壁畫,開學習敦煌畫之先河,這對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亦曾大量臨摹各種流派,如石濤朱耷、徐謂、陳淳及宋元諸家。其畫風多樣,人物、山水、花鳥皆能,顯示出多才多藝的藝術風範。1949年後遷移海外,先後在阿根廷、巴西、美國居住,1978年定居台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