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平重衡(たいら の しげひら):保元2年(1157年) - 文治元年6月23日(1185年7月21日)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平清盛的五男(末子)。母親為平時子(平清盛的正妻)。妻子是藤原邦剛的養女·輔子。
治承4年(1180年)12月、遵從父親平清盛的命令,討伐在南都(今奈良)的反對平家的據點東大寺和興福寺。由於進入了夜戰,重衡軍點起火,因而燒掉了兩座寺廊。因此激起了世間的非難,並加深了民眾對平家的不滿。治承5年(1181年)3月打敗尾張國墨俁川的源氏軍,因此功被提為從三位。壽永二年(1183年)平家出奔之後,參與備中國的水島合戰(與足利義清及海野幸廣交戰),以及室山合戰,均擊敗敵人。是活躍在衰亡的平家勢力中的中心武將之一。但在次年(1184年)的一之谷之戰中被源義經率領的源氏軍所敗,並造俘虜。被要求作為人質向屋島殘存的平氏方面索取三神器。因自身的氣質受到源賴朝的厚待,但因南都被燒毀寺廟的僧眾的強烈要求,次年(1185年)被送往南都,於木津川造處刑。傳說中是文武雙全的人物,善於歌賦、精通音律,相貌和能力皆很出眾,平家眾人品評家人的時候曾以“牡丹”來比喻其人,是清盛和時子膝下最寵愛的兒子。關於其傳說,多為充滿悲劇色彩的感情方面。
人物生平:
平重衡出生時正值伊勢平氏政治權力達到巔峰的時刻。6歲時(1162年)即被敘為從五位下的官階,次年被封尾張守。1179年又升任左近衛權中將。此時,因平家的權勢日益增大而受到後白河法皇的猜忌。1179年3月,內大臣重盛因病辭職,受法皇寵幸的藤原成親即發動鹿谷事件,欲除平家。但被平清盛發現,將成親逮捕流放。11月幽閉法皇,遷法皇於鳥羽北殿,廢止了院政。在此事件中,重衡作為平家的使者,向法皇通報了藤原成親謀反一事。治承四年(1180年)5月,以仁王與源賴政聯合天下源氏,舉兵反對平家。重衡被平清盛派往鎮壓。治承四年12月(1181年1月),重衡率軍攻打支持以仁王的南都諸寺,與僧眾交戰,燒毀了園城寺、興福寺、般若寺。這次事件後來被稱作“南都燒討”,被當作平家最大的惡行之一,平重衡也因此被南都的僧眾刻骨仇視。
治承五年(1181年)3月,源行家趁平清盛逝世之際攻打平家。在墨俁川之戰中,平重衡率領平家武士大敗源氏,殺死卿公義圓,暫時阻擋了源氏的進攻。
壽永二年(1183年)5月,平家在俱利伽羅峠中大敗後,放棄了京都。平重衡追隨宗盛出城。平家在屋島站穩了腳跟,在此期間,重衡在戰場上非常活躍。同年10月,他在水島之戰中擊斃源氏的足利義清;11月又在室山之戰中打敗源行家,給了木曾義仲以沉重打擊。義仲不得不派兒子源義基為人質,與源賴朝聯盟。翌年正月,賴朝派蒲冠者源范賴、九郎判官源義經支援義仲。
此間,平家曾一度自攝津、福原出兵,欲奪回京都;但同年2月,平家在一之谷遭范賴、義經的重創。重衡在逃跑中跨下之馬中箭,為源氏所俘。隨後被押解進京,由土肥實平看守。後白河法皇遣藤原定長為使,希望以釋放重衡為條件,換取被平家據有的三神器,但被平宗盛斷然拒絕。同年3月,重衡被解往鎌倉。源賴朝對平重衡的才器甚為尊重,差妻子北條政子的侍女千手之前伺候重衡。
元歷二年(1185年)3月,平家在壇之浦為源氏所滅,重衡之妻藤原輔子被俘。同年6月,應南都僧眾的強烈要求,平重衡被引渡到南都,於木津川畔斬首。他的首級被號令於般若寺門前示眾,屍身則被藤原輔子帶往高野山安葬。重衡死後,其妻藤原輔子隨建禮門院隱居並出家為尼。而千手之前得知重衡的死訊後亦因思念而死。
今京都府木津川市木津宮之里的安福寺建有平重衡的供養塔。
歷史評價:
傳說中是文武雙全的人物,善於歌賦、精通音律,相貌和能力皆很出眾,平家眾人品評家人的時候曾以“牡丹”來比喻其人,是清盛和時子膝下最寵愛的兒子。關於其傳說,多為充滿悲劇色彩的感情方面。
在被包圍自知不免時曾說出這樣的話“:燭暗數行虞氏淚,夜深四面楚歌聲。”儼然以西楚霸王自比,但所做詩句又哪裡比得上項王“: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樣既感動天地又劍膽何曾拒琴心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