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高野山是弘法大師空海在弘仁七年(816年)時得到嵯峨天皇的允許所開創的,成為真言密教的基本修煉場所。自

山內有一個超過25米高的大門,金剛峰寺建成以來一直作為正門,現被指定為國家的重要文物,還有被指定為國寶的寺院建築和壇上伽藍等很多建築。高野山靈寶館一直展示著龐大的高野山的文化遺產。金剛峰寺中有為信徒修建的住所,也供一般參拜神佛者住宿。在寺院的住所還可品嘗到不使用肉和魚蝦貝類,而用蔬菜、穀物和海藻類製作的素齋。在120多個寺院中,有些寺院還可體驗坐禪等佛教的修行。目前在高野山與豐臣秀吉有關聯的建築物稱為“金剛峯寺”,不過原本應該是這一整座山的總稱。包含寺內大門、各堂以及內院等,整個高野山都是在“金剛峯寺”的範圍之內。1643年德川家光在此也建立了祭祀德川家康以及德川秀忠的德川家靈廟,統稱為“德川家靈台”,是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財產。
開山宗師

歷代年表
以下為高野山成立以來的主要大事年表。
平安時代
816年空海僧(弘法大師)請求賜與高野山,於7月8日高野山正式受令許可開創。
818年受令許可後空海僧第一次登上高野山。
819年空海僧於高野山七里四方結界,建立伽藍開始著手,開始建設了明神社。
919年觀賢僧成為東寺與金剛峯寺的住持。
921年觀賢僧上奏賜與空海為弘法大師。
1132年大傳法院落成。
1149年大塔遭雷擊,除了御影堂之外全燒失。
1150年金堂落成。
1156年平清盛致力大塔的重建。
鎌倉時代
1223年源賴朝之妻北條政子為了亡夫而建立金剛三昧院(現為日本國寶)。
1265年-1285年由高野山麓慈尊院到山上為止建立了町石。
室町時代
1521年伽藍諸廳堂失火燒毀。
安土桃山時代

1581年織田信長攻擊高野。
1590年豐臣秀吉建立興山寺。
1593年建立青嚴寺。
江戶時代
1630年伽藍諸廳堂再度失火燒毀。
1705年現有的大門落成。
1843年因為遭到雷擊,伽藍全毀!
明治時代
1869年青嚴寺與興山寺合併改為金剛峯寺。
1871年高野山寺領反還回國家。
1872年解除高野山的女性禁制。
昭和時代
1926年金堂失火全燒。
1930年纜車開通。
1932年金堂再建落成。
1946年設立高野山真言宗,以金剛峯寺為總本山。
景點介紹

奧之院 一之橋通往奧之院約2公里的參拜道上,散布著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諸大名的墓石、祈禱碑和慰靈碑等,數目超過20萬個以上。還有樹齡超過1000年的杉木也林立兩旁。日本人認為河川是現世和來世的分界,高野山則形成三重構造。一開始是架設於淀河的一之橋,正式被稱為大橋,下一個是架設於古谷橋川的中之橋,最後是位於最裡面御廟川的御廟橋。通過御廟橋,進入大師廟靈域時,有注意事項特別提醒參拜者要端正服裝,清心進入。正面宏偉的佛堂是燈籠堂。堂內滿滿掛著多達一萬多個的燈籠,令參拜者眼花繚亂,漂浮著神秘且具莊嚴的美感,簡直就是明燈信仰的一大麥加勝地,日本其他再也沒有像這樣聚集光明的地方了吧!繞過燈籠堂,後方就是弘法大師的御廟。人們至今仍然相信空海還活在聖地高野山上,繼續拯救大眾。繚繚上升的線香的煙霧裡,蠟燭的燈火搖搖欲墜,清澈的山中冷氣將邪氣洗滌而去。
壇上伽藍 弘法大師最初在此開山的時候就建造了壇上伽藍,作為真言密宗的根本道場。塗成鮮紅顏色的根本大塔、金堂、西塔、東塔等廣泛的坐落在境內。首先是講堂(金堂)被建造,然後持續有大塔和其他的講堂,這其中大塔的興建是經過大師和其弟子二代的大事業,不動堂是山里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
金剛峰寺 大體位於高野山中央的金剛峰寺是高野山真言宗的總本山。是豐臣秀吉為了弔喪母親的菩提而興建的,是高野山內最大的寺院。主殿的大廳里有著狩野探幽的隔扇畫。寺內還有日本最大的石庭,表現了雲海之中一對雌雄龍守衛內殿的樣子,140個花崗岩代表著龍,白沙則代表雲海。
其他景點

宿坊,高野山有53處的宿坊(夜宿禪房),宿坊不僅僅只是宿營地而已,在此還可享用到精美的修行午餐。在各具傳統的眾多寺院裡有許多風雅有意思的寺廟,有的收藏著珍貴的文化遺產,有的寺院庭園相當優美。宿坊的早晨很早,講經早上6點就開始了。在此還可以輕鬆體驗寫經等。
教化研修道場,這裡真是難得一見的道場,精美的建築,莊嚴的佛像,再加上著重的內在心法,更讓人感受到佛法的完備。大講堂:為教化與研修弘法大師信仰之中心,在弘法大師御入定1150年昭和五十七年,蓋鐵筋水泥二層樓,十二月完工。和大講堂之間用走廊連線,算是具現代化設備,可以收容四百人,給僧侶、寺族、檀家、信徒等研修講習並為佛教文化活動場所。中講堂:有迭一百六十八枚大廣間正面壇上奉祀,賴尾弘邦畫伯謹書,中央胎藏大日如來右側弘法大師,左側不動明王。筆者曾在這裡參加過,集各寺住持研修,稱為安居會;其內容非常精要,在學校里學不到的課程。小講堂:有迭七十二枚,同樣利用於各種研修會議。壇上中央供奉金剛界大日如來。授戒堂:有迭八十二枚,內陣有迭八枚,主要授給弘法大師御直教的菩薩十善戒與一般人。寫經室:有迭三十三枚,無論誰都利用。另外有客廳、食堂、接待室:洗濯室、調整室。
修行、洗滌身心

山宿修行生活規律,入住高野山的宿坊是一種修行,下午二時後,放低行李便可在高野山上四處遊覽,金剛寺、根本大塔、奧之院,和一些手信店。到了黃昏六時的晚膳時段,吃飯時大家都是低頭不語,不斷地重複吃扒飯的動作;吃飽後就各自回房休息,輕鬆個多小時便到澡堂(有分男女)泡熱湯,澡堂的關閉時間在晚上九時。泡過熱湯,回房早些就寢,事關翌日零六有早課。早上六時,大家都非常準時跪在肅靜的佛堂前上早課,聽佛經,歷時約半小時。早課後吃過早餐,又是大家的自由時間,可以四出走走看看。如果只住一晚,就要注意退房時間是在上午十一時,所以最好預先收拾行李,免得狼狽。
千年寺院 嘗五星素菜高野山上有數百間寺院,不少都有過千年歷史,如建於公元823年的遍照光院,樓高兩層,採用木搭建而成,設有內庭和大廣間。在千多年前,白河天皇到高野山也是住在這,在當時已是5星級的宿坊。雖然在1985年曾進行大修,寺院改以江戶時期的建築特色而建成,仍保留古色古香禪院風韻。寺院內共設有250個宿泊(即床位),可供應400人用餐。和其他宿坊一樣,可為旅客提供1泊2食,一般在這住一晚,約由¥9,500~13,000不等,價格視乎預約餐食的菜式豐儉而定,與淡旺季無關。住的是傳統和式房間,睡榻榻米,房間備有電視機、小夾萬、茶几等基本家具,洗手間和澡堂都是公用的,而日本人非常注重衛生,這一點大家不用擔心。食物方面,當然是食齋。日本人稱之為精進料理。日本人對食非常講究,雖是素菜,但買相一點都不齋。蒟蒻扮魚生,葛粉扮豆腐,素食天婦羅,如果你打算在這住上一個月,但又不想餐餐吃素,也可額外要求寺院特別為你供應魚及肉類食物。
游高野買名產,現在高野山上仍保留共117間寺院,當中以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金剛寺、壇上伽藍寺及奧之院的歷史最悠久。金剛寺是空海大師於公元816年在高野山首建的寺院。壇上伽藍寺內有三個塔和十數個寺堂,論最搶眼,相信非這座鮮橙的根本大塔莫屬。奧之院則是空海大師圓寂的御廟(即墓所)。除了在高野山上入廟祈福許願和觀光遊覽外,當然不少得買紀念品和手信。
旅遊出行
朝訪高野山,從大坂走最方便,也最近。從東京走,要先到大坂,一個在關東,一個在關西,橫貫日本,行程便

圖片欣賞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