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調子戲

道州調子戲

道州調子戲,是湖南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或名調子戲,道州調子戲與永州花鼓戲是同體,都來源於民間,傳統民間歌舞為其繁衍發展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1951年道州調子戲藝人來零陵,組建了劇團。道州調子戲是一種戲味濃厚,音樂性強的傳統戲劇,素有“北有二人轉,南有調子戲”之稱,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於2012年入選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文就道州調子戲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進行探討,並提出了具體的保護和傳承措施。 1956年,正式定名為道州調子戲戲。

起源

道縣,古稱道州。“道州調子戲”是一種戲味濃厚,音樂性強的傳統戲劇,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有著廣泛深厚的民眾基礎,深受廣大民眾喜愛、流傳。素有“北有二人轉,南有調子戲”之稱。翻閱道縣歷史,調子戲劇團40餘個遍布城鄉,活動於本地域的各種傳統節日中,如:喬遷、慶典,嫁娶、壽慶、三朝等。在道縣自古民間喜慶節日,條件較好、經濟富庶的地方大戶或大村莊、大姓旺族在節慶活動中特別講究挑幾個名角大班,唱上十天半月,當中還少不了邀請六親九眷聚集,藉以炫耀其富甲一方抬高名望,或藉此機遇談經論道圖謀往後的發展等。2011年春節,橋頭鄉坦口村邀請了“道州調子戲”劇團到該村,從正月初一唱到正月初八,演出劇目60餘個,演員陣容30餘人,邀請了年過八旬的調子戲名人何飛奇先生和其他已移居到廣西、廣東、及附近縣市的老藝人,形成了空前的“群英會”。本次活動共破費30餘萬元,修復了一棟具有300多年歷史,號稱營陽古郡第一樓的古戲樓。它的存在受到當地民眾自發地保護,也說明了“道州調子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歷盡滄桑仍能傳承下來、後繼有人、喚發藝術青春,這就更能說明它自身的生命力之強盛,它是瑰寶,被道縣人民珍藏並傳承於今天。

發展歷程

“道州調子戲”除了從舞台上能充分展示出青春四溢的姑娘那美麗如花的身段給人們一飽眼福外,更能表達其善良、正直、剛烈、忠孝的女性性格,是教育一代代人成長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催化劑。藝術育人、樹德,起到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作用。“道州調子戲”,她一直深藏閨中,沒有以它的正式身份走出道縣,但“道州調子戲”僅在道縣民間偶爾一露身姿,就吸引了有識之士的眼光,變成“一家有女百家求”。從古至今,道縣是交通樞紐之地,官員、商賈、文人墨客穿梭於此。據查自1896年李恩祥在上追塘辦“學字館”收徒10名後,1897年,缺婆子(佚名王姓)在縣城橋背街創辦“清字館”,都以唱道州調子戲為主。1917年,老人醜學在上追塘又主辦了老人醜班。1927年廖有崽在石洞村創辦‘廖有崽’班。1928年蔣學庭在縣城灣里街主辦“六和班”。1943年楊盛吉、何玉清、在上追塘主辦“何玉清班”,壽佛鬧子唐家楊彩彩組成“道州調子戲”班子,以謀生方式外出廣西等地演出,並在演出過程中收徒傳藝。道州調子戲的主要傳統劇目有神話、三國等方面的內容,如《寶蓮燈》、《梁山伯與祝英台》、《三請孔明》、《三斬子》、《求嗣》、 《李進種田》、《借妻》、《上墳》、《尋夫》等200餘個。

草台戲時期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

道州調子戲在這一階段形成,從歌舞型的演唱形式,逐漸過渡到說唱型為主的戲曲形式。此時主要在臨時扎的草台上演出,參加演出人員有所增多,劇目仍以反映勞動生產、愛情生活為主要內容,劇中人物大多是農民、藝匠、商販、教書先生以及家庭婦女。逐步增加了小生行當,由“二小戲”發展為“三小戲”。聲腔也有所發展,增加了走場調、川調、小調等各類曲調。表演的各種程式、身段,也逐漸從家務勞動、田野耕作等日常生活中集中、加工,提煉出來,同時吸取了武術、雜技等傳統民間藝術,充實和豐富了表演藝術手段。藝人迫於生計,也兼學祁劇,因此受到祁劇影響。清末民初,移植了一批祁劇劇目,借鑑了祁劇的表演藝術,吸收了祁劇的鑼鼓牌子、伴奏曲,以及高,昆,彈等音樂素材,促進了道州調子戲的發展。

城鎮劇場時期

道州調子戲流行於祁陽、東安、零陵、道縣、寧遠、江華、新田、邵陽、隆回、新寧、武岡、衡陽、常寧、嘉禾、臨武、藍山、桂陽等地,以及廣東、廣西、江西、貴州等省的部分地區。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曾與邵陽南路花鼓戲、廣西桂林彩調戲、連縣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等戲曲劇種,有過藝術交流和相互借鑑。

表演特色

在表演上,道州調子戲頗有特色。其表演形式發源於“對子調”的歌舞演唱。那種旦舞手帕、醜揮紙扇、走矮步、繞著旦轉圈,相互對唱的表演形式,顯得十分生動活潑。矮步、扇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

步是道州調子戲表演藝術最重要的基本功。隨著劇目內容的豐富,基本功也不斷發展。矮步的基礎上發展了踢步、矮步、踮步、滑步、起伏步等各種步法。扇花從開扇的基礎上道州調子戲

發展了收扇、腰花扇、頭花扇、展翅扇、拋扇、平鋪扇等各種扇花。從一種歌舞性的演唱形式,發展到唱、做、念、打等藝術手段綜合運用的戲曲形式。永州花鼓戲反映生活的內容日漸豐富,其表演程式,也從原來紡紗織布、穿針引線、餵雞趕狗、開門掃地、挑簾掛畫、耕地犁田、挑水砍柴等家務操作和田間勞動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了一批表演內容更為廣闊與手、眼、身、法、步相配合的藝術功法。

由於政府的扶植和支持,道州調子戲得到了很快的發展。組建了幾個專業的演出團體;通過多種方式,道州調子戲培養了多方面的藝術人才;通過挖掘傳統和重新創作,進一步豐富了上演劇目;傳統的音樂曲調得到繼承和發展; 表演藝術得到了提高;演出設備和設施也得到了改善。在新的時代,道州調子戲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

分類

道州調子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

永州花鼓戲 永州花鼓戲

不同大致可分為4類:1、川調,2、打鑼腔,3、洞腔(即師公腔),4、小調。川調,源於山歌及民歌。按調式分為宮調式、羽調式兩種,宮調式強調六級音,羽調式強調七級音,花鼓戲味特別濃厚。打鑼腔源於哼歌及勞動號子,原來僅用鑼鼓、嗩吶伴奏,人聲幫唱尾腔,得名打鑼腔,現今基本上取消了這種幫腔形式。洞腔,源於師道音樂,所以,也稱師公腔。川調、打鑼腔、洞腔,統稱為正調,正調的結構比較方整,大多以“對仗”或“起承轉合 ”為結構形式,反覆運用。小調是一些比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調和絲弦小調,表現情緒較為單一。某些小調發展較大,能表現多種情緒,編入了正調。

調子戲的表演藝術樸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多以表現勞動生活為主。道州調子戲從勞動人民民眾中來,豐富了勞動人民民眾的生活娛樂。

傳統歷史

“道州調子戲”的主要唱腔,易記、易唱,優美動聽。男子唱腔有輕鬆、歡快之感;女聲唱腔有清脆、悠揚之快。以現存流傳的“十月花”唱腔為典型的代表之作。服裝、道具多為民間傳統戲劇服裝簡化為主,也有手勢動作代表道具,場地則隨機應變。角色,有一人多角,以左嗓子區別女旦。表演方式,有舞台化裝表演和廳堂座唱表演。
由於“道州調子戲”深受道縣人民喜愛,是一種“夏里巴人”欣賞的藝術,雖經歷史風雨洗禮,但她更具魅力,有浴火重生之感,它充分地體現了道縣人民對藝術的愛護與渴望,更充分地展現出道州人民對藝術追求的智慧與執著。
目前“道州調子戲”項目,已於2012年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在申報保護項目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廣大民眾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八十四歲高齡被稱之為道縣的“活地圖、活檔案”何家壬先生的無償協助;還有穿草鞋的農民政協委員胡齊賢先生,他在調查收集整理文字資料時,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數個調子戲班子的台柱演員日夜守坐“非遺辦”有問必答,有求必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保護道州調子戲項目獻策獻力。
道縣這個現有七十八萬人口,二十六個鄉(鎮、場)總行政區域2442平方公里的湘南門戶,活躍在道縣城鄉的6個調子戲劇團,服務於道縣人民,為廣大民眾提供著快樂和精神糧食,得到的也僅僅是每人月均不足1000元的報酬。無論嚴寒酷暑,他們始終堅持,從不叫苦。因為藝術帶給人們發自內心的歡笑聲,給他們增添了無窮力量。“道州調子戲”給道縣的和諧進步、經濟發展、人民團結起到了橋樑紐帶作用。因此,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大力支持,除了把調子戲項目列為重點保護外,特別對傳承保護、依法保護採取了重要措施:(1)明確了項目傳承人的保護。(2)經費每年列入財政預算,用於“非遺保護中心”工作開展。(3)收集200多個調子戲劇目和曲調整理出版成書,發放各業餘調子劇團學習和交流。(4)每月一次在敦頤廣場專場表演“道州調子戲”,表演劇目以傳統劇目為主,新編劇目為輔。(5)公安、市政、電力、文化部門各司其職,保障廣場文化活動正常開展。

發展方向

作為一項流傳道縣民間數百年的“非遺”奇葩“道州調子戲”,要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還有很多需慎密思考和要做的工作。
1.道州傳統調子戲劇目方面,流傳的傳統劇目內容,主體是好的很健康,但由於受封建統治社會的影響產生的,也有部分迷信、糟粕的劇目。保護與傳承“道州調子戲”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由於文革期間的批舞台“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特別是地方小調民間老藝人不能表演,不能授徒,使得“道州調子戲”劇目很大一部分流失,現在分散在各鄉鎮零散藝人中間的技藝,如何抓緊搶救收集是一項當務之急的工作。
3.作為文化工作者,又是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我認為應把“道州調子戲”老藝人召集起來,把他們所有的劇目收集整理匯總,並組織人員學習他們的表演技藝。
4.本著“道州調子戲”獨特的表演方式和民眾對調子戲的喜愛熱情,創作整理一批新劇目,以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門出面,對優秀的劇目、表演團體、表演者進行一年一度的評比,並對此作出貢獻的人予以獎勵。
5.縣級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存在的問題:縣級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業人員素質需提高,一要加大力度,二要加快速度,三要自覺努力增強鑽研業務知識。
道縣“道州調子戲”項目,在發掘整理保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保護和傳承“道州調子戲”是一項繁雜的、長期的工作,關鍵在於縣委政府的重視、專家們的執著和公眾意識培養。所以現在要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長遠規劃,分步實施;明確職責,形成合力”的原則,通過宣傳這項民族民間文化的價值和保護意義,讓越來越多的人具有熱愛文化、熱愛家園的意識,讓“道州調子戲”真正成為為廣大人民服務的常青樹。

道州調子戲傳承人

胡紅興團長 胡紅興團長

道州調子戲是一種戲味濃厚,音樂性強的傳統戲劇,素有“北有二人轉,南有調子戲”之稱,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於2012年入選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文就道州調子戲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進行探討,並提出了具體的保護和傳承措施。 故傳承人為道州調子戲劇劇團團長鬍紅興作為繼承人選,胡紅興,男,漢族,生於1964,03月01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從事道州“道州調子戲”,1981年開始學藝,曾拜:胡谷輝、胡鳳輝、何漢文、何數娥、陳啟禮等人為師。歷史悠久、演藝豐富,生旦醜淨,無不精通等。1984年在清塘鎮白眼洞村授藝、1985年在壽雁杜蓮村授藝、1989年在清塘上塘家授藝、2007年上過道州掛曆、 2010年在清塘鎮授藝、2016年在壽雁鎮授藝 。現任道縣戲曲家協會副主席、道州調子戲劇團團長。乃正宗道縣傳統調子戲二十屆傳承人,同時也是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