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富汗全國劃分為32個省(Velayat),省下設縣、區、鄉、村。巴米揚省(Baghlan)為阿富汗32個省中的一個省,居全國中心。人口數為492,400人(2006),土地面積為14,175平方公里,巴米揚省的首府為巴米揚(Bamian)。都會巴米揚市是哈扎拉賈特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當地占多數的哈扎拉族人的文化中心。
歷史文化
古時的中阿富汗曾居絲綢之路的要衝,是往來於古羅馬帝國、波斯、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商隊必經之地,因此巴米揚的藝術融合著希臘、波斯和印度佛教的成分,形成獨特的古典的藝術風格——希臘式佛教藝術。
《隋書》和《新唐書》中的“帆延”即指巴米揚。
唐貞觀年間,著名高僧唐玄奘遊歷西域,在所著《大唐西域記》中對梵衍那國有記載,梵衍那國就是巴米揚的對音。“梵衍那國,東西二千餘里。南北三百餘里。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勢邑居。國大都城據崖跨谷。長六七里。北背高巖”。唐代新羅僧人慧超在723年至727年前往五印度諸國巡禮,曾路過此地,他稱為犯引國:“至犯引國,國王是胡,不屬余國,兵馬強多,諸國不敢來侵……土地出羊馬氈布之屬,甚足蒲桃”。
巴米揚大佛
古時巴米揚曾有幾十所佛寺。城東北的山上有世界最大的立佛石像巴米揚大佛,“高百四五十尺”,曾經“金色晃曜寶飾煥爛”。2001年巴米揚大佛被塔利班炸毀。
巴米揚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上曾經歷3次劫難。曾有很多國家的科學、文化、藝術和宗教界知名人士強烈呼籲,要注重保護這一人類歷史文化遺產。但是,2001年3月12日,大佛還是遭到了塔利班政權的殘酷轟炸,爆炸聲持續了三四天。
巴米揚大佛有東、西兩座,始建於公元3至5世紀,因雕鑿在巴米揚河谷邊山崖面南的斷崖上,故被稱為“巴米揚大佛”。
我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玄奘都曾瞻仰過宏偉莊嚴的巴米揚大佛。
地理位置
巴米揚佛像群位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西北的巴米揚鎮東北郊不遠的山崖處。這裡遍布大小石窟6000餘座,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鑿的佛像。其中兩尊巨佛,一尊造於公元五世紀,高55米,著紅色袈裟,名叫塞爾薩爾;一尊鑿於公元一世紀,高38米,身披藍色袈裟,名叫沙瑪瑪。公元四世紀和七世紀,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後到過這裡,並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中對巴米揚大佛作了生動的描述。
歷史遭遇
但在多年的戰亂中,塞爾薩爾和沙瑪瑪到90年代後期已是千瘡百孔,佛像的頭部也不復存在。去年3月,阿富汗武裝派別塔利班更是不顧聯合國和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動用大炮、炸藥以及火箭筒等各種戰爭武器,摧毀了巴米揚包括塞爾薩爾和沙瑪瑪在內的所有佛像。
巴米揚佛像群如今一片淒涼。記者在山崖下看到的只是佛像形狀的石窟和佛像的殘骸,石窟外到處是碎石和黃土塊。塞爾薩爾只剩下一個佛像的形狀,佛像巨大的胳膊留下的凹痕清晰可見。佛像不見了,但仰頭而望,仍不難想像當年的壯觀景象。石窟下,幾張巨大的灰色塑膠布覆蓋著塞爾薩爾的殘骸,上面寫著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字樣。不遠處,沙瑪瑪的景遇更慘,連一塊大一點的殘骸也沒有了。
順著沙瑪瑪一側的台階拾級而上,進入底部為八角、頂部為圓形的佛龕殿堂,只見殿堂內一個個空凹的佛龕。佛龕殿堂內據記載刻著的數以萬計的佛像和畫有藝術精湛的彩色壁畫現在已無蹤跡。所有殿堂內只有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裡隱約可見零星蘭色和紅色。
在巴米揚佛像群的石窟前,巴米揚省政府官員穆斯塔法·阿塔邁迪對記者說,“巴米揚佛像群聞名於世。它使巴米揚人、阿富汗人與整個世界聯繫在一起。我們阿富汗人都喜歡這些佛像,但現在這些佛像都沒有了,所有阿富汗人為此感到悲哀。”
國際關注
為了避免再遭破壞,當地政府禁止從這裡取走泥塊,也嚴禁在這裡埋地雷。雖然目前還沒有修復的計畫,但日本和印度等國政府已表示願意出資幫助修復佛像。
巴米揚佛像的歷史反映了阿富汗人民的歷史,佛像的磨難也體現了阿富汗人民的磨難。山壁上的座座石窟曾是古代佛教信徒生活和修身的地方,而今卻成為600多個在內戰中失去家園的難民家庭的避居地。36歲的海珊一家6口只能擠在不到10平方米的洞穴里。洞內除了一張鋪在地上的舊毯子和幾個塑膠水壺外,幾乎沒有別的家什。
阿塔邁迪說,佛教聖地巴米揚的大佛過去曾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和旅遊者,為巴米揚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戰爭炮火摧毀了巴米揚的佛像,也摧毀了巴米揚的旅遊業,摧毀了巴米揚的經濟。現在,沒有遊客敢來這裡旅遊,也沒有信徒來朝拜。但阿塔邁迪對重振巴米揚的旅遊業充滿信心,相信佛教信徒會“象孝順的兒子常到父親的墳墓祭奠一樣到這裡來朝拜的。”2001年3月,塔利班不顧世界輿論的強烈譴責,執意炸毀了建於公元五世紀的兩座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在大佛慘遭毀壞後,國際社會一直在設法努力,試圖將被炸成廢墟的巴米揚大佛重新修復。
離立佛石像不遠還有黃銅立佛一座。
旅遊勝地
巴米揚省風景秀麗,西部的班德·伊·阿密爾(Band-i-Amir)湖是阿富汗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