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1-7米;樹皮灰色;枝條暗灰色,無毛,小枝黃褐色,密被短柔毛兼被疏生的長柔毛,無或多少具刺狀腺體。
葉的輪廓為矩圓形或寬倒卵形,長4-13厘米, 寬2.5-10厘米,頂端凹缺或截形,中央具三角狀突尖,基部心形,有時兩側不相等,邊緣具不規則的重鋸齒,中部以上具淺裂,上面無毛,下面於幼時疏被短柔毛,以後僅沿脈疏被短柔毛,其餘無毛,側脈3-5對;葉柄纖細,長1-2厘米,疏被短毛或近無毛。
雄花序單生,長約4厘米。果單生或2-6枚簇生成頭狀;果苞鍾狀,外面具細條棱,密被短柔毛兼有疏生的長柔毛,密生刺狀腺體,很少無腺體,較果長但不超過1倍,很少較果短,上部淺裂,裂片三角形,邊緣全緣,很少具疏鋸齒;序梗長約1.5厘米,密被短柔毛。
堅果近球形,長7-15毫米,無毛或僅頂端疏被長柔毛。
生長環境
榛子耐寒,可度過-30 ℃的嚴冬;喜濕潤的氣候,年降水量 700-1200 mm的地區適宜栽種;喜光,充足的陽光利於榛子的生長發育和結果;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在壤土、砂土、粘土及輕輕鹽鹼地上均能生長;對地勢要求不高,但若海拔較低,則更利於榛子的生長。
在我國北方,海拔 750 m 以下地勢較緩的坡地、梯田和平地更適合榛子的生長,坡度過陡則不利於榛園的管理。
分布範圍
榛子分布很廣,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的溫帶均有榛樹分布。土耳其—世界榛子的主要生產國,其榛子產量占全球榛子總產量的三分之二,榛子產品為該國帶來高達12%外貿銷售額。榛子的主要生產國還有西班牙、義大利及美國。榛子在我國的種植歷史悠久,目前,全國22個地區都有榛屬植物分布,資源豐富,特別是東北、山西、內蒙古、山東以及河南等地,均分布有很大面積的榛子林。
榛屬樹種世界約有20種,學術界確認的有9種,即歐洲榛( C.Avellana)、美洲榛( C.America)、和土耳其榛( C.Colurna)等。中國原產榛子有9種7變種,分別為川榛、滇榛、華榛、武陵榛、維西榛、平榛、刺榛、毛榛、絨苞榛;川榛變種短柄川榛,毛榛變種短苞毛榛、腺毛毛榛,華榛變種鍾苞榛,刺榛變種藏刺榛 、平榛變種長苞榛、絨苞榛變種寬葉絨苞榛。
引進種有歐洲榛、尖榛和大果榛等,並培育了新的種間雜種—平歐雜種榛。歐洲榛的原產地在歐洲的地中海沿岸、亞洲的中亞和西亞,其經濟栽種比較發達的國家包括土耳其、西班牙、義大利、美國、希臘、伊朗和前蘇聯等。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榛子是木本糧食和木本油料樹種,綜合利用價值很高,用途較廣。我國榛子的利用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 6000 a 前的石器時代,在西安半坡村遺址中就發掘出大量榛子果殼。有關文字記載在公元前 10 世紀的《詩經》中就已出現。自古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就有採集榛果食用的習慣,據古書記載:“榛子味甘,子小如栗,軍行食之當糧”。近代的套用報導更是屢見不鮮,典型的如清代遼寧開源的“御榛園”即為一例。
榛子果實口味好,營養豐富,其果仁含油量 47~68%,蛋白質 23%,脂肪 56~65%,澱粉 6.6%,還含有維生素 A、B、E 以及鐵、鈣等礦質元素。榛仁的營養成分為麵包的 2 倍,豬肉的 1.5 倍,可套用於糖果點心、醫藥及香料製造業中,由榛子提取的製劑,具有消炎、防腐和擴張血管的作用,用於治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肝臟及腎臟疾患。榛仁油油色淺黃,是優良的食用油和工業用油。油粕可作飼料、肥料。果殼、果苞、葉片含單寧,可制栲膠。
據 2000 年最新報導,在榛子樹葉、樹皮和果仁中發現含有抗癌物 Paclitaxel(Taxol)。目前只有在太平洋紫杉樹中發現含有該物質。榛子是國際貿易重要的乾果之一。榛子林下生長的榛蘑,是很有營養價值的山珍,採集山珍和榛蘑,是山區民眾一項致富的主要來源。
醫用價值
榛子的營養價值很高,其成分主要集中在榛子殼及榛子種仁里。榛殼含有大量棕色素,它是一種極佳的符合綠色食品需求的天然色素,同時它還是一種生物質原料,在能源與環保領域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此外,粉粹後的榛子殼是很好的有機肥原料。榛仁含脂肪50.6%~63.8%、蛋白質16.2%~18.0%、碳水化合物16.5%、膳食纖維8.2%~9.6%。榛子雖富含油脂,但卻可降血壓血脂、保護視力、延緩衰老。它豐富的油脂也宜於其中的脂溶性維生素被人體吸收,是體弱、易飢餓、病後體虛人群的佳選。此外,榛子中還包含一種抗癌化學成分—紫杉醇,是紅豆衫醇的活躍成分,可治療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是很寶貴的醫用原料。
中醫認為:榛子可補脾胃、益氣力、明目,並對夜尿多、消渴等肺腎不足者頗有幫助。平常煲湯、煮粥、炒食均可,但榛子性溫熱,易上火,不可多吃。榛子之所以被譽為“堅果之王”,除脂肪、糖類、蛋白質豐富外,因為其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及Ca、Fe、P等營養素含量在四大堅果中都占優勢;具備人體所需的8種胺基酸,且其含量都遠超我們所鍾愛的核桃。
研究結果表明,榛子除油脂外還含有生育酚、維生素A、B族維生素(B1、B2、B6、煙酸、葉酸)、和維生素C,還有天冬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亮氨酸,以及K、Ca、Na、Mg、Zn、Fe、Cu、Mn等多種礦物質,膳食纖維含量十分豐富。其中,榛子富含的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可增強精氨酸酶活性,排除血液中的氨,從而增強免疫力,防止癌變。另外還鑑別出多種有機酸和多種糖。其中蘋果酸、精氨酸和蔗糖在榛子的口感和風味特色中起了很重要作用。《開寶本草》記載: “榛仁性味甘、平, 無毒, 有調中、開胃、明目之功效”,因此,榛仁是集保健、營養、食療於一身的天然功能性食物資源。
主要套用
1、在食品領域,榛子既可單食也可做成榛仁朱古力、糖果、 糕點等加工食品。
2、榛子含油量54% 左右是大豆的2一3倍,是榨取食用油及多種工業用油的原料,油粨可作飼料或肥料。
3、榛子還可入藥。榛子中富含的油脂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發 生的作用;榛子中的維生素E含量高達36%,具有延緩衰老,肪治血管硬化,潤澤肌膚的功效,榛子裡包含著抗癌 化學成分紫杉醇,可以治療卵巢癌和乳腺癌 以及其他一些癌症,可延長病人的生命期 ; 榛子中的鎂、鈣和鉀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長期食用有助於調整血壓。
4、榛子的果殼又是製作果殼活性炭的原料。榛子可養蠶。
栽培技術
選地
榛子是喜光品種,種植地要儘量選擇陽坡及半陽坡, 坡度在 5°~ 25°,土壤質地為輕壤、中壤為好,pH 值在6.0~7.5,石礫含量要在 30%以下。
種子選擇
當榛子果實成熟後,挑選堅果飽滿、結果豐盛的植株及時進行採摘,除去有蟲和不飽滿的果實。
根櫱苗的選擇
如果用根櫱苗造林,要選擇主根徑在 0.6cm,主根長度在 0.5m 以上且生長健壯的根櫱苗。
種子及根櫱苗處理
榛子種皮厚 、堅硬,種胚不易突破種皮,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催芽處理。如果秋播,先浸種 1 周,然後在室內混沙催芽 20~30d 。如果不經過室內混濕沙催芽,秋播時間要儘量提早,於土壤結凍前 2 個月播種,即採種調製後立即播種( 9 月下旬) 為宜 。
春季播種採取越冬埋藏和變溫催芽處理,,方法是土壤結凍前,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背陰處,挖深、寬各 1.2m 的埋藏坑,長度不限 。坑底先鋪 10cm 厚濕潤河沙,然後放 1 層種子,再放 1 層 10cm 厚濕沙,如此層積一直堆至離地面 10~20cm 為止,其上覆沙與地面平,沙上再覆蓋土,堆成丘狀。坑中間豎插秫秸把或木製通氣孔 。翌春播種前 15~20d 取出種子,在向陽麵攤曬在席上,每日翻倒 2~3 次 ,日曬增溫,適當澆灑溫水保濕,夜間堆起覆蓋保溫,待大部分種子裂嘴時立即播種。
為防止催芽期間種子受黴菌侵染,一般浸種後,催芽處理前,用 0.5 %~1%硫酸銅溶液浸種消毒 2~3h,或用 0.5 %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2~3h 。根段及根櫱苗造林之前用水浸泡 24h 以上,使苗根充分吸水,提高造林成活率 。
整地
整地以夏末秋初為宜, 種子直播的整地規格為50cm ×40cm×30cm,植根的整地規格以 50cm ×50cm× 40cm 為宜,如果土壤有機質及肥力較低時,伴隨整地回填土適量施農家底肥。
種植密度
根據榛子只有在光照充足 、通風良好,且土壤肥力較好的環境下才能高產優質的特性,種子直播穴密度為 1.3m ×1.3m, 且每穴播 7~8 粒種子;植根穴的密度為 1.5m×1.5m ,每穴植根苗 5~7 株。
種子直播造林
種子如果不經過催芽處理,最好在 9 月下旬播種為宜,覆土厚度為 3~5cm;種子經過催芽處理,在4 月播種,覆土厚度為 8~10cm,稍壓實 。
植根造林
植根造林春秋季均可,春季造林在清明前后土壤化凍 30cm 時抓緊頂漿造林,秋季造林要在土壤封凍前的 10 月末至 11 月初進行,應採用兩次回填土踩實,根苗全埋基本不露土,這樣可防止冬季乾冷風侵蝕,保持根苗長期在濕潤條件下,有利苗木成活。
除草鬆土
榛子在土壤疏鬆、通氣良好的條件下根系發達、萌櫱力強、生長旺盛,有利於生長 、結實,除草鬆土每年應進行 2~3 次 ,在 4 月末至 6 月份進行。
防蟲
應視林分的蟲害程度而進行適當地預防,對有蟲害的林分在花期授粉後噴施農藥 1 次,以防止榛子果實食心蟲危害 。
平茬更新, 促其豐產
2~3 年生的榛子林為盛果期,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產量逐年遞減,根據榛子這一特性,當 3 年生榛子結果完畢時 ,即秋末冬初進行人工平茬 。在平茬的同時進行人工墾復,促其新生側根發育生長,培育粗壯新生營養植株 。榛子林人工墾復應視林地狀況而靈活掌握,對於土壤板結、肥力較差、坡度較小的林地可實行全墾,土壤疏鬆 、坡度較大的林地也可採取穴墾 。還應視土壤肥力狀況追施農家肥以滿足植株生長需要 。
挑選方法
榛子富含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1 、維生素B2、維生素E,多種胺基酸,以及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東林榛子果仁醇香,餘味綿綿,有“堅果之王”的稱呼。
榛子----挑選小奧秘:
一挑個頭:大顆果實榛子生長周期長,富含更多的營養成分。
二挑飽滿:飽滿的榛子果實是自然成熟的,口感細嫩、香味更佳。
三挑顏色:果實的仁衣色澤黃白、仁肉白淨。
四挑外殼:榛子殼薄、無木質毛絨。
發展狀況
國外
榛子因其優良堅果和栽培面廣而聞名,國外許多國家十分重視榛子的育種和工作,已選育出上百個栽培品種。國外栽培的榛子主要為歐榛( Corylus avella)和大榛子( C.Maxima)的優良栽培品種及其雜交種。這種榛子果實大、品質好、出仁率高,種仁含油率高,而且豐產。
在亞塞拜然、喬治亞、克拉斯諾達爾地區的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以及摩爾多瓦、烏克蘭、北高加索進行了多年的榛子新品種選育和栽培試驗,現已選育出 47 個榛子品種,其 100 粒堅果平均重 216.1 g,堅果出仁率平均 48.7%,榛仁脂肪含量平均 65.5%,單株產量平均 7.9 g。在栽培方面,義大利的榛園採用密植、集約化管理,每公頃栽植 1245~2000 株(株行距 2.5×3.5 m),歐洲榛子堅果大,出仁率高,較豐產,一般每公頃產榛子 1500~2250 kg,最高可達 5500 kg,約為我國平榛單產的2.5~9 倍。
國內
我國榛屬植物的自然分布很廣,資源十分豐富,已知有 22 個省區有榛屬植物分布。北達黑龍江省呼瑪縣,南到雲南省安寧縣,西到西藏的聶拉木,東達吉林省的土們,據東北與內蒙古的不完全統計,現有榛林167萬 hm ,其中 95%是平榛,年產果 26000t。我國榛子一直處於野生狀態,堅果較小,出仁率較低,約 33%左右,商品性狀差。在榛子的利用方面,雖然有的地方建立了墾復榛園,但大量的還是利用野生榛林,由於不進行栽培管理,致使癟仁、空粒、蟲果的比例增加,產量和質量都明顯下降,1980 年以前我國每年有部分榛仁出口,近年來由於榛仁質量下降,一直沒有出口。相反,國外的大果歐榛卻越來越多地湧入我國市場,使我國的榛子生產面臨嚴峻的挑戰。
生產狀況
1、國外榛子生產概況
歐洲榛起源於亞洲的小亞細亞、黑海沿岸及歐洲地中海沿岸,後來歐洲榛的栽培逐步深入到歐洲其他國家。歐洲榛栽培利用歷史悠久,在土耳其北部的黑海沿岸及義大利已有1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
19世紀榛子走向園藝化栽培,由於近百年來的不斷選種和育種,產生了許多歐洲榛優良品種,無性繁殖後代在世界各地傳播,其栽培範圍遠遠超過了它們的自然分布區。
20世紀30年代,榛子的現代化栽培在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美國等歐洲榛主產國家興起,經過40~70年代以及80~90 年代的發展,形成了現在的栽培格局。
目前,世界榛子栽培面積達80萬hm ,堅果產量83萬t。土耳其的面積和產量均占第一位77.5%,義大利占第二位9%,占世界第三位的是美國3.5%,第四位是西班牙3%, 4國榛子產量占到全世界總量的93%,其他國家總共只占到7%。
目前,榛子主產國栽培技術先進, 基本上實現了良種化、集約化栽培。美、意、西三國的整地、土壤管理、噴藥、 施肥、 灌水、 割草、 採收、采後處理等作業均實現機械化,樹體營養的供給通過營養診斷,實現科學施肥,堅果產量、品質大大提高,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栽培者獲得較好的效益。榛子栽培在土耳其、 義大利、 美國等國家得到穩步的發展。
2、我國原產榛子的生產套用
平榛、毛榛原產於我國, 廣泛地分布於我國的東北及內蒙古各省區, 在我國長江以北的其它各省也有分布。我國人民食用榛子的歷史十分悠久。但到目前為止, 還基本沒有平榛、 毛榛的人工栽培, 人們只是採食野生的榛林堅果。由於榛林通常被作為薪炭林或作為宜 林 荒 地 進 行 改造利用, 從20 世 紀60年代以來, 我國北方的榛林資源大幅度減少, 甚至於在一些地區, 靠近村屯的榛林已經絕跡或利用價值很低。據統計, 我國現有野生榛林資源近 200萬hm , 年堅果採集量約為3萬t。
3、我國歐洲榛的引種和利用
記載, 歐洲榛在上世紀初傳入我國, 被當時傳教士作為庭院植物栽植利用, 1948年我國開始引種歐洲榛, 廬山植物園、 北京植物園、 南京林業大學、 陝西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等先後引進歐洲榛, 並在植物園中保存。1970-2000年, 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以生產套用為目的, 開始開展較大規模的歐洲榛的引種、選種、 馴化育種 等研究工作, 1972-1975年許萬英等人開始從義大利、 保加利亞, 阿爾巴尼亞引進歐洲榛10個品種的種 子,播種後獲得實生苗,在大連建立了歐洲榛引種園, 由於歐洲榛子在大連地區不能露地越冬, 經實生選種、 無性繁殖後,1985-1990年部分品系南移到山東泰安、 安徽六安、 湖北宜昌進行栽培試驗, 並取得初步試驗成功, 選出3個歐洲榛新品種。1996-2000 年, 該所從義大利、美國等國引進歐洲榛優良品種(品 系)37個, 並在河北省、 山東省建立了引種試驗園。當前, 我國引入歐洲榛的利用研究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4、我國雜種榛栽培業的興起
我國榛子的種間雜交育種研究開始於1980年,1999年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選育出5個榛子種間雜交新品種, 平歐雜種榛新品種具有平榛、 歐洲榛雙親的優勢, 堅果大、 產量高、 適應性強, 豐 產 性、 適應性等綜合性狀表現明顯優於平榛和歐洲榛。新品種的出選為我國榛子產業的集約化生產提供了品種資源和技術保證,2000年後雜種榛的人工栽培在遼寧出現並日益興起。
遼寧省特產
遼寧省簡稱遼,號稱共和國長子,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是中國東北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結合部。本期任務將盤點遼寧省土特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