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徵
貝殼屬於香螺中、大型貝類,體型較長香螺為圓胖而厚重。,整體呈長雙錐形,有八個螺層左右,在殼頂的第一個螺層甚小為胎殼,以下逐漸增大而以體螺層最大,體螺層長度幾達殼全長的2/3。縱肋在殼頂以下的第2-5螺層較為清楚,各螺層表面肩部以上有3-5條螺鏇狀的螺肋排列,而螺肋之間還有細螺肋存在,肩部以下有2條螺鏇狀的較粗螺肋。各螺層間有縫合線區分開來,螺層外貌為穀倉形,因此螺層的肩部很明顯,而具有多個扁三角形的突起。貝殼顏色為肉色,表面有土棕色,絨布狀感覺的殼皮。殼口甚大與前水管溝相連線,外唇在殼長達十八公分以上者會加厚。棲息環境
棲息於潮下帶較深砂泥質海底,海底拖網常採到。肉食性或腐食性,喜食底棲性貝類或死亡的魚類。夏天時會在海底產下大型卵塊。海水深海約20至78米的泥沙質海底。分布
世界分布
日本紀伊半島以南的印度—太平洋海域。朝鮮,日本
中國分布
台灣分布:台灣北部,台南市安平,高雄中州,屏東縣東港,宜蘭縣大溪,澎湖,金門為黃海、渤海的特有種。內地分布:遼寧(海洋島, 大連), 山東(蓬萊, 長山八島,煙臺, 日照,威海, 俚島, 東楮島)。
亞種分布
中文名:響螺 拉丁署名:Neptunea 定名人:Crosse營養及烹飪
功效:螺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和鈣,對目赤、黃疸、腳氣、痔瘡等疾病有食療作用。海螺味甘、性冷、無毒,具有清熱明目、利膈益胃的功效。 生炒脆嫩響螺片 原料: 響螺2隻,紅菜椒1個,茭白1根,西芹2根,生薑3片,蔥2段,欣和六月鮮醬油15ML,油15ML,紹酒15ML製作: 1、將響螺殼敲破,取出螺肉沖洗乾淨,切成薄片;紅菜椒、茭白和西芹一同切成菱形片。
2、鍋中放入適量熱水,大火燒沸後將螺肉片放入略煮2分鐘,撈出瀝乾水分待用。
3、中火將鍋中的油燒至六成熱,將蔥段和薑片放入爆香;放入紅菜椒片、茭白片和西芹片翻炒片刻。
4、將螺肉片放入,再加入紹酒和欣和六月鮮拌炒均勻即可。 香螺的吃法主要有白炒香螺、鮑魚汁炒響螺、等鮮椒響螺片。
螺肉不宜與中藥蛤蚧、西藥土黴素同服;不宜與牛肉、羊肉、蠶豆、豬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類同食;吃螺不可飲用冰水,否則會導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