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人
正文
有在古代孟文基礎上創製的文字。1975年佬語和佬文被定為寮國的官方語文。佬人篤信小乘佛教。20世紀60年代初, 寮國戰鬥部隊把寮國數十種民族按其居住地勢高低,分別劃分為“老龍”、“老聽”和 “老松”3大族系。“老龍人”指居住在平原或河谷低地的民族,包括有佬人、盧人、泰人、越人、賀人等支系,其中以佬人為主。佬人自稱“艾佬”,意為“老大”或“大哥”, 主要分布在中、 下寮地區。佬人與中國的壯族、 布依族、傣族, 以及緬甸的撣族、泰國的泰族、越南的京族等,有著密切的歷史關係,同源於中國古代的百越(見越)。早在公元初期,佬人即已定居泰國和寮國境內。748年(一說為749)在琅勃拉邦建立統一的封建王朝,號稱“瀾滄王國”。中國史籍稱之為“南掌”、“纜掌”、“蘭章”等。社會經濟直到成立共和國前仍停滯在封建領主制階段。農業以種水稻為主,家庭手工業有紡織、制傘、制陶等。村寨保留農村公社制殘餘。社會生活和思想意識充滿佛教色彩。使用佛歷和小歷(即緬歷、泰歷),同時使用公曆。佛歷比公曆早543年;小歷比公曆晚638年。一般住木牆高腳屋。主食大米,尤喜糯米。男子穿對襟無領上衣和紗籠,婦女穿對襟或右襟無領上衣和統裙。婦女多盤發為髻,有些地方還以髮髻的位置表示婚否。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婚前須先剃度為僧。男女社交自由。盛行火葬。另有部分佬人分布在泰國(約1400萬人)、高棉、緬甸和越南。
②廣義泛指寮國全體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