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鋪八音

安鋪八音

安鋪八音是中國廣東省廉江市古鎮安鋪的一種古老的民間音樂藝術。創立者是光緒年間該鎮盛名的音樂愛好者李六朋秀才,至今有80多年歷史悠久。

簡介

八音是中國古代樂器的統稱。據《三字經》云:“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笙、竽屬匏類;塤屬土類;鼓屬革類;梘、屬木類;書磐等屬石類;鍾、鈴等屬金類;琴瑟屬絲類;簫、管屬竹類;此八類樂器選配,彼此不同;件數多寡,各地有異。李六朋琢磨“八音”含義。經評精整改,融匯創新,採用如下適合地方特色的民族樂器,計有:手鈴1對、小扣鑼1個、小鈸1對、木魚1個、清磐1個、煞板1個、小鼓1個、橫簫1支、洞簫1支、椰胡2架、高胡1架、二弦1架、三弦1架、沉胡1架、大筒1支、琵琶1架、月琴2架、秦琴2架,共21件,再譜入當地傳統適宜的《到春來》、《小桃紅》、《浪淘沙》、《三仙會》等曲調,協奏起來,歡快清雅,裊裊動人。八音隊由21人組成,隊員皆是當時文人雅士或音樂愛好者。平時躬自教練,元宵。端午節出演。游演時,人手一樂器,列隊沿街而行。人人長衫馬褂,個個衣冠楚楚。操音響者行於前,弄簫琴者隨於後。樂器均綴彩帶、絲帶、絨球,五彩繽紛,雅麗奪目。行進徐徐,音韻飄逸。

現狀

自李六朋去世後,戚維謙、黃暉軒等為之繼承;戚、黃辭世,後起之秀李康權等相繼。從不間斷,留傳至今,為當地民眾所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