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此歷自後秦姚萇白雀元年(384)起頒行,用至姚泓永和二年(417)後秦亡,使用了34年,後來,又被北魏使用了近百年。
貢獻
姜岌首創了利用月食位置來推算太陽位置的方法。由於太陽的光芒強烈眩目,只要太陽處於地平線之上,便將背景中的恆星全部隱去,而失去 直接判斷太陽位置的參照物。在姜岌之前,間接推測的方法是當太陽落下 之後或升起之前的短暫時刻,通過觀測昏旦中星(過子午圈的恆星)來得 知。姜岌的新方法稱為月食沖法,它是在月食時測量月亮在恆星間的位置, 由此可知與之正相對的太陽的位置,這樣可以消除前法中由於昏旦時刻不 準確等原因所導致的誤差,得到較為準確的結果。月食沖法備受後世歷家的重視和稱讚,並被廣泛採用,對太陽在恆星間位置以及歲差值計算精度 的提高起了良好的作用。
姜岌經過長期觀測,指出太陽在地平附近呈紅色而升至空中變為白色是受“游氣”影響的結果,這個結論與現代的大氣選擇性吸收理論有類似之處。
姜岌曾著《渾天論》一書,以自己豐富的觀測經驗,證實渾天說的合理性。但該書未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