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記載
石申夫及其學派的著作早已散失,僅《開元占經》及兩漢的若干著作中有所引述。《史記·天官書》張守節引《七錄》說:“石申魏人,戰國時作《天文》八卷;《隋書·經籍志》載石氏作《天文占》八卷,《渾天圖》一卷,《石氏星經簿贊》一卷。”其中《天文》和《天文占》可能是同一部書,它還有一個名稱為《石氏星經》。《渾天圖》和《石氏星經簿贊》可能是漢以後由其門徒所作。
《開元占經》載石氏中官62,外官30,加上28宿,總計120座。同時給出了石氏星表這120座的121顆星的入宿度和去極度。
有關猜測
關於這121個恆星坐標值究竟測於何時,日本上田穰早在30年代就曾利用二十八宿去極度的歲差變化作過觀測年代的計算,認為分別為公元前300年、公元前150年和公元200年三次所測。近年來,潘鼐計算的結果也相類似,而藪內清則認為是公元前70年測定。不過,1978年阜陽漢初汝陰侯之子夏侯灶墓出土的圓盤和《淮南子·天文訓》中都有二十八宿距度的記載,這證明漢太初以前無疑是有二十八宿入宿度的,這是出於推算日月五星行度的需要。這個數值也容易用簡單的方法測定。但至今卻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太初以前曾測定過去極度,故以二十八宿去極度來判斷入宿度測定的年代是靠不住的。因此,石氏二十八宿距度可能確是石申夫本人所測,其他數值可能是西漢時由其門徒完成。《石氏星經》是石氏學派集體勞動和智慧的結晶。
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是中國天文學家創立四分曆,並使之完善和系統化的時代,從保留至今的零星歷史文獻可以看出,石申夫在四分曆發展過程中曾起過相當重要的作用。其貢獻如下:(1)《史記·天官書》說:“故甘、石歷五星法,唯獨熒惑有反逆行。”《漢書·天文志》也說:“古歷五星之推,亡逆行者。至甘氏、石氏經,以熒惑、太白為有逆。”《開元占經》則載有石氏金星出沒動態(包括逆行在內)的推算方法,可見石申夫有推算五星出沒動態的方法,並已涉及火星、金星逆行的計算。(2)在魏國頒行四分曆,使用每年365+1/4日,每月29+499/940日,十九年七閏,七十六年季節一循環的法則。其基本數據和格局與《史記·曆書》類似,故各種文獻都略而不載。(3)使用乾支紀日法循環紀日。(4)使用石氏歲星紀年法循環紀年,此法載在《史記·天官書》中。(5)使用周正,以冬至所在之月為歲首。
石氏星經
《石氏星經》是中國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占星書之一,由於石申夫及其門徒的勤奮觀測,做出了一系列的新發現。這些發現大都被當作占星的內容摘引在《開元占經》中。摘要如下:
(1)黃赤交角數據的最早測定者。《續漢書·律曆志》引載《石氏星經》說:“黃道軌牽牛初值斗二十度,去極百一十五度。”將其減去一象限91+5/16度,得黃赤交角為23+11/16度,與當時理論值僅差23′。
(2)測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第一次建立起完整的坐標概念。
(3)發現行星有逆行。
(4)首先觀測到太陽日珥。《開元占經》引石氏曰:“日兩旁有氣短小,中赤外青,名為珥。”
(5)首次發現日冕。《開元占經》引石氏曰:“有氣青赤,立在日上,名為冠。”古代冠冕通用。
(6)最早的太陽黑子紀錄。《開元占經》引石氏曰:“日中有立人之像。”只是未載年月日。
(7)發現月亮運動有遲疾的變化和偏離黃道的運動。《開元占經》引石氏曰:“月行乍南乍北,……或進退眺”。
8)最早的彗星分類。《開元占經》引石氏曰:“凡彗星有四名:一名索,二名拂星,三名掃星,四名彗星,其形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