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俗

歲時、節日民俗是一種內容寬泛、涵蓋面較廣的社會文化現象。天津地方,特別是城市區域流行的歲時節日,絕大多數是屬於漢族近兩千年間不斷豐富而在各地普遍傳承的全國性節日,由於城市經濟活動不受農時直接制約,人們對於歲時的注意已大為淡化。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民俗,天津民俗有其精彩的地方。

歲時民俗

天津地區流行的歲時節俗及人們活動方式大致如下:
春節
農曆新年。舊時天津習俗臘八節後便開始辦年貨。年貨以香燭、紙錁、神馬、神前供品、節日食品為主。二十五日以後,家家貼春聯,戶戶掛吊錢兒、準備年飯年菜。除夕和元旦是春節活動的高潮,津俗有守歲、辭歲、祭祖先、吃團圓飯等活動。晚間燃放鞭炮通宵不絕。在豐盛的節日食品中一定要蒸粘糕,取其一年更比一年高之意。
破五
正月初五。傍晚家家剁餡包餃子,意為剁小人,捏小人嘴,以驅邪穢
元宵節
正月十五,亦稱“燈節”。以前一天所蒸“刺蝟老鼠”供於神像前,及窗台、門墩上,上午頭向外,下午轉向里,以求馱寶還家。晚飯間以湯元供神佛祖先,併合家食湯元。各大商號張燈結彩,燃放煙火,遊人如雲。40年代後此俗大減,近年又有於此日做“燈會”者。
二月二
此日謂為“龍抬頭”。均食烙餅、煎燜子、炒雞蛋、炒綠豆菜(又稱“龍鬚菜”)。婦女忌做針線,恐傷龍目。
清明節
津俗為清明前後各十天祭掃祖墓,供香燭祭品於墳前,焚紙箔後,取土培墳叫“添墳”。今仍為民間祭祖節日。
端午節
五月初五,又稱“五月節”。住家自初一日插蒲艾於兩旁,懸符籙於門楣。兒童穿黃色“五毒衣”、“五毒鞋”,衣襟綴“老虎褡拉”。20年代前有塗雄黃於小兒頭、胸、耳及臀部者,以祛瘟避邪。應節食品為江米小棗粽子
中秋節
八月十五,又稱“八月節”。以月餅、鮮果供神佛。晚間於庭院設几案,供月亮馬子,月餅、瓜果等,由主婦焚香跪拜。“圓月”只限婦女,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之諺。應節食品為月餅,親友互贈。
十月初一
津俗以蠟花紙裁剪糊製衣服,與紙箔一同於家門外焚化,俗稱為已故親人“送寒衣”,至今仍有此俗。
臘八節
十二月初八。以各種米豆、小料煮粥,稱“臘八粥”,供佛並食用。有的於此日用醋泡大蒜,稱“臘八醋”,春節時食用,今仍有此俗。
臘月二十三
以糖瓜、粘糕、草料和清水供灶神,晚間由家長祭拜。之後,神馬與紙錁一同焚化,謂灶神上天,除夕換新神馬供奉之,謂灶君回宮。

法鼓會

法鼓本系佛教音樂,傳最早的一個法鼓團體是“大覺庵金音法鼓會”。法鼓會樂器由鼓、鈸、鐃、鉻子、鐺子組成,以鼓為主居中央;鈸左、鈸右各七八人;鉻子、鐺子各二人都在鼓後。開始演奏稱作“開”,先擊鼓數聲,繼之頭鈸連敲四聲,之後各樂器按譜齊奏。行會時只由鉻子、鐺子打《常遠點》曲牌以整齊步伐。表演時各種手持樂器要“耍”,並要輪流“獨奏”。法鼓曲牌約十幾套,常用的有《老西河》、《搖通鼓》等。著名的法鼓會還有龍亭的井音法鼓、芥園的花音法鼓、侯家後永音法鼓等。
太平花鼓會
傳成立於清鹹豐年間,由鳳陽人傳到西沽。在津僅為西沽一地獨有。行會時由8名十三四歲少年依據水滸故事扮裝表演,依次分成4對。四對樂器分別為霸王鞭、小太平鼓、小鑼、花鼓。表演時先打花鼓奏“八板“曲牌後,開始耍唱,4人為一班,輪流托唱,笛子伴奏,檀板指揮,唱鳳陽花鼓調或崑曲,有時也唱文人新編的曲詞。曲詞新奇動聽。行會時有頭鑼、門旗各一對,高照一對,軟、硬對各一付,花、素茶炊子各一對,點心盒兩對,設擺筲兩對,後面是二鑼、三鑼、笛師和保護少年會眾的武會眾。

五虎槓箱會


全名“北城根公議集善五虎槓箱老會”。五虎扛箱不同於各地的丑角扛箱官,而是以武技的嫻熟表演為主。五虎保護扛箱,裝扮仿京劇巴家五虎,劫槓箱者仿濮天雕等人,表演時穿衣勾臉,真刀真槍,聽鑼指揮,分對對打,精彩處十分動人。槓箱的表演全在前面的抬者。他在行進中作翻滾等高難動作,但立地後槓箱竹竿必須落在肩頭,多人輪流抬演,走耍輕快利落,箱要顫動優美,箱上燈、旗不倒。出會時用大樂開路,繼之是燈牌、旗、鑼,後面是五虎棍,最後是槓箱。
重閣老會
重閣又名“節節高”。最享名的是“陳家溝子德善重閣老會”,傳創於清道光年間,也是子孫會。初劇中旦角概由男童扮演,最後一次出會有十幾個女孩參加表演,為天津人出會之首創。節節高是下面一個成年男性角色馱一旦角,二人即算一級,共八組,每組以一齣戲曲為內容。此一戲曲中的主要道具經特別處理即作為上面旦角立足之地,高據男性角色頭頂二三尺處,且須表演歌舞,十分驚險。出會時邊走邊舞,上下配合一致,由鑼、鼓、嗩吶、鈸、笛伴奏,樂聲悠揚。
會是指表演民間傳統音樂舞蹈的民眾性團體。此類團體名稱一般以所在社區地名加主要表演的藝術形式命名,如“東園法鼓會”,“東園”村名,“法鼓”是它表演的藝術形式名。團體的辦公或集合地點稱為“公所”;團體的主持人稱“會頭”。團體的各種活動,如會眾扮裝後到繁華街道去表演時,邊表邊舞,謂之“行(Xing)會),民間對行會和停留一地的表演則統稱為“出會”;行會中,會頭對沿途的機關衙署、著名商號、團體、士紳富戶等投遞本會紅紙大字拜帖以示敬意,稱作“拜會”;上述各處以茶水和糕點、茶葉數十斤為禮品,約請一個會在自己門前停留作表演活動,叫做“截會”。據傳清光緒以前有獅子、中幡、跨鼓、槓箱、重閣、旱船、秧歌、花鼓、十不閒、高蹺、大樂、鶴齡、 繡球、鮮花等20餘類,每類藝術形式都有幾個表演團體,每個團體即為一道會。這類民間歌舞團體均在重大的節日或廟會上進行街頭表演活動,娛人兼自娛,或者完成酬神的信仰活動。天津的傳統音樂舞蹈形式與內容都極其豐富,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深受天津人民民眾的喜愛。
跨鼓中幡
是兩種藝術形式結合表演的會,由廚行同業所辦,會名“鄉祠前遠音跨鼓中幡會”,傳建立於清康熙時,乾隆時曾因接駕表演精彩而獲賞賜龍旗兩面、鼓手8人每人一件黃馬褂之殊榮。跨鼓隊是大鼓八面,用黃繩繫於頸間,鼓手人穿黃馬褂;鐺子八面,擊者每人穿黃坎肩;另有雙髻文童12人,各著鮮衣,手托花籃;武童亦12人,手持對鈸。演奏時,跨鼓聲輕重緩急不同,鐺子打點。文童輕歌,嗩吶伴奏。武童則擊耍對鈸和人體擺字,常擺的吉祥詞為“江山太平”、“天下太平”等,變換極迅速。中幡隊最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長竹竿掛長幡,幡寬五尺,青緞面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長竹竿掛長幡,幡寬五尺,青緞面,紅布里。幡頂斜插旗子兩面、燈籠兩個、傘蓋三把,並系綴銅鈴若干,每架各有長幌繩兩條(較北京中幡少一至二條)。每架總重超過百斤,行會中或托手中,臂上或槓肩頭。表演時則頂上額,或伸臂托塔,表演者作各種驚險動作,但幡竿不能離身,不能倒地。
高蹺
漢族節日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歌舞表演藝術。高蹺歷史久遠,六朝以前稱“蹺技”;宋代稱“踏橋”;清代始稱高蹺。天津方言謂高蹺表演為“踩高蹺”。表演者雙足縛於1~3尺高木棍製成的“蹺腿”上,邊行走邊表演。清代中葉高蹺盛行時,高蹺腿子曾有高5尺者。高蹺有文、武之分:文蹺以走唱為主,簡單的舞扭動作;武蹺則表演諸如倒立、翻筋斗、疊羅漢、跳高桌劈叉等難驚驚險動作。天津高蹺多屬武蹺,其舞扭動作,如倒立翻滾、前奔下傾等均有固定模式,造型美觀,氣氛紅火。清代以來,天津城郊高蹺會最為普遍,多以戲曲名目相標榜。表演時按戲目分項進行,演員在鑼、鼓、鐃、鈸擊打伴奏中舞蹈翻跌。本世紀30年代未以來,因戰爭和社會經濟破敗,各種社火活動消失。70年代末,社火會活動逐漸恢復,多數是高蹺老會。
秧歌
漢族節日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歌舞藝術,天津方言稱為“地秧歌”。在京津一帶,地秧歌有兩種區別:一是踩蹺與否,踩蹺者腿子也只1尺余;二是大扭大唱與只扭不唱之分。以上4種形式中,唯不踩蹺、只扭不唱,也不扮演故事角色者,僅配以服裝彩綢,隨鑼鼓伴奏碎步舞扭。至於“跑旱船”、“跑驢”等藝術形式,在天津往往是和秧歌會附在一起,也有的是附在高蹺會後,作為大劇目間的一種緩衝表演項目或短節目後的補充項目,在熱烈火爆之後,詼諧曼舞,使觀眾情緒為之一舒。

耍獅子


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表演藝術形式。獅子有大小兩種,大獅子扮演須二人,小獅子由一人扮演。獅子頭由竹藤作胎架,外罩著色珍珠線,全身也由珍珠線織成。因行頭、道具價值昂貴,早年天津城鄉各村獅子會只三四道,以城西姜家井的“捷獸老會”為最有名。捷獸會由五個大獅、四個小獅表演,拿手節目有“大痒痒”、“小痒痒”、“一柱香”、“馬馱象”等。其中馬馱象是兩三個大小獅子站在一個大獅子的肩背上且扭且行,這一動作純是力的顯示,總是獲得全堂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