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民俗學作為一門正在發展中的學科,適時地總結自己的不足,根據學術發展的規律及時調整本學科發展的戰略,也屬於民俗學學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
中國民俗學的歷史回顧
民俗學作為一門現代學科被引入中國,肇始於1918年以北京大學為中心的歌謠徵集活動。 1918年2月1日的《北京大學日刊》上發表了《北京大學徵集全國近世歌謠簡章》,從此揭開了中國民俗學的序幕。此後,1922年由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本辦的《歌謠周刊》,在其創刊詞中更明確提出了民俗學的學術目的:“本會蒐集歌謠的目的有兩種,一是學術的,一是文藝的。我們相信民俗學的研究在現今的中國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業,雖然還沒有學者注意及此,只靠幾個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麼來的,但是也不以不各盡一分的力;至少去供給多少材料或引起一點興味。歌謠是民俗學上的一種重要的資料,我們把它輯錄起來,以備專門的研究:這是第一個目的。”(《歌謠》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11月。)歷來為精英們所不屑一顧的民間俚俗歌謠,如今竟然刊登在堂堂國家最高學府的報紙上,並進入了學生的課堂,這在當時被看作是石破天驚的事情。在學術界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20年代末,除北方的北京大學外,廣州的中山大學又成為民俗學發展的另一個中心,1928年成立了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民俗學會,並創辦《民俗周刊》,出版了一批民俗學調查與研究著作,在學術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中山大學時期出版的著作中,以顧頡剛的《妙峰山》影響最大。妙峰山調查是北京大學風俗調查會1925年組織的一次考察活動,當時的調查文章在《京報·副刊》上以“妙峰山進香專號”的形式分六期刊出,1927年顧頡剛把這些文章匯集成冊,作為中山大學民俗學叢書的一種出版。妙峰山調查在學界影響頗大,何思敬在讀到“妙峰山進香專號”後,曾指出:在當時社會的知識分子中存在一種對於民眾生活知識缺乏和態度冷漠的“暮氣”,妙峰山調查是對民間文化、民間宗教“科學的調查是第一次,並且這第一次的調查已經得到很好的成績”;並稱讚說:“妙峰山專號就是打破這種暮氣的一個霹靂。”(《民俗》第四冊,上海書店影印本第一冊,1983年12月。)
北京大學的民俗學活動一直持續到1937年抗戰爆發,中山大學的民俗學活動持續到40年代初期。其間,20年代末到30年代後期的杭州、抗戰時期的西南、三四十年代的陝北等,都有一些屬於民俗學方面的活動,並出版有民俗調查和學術研究的成果。
從1918年到1949年的30餘年間,民俗學在中國的學術界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這種基礎對於一個新興的學科來講,還是相當不牢固的。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它沒有在大學和科研機構中占有穩固的位置,如建立系科、培養學生等;其次,它沒有以此為生的學者,民俗學在中國最早的提倡者大多數都沒有成為民俗學家,或者本來就是把民俗學作為自己專業的副產品。如顧頡剛提倡民俗學最為用力,但終其一生始終是一位歷史學家;中山大學時期的民俗學會會長容肇祖後來也是以哲學、歷史而享譽學界的;至於北大時期的周作人、劉半農,中山大學時期的楊成志等,也都不是以民俗學而立足於學界,後來對中國民俗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鐘敬文,在30代也是以散文而聞名於國內的,但他與其他學者不同,當時他已經立志要以民俗學為自己的學術目標。因此;我們認為,本世紀上半葉,民俗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開始進入中國,並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作為一門社會科學領域裡的獨立的學科,民俗學在當時的中國還遠沒有成熟起來,以後要走的路程還很長很長。
1949年至 1979年的 30年間,本來就沒有顯赫過的民俗學更加寂寞。在這期間,由於社會的、政治的原因,民俗學中的民間文學受到特別重視,得到了突出的發展。民俗學研究的部分內容也在其他領域得到了套用,如在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普查與民族識別工作中,對於調查者而言,民俗學成為必不可少的知識,而民族的風俗習慣也成為識別區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標誌。
1979年至今,民俗學從呼籲恢復到學科地位的最終確立,又走過了20年的歷程。如今的中國學界,民俗學已經登堂入室,被確立為社會科學大家庭裡面的一門獨立學科,民俗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步入正軌,民俗學的學術組織紛紛建立,民俗學的學術著作不斷面世,全國各地建起了許多規模不等的民俗博物館,民俗、民俗學、民俗文物這些過去不被人們所重視的名詞.現在也已經廣為人們所熟知。可以說,現在已經到了中國民俗學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黃金時期。
中國民俗學的現狀及其學科危機
中國民俗學經歷了近20年的恢復和發展,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開端。但是,居安思危,當前的中國民俗學仍然潛存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危機,這種危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學科名稱
1、民俗學對於學科名稱的爭議,不利於民俗學在當前學術界的順利發展。
民俗學雖然已在中國走過了80多年的歷程,們是,對於將本學科定為何名仍然是一個需要爭論的問題。現有的論點中就有“民間文化學”、“民俗文化學”、“民俗學”等幾種不同的觀點。主張用“民間文化學”為學科名稱的學者認為民俗學的研究對象現在已經擴展到整個民間文化領域,原有的民俗的概念已經不能涵括現在的研究內容。因此,要用“民間文化學”來取代“民俗學”。若依此說,同樣以民間文化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人類學似乎也應改名。“民俗文化學”的出現是近年來流行的把一般性概念套用“文化”一詞的結果,持此說者將民俗學的研究對象定為民俗文化,認為“民俗文化”一詞的內涵已經超出了原來“民俗”一詞的範圍。至於用“風俗學”替代民俗學,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論,早在30年代就有學者堅持這種主張,但並沒有在學術界流傳開來。類似的名詞概念的爭論還有,如“物質民俗”、“階級性”、“階層性”等等。
對於民俗學的學科基本概念展開爭論,確實有助於學術的發展,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科的規範化。現在國外民俗學界也有關於民俗學改名的爭論(李揚、王鈺純:《folklore名辯》《民俗研究》1999年第3期。),其起因主要是民俗學不光彩的歷史和民俗學在現代社會中的適應問題。但是,這種對於民俗學名稱的爭論,在當前的中國卻會對學科發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主要是因為,民俗學是近幾年才被國家承認為獨立學科的,國家確認的學科名稱就是民俗學。現在連自己的學科名稱都需要重新討論,這很容易被那些對民俗學懷有不良用心的人所利用,用以作為打擊稚嫩的民俗學的藉口。筆者認為,對於民俗學這個學科到底使用什麼名稱是可以爭論的,但從大局出發,在現階段應該努力維護“民俗學”這一已經被本學科和學術界普遍接受了的學科名稱,以利於學科的連續發展。
民俗內涵擴展與延伸
2、民俗學核心概念——“民俗”一詞內涵的擴展,與學科外延的無限膨脹,會給現階段民俗學的學科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當前民俗學受到重視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許多人文學科的學者開始關注民俗學,甚至將自己的研究領域擴展到民俗學的領域中來。說明了民俗學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已被廣泛認識,固然是十分可喜的現象。但是,還有種傾向卻不利於學科的發展,甚至會對現階段民俗學的學科建設帶來負面影響。這就是,民俗學的核心概念——“民俗”的內涵在被人為的擴大,致使人們誤認為什麼都是民俗,民俗無所不包,同時,民俗學學科的外延也在膨脹,出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分支學科。
民俗作為一種生活文化,它的範圍確實比較廣泛,民俗事家與其他許多學科領域、具體行業都會發生聯繫,如飲食民俗之與烹飪、食品業,居住民俗之與建築學、勘輿學,服飾民俗之與服裝行業,交通民俗之與交通、旅館、道路管理等。儘管如此,當與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出現交叉的時候,民俗學是有自己獨特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的。現在有些學者的做法卻是將某一類民俗事象與其 他領域硬性結合,便創造出一種所謂的民俗學的新的分文學科,而這種分支學科的學術框架往往又沒有什麼創新,幾乎是完全套用現有的民俗學理論框架,其基本模式是在民俗學理論框架中填充一些某類民俗事象的例子。民俗學的分支學科應該有,而且分支學科的出現也標誌著民俗學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不過.現在出現的民俗學的分支學科,存在的一個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失去了作為民俗學的學科特性,即沒有體現出是民俗學的分支學科。我們讀一些分支學科的著作,總會把這個分支學科和與它相臨的學科(如飲食民俗學之與烹任、食品,民俗語言學之與社會語言學等)混淆起來,或者,讀分支學科的著作與普通的民俗學概論類的著作區分不開。
與此類似,關於民俗概念內涵的無限制擴大問題同樣應該引起民俗學界的重視。民俗的內容涉及面非常廣,但民俗學對於所研究的對象並不是鬍子眉毛一把抓、而是主要研究屬於民俗觀念性的現象。早在民俗學的初創時期,曾擔任過英國民俗學會會長的博爾尼女士(char lotte sophia burne過去多譯為“班尼”)有段非常著名論述:“民俗包括作為民俗精神秉賦(the mental equip)的組成部分的一切事物,而有別於他們的工藝技術,引起民俗學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時所舉行的儀式;不是漁網和漁叉的構造,而是漁夫入海時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橋樑或房屋的建築術,而是施工時的祭祖以及建築物使用者的社會生活。” ([英]查·索·博尼爾著,程德祺澤:《房俗學手冊》,第一頁.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同樣是一件民俗物品,作為手工藝人會從製作技藝、用料、實用價值等方面去考慮問題,文物工作者會考慮它的文物價值,而民俗學者需要研究的是通過這件物品所反映的民俗活動(儀式)和民俗觀念。儘管我們現在也非常重視物品在民俗研究中的作用,甚至出現了“物質民俗”、“民俗文物”等名詞。但我們絕不能就物論物,必須看到物品後面的民俗意義。民俗物品的研究如此,其他方面的民俗學研究也是這樣。這個看法可能會被許多人認為太保守,筆者覺得即使保守一些,也比失去了自己固有的研究領域,最終成為一門沒有確切研究對象的學問要強得多。
學術素養
3、民俗學從業人員學術素養的欠缺已經成為學科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
前面已經說過,在民俗學發展的前30年中,真止以民俗學為自己專業的學者幾乎沒有,多數學者是在民俗學的行當里“客串”。對於這類學者來說.民俗學只是他們所研究專業知識的補充,並非是必須具備的知識。近20年來,出現了部分民俗學研究的專業人員。對於這些專業研究人員而言,從事民俗學的調查與研究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學術素養問題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我們現在民俗學的專業研究人員,大多數是文學(主要是民間文學)出身,這與近50年民間文學在中國的特殊地位有關。1979年以後,在中國有了恢復重建一些以前被取消的社會科學學科的可能性時,當時就是從事民間文學研究的學者最早認識到民俗學的重要性,而倡議恢復建立民俗學的。因此可以說,民間文學學者對於民俗學學科的提倡與重建功不可沒,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民俗學在人才培養和學科歸屬方面依附於民間文學(或者是文學)。
如果說,在學科恢復的初期,這種主要由文學出身的學者組成的民俗學的隊伍,基本上還能夠適應學科初創階段的需要的話,那么,隨著學科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從業者知識結構的欠缺而對學養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的問題就越來越突出,如今這種不利影響已經不只是學者本人的問題.還影響到了對下一代學術接班人的培養。這突出地表現在民俗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上面。過去,民俗學不屬於獨立學科,我們只能借雞下蛋,利用文學的碩士、博士點培養民俗學的高級人才,由於是文學的學位,所學的課程自然以文學為主,只是在專業課程的設定上略有側重。如今,民俗學已經成為獨立學科,必須有自己獨立的研究生課程設定,可是,我們面臨的難題是,有許多民俗學專業的學生必修的課程(如人類學、社會心理學、原始社會史等),指導教師本身就十分缺乏,致使教師必須與學生一起進行補課。
作為一個民俗學者,除了牢固掌握本學科的知識以外,還要對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文學、歷史學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並且能夠熟練運用田野作業和理論研究的基本方法。只有這樣,民俗學的整體學術水平才會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民俗學才能夠在社會科學之林中扎好根、發好芽。
研究專業性
4、民俗學愛好者眾多,但專業研究人員不足;民俗學民眾性學術組織雖多,但專業研究機構不健全;社會上民俗活動不少.呈現出的卻是一種虛假的學術繁榮,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民俗學潛在的諸多問題。
現在,全國有省市級的民俗學會近30個,地縣級的民俗學會則更多,儘管相當一部分學會有名無實,根本不搞學術活動,但每年全國各地組織的民俗學的會議也在十幾次。而且近幾年地方性學會動輒組織全國性、甚至國際性學術會議,聲勢浩大,規模不小,確實也在社會上為民俗學製造了一定的影響。除了學術組織舉辦的民俗學的活動以外.一些政府部門,其他的社會團體也利用民俗或者打著民俗的旗號舉辦一些活動。諸如此類,都造成了在社會上民俗學似乎十分繁榮、十分走俏的現象。
但從學科發展和學科建設的角度來看,對上面所說的這類民俗活動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許多學術組織召開的學術會議,參加人員雖然不少,論文數量也很可觀,但學術水平不高卻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造成學術水平不高的原因固然與我們學科尚處於初創恢復階段有關,更重要的還是由於民俗學從業人員的自身素質不高,學術水平較差。我國民俗學的隊伍中,大約80%以上是在基層從事民眾文化或者地方史志工作的人員;還有一部分是在政府部門的業務人員或管理人員,他們涉足民俗學的原因,是由於所從事的工作與民俗相關;在大學或科研單位中進行民俗學研究的專業人員,在整個隊伍中所占的比例大約不足10%。基層的研究人員受條件所限,主要是進行一些地域民俗的調查和研究工作;政府部門的民俗學研究者,主要是利用民俗學的現有成果為時政服務;因此,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的任務主要是由在大學和科研部門從事民俗學專業研究的人員來完成。而這部分專業人員的狀況又是如何呢?民俗學在多數大學裡,過去都依附在文學等其他學科之中,缺少起碼的資料、教學、辦公條件等各方面的積累,起步就處於劣勢;而且,現在多數大學裡的民俗學的教學或行政,仍然沒有擺脫受制於其他學科的狀況,沒有取得與其他學科同等的地位。至於民俗學在科研機構中的處境更是不容樂觀。至今在國家科研機構中(如社會科學院)尚沒有民俗學的位置,科研機構中研究民俗學的學者一般分布在文學、社會學、民族學等機構里,大多是以其他專業為主,兼營民俗學。這些,都是不利於民俗學學科發展的因素。
至於地方政府或其他社會團體組織的一些民俗活動,其動機就不是為了發展民俗學,而是利用民俗,以民俗為媒介企望能夠創造經濟效益。近些年各地搞的所謂“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許多活動,其中的“文化”的內容,主要指的就是民俗的內容。實事求是地講,這類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民俗學套用研究的活躍;同時,通過這類活動民俗學的學術研究創造了一定的條件。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在這類活動中也存在著歪曲民俗、製造假民俗,甚至破壞民俗的現象。對此,民俗學者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以免造成社會上的民眾對民俗學產生不好的印象。
民俗學界的學術活動雖多,但水平不高;社會上的民俗活動不少,但只是片面利用民俗。民俗學表面上的繁榮潛伏著學科的更大危機.這也是當前民俗學發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嚴重問題。
發展前景展望
中國民俗學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雖然存在著許多不足,甚至是致命的缺陷。但學科的發展前景並非是一片漆黑,展望即將到來的21世紀,民俗學的發展仍然充滿著機遇。
學科地位確立
一、學科地位的確立為民俗學會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97年,民俗學在傳入中國80年之後,終於在高等院校中堂而皇之的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民俗學取得了獨立學科地位。這意味著,今後民俗學可以培養自己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而不必象以前那樣,需要藉助其他學科的力量培養民俗學人才(所謂“借殼下蛋”)。截止到1998年底,在全國高校中,共有8所院校被國家授予培養民俗學博士、碩士的權力,其中博士點一個,碩士點8個。1999年秋,中國第一批以民俗學的名義招收的碩士、博士研究生進入高校,這標誌著我國在民俗學高級人才的培養方面已經步入正軌,在三五年之後,將會有一批受過系統學術訓練的民俗學人才進入社會的實際工作部門,民俗學將會在社會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產業發展
二、下個世紀,中國許多行業(尤其是第三產業)的大發展,將會為民俗學的生存創造良好的環境,為民俗學的套用研究提供廣闊的天地,為民俗學專業畢業的學生提供就業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將會促進民俗學整個學科的發展。
中國的產業結構在下個世紀仍然會有較大幅度的調整,民俗學將會在這種調整中成為獲益者。像旅遊業就必定會有在今後的國民經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為民俗學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套用民俗學、旅遊民俗學等與實際套用有密切關聯的一些分支學科也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全球經濟一體化
三、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必將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產生影響,對此,民俗學將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在保護本民族文化、了解異族文化,促進全球貿易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
民俗是一個民族的基礎文化,在民俗文化中最能夠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精髓,因此,民俗學通過對本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揭示民族文化的真諦,總結民族文化的精華,這在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抵禦外來文化的侵入等方向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跨地域、跨民議跨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行為將越來越多,對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民俗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將成為經濟活動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民俗學在這個領域內的研究將會對經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對經濟的發展帶來直接效益。
經濟發展動力
四、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將帶來文化教育的大發展,這在已開發國家已經得到了證明。我們國家的經濟將會在下一個世紀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屆時,人們的文化意識將會普遍提高,對於民俗文化的重視程度將明顯加大,民俗學將會在未來社會科學發展中受到應有的重視。
中國民俗
民俗定義
時光飛逝,這四個字雖然老套但確實是事實,不知不覺中,世界或者說中國已經步入了21世紀。中國歷來是傳統文化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明。而民俗作為文化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自然也有著許多豐富的內容。然而由於中國本身只是個開發中國家,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很大的變革,傳統與現代的衝突日益尖銳,因此民俗文化既不能拋棄傳統的,又必須面對現實。
當然定義總是需要的,究竟何謂民俗呢?一生致力於民俗學研究的“民俗學界泰斗”、北京師範大學已故著名教授鍾敬文先生認為,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的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於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布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一旦形成,就成為規範人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的一種基本力量,同時也是民眾習得、傳承和積累文化創造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
其實,在中國“民俗”一詞很早就已出現。如《禮記·緇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史記·孫叔敖傳》:“楚民俗,好痹車”等等。此外,還有不少意義與其相近的詞,如“風俗”、“習俗”、“民風”、“謠俗”等。鍾敬文先生認為,民俗大略可以分為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語言民俗。物質民俗主要包括生產、商貿、飲食、服飾、居住、交通、醫藥保健等民俗;社會民俗主要包括組織民俗(血緣、地緣業緣組織等),社會制度民俗(如習慣法、人生儀禮等)、歲時節日民俗及民間娛樂習俗等;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間信仰、民間巫術、民間哲學倫理觀念以及民間藝術等等。而語言民俗包括民俗語言和民間文學兩大部分。民俗語言如民間俗語、諺語、黑話、歇後語、謎語等;民間文學主要有神話、民間故事、民間歌謠等形式。
民俗文化現狀
我可不是什麼民俗學者,而且生活在城市,因此對這個方面的問題了解相當有限,不過我可以從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有很多人說,民俗的東西在年年變淡,即使是最民族最傳統的春節也感覺不到記憶中的“年味兒”,過年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中國民俗節日中的春節,總是誰都要過的吧,從現在來看,味道確實淡了不少,象我就是在家和平時一樣的坐在電腦前面,最多發兩條訊息給好友,12點左右在去看放爆竹。可是,我小時候可不是這樣的,至少,當時的人們似乎很熱衷於出來放煙花或者看別人放煙花,而且新村裡的人氣也旺的多,不象現在這么冷淡。(不過12點的人氣還是非常大的)
接下來的元宵也是如此。小時候的紙兔子燈,現在何處可尋?而且今年的元宵我在學校里過,連湯圓也沒吃,唉,真是慚愧呢。其他的節日如清明,端午等,至少在我生活的城市裡感覺也越來越淡薄,和情人,聖誕等所謂“洋節”也差好多呢。而且更加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也根本無法獲得,或者說沒處獲得一些關於民俗的知識和做法。當然,我雖然也屬於年輕人的一員,但是小時候畢竟還聽過一點東西,比如立夏碰蛋,冬至晚上不能出門等等之類。
以上是我表達的種種遺憾和不足,大家可不必灰心,雖然民俗意識有點開始淡化,但是並沒有消失,相反還在頑強地發展。再拿前面的春節來說,雖然年尾淡了不少,但是關鍵性的東西似乎一個不少。比如年夜飯啊,壓歲錢啊,除夕守歲啊,拜年啊,貼福字,買年貨啊之類,各家各戶還是都要做這點事情的。可見傳統民俗文化的影響力還是十分強的。
另外一方面,各類更加傳統的東西也不時地出現在我們的眼中。例如每年似乎都要祭陝西的黃帝陵。(台灣方面也一直在做的,不過地點有點區別)黃帝作為中華民族傳說中的始祖,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這樣的活動對發揚傳統的文化很有作用,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祭祖吧。還有山東的孔廟,也是每年搞祭祀活動的,孔子雖然不是什麼神明,但是確實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說他代表中國的傳統文化估計也不為過啊。與這些類似的還有在天津舉行紀念海洋女神媽祖天妃廟建立724周年盛會,同樣也為發揮我國民俗文化寶貴資源做出了表率。眾所周知,早在公元前776年左右,古希臘盛行每四年為祭祀雷電大神宙斯而舉辦奧林匹克競技大會的風俗。歷經2800多年斷斷續續的發展演變,這一古代廟會民俗競技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現代化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成為全世界各族人民最關愛的當代文化瑰寶,為發揮古代民俗文化資源的現代化效應樹立了最高典範。因此這樣的所謂效仿我覺得是很可行的。
而且還有所謂的宗族的問題,在傳統社會,宗族的關係是很強的,而今在城市中,這樣的觀念已經淡泊,而且由於計畫生育的原因,似乎宗族更加難以發展。不過呢,其實宗族這個東西在農村的勢力依然挺大,我倒是認為族譜還是比較有意義和價值的,其他的宗族的關係什麼的,雖然是傳統,但是如果沒有必要的話,消亡就消亡吧。
雖然我對民俗的了解比較有限,但是還是談了這么多關於現在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問題,這也正說明了民俗雖然受到現代化的衝擊,但是依然有著強勁的影響力,以至於我們這代年輕人對於一些傳統民俗還是有著一定的了解,這個無疑是個好訊息。下面的問題就是現代化,或者經濟發展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些影響了。
現代與民俗
如今,一提到民俗,仿佛是久封於書箱的古籍,隨手翻開潮氣霉氣撲鼻而來。但民俗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象徵、精神的靈魂,它不該被人們遺忘。隨著時代的發展,民俗也必然會隨之變化,這是歷史的必然。提了很長時間的移風易俗,回頭再看看很多傳統的民俗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不僅僅是形式的沒落,更可怕的是民俗中很多美好的東西也被我們遺棄了。中堂文化中"孝悌"和"家和萬事興",茶館文化中的"鄰里和睦",婚俗文化中的"白頭偕老"......生活是流動的,社會發展前進了,“俗隨時變”,節日文化當然也會相應地發展,民俗現代性也要與時俱進。
代表人物
鍾敬文、許鈺、董曉萍。
結語
文章也是該收尾了。民俗這個東西,從我的理解來看,是相當有意思的,主要是因為其覆蓋面實在太廣,能俗能雅。有的十分淳樸,而有的相反卻十分複雜繁瑣。從種種的民俗習慣來看,可以知道原來地域或者環境能造成如此大的差異。另外,一些民俗中的十分有價值的東西也可以經過“提取”,成為所謂的文化遺產。
國家的強盛不僅僅是經濟和軍事的強盛,一個民族的文化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而民俗在文化中可以說是一種基層或者說基礎的地位,基礎對與全局的作用我也不用多說了,大家應該都明白才是。所以往大處說的話,中華的崛起,和民俗文化息息相關。民俗文化的沉淪與崛起也許正是國家或者民族強盛一個反映吧。而從小處講,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成員,是不應該完全忘記民俗這個民族味道最重的東西啊,不說發揚至少應該繼承下去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