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附子丸--《雞峰》卷十七
【處方】大附子2兩,禹餘糧2兩,白馬蹄2兩,鹿茸2兩,烏賊魚骨1兩,龍骨1兩,當歸1兩半。
【功能主治】血崩日夜不絕,將欲困篤。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七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大附子丸用於血崩日夜不絕,將欲困篤。
【處方】大附子2兩,禹餘糧2兩,白馬蹄2兩,鹿茸2兩,烏賊魚骨1兩,龍骨1兩,當歸1兩半。
【功能主治】血崩日夜不絕,將欲困篤。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七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附子丸主治濕痹,陽虛陰盛,一身如從水中出;耳聾,出膿疼痛,耵聹塞耳;下焦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不通;風冷腰腳痿弱,(疒帬)痹不仁;腳氣,腰膝乏力...
處方一 處方二 處方三 處方四 處方五附子理中丸大蜜丸,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氣微,味微甜而辛辣。
藥品簡介 注意事項 貯藏條件神效附子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校注婦人良方》卷七。具有溫脾腎,退陰寒之功效。主治脾腎虛寒,嘔吐,或翻胃噎膈。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附方鹽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栽培品)的旁生塊根(子根)。植物形態詳川烏頭條,呈圓錐形,長約5~8厘米,直徑約3~4厘米,頂端寬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上身肥滿...
簡介 採集 藥材 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 性味腎附子丸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腎附丸”。 製備方法:
基本信息附子赤石脂丸,中藥方劑,用於老人、虛人腸胃虛寒,洞泄不禁。
附子赤石脂丸之一 附子赤石脂丸之二附子蓽茇丸,中藥方劑,用於助氣安血,大補沖任。主治經虛月候不時,腸滑下痢頻並。
附子蓽茇丸之一 附子蓽茇丸之二薏苡附子丸。成分有薏苡仁、炮附子,主治畏寒怕冷、手足僵硬,身麻肢痹。
炮附子丸--組成為附子(炮,去皮臍)2兩。出自《得效》卷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