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防風湯
正文
大防風湯來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組成
川芎(撫芎不用) 附子(炮,去皮、臍)各45克 熟乾地黃(洗) 白朮 防風(去蘆) 當歸(洗,去蘆,酒浸,焙,炒) 白芍藥 黃耆 杜仲(去粗皮,炒令絲斷)各60克 羌活<去蘆) 人參><去蘆)甘草(炙) 牛膝(去蘆,酒浸;切,微炒)各30克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加生薑7片,大棗1枚,同煎至180毫升,空腹時去滓溫服。功用
祛風順氣,活血脈,壯筋骨,除寒濕,逐冷氣,主治
痢風,患痢後腳痛瘓弱,不能行履;鶴膝風,兩膝腫大疼痛,髀脛枯瘦,但存皮骨,拘攣跬臥,不能屈伸。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大字類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