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大窯龍泉窯早期受越窯、甌窯和婺窯的影響,燒制與三窯特徵相似的瓷器。南宋中期以後,燒制了有自身特點與風格的梅子青、粉青釉,青瓷釉色的質地達到完美的程度,受到社會各階層的重視,從此窯場數量成倍增長,生產得到很大發展,終於形成一個新的青瓷窯系,影響遍及江西、福建等地, 產品遠銷東亞、東非、阿拉伯諸國,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窯窯址生產的產品工藝精湛,質量高,為龍泉窯其他窯址所不及,是龍泉窯的中心。20世紀20年代,龍泉窯窯址已引起人們的關注。陳萬里於1928~1940年間曾多次對龍泉窯窯址進行調查。1958和1981年兩次文物普查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龍泉窯窯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查。1959~1960年對大窯龍泉窯窯址進行了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泉窯址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址,以龍泉縣境內的窯址最為密集,有300多處,其中瓷器質量最好的窯址多集中在龍泉縣的大窯村一帶,這裡是龍泉窯的中心,故而統稱為“龍泉窯”。
龍泉縣位於浙江省的南部,甌江的上游,瓷土礦藏十分豐富,河流的兩岸山巒起伏,森林茂密,盛產燒瓷用的燃料——松柴。瓷窯可利用溪流的山坡選址,制瓷原料可依賴廉價的水碓粉碎並加工,成品也可從甌江順流而下運到溫州,瓷器的輸出十分方便,這些都是對瓷業生產十分有利的條件和環境。
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盛極於南宋晚期,北宋至南宋初年,主要生產盤、碗、壺等日用品,製作工整,普遍使用刻花,並輔以蓖點紋、蓖劃紋及波浪紋、雲紋等,釉層比較薄,釉色青中泛黃。到了南宋中期,出現了爐、瓶、渣斗、塑像等物,且每種器物又有多種式樣,裝飾以刻花為主,碗內刻雲紋的較多,釉層晶亮透明,已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瓷器是龍泉青瓷的最為有名的產品,約始創於南宋晚期。釉層豐厚滋潤,色澤晶瑩,特別是梅子青,色調可與翡翠相媲美。此期器物的造型更加多樣化,而且還出現了模仿玉器的琮,模仿銅器的鬲、觚、觶、投壺等,說明龍泉窯的青瓷已經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喜愛。
龍泉窯發展至元代,開始較多的燒制大件品物,這是制瓷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明代中期以後,由於各地制瓷業的興起,特別是景德鎮制瓷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些技工紛紛遷走,另行建窯,龍泉窯開始走向衰落。
窯爐和窯具
窯爐有龍窯和階級窯兩種,上部已殘。宋元時期的窯爐均為龍窯,依山坡建造,窯身狹長,前後傾斜。前端為火膛,中間為窯室,後部為排煙室。火膛平面呈半圓形。窯室前牆正中開狹長的火門,火門下有進風口。窯室似斜長的甬道,寬 2米左右,窯底呈斜坡狀。兩側窯牆用磚或匣缽砌築,牆中開設窯門。窯門和投柴孔的數量,視窯的長短而定。排煙室由煙火柱牆和後牆組成,煙火柱牆有出煙孔,排泄窯內的煙與廢氣。在大窯遺址發現一座南宋時期的龍窯,共有 9個窯門,其中8個開在東壁,1個開在西壁,且與煙囪接近。可以看出當時裝窯和出窯都集中在一邊。這和場房、出入道路有關。至明代,窯爐結構有了變化,出現了半倒焰式的階級窯。已發現的一座早遭破壞,僅見尾部兩室和一個煙囪。窯體前寬後窄,室與室之間有二堵擋火牆,前一堵下部砌有煙火弄 7個,後一堵擋火牆用匣缽砌成。有了擋火牆,使火焰的流向由平焰改為倒焰,使窯內溫度均勻,延長保溫時間,宜於燒制大件器物。 窯具有2大類:一類是盛放坯體的匣缽和墊座;另一類是用於間隔坯件和匣缽的墊環、墊餅等。南宋時期的作坊遺址發現一處。有場房、淘洗池、煉泥池。場房為三開間瓦屋,是窯工居住、堆料、製作和烘烤的場所。淘洗池 2個,煉泥池 1個,在場房後壁,四壁用磚砌成。
產品
北宋早期有五管瓶、雙耳瓶、執壺、碗、盤、洗等,白胎青釉,裝飾使用纖細的劃花。北宋中晚期產品以碗、盤為主,另有瓶、罐、缽和執壺等。灰胎,青黃色釉。普遍使用刻劃花,紋飾有水波、雲紋、蓮瓣、牡丹、焦葉、篦紋等。南宋前期,除繼續生產上述產品外,出現了爐、渣斗、塑像等新器形,而且每種器物又有多種式樣。裝飾仍以刻劃花為主,其中碗盤內常刻蓮花、荷葉,有的花口碗內刻雲紋,內底印陰文“河濱遺範”或“金玉滿堂”。這時的瓷器胎體厚重,圈足寬矮,青釉,釉色透明勻淨。南宋後期,是龍泉窯藝術成就的高峰,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成功地燒造出薄胎厚釉青瓷。其中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是它的代表作。胎色可分為白胎和黑胎二類,白胎居多,黑胎較少,黑胎青瓷系仿南宋官窯的產品。器物造型此時更豐富多樣,甚至出現了仿玉器的琮,仿青銅器的鬲、觚、觶、投壺等。元代龍泉窯生產規模擴大,品種增多,器型和裝飾有新的創造,產品漸趨厚重,釉層較薄,呈青色,生產了大量大型瓷器,有高達 1米左右的花瓶和口徑達60餘厘米的瓷盤,這標誌著當時制瓷技術的新成就。裝飾手法繁多,出現了點彩、印花和鏤刻等新的作法。花紋題材廣泛,不少器物上印有八思巴文以及福、祿、吉、吉祥等字。明代中葉以後,生產規模小,產品胎粗釉薄,器形呆板,質量粗糙,青釉多渾濁、灰暗。考古發掘情況
2007年1月20日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和浙江省龍泉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了龍泉窯考古發掘新聞發布會。會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曹錦炎宣讀了龍泉窯考古發掘的專家論證意見,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徐苹芳作了點評,相關領導和專家對記者提問作了回答。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耿寶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龍泉窯考古隊隊長沈岳明,龍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炳東等出席了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龍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藍伶俐主持。經專家論證,確認這個窯址是明代宮廷用瓷的產地。這次龍泉窯“大發現”,顛覆了此前“龍泉窯至明代已衰落”的說法,還原了一段真實的歷史。業內專家認為,這一發現在學術上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龍泉市博物館聯合對龍泉大窯楓洞岩遺址進行了主動性的考古發掘。從2006年9月14號開始,此次發掘已開展了4個多月,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2007年1月19-20日,在龍泉市召開了龍泉窯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與會專家對楓洞岩窯址發掘清理的遺蹟和出土遺物的價值和意義進行了論證。
本次發掘面積1600平方米,清理出了一些重要的遺蹟:計有窯爐遺蹟8座(包括龍窯和饅頭窯),房屋遺蹟6座,儲料池3座,轆轤坑2個,水溝13條,古代道路10條,古代石牆、匣缽牆21條。出土了豐富的遺物,包括瓷片、窯具和工具等,總數計有五十餘噸,其中完整和可復原的器物有近萬件。
專家認為,本次發掘清理出的重要遺蹟,填補了陶瓷考古的某些空白。清理的龍窯保存基本完整,包括至少由7次疊壓打破關係構成的一處龍窯,說明這處窯場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持續生產,反映了悠久的燒制歷史。由於窯爐還保存有相當完整的火膛、爐柵、煙道、投柴孔、通風孔等部分,是迄今發現的最為完整的龍窯遺蹟,窯的結構與以往南方地區發現的龍窯都有所不同,體現了龍泉青瓷生產的特殊工藝,為研究龍窯的發展和龍泉窯的燒成工藝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專家認為,此次發掘揭露了明確的明代初年的地層。出土的遺物為人們重新認識明代龍泉窯在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新的素材。發掘中出土了豐富的遺物,包括元代和明代地層堆積,有清楚的疊壓關係。特別是由於地層中出土了多件紀年器物,可以明確地確定明代初年的地層,其中出土的大量器物從器類、器形、和裝飾等方面極大地豐富了對明代龍泉窯的認識。以往對明代龍泉窯的生產情況很不清楚,大多認為明代龍泉窯已經衰落,通過此次發掘,使人們重新認識了明代龍泉窯的生產規模和水平,明代是龍泉窯發展的又一個高峰時期。
此次考古發掘找到了龍泉窯在明代燒造宮廷用瓷的實物依據。專家確定這處窯場的生產性質為:承接官府訂貨生產官用瓷器的窯場。本次發掘在明代初年的地層中出土了一批製作工整、紋樣精細、釉色滋潤、器形龐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龍泉窯瓷器中少見的。有大墩碗、菱口大盤、杯(高足杯、爵杯)等。其製作工藝和裝飾技法也異常豐富,裝飾紋樣中不僅有五爪龍紋,還有許多紋飾與景德鎮御窯廠明初的官窯器物十分相似,根據文獻記載,可以認定是來自中央政府的同一“制樣”,是龍泉窯為官府和宮廷生產的器物。這樣的器物在清宮舊藏中和明初南京城的某些遺蹟和功臣墓葬中也有發現,還見於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宮和東非的古代遺址中,說明這類官用瓷器不僅供皇家使用,還用於官方的賞賜。這類官用瓷器的生產時間大體從洪武到宣德年間,也對文獻中關於處州燒造宮廷用瓷的記載,作了很好的詮釋。由於在同一原始地層中同時出土有官、民兩類器物,結合文獻記載,專家推斷這處窯場應該是當地的著名窯場,承接了官府的訂貨,為明代中央政府生產官方用瓷。
目前考古發掘工作仍在繼續進行,野外考古發掘將於2007年2月中旬結束。大窯龍泉窯遺址岙底片楓洞岩窯址考古發掘今年結束後,2007年3月份開始對發掘出土的遺物標本進行整理,此項工作將持續一年時間。計畫2008年出版該窯址的考古發掘報告,之後浙江省考古所將出土文物標本按法定程式大部分移交給龍泉市博物館收藏展覽。
在考古發掘的同時,龍泉市政府加強了對發掘點的窯址保護工作。目前,根據省文物局的意見,龍泉已請省考古所專家做保護方案。由於該發掘遺址環境好,發掘遺蹟分布層次感和可看性強,有利於窯址的保護利用,專家建議把楓洞岩窯址發掘地點列入重點展示規劃,並作為重點旅遊線節點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