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田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東方縣境,總面積2500公頃。海南坡鹿是中國的熱帶珍稀鹿類,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
![大田自然保護區](/img/f/3f9/nBnauM3X0EDNxEDNxQTOyEDOyITM2cTO3UjMwADMwAzMxAzL0k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大田自然保護區](/img/b/29c/nBnauM3X0YDN1YTN4MTOyEDOyITM2cTO3UjMwADMwAzMxAzLzk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上世紀前半葉,海南坡鹿是在海南全島廣泛分布的野生動物。至五六十年代,隨著人類生活圈擴展,坡鹿數量急劇減少,分布點縮減至西部經濟相對落後地區。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坡鹿僅殘留不足30隻,鄰近滅絕邊緣。這殘留的最後幾十隻坡鹿全部隱藏在大田境內。
大田自然保護區分布著大量坡鹿喜食的植物,是坡鹿生殖繁衍的理想之地。為了挽救命懸一線的海南坡鹿,大田自然保護區聘請國內優秀科研及馴飼人員,從田野外捕捉坡鹿回來開展人馴養。經過幾十年不懈努力,終於使坡鹿這一珍貴野生動物物種重新繁衍壯大。目前,大田保護區的坡鹿數量已經超過400隻。
地理位置
大田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西海岸的東方縣縣城以東17公里的大田。
發展歷程
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走過了31個春秋。是一批批坡鹿工作者不畏艱辛,自甘寂寞的無私奉獻,以及國家、
![大田自然保護區](/img/7/eab/nBnauM3X1cjM2MzN1cTOyEDOyITM2cTO3UjMwADMwAzMxAzL3k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海南坡鹿最喜歡追逐紅雲,在有彩霞的早晨或流著火燒雲的傍晚,登高遠眺,會看見成群的坡鹿浮現在茫茫草海中,貼朝霞逐暮靄,洶湧澎湃般向著天邊涌去,而如果天邊出現的是白雲,坡鹿則不加理會,好一副“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情懷與傲氣。隨著人類活動的頻繁,自然生境的不斷惡化,特別是人為的狂獵濫捕,此景已難覓蹤跡。坡鹿在哀鳴,但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同伴一天天成為盤中餐、爐中膏。1976年,坡鹿終於迎來春天,在有識之士的奔走疾呼中,海南大田設站保護坡鹿及其生境,鹿群漸漸恢復往日的勃勃生機,坡鹿輕盈的身影也時而可見。
自然環境
大田自然保護區屬沿海台地,地勢較平坦,東部有緩丘出現。氣候有明顯的旱季、雨季之分,年均溫24.6℃;年
![大田自然保護區](/img/d/3df/nBnauM3X0gDM3MDO3YTOyEDOyITM2cTO3UjMwADMwAzMxAzL2k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群山環繞,青草茵茵,綠樹成蔭。置身於此,聆聽著深谷回音與百鳥鳴聲,呼吸著大自然的清新空氣。
遊客來大田旅遊,登上保護區眺望塔,可觀群鹿嬉遊。坡鹿最喜歡紅色,每當朝陽初升或殘陽夕照時分,它們便成群出來活動。這時登塔觀鹿最佳,偶爾還可看到山豬等野生動物出沒。
動物資源
大田自然保護區內有野生動物資源20種,海南坡鹿是主要保護對象。其他有水鹿、赤麂、豪豬、豹貓、野兔、小
![大田自然保護區](/img/a/a8e/nBnauM3X2UjMxQzMwUTOyEDOyITM2cTO3UjMwADMwAzMxAzL1k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海南坡鹿——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鹿科、澤鹿的一個亞種,世界上僅在中國海南島西部和西南部丘陵台地地區有分布。其藥用價值很高,歷來是人們圍捕對象,加上人類開墾拓耕,其野外分布區日趨狹窄,種群密度越來越小,已經面臨滅絕危險。拯救海南坡鹿已引起國際動物學界的關注。
形態特徵:體形較其他亞種小,角叉簡單,體態清秀,軀體不大,頸細長,尾短,四肢修長,肩高104~110厘米,體重60到100千克,毛色一般為赤褐色或黃褐色,因季節而不同。白天隱藏在僻靜的草叢樹林間,反芻休息。清晨和黃昏在草原灌叢中覓食,警覺性很高。坡鹿體形矯健,反應敏捷,可騰空跨躍2到3米高的樹叢和6到7米寬的溪流。坡鹿以草灌類植物為食,主要有草木植物扭黃茅、白茅,蕨類的海金沙,灌木類的毛果扁擔桿等以及厚皮樹、白格、黑格等幼葉50多種。春季3到5月交配繁殖,雌鹿妊娠期200到230天,10月產仔,母獸常常攜領兩長幼仔。
大田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經觀察試驗,採用奶山羊為坡鹿幼仔哺乳成功,達到了人工馴化飼養的目的。人工投料招引試驗取得可喜成果,坡鹿主動到食物投放點進食。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坡鹿,保護區內又建立了高圍欄保護核心區,面積達3平方公里,避免了牛、羊、狗等家畜與其爭食及對鹿數的干擾。經過努力,數量有了較增長,已達到1000多隻。
植物資源
大田自然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267種。頂極植物為稀樹草原。由於土壤乾濕的明顯不同,低平地熱帶草原又分成旱
![大田自然保護區](/img/4/ad5/nBnauM3XwMDN5YTMxcTOyEDOyITM2cTO3UjMwADMwAzMxAzL3k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低平地有刺喬、灌叢,常見種類圓葉刺桑、海南巴豆、布渣葉等。低丘台地熱帶稀樹草原、分喬灌草三層,喬木層又分兩層,第一層稀疏,每50m2僅有1~2株,主要為落葉白格、厚皮樹、黑格等;第二層為常綠喬木的幼樹或幼苗,如銀柴、赤才等,灌木層較茂盛,主要種類有黃荊、野黃皮、刺籬木等,草本層組成以旱中性草類為主,數量不多,蓋度也不大,主要種類白茅、黃茅等。
資源保護
1、就地保護:
![大田自然保護區](/img/8/477/nBnauM3X3MDO4QDO1UTOyEDOyITM2cTO3UjMwADMwAzMxAzL1k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根據大田自然保護區地理條件、社會環境、坡鹿的棲息環境和生活習性,採取相應保護措施。
①圍欄保護工程:圍欄是保護海南坡鹿的重要措施之一。1995年已將大田自然保護區全部圍上,並在區內劃分了若干個平時不封閉的小區。
②坡鹿飲水工程:大田自然保護區是一個十分乾旱的地區,每年旱季達7到8個月,為解決坡鹿飲水問題,在保護區內較低洼處挖掘水池,在雨季蓄存雨水及收集土層中涵養的水分,先後挖掘10多個坡鹿飲水池,保證了坡鹿的飲水。
③重新劃定保護區邊界:保護區初建時權屬問題沒有解決,在管理中經常與民眾發生矛盾,1985年當地政府對保護區邊界進行調整,使保護區有了法律保障,從而使坡鹿有了真正的家園。
④更新植被:A、火燒更新植被;B、疏伐或皆伐灌木,對較高的灌木林全部伐掉,對較密的灌木進行疏伐,這樣有利於草類的生長,增加鹿的食物;C、人工種植優質牧草。如:種植巴西苜蓿、象草、黃草等,對改善生境質量,增加坡鹿生境容納量有重要意義。
⑤設立哨所:保護區已建立9處哨所,常年有人住守、巡邏。
⑥灌溉工程:1995年從大廣壩灌溉渠道引水到保護區,1996年已開始受益,這一工程將繼續向保護區內部擴展。
![大田自然保護區](/img/7/b21/nBnauM3X3QDMxUTNwYTOyEDOyITM2cTO3UjMwADMwAzMxAzL2k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2、遷地保護:
遷地保護從1990年底開始,先後向7個點遷移了坡鹿。從1990到1993年向邦溪自然保護區引進18隻。1994年楓木鹿場引進10隻,1995年上海野生動物園引進10隻,1996年瓊山市山湖熱帶野生動物園引進15隻,1997年三亞市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引進20隻,金牛嶺公園引進4隻。以上這些保護措施將使坡鹿種群不斷擴大,以擺脫其瀕危處境。
管理狀況
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東方市境內,距八所鎮12公里,距西線高速公路出口4公里。保護區群山環繞,
![大田自然保護區](/img/1/066/nBnauM3X1gTMwMDMzgTOyEDOyITM2cTO3UjMwADMwAzMxAzL4k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2004年,經省政府批准,再將9.3萬畝封山育林區劃為海南坡鹿棲息地;國家林業局還啟動海南坡鹿拯救工程,將800多頭野生鹿遷移到周圍獼猴嶺、保梅嶺、赤好嶺進行野放,並共建立了6個坡鹿新種群基地等等。經過31年的保護與發展,海南坡鹿種群數量由原來的26頭髮展到現在的近2000多頭,從而使海南坡鹿成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成效最為顯著的物種之一。
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至今碩果纍纍,許多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各高等院校紛紛至此考察、學習和設點研究,慕名而來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在一代代坡鹿工作者的努力下,先後發表論文100餘篇,榮獲得了國家、省、市“先進集體”、省林業系統“文明單位”、首屆“中國野生資源保護獎”、“SEE·TNC生態獎”(2007)優秀獎、中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20餘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