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際傳熱大會歷史悠久,每四年舉辦一次,是目前國際傳熱學界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會議,被譽為國際傳熱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國際傳熱大會源於1951年在英國倫敦和美國亞特蘭大召開的傳熱會議。時隔十年,第二屆國際傳熱大會由英國和美國機械與化學工程師協會共同舉辦,分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1961年8月)和英國倫敦(1962年1月)召開。此後,國際傳熱大會便每四年一屆在歐洲、北美和亞洲召開,目前已經召開了13屆(Chicago,1966;Versailles,1970;Tokyo,1974;Toronto,1978;Munich,1982;San Francisco,1986;Jerusalem,1990; Brighton,1994;Kyong Ju,1998;Grenoble,2002;Sydney,2006)。
組織成員
:AIHTC為會員國制,由已批准的會員國各推選出2位代表組成大會協調機構。 目前會員來自亞洲4國:(東亞)日、中、韓,(南亞)印度;美洲3國:(北美)美、加、(南美)巴西;歐洲:英、法、意、德、荷;大洋洲:澳、新。
第七屆傳熱大會
主要內容
謝鳴教授代表我校參加了在波蘭克拉科夫市由波蘭雅蓋隆大學主持的“第七屆世界實驗傳熱學、流體力學和熱力學大會”。
本次大會主要側重在微尺度傳熱實驗方法和檢測技術;熱流動中單一流體或兩相流耦合換熱實驗方法和檢測技術;微小系統熱力循環實驗裝置與檢測方法;另外與上述實驗手段相配套的檢測設備開發、數據處理軟體編制和試驗現象可視化等等也有很多表現。深切感到國外許多大學對實驗的重視程度,在資金投入上力度也大,實驗設備系統設計合理、功能先進、相互配套、變工況能力強、易於操作和精度高,實驗設備的平均利用率比較高。通過實驗得到的結果、數據和結論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相比之下,雖然我校在實驗手段上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改善,有的學院已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學校整個實驗設備的配套性、變工況能力、精度和平均利用率等方面還有待提高。
謝鳴教授參加
謝鳴教授代表我校在實驗測量方法分組會做“Oral Presentation”和“Poster”,並與來自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德國、瑞典等國外同行及台灣地區同行進行了學術交流。此次是謝鳴教授第二次參加“世界實驗傳熱學、流體力學和熱力學大會”,第一次是2005年參加在日本仙台東北大學主持的“第六屆世界實驗傳熱學、流體力學和熱力學大會”。此次參加大會遇到一些上次與會各國學者,大家四年後又相遇,彼此感到很親切。通過這種方式擴大了我校在該研究方向上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