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際展覽產業聯盟(簡稱IEIA),為非官方、非盈利性組織。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展會”為使命,立足服務於全球中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及展覽貿易渠道,融合產業鏈上下游各要素企業,包含展覽組織機構、展覽場所、展覽服務企業、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NGO),為中小企業搭建線上及線下有效的國際行銷服務平台,營造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展覽產業生態圈。馬雲任聯盟名譽主席,衛哲擔任聯盟輪值主席。
國際展覽聯盟(原為法文Union des Foires Internationales,後改為英文Union of international Fairs ,簡稱UFI),於1925年在義大利米蘭成立,並將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在最初成立的時候,參加國際展覽聯盟的只是歐洲的20個展覽公司,而且也不是這些公司的所有展覽項目都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國際展覽聯盟成員。所以,參加UFI實際是兩種“概念”,一是成員單位(展覽公司),二是成員項目(即由國際展覽聯盟所認證的展覽會)。
發展變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展覽聯盟逐漸地發生了一些變化。先是,成員的地域擴大到歐洲以外;接著,主辦單位內的類別突破了展覽公司的限制,即展覽公司以外舉辦展覽會的單位(譬如協會、學會、其他類型的公司等)也可以加入。現在,國際展覽聯盟的成員範圍再次擴大,只要是與展覽業相關的單位,諸如:展覽館、貿易協會、展覽服務機構、展覽媒體等都能申請加入。
進入新世紀以後,國際展覽聯盟進一步將名稱做了修改,從原來的“國際展覽聯盟”更名為“國際展覽業協會”(使用英文名稱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但其簡稱仍沿用了UFI這3個字母。與此同時,UFI的標記也做了重要的改動。
歷屆會議
UFI是國際展覽聯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 FairsUFI)的簡稱。在2003年10月20日開羅第70屆會員大會上,該組織決定更名為全球展覽業協會(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仍簡稱UFI。國際展覽聯盟是迄今為止世界展覽業最重要的國際性組織。
1925年,國際展覽聯盟在義大利的米蘭成立,最初由歐洲的20家展覽公司組成。前期只有舉辦展覽會的展覽公司才能成為其正式會員。從1994年起,展館、展會以及會展相關機構(如貿易協會;展覽服務、管理、統計、研究機構;專業報刊等)也可被接收為會員。不過至今國際展覽聯盟80%的活動還是集中在展覽會舉辦行業。國際展覽聯盟總部位於巴黎,其法人代表為主席。日常事務由秘書長負責處理,日常運行主要靠會員繳納的會費。
截止到2004年8月,國際展覽聯盟所擁有的256個正式會員來自世界72個國家的155個城市,獲得國際展覽聯盟認可的國際性展覽會或貿易博覽會共有629個。此外,國際展覽聯盟還擁有40個協作會員,以各國的全國性會展行業協會為主。如德國的AUMA和FKM、美國的IAEM、中國的展覽館協會和深圳市會展業協會等。
會員的增加情況
儘管有越來越多的非歐洲地區展覽公司及機構申請加入國際展覽聯盟,但如今來自歐洲的會員仍占總會員數的70%,已獲國際展覽聯盟認可的展會也有80%是在歐洲境內舉辦的。獲國際展覽聯盟認證展會最多的8個國家除中國外全部是歐洲國家,這8個國家被國際展覽聯盟認可的展會數要占世界2/3。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全球較大規模的美國展覽界至今還沒有一個展會與國際展覽聯盟發生聯繫。顯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國際展覽聯盟的國際性色彩。
UFI會員每年舉辦4000多個國際、國內及地區性展覽會或貿易博覽會,總展出面積超過5000萬平方米,參加這些展會的參展商超過100萬,觀眾人數超過1.5億。當前國際展覽聯盟成員所擁有展覽中心可供出租的展覽面積高達1200萬平方米以上。
對國際性展會進行權威認證是國際展覽聯盟的核心任務。經UFI認可的展會是高品質貿易展覽會的標誌。展覽會舉辦公司只有在其舉辦的展會至少有一個被國際展覽聯盟認可後才有可能被接受為正式會員。一個展會要想獲得其認證,其服務、質量、知名度皆要求達到一定的標準。國際展覽聯盟對申請加入的展覽會的規模、辦展歷史、國外參展商比例、國外觀眾的比例等都有極嚴格的要求。國際展覽聯盟規定的註冊標準為:作為國際性展會至少已連續舉辦3次以上,至少要有2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20%的國外參展商,4%的海外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