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6年第1屆國際植保大會(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簡稱IPPC)在比利時召開,其後每4年召開一次,規模2000-3000人;1999年7月在以色列召開的第14屆國際植物保護大會上改為現名;同時該組織的章程和機構作了相應調整和改變。宗旨和原則
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論壇、講座適應經濟、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的植物保護概念、技術和政策。在研究人員、專家、種植者、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之間推動植物保護信息的發展和交流。工作語言、主要活動和出版物
工作語言為英語。每4年召開一次國際植物保護大會(IPPC),規模2000-3000人;組織地區會議;計畫並推動合作研究和擴展項目。主辦作物保護雜誌。為全球植物保護團體提供指導方針。開創並推動地區及全球植物保護科學研究及擴展的完整性,管理網站宣傳當前植物保護信息。籌備建立8地區網路中心開展交流活動。主要出版物為大會論文集(或論文摘要集)。會員設定和組織規模
設個人會員(individual Member)、聯繫會員(Affiliate Member)、協會會員(Associate Member)、社團會員(Corporate Member)到1999年第14屆大會為止,有代表24個國家的各1名成員組成該組織常務委員會。
總目標和使命
促進植物保護信息在研究者、推廣專家、種植者、政策制定者、管理人員、植物保護顧問以及環境和其他有興趣的組織之間的傳播和交流。以鑑定、評價、綜合和提高在經濟、環境和社會方面均可被接受的植物保護概念、技術和政策為目的,提供一個全球性論壇。
具體目標
(1)為國際植保組織機構管理、監督提供一個綜合的傳播作物保護信息和技術的主要國際論壇;
(2)通過發展國際植保科協個人會員、分會會員、協會會員和社團會員的方法來影響植物保護科學工作者內部的有計畫的整合以及加強其彼此間的聯繫與交流;
(3)建立8個地區性網路,各由一名地區網路協調人(RNC)負責,並在國際植保科協地區委員會政策指導下工作;
(4)促進IPM的新進展在研究以及植物保護科學中的套用;
(5)在地區和全球範圍內啟動、協調植物保護科學領域內的研究與推廣工作;
(6)通過地區網路中心,組織地區性會議,討論合作研究,推廣項目,並為未來研究和導向性推廣活動制定計畫;
(7)主辦一個以刊登害蟲綜合治理研究和推廣為特色的植物保護期刊;
(8)通過特定的研究和決議,為全球植物保護團體提供建議和政策引導;
(9)通過國際網際網路站在全球範圍傳播現行的國際植保科協章程和植物保護信息;
(10)以提高集約植物保護項目的重要性為目的,降低主要作物潛在性的巨大損失(>40%),提高生產率,以滿足世界人口不斷增長的需求。
成員
設個人會員(Individual Member)、聯繫會員(Affiliate Member)、協會會員(Associate Member)、社團會員(Corporate Member).到1999年第14屆大會為止,有代表24個國家的各1名成員組成該組織常務委員會。
組織機構
設全體大會、理事會、執委會、常設委員會。章程(草案)規定,理事會(Governing Board,GB)由16名理事組成,其中下屆大會承辦國的代表作為當然理事占1名額。按照地理分布建立8個區域網路中心(Regional Network Centers,RNC)開展活動:歐洲、北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北非、中非和東非、東亞和東南亞、南亞、澳大利亞。
出版物
主要出版物為大會論文集(或論文摘要集)。
主要活動
每4年召開一次國際植物保護大會(IPPC),規模2000一3000人;組織地區會議;計畫並推動合作研究和擴展項目。主辦作物保護雜誌。為全球植物保護團體提供指導方針。開創並推動地區及全球植物保護科學研究及擴展的完整性。管理網站宣傳當前植物保護信息。籌備建立8地區網路中心開展交流活動。
與中國關係
該組織1999年調整和重組後,2001年2月21日經科技部國科外發字[2001]48號大批准,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以聯繫會員(Affiliation Member)名義參加該組織。參該組織一直同我國保持非常友好的關係,在該組織秘書長Apple博士的大力支持下,1999年在第14屆IPPC大會上全體常委一致通過第15屆IPPC在中國北京召開。IAPPS章程(草案)規定,常務理事會(Governing Board,GB)由16名常務理事組成,其中下屆大會承辦國的代表作為當然理事占一名額。
為此,我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長周大榮研究員於1999年7月被選入第1屆常務理事會並委任為第15屆大會組委會主席。
IAPPS新近改革後,各成員參加國際組織活動和區域網路中心的建設,有待常務理事會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