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演變
![漢字演變](/img/5/583/n5GcuM3X3IDN4gTN3ATN5MzM0UTM2EDOyAzM1QTNwAzMxAzLwU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漢字演變如圖,由金文演變成篆文。
釋義
![楷體](/img/a/8da/nBnauM3X1QzMxUDOzATMw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E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惠
huìㄏㄨㄟˋ
1.恩,好處:恩~。~澤。~和。~愛。~握(恩惠深厚)。仁~。實~。施~於人。
2.給人財物或好處:~政。互~互利。~及遠人。~而不費(給人好處自己又沒有什麼耗費;常用以形容有實利而不多費錢財)。
3.敬辭,用於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贈。~臨。~顧。~存。~允。
4.古同“慧”,聰明。
5.姓。
英語釋義
benefit,favour,kindness
詳細釋義
![書法](/img/a/c76/nBnauM3XwEDNzcDOzATMw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E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僡、叀huì
〈形〉
1、(會意。從心,從叀(zhuān)。本義:仁愛)
2、同本義[kindheartedness]
惠,仁也。——《說文》
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慈民曰惠。——《周書·諡法》
分人以財謂之惠。——《孟子》
心省恤人謂之惠。——《賈子道術》
孫討虜聰明仁惠。——《資治通鑑》
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韓非子·內儲說上》
其養民也惠。——《論語·公冶長》
彭有守多惠政。——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又如:惠聲(仁愛而有德澤的美名);惠育(用仁心愛德加以養育);惠化(仁愛的教化);惠心(仁慈的心)
3、柔順;順從[mild]
義征不惠。——《史記·司馬相如傳》
荊南懷惠。——《魏都賦》
又如:惠音(和諧的樂音;對他人書信的尊稱);惠氣(和順之氣);惠來(招撫使之歸順)
4、通“慧”。聰慧[clever]
巧文辯惠則賢。——《國語·晉語九》
先言而後當者,惠也。——《晏子春秋·外篇》
惠者知其不可兩守,乃取一焉。——《管子·宙合》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觀君所言,將不早惠乎。——《後漢書·孔融傳》
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又如:惠悟(聰敏);惠美(聰明美麗);惠麗(聰明美麗);惠黠(聰慧)
5、美好[fine]。如:惠色(秀美的顏色,色彩);惠問(美好的稱譽);惠聲(美譽)
6、敬詞[your]。如:惠然肯來(函柬用語。表示歡迎光臨);惠郵(稱人郵寄來件的敬詞);惠書(稱對方來信的敬詞);惠賜(稱人所贈的敬詞)
〈名〉
1、恩惠[benefit;favor;kindness]
小惠未徧。——《左傳·莊公十年》
大王加惠。——《戰國策·魏策》
君之惠。——《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從君惠而免之。
今緩刑罰,行寬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韓非子·難二》
又如:惠渥(深厚的恩澤);惠義(恩義);惠潤(恩澤)
2、恩愛;寵愛[conjugallove]
小人懷惠。——《論語》。苞註:“恩也。”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詩·邶風·北風》
3、古兵器名。三棱矛[three-edgesspear]
二人雀弁,執惠,立於畢命之內。——《書·顧命》
4、姓
〈動〉
1、惠贈;給予好處[give]
君必惠民而己。——《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又如:惠貺(提到人家饋贈的客氣說法);惠鮮(施恩惠給貧困的人);惠而不費(加恩惠給人,而無所浪費損失)
2、付賬;付款[pay]。如:惠鈔(付錢);惠而不費(不用花費錢財,就能得到好處)
常用詞組
惠風huìfēng
[breeze]柔和的風,比喻仁愛
惠風和暢
惠更斯Huìgēngsī
[Huygens](1629—1695)荷蘭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光波動論的創立者。著作有《時鐘》、《擺動的時鐘》、《重力起因演講錄》、《論光》等
惠顧huìgù
[yourpatronage]光臨;惠臨——多用於商店對顧客
若惠顧前好,繳福於厲、宣、桓、武,不泯其社稷。——《左傳·宣公十二年》
惠濟Huìjì
[HuijiTemple]寺廟名。取“施恩於民,普渡眾生”義
額曰“惠濟”。——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惠勒-費曼理論Huìlè-FèimànLǐlùn
[Wheeler-Feynmantheory]一種相對論性的超距作用理論,其中假定宇宙中有足夠的吸收體,它是作為帶電粒子發出的所有作用的收縮點,輻射阻尼就是這個理論的一個結論
惠臨huìlín
[yourgraciouspresence]光臨,對迎接人到來的敬稱
惠然huìrán
[kindly]順心的樣子
惠然蒞臨
惠然肯來(函柬用語,表示歡迎客人光臨的言詞)
惠允huìyǔn
[behonouredtogetyourpermission]得到對方獲準的敬稱
惠澤huìzé
[kindness]惠愛與恩澤
惠州Huìzhōu
[Huizhou]廣東省縣級市及專區政府所在地。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在廣州東120公里,面積419平方公里。是東江流域物資集散地。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①《唐韻》《集韻》《正韻》胡桂切《韻會》胡計切,音慧。《說文》仁也。《書·臯陶謨》安民則惠。《蔡沈注》惠,仁之愛也。
又恩也。《書·蔡仲之命》惟惠之懷。
又《爾雅·釋言》順也。《書·舜典》亮采惠疇。《詩·邶風》惠然肯來。《毛傳》時有順心也。
又《增韻》賜也。《禮·月令》行慶施惠。
又賚也。《書·無逸》惠鮮鰥寡。《注》惠鮮者,賚予周給之,使有生意也。
又飾也。《山海經》祠用圭璧之五,五采惠之。《注》惠猶飾也。
又三隅矛。《書·顧命》二人雀弁執惠。
又《諡法》柔質慈民曰惠。
又州名。隋順州,宋改惠州。
又姓。出琅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
又通作慧。《後漢·孔融傳》將不早惠乎。《注》惠作慧。《說文》從心從叀。《徐鍇曰》為惠者,心專也。會意。①字從匚從自。
說文解字注
(惠)仁也。人部曰。仁、親也。經傳或假惠為慧。從心叀。為惠者必謹也。胡桂切。十五部。
( )古文惠。從卉。從心叀省。從卉聲。小篆省卉。
宋本《廣韻》
《廣韻·去聲·霽·慧》惠:仁也,亦惠然順也,又姓出琅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
原典出處
典籍 | 原文 |
---|---|
《論語·里仁》 | 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
《孟子·盡心下》 |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 |
《禮記·表記》 | 子曰:「口惠而實不至,怨菑及其身。」 |
《揚子法言》 | 惠以厚下,民忘其死。 |
《墨子·兼愛中》 | 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 |
《莊子·逍遙遊》 |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 |
《商君書·去強》 | 刑生力,力生強,強生威,威生惠,惠生於力。 |
《史記·五帝本紀》 |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
《荀子·大略》 | 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 |
《說苑·君道》 | 周公踐天子之位布德施惠,遠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出舉遠方之民,有饑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獄訟而失職者,有賢才而不舉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於其君之朝也,攝而進之曰:「意朕之政教有不得者與!」 |
《春秋繁露·王道》 | 天王使宰喧來歸惠公仲子之賜,刺不及事也。 |
《韓詩外傳·卷一》 | 王子比干殺身以成其忠,柳下惠殺身以成其信,伯夷叔齊殺身以成其廉,此三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豈不愛其身哉! |
《大戴禮記·保傅》 | 天子無思於父母,不惠於庶民,無禮於大臣,不中於制獄,無經於百官,不哀於喪。 |
《白虎通德論·謚》 | 《禮記諡法》曰:「翼善傳聖謚曰堯,仁聖盛明謚曰舜,慈惠愛民謚曰文,強理直謚曰武。」 |
《新書·道術》 | 心省恤人謂之惠。 |
《新序·善謀下》 | 雖彭越、陳狶、盧綰之謀,九江燕代之兵,及吳楚之難,關東之兵,雖百萬之師,猶不能以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關中之固也。 |
《中論·法象》 | 昔晉惠公以慢端而無嗣,文公以肅命而興國。 |
《孔子家語·大昏解》 | 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固臣敢無辭而對?」 |
《潛夫論·述赦》 | 夫養稊稗者傷禾稼,惠奸宄者賊良民。 |
《論衡·幸偶》 | 加衣恐主之寒,呼車恐君之危,仁惠之情,俱發於心。 |
《風俗通義·六國》 | 齊侯以為卿,辭曰:「羈旅之臣,幸若獲宥,及於寬政,赦其不閒教訓,而免諸罪戾,弛於負檐,君之惠也,所獲多矣。」 |
《孔叢子·嘉言》 | 陳惠公大城,因起凌陽之台,未終而坐法死者數十人。 |
《申鑒·政體》 | 問君以至美之道道民,民以至美之物養君,君降其惠,民升其功,此無往不復,相報之義也。 |
《忠經·聖君章》 | 惠澤長久,黎民鹹懷。 |
《獨斷·卷上》 | 皋陶與帝舜言曰「朕言惠可底行」。 |
《蔡中郎集·獨斷》 | 帝謚: 違拂不成曰隱,靖民則法曰黃,翼善傳聖曰堯,仁聖盛明曰舜,殘人多壘曰桀,殘義損善曰紂, 慈惠愛親曰孝,愛民好與曰惠,聖善同文曰宣,聲聞宣遠曰昭,克定禍亂曰武,聰明睿智曰獻, 溫柔聖善曰懿,布德執義曰穆,仁義說民曰元,安仁立政曰神,布綱治紀曰平,亂而不損曰靈, 保民耆艾曰明,闢土有德曰襄,貞心大度曰匡,大慮慈民曰定,知過能改曰恭,不生其國曰聲, 一德不懈曰簡,夙興夜寐曰敬,清白自守曰貞,柔德好眾曰靖,安樂治民曰康,小心畏忌曰僖, 中身早折曰悼,慈仁和民曰順,好勇致力曰莊,恭人短折曰哀,在國逢難曰愍,名實過爽曰繆, 壅遏不通曰幽,暴虐無親曰厲,致志大圖曰景,闢土兼國曰桓,經緯天地曰文,執義揚善曰懷, 短折不成曰殤,去禮遠眾曰煬,怠政外交曰攜,治典不敷曰祈。 |
《魯勝墨辯注敘》 | 墨子著書作辯經以立名本,惠施、公孫龍祖述其學,以正別 |
《列子·黃帝》 | 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
《鶡冠子·王鈇》 | 下情六十日一上聞,上惠七十二日一下究,此天曲日術也。 |
《文子·精誠》 | 積惠重貨,使萬民欣欣,人樂其生者,仁也。 |
《列仙傳·師門》 | 乃豢虬龍,潛靈隱惠。 |
《老子河上公章句》 | 絕仁棄義,絕仁之見恩惠,棄義之尚華言。 |
《韓非子·有度》 | 行惠施利,收下為名,臣不謂仁。 |
《慎子·逸文》 | 與天下於人,大事也,煦煦者以為惠,而堯舜無德色。 |
《諫逐客書》 |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
《管子·輕重丁》 | 甯戚馳而東,反報曰:「東方之萌,帶山負海,若處,上斷福,漁獵之萌也,治葛縷而為食,其稱貸之家刃惠高國,多者五千鍾,少者三千鍾,其出之中鍾五釜也,其受息之萌八九百家。」 |
《吳子·料敵》 | 二曰上愛其下,惠施流布。 |
《六韜·發啟》 |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賢惠民。」 |
《司馬法·定爵》 | 作兵義,作事時,使人惠。 |
《尉繚子·天官》 | 梁惠王問尉繚子曰:「黃帝刑德,可以百勝,有之乎?」 |
《三略·上略》 | 軍讖曰:良將之統軍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 |
拼音是hui的漢字
拼音是hui的漢字共有150個,如下: |
繪|回|會|灰|揮|匯|輝|毀|悔|惠|晦|徽|恢|穢|慧|賄|蛔|諱|卉|燴|誨|彗|琿|蕙|喙|恚|噦|暉|隳|麾|詼|蟪|茴|洄|虺|薈|繢|僡|儶|匯|叀|嘒|噅|噕|噦|嚖|囘|囬|圚|婎|媈|孈|寭|屷|幑|廻|廽|彙|彚|徻|恛|恵|憓|懳|拻|揮|撝|暉|暳|會|椲|楎|槥|橞|檅|檓|櫘|毀|毇|沬|泋|洃|湏|滙|潓|濊|瀈|灳|烜|烣|煇|煒|燬|燴|獩|琿|璤|璯|痐|瘣|眭|睢|睳|瞺|禈|穢|篲|繢|翽|翬|翬|翽|蒐|蔧|薈|薉|藱|蚘|蛕|蜖|褘|褘|詯|詼|誨|諱|譓|譭|譿|豗|賄|輝|迴|逥|違|銊|鏸|鐬|闠|闠|靧|韋|韢|頮|顪|餯|鮰|鰴|鼿|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