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
種中文名:台灣核果木種拉丁名:Drypetes formosana (Kanehira et Sasaki ex Shimada) Kanehira
科中文名:大戟科
屬中文名:核果木屬
科拉丁名:Euphorbiaceae
屬拉丁名:Drypetes
國內分布:產於台灣省宜蘭的龜山島和台東等地。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Journ. Fac.Sc. Univ. Tokyo Bot. III, 6(6): 337. 1954]
中國植物志號:44(1):042
形態特徵
台灣核果木屬於小喬木;枝條具棱,無毛。葉片薄革質,橢圓形至長卵形,長5-8厘米,寬3-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鈍而兩側不等,邊緣全緣或有細圓齒,兩面無毛;葉柄長約7毫米。總狀花序腋生,長6-8毫米,被短絨毛,有苞片;雄花:萼片4-6,覆瓦狀排列;雄蕊2;花瓣、花盤及退化雌蕊均缺;雌花:萼片5,狹橢圓形,覆瓦狀排列;子房長卵圓形,2室。核果卵狀橢圓形,長10-13毫米,直徑7-8毫米,被緊貼的灰色短柔毛,1室,1種子。
分類狀況
大戟科Euphorbiaceae
葉下珠亞科PhyllanthoideaeAscherson
核果木族Drypeteae(PaxetHoffm.)Hurusawa
核果木屬DrypetesVahl
現狀
瀕危(EN)
StatusinChina:Endangered(EN)
地理分布
生境生態
生於灌叢和林中。本種間斷分布於台灣、香港和廣東,具有學術研究價值。因其分布區狹窄且種群小,可嘗試作遷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