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豆腐箱

博山豆腐箱

博山豆腐箱以其特有的風味,走遍博山的千家萬戶後,竟登上了人民大會堂國宴之列,引起了中外客人的極大興趣。

簡介

博山豆腐箱博山豆腐箱

博山名菜 - 豆腐箱以其特有的風味,走遍博山的千家萬戶後,竟登上了人民大會堂國宴之列,引起了中外客人的極大興趣。然而,它的形成卻鮮為人知。

早在清朝鹹豐年間,博山大街南頭有一張姓,名登科,乳名張九,在京城一家叫 " 振泰綢緞莊 " 的大字號里當大師傅。此人聰明能幹,技術高超,在京都號稱“博山廚師第一人”。

來由

博山豆腐箱博山豆腐箱

大約到了光緒年間,五十多歲的張登科因病回到家鄉養病。不到一年的功夫,他的病就好了。博山部分商賈,知道張登科是位烹調高手,便與他在當時窯業十分發達的山頭合開了一家飯館,取名為“慶和聚”。
一天,張登科在京時的掌柜到周村去辦貨,順路到博山看望他。客人到“慶和聚”時已是晚上,館子裡準備的菜餚全部銷光,沒有象樣的菜招待客人。張登科靈機一動,用博山優質豆腐為主料,做了一道 " 箱式 " 素菜,主要配料是用炒過的蠅頭豆腐、海米、木耳、砂仁粉等裝入箱內,整個外觀呈箱形,用油炸成金黃色,勾欠後,更有金箱之感。席間,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客人,吃到這道別具風味的素菜時,讚不絕口。
客人問張登科菜的名堂時,他只好說出實情,客人見菜的形狀,又品過味道,脫口而出: " 真象個金箱,就叫它金箱吧! "
在座的一位客人,很是文雅,接過話薦說:“按吃法,叫金箱還不如叫開箱取寶更合情理。”於是,“金箱”這道菜漸漸在山頭部分窯主的酒席上出現,這道菜出現時,是一個“大箱形”,吃時很不方便。張登科就將其改為若干個“小箱”湊成一個“大箱”。因為此菜是道素菜,山頭人就按當地的命名習慣,管它叫豆腐箱。喜歡點“講究”的人,還是稱它為“開箱取寶”或“金箱”。
社會的黑暗,慶和聚的賒帳總也收不回來,店鋪瀕於倒閉。這時,張登科在京的掌柜再三邀他去京城。藉此,張登科又回到了北京,並將做 " 豆腐箱 " 的手藝帶進京城。從這之後,京城裡部分商賈的宴席上出現了“博山豆腐箱”,慢慢地一些官僚的家宴上也時常見到“博山豆腐箱”這道菜。
博山“三大業”(煤炭琉璃陶瓷)的興旺,與北京交易也漸漸多起來,飲食的交流也被重視,“博山豆腐箱”又傳回博山,成為飯館、酒家的“看家菜”。
到了民國初年,作為博山豆腐箱發源地的山頭,有個“同心居”飯館,掌柜的叫李同心,因烹調技藝超群,人稱 " 天師傅 " 。他根據 " 豆腐箱 " 的作法,將其外形的“箱式”改為“塔式”,並將“博山豆腐箱” 更名為“水漫金山寺”,使這道菜又賦新意。“水漫金山寺”共有四層小箱累成,上小下大,呈塔狀。上菜時,在盤子的周圍灑上適量的上好白酒,點燃後,關閉燈光,頗有煙霧水中金塔時隱時現之感。
後來,在博山的酒席上,只要是這道菜整個外形呈箱形的就叫它“博山豆腐箱”、“金箱”或“開箱取寶”;外形是“塔狀”的都叫它“水漫金山寺”傳至今天。

製作方法

博山豆腐箱博山豆腐箱

第一步,要先將豆腐切成長、寬、厚均為5厘米的方塊,一一放在平底鍋中油煎,煎至每塊豆腐六面都呈金黃色且較硬為度。稍晾後再用刀把每塊煎好的豆腐塊切去一面(約1厘米厚)當豆腐箱的蓋,餘下的那一大塊,從切口處用小勺將其中的豆腐挖出來,這樣就形成了許多空殼——也就是豆腐箱

第二步,將適量的瘦豬肉海米木耳剁成細末,加入味素醬油料酒雞蛋澱粉末、末和適量的雞湯或水,用力向一個方向攪打,作為豆腐箱中的餡料。

第三步,把餡料分別裝入每個豆腐箱中,裝滿、不留空隙,然後把切去的約1厘米厚的豆腐箱蓋蓋上,最後在切口處抹一些打勻的蛋糊,以便於粘牢。

第四步,將裝有餡料的豆腐箱平放在一個平底大盤中,加入雞湯、鹽、味素,放入籠屜,用旺火蒸20分鐘後取出整齊地碼放在大菜盤中,呈金字塔形狀。最後一步用雞湯、澱粉、調味品勾芡汁並燒沸,淋上香油,趁熱澆在豆腐箱上,即可上桌。

備註

需要注意的是,最後一道工序動作要快,趁熱澆上沸湯,才會有雲霧繚繞的感覺。再就是燒雞湯時,也可以加入少許青菜葉、紅椒,菜餚會更加誘人。

博山豆腐箱博山豆腐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