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五代,後梁貞明六年(920)屬威武軍長樂郡,後唐長興四年(933)屬長樂府寧德縣,後晉天福六年(941)劃寧德縣北部設定關隸鎮,鎮治設在西里(今鎮前鎮鎮前村)天王寺北,屬福州寧德縣。南平市政和縣後晉開運二年(945),南唐兵克建州,閩王王延政投降,福州屬南唐。後漢乾祐元年(948),福州守將李仁達叛南唐歸吳越。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歸順於宋。其間關隸鎮均隨福州變更其隸屬關係。
宋鹹平三年(1000)升關隸鎮為關隸縣。劃建寧軍建安縣東北部東平里、高宅里、長城裡、東衢里、感化里併入關隸縣,隸屬建寧軍。縣治移到感化里東岸口黃熊山麓。
宋政和五年(1115)改關隸縣為政和縣。
紹光三十二年(1162)改建寧軍為建寧府,政和縣隸屬建寧府。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建寧府為建寧路,政和縣隸屬建寧路。
明洪武元年(1368)復改建寧路為建寧府。政和縣隸屬建寧府。景泰六年(1455)劃出政和縣東部南里10都,北里11都、12都,東里13都、14都、15都歸屬壽寧縣。
清朝政和縣沿舊制,隸屬建寧府。
民國元年(1912)改建寧府為建安道,道署駐建安,政和縣屬建安道。民國16年廢除道制,政和縣直屬福建省。民國23年7月,福建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政和縣隸屬第十行政督察區,區署駐浦城。民國24年10月,全省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政和縣隸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區署於民國27年8月由浦城移駐建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福建省劃分為8個專區2個市,政和縣隸屬第一專區,區署駐建甌。1950年4月1日第一專區更名為建甌專區。1950年9月,建甌專區更名為建陽專區,政和縣隸屬建陽專區,區署駐建陽。1956年6月,改建陽專區為南平專區,政和縣隸屬南平專區,區署駐南平。1959年7月,政和縣改隸福安專區,區署駐福安。1960年2月,政和縣與松谿縣合併為松政縣,縣府駐松溪,隸屬福安專區,區署駐福安。1962年8月,松政縣分立,恢復政和縣建制,隸屬福安專區,區署仍駐福安。1970年7月,政和縣與松谿縣再度合併為松政縣,縣革命委員會駐松溪,隸屬建陽地區,1975年3月,松政縣再次分縣,恢復政和縣建制,隸屬建陽地區。1988年1月,建陽地區行政公署改名為南平地區行政公署,公署駐南平市,政和縣隸屬南平地區。
行政區劃
2000年至2003年,政和縣轄5個鎮、5個鄉:熊山鎮、東平鎮、鐵山鎮、鎮前鎮、石屯鎮、星溪鄉、外屯鄉、楊源鄉、澄源鄉、嶺腰鄉。
2006年5月26日,撤銷熊山鎮建制,設立熊山街道辦事處。原熊山鎮的行政區域為熊山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區域,熊山街道辦事處駐原熊山鎮政府駐地勝利街330號。
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數據:全縣總人口193169人,其中:熊山鎮32502、東平鎮23392、石屯鎮18558、鐵山鎮19026、鎮前鎮23838、星溪鄉15193、外屯鄉11368、楊源鄉15191、澄源鄉24640人、嶺腰鄉9461人,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
政和縣位於福建省北部,與浙江省南部相鄰,北緯27°03′-27°32′,東經118°33′-119°17′。境內東西最大距離7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6千米。總面積1735平方千米。地形:地貌屬東南沿海丘陵區,東高西低。全境中低山面積占82.8%,丘陵占9.5%,河谷盆地占7.7%。東部為鷲峰山脈北段,河谷盆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最高峰香爐尖海拔1597米。海拔最低的谷盆位於石屯鄉王山口,海拔僅為129米。
氣候:全境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西部18.3℃,中部17.4℃,東部14.7℃。年平均無霜期:西部262天,中部252天,東部212天。平均年降水量:中西部1609毫米,東部1926毫米。平均年日照1907小時。
水文:主要河流有七星溪、松溪等。
自然資源
政和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錐栗之鄉、全國最大的白茶基地,福建省重點林區、茶葉基地縣、茉莉花基地縣。全縣山地面積223萬畝,林木總蓄積量49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71.9%;全縣毛竹林面積38萬畝;錐栗面積14萬畝,規模全國第二;茶葉面積8萬畝,年產茶葉超過14000000斤,位居全省第五;全縣茉莉花面積已超過6000畝,規模全省第一。礦藏資源已探明的有鐵、銅、鉛鋅、鉬銀、黃金、水晶、硫磺、磷、鉀、明礬、滑石、高嶺土、珍珠岩、大理石、葉臘石等20餘種,共有礦床、礦點和化礦點62處,宋元明三朝曾是全國重要的白銀產地之一;水能資源豐富,水力蘊藏量達16.86萬千瓦,可開發13.4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為3.75萬千瓦。經濟
綜合
民國時期,縣內農業比重大,工業、商業及其他經濟比重很小。新中國建立以來,政和縣進行有計畫的經濟建設,加速社會總產值的增長。1988年社會總產值(1980年不變價)16320萬元,是1952年1205.44萬元的13.46倍;人均產值923.71元,是1952年161.92元的5.7倍。社會總產值中,產業結構比重有較大變化。1988年與1952年對比,農業由84.86%下降到39.45%,工業由10.45%上升到40.17%,第三產業由5.12%上升到20.36%。
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18.2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完成6.47億元、4.98億元、6.8億元,增長6.1%、24%、12.5%,三產比重為35.4∶27.3:37.3;財政總收入1.036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增長33.13%,其中縣級財政收入6282萬元,增長2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98億元,增長3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9億元,增長17.7%;農民人均純收入4380元,增長1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6元,增長16.42%;城鎮登記失業率3.84%;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6億元,增長20.4%;貸款餘額6.6億元,增長17.7%。年末,戶籍人口21.9萬人。
2009全年實現政和地區生產總值206171萬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8729萬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59454萬元,增長17.2%;第三產業增加值77988萬元,增長1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10.8%,上半年增長11%,前三季度增長11.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413元,比上年增長13.3%。地區生產總值由1994年5.1億元發展到2004年的10.6億元用了10年,而從10.6億元達到20.6億元,僅用了5年。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35.5:27.3:37.2調整為33.4:28.8:37.8,第一產業比重下降2.1個百分點,第二、第三產業比重分別上升1.5和0.6個百分點。
農業
新中國建立後,政和縣加強對農林水利的投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1988年,全縣農村共有固定資產原值13276萬元,其中生產性固定資產5576萬元,占42%。在固定資產中,鄉一級所有2896萬元,占21.81%,村一級所有2757萬元,占20.77%,村民小組所有524萬元,占3.95%,新經濟聯合體所有15萬元,占1.13%,農民家庭所有7084萬元,占53.34%。1988年,全縣已建成引、蓄、提水工程684處,10萬立方米以上水庫21座共249.7萬立方米,100萬立方米水庫1座;有效灌溉面積11.14萬畝,保證灌溉面積8.3萬畝,旱澇保收面積8.19萬畝(其中高產穩產田3.29萬畝)。農業機械方面,至1988年,全縣有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8006千瓦,其中大中型農用拖拉機50台共1708千瓦,小型和手扶拖拉機0.11萬台共9809千瓦,耕整機18台共47千瓦,機耕船60艘共530千瓦,排灌機械動力802千瓦,收穫機械動力47台共80千瓦,植保機械動力80部共142千瓦,畜牧業機械動力153部共540千瓦,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動力0.13萬部共11067千瓦,運輸機械動力0.12萬輛共10416千瓦,其他農業機械動力2865千瓦。半機械化農用手動噴霧(粉)器1.07萬部,人力脫粒機2.06萬部,膠輪手推車1.48萬輛。
200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30億元,增長6.3%。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服務業產值分別完成5.71億元、2.71億元、1.29億元、2188萬元、3574萬元,增長5.4%、12.0%、1.7%、3.8%、1.6%。茶、竹、菜、煙等特色農業效益凸顯,紅、白、綠三類茶葉在各種賽事活動中摘金奪銀;全縣3.07萬公頃竹林,竹業產值達3億元,竹業經濟進一步壯大;複種反季節蔬菜2000公頃,產值超5000萬元;種植菸葉1000公頃,產量3.8萬擔,特色菸葉“紅花大金元”試種成功。
工業
新中國建立初期,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1952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1149.07萬元,比1949年增長59.46%,農業比重占89.02%,工業比重占10.93%。1953年後經濟穩定發展。“一五”時期末的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1658.36萬元,比1952年增長44.32%。“一五”時期年平均遞增8.4%,農業比重占74.63%,工業比重占25.37%。1958年開始,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農業生產全面下降,工業生產畸形發展,之後又大幅度下降。“二五”時期末的1962年,工農業總產值降為1249.08萬元,比1957年下降24.67%。“二五”時期年平均遞減24%,農業比重占80.8%,工業比重占19.2%。1962年政和縣開始貫徹調整方針,工農業生產回升。“調整”時期末的1965年,工農業總產值1915.52萬元,比1962年增長53.35%。“調整”時期年平均遞增10.5%,農業比重占79.42%,工業比重占2058%。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工農業發展速度減慢。“三五”時期末的1970年,工農業總產值2887.29萬元,比1965年增長50.73%。“三五”時期年平均遞增8.3%,農業比重占74.91%,工業比重占25.09%。“四五”時期末的1975年,工農業總產值4429.56萬元,比1970年增長53.41%。“四五”時期年平均遞增13%,農業比重占59.96%,工業比重占4004%。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工農業生產基數增大,發展速度相應減慢。“五五”時期末的1980年工農業總產值6542.59萬元,比1975年增長47.7%。“五五”時期年平均遞增9.7%,農業比重占59.01%,工業比重占40.99%。1981年後,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生產迅速發展。“六五”時期末的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10280.41萬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比1980年增長57.13%。“六五”時期年平均遞增9.4%,農業比重占5303%,工業比重占46.97%。1988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2924萬元,比1985年增長25.71%。1986至1988年,年平均遞增12.7%,工業比重占50.45%,農業比重占49.55%。工業比重首次超農業。新中國建立40年來,工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16.93倍,年平均遞增7.7%。2008年工業總產值13.38億元,增長26.4%。50家規模工業產值8.2億元,增長49.8%;納稅4057萬元,增長98%,占工業稅收的94%。竹木、食品、水電、礦產四大行業規模工業完成產值7.1億元,增長48.6%。“政和白茶”和“政和工夫”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白牡丹城”和“一家及圖”被評為省著名商標;“一家竹筷”“稻香白茶”被評為福建省名牌產品;鐵山錐栗專業合作社、瑞茗茶葉有限公司被評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2年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53455萬元,增長17.8%,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首次超10億元,達105596萬元,增長23.7%,規模以下工業產值47859萬元,增長6.7%。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新增產值6178萬元,拉動規模工業增長5.2個百分點。從2005年-2009年規模工業產值年均增長31.%,實現了產值翻兩番。工業增加值完成53254萬元,增長15.4%。
交通
古道
政和縣古道因受地理和經濟條件的制約,普遍路面狹窄,高低不平,不通車輛。通往府縣的大道路面寬1米左右,通往鄉村的小路路面寬0.3~0.6米。縣際古道有7條:
政和至壽寧。為官府正道。由政和城關經稻香、外屯、湖屯、黃坑、黃嶺、新康、牛途,達壽寧縣的南溪,全程140公里。
政和至松溪。為官府正道。由政和城關經暗橋、梅坡,過寨嶺隘,抵松溪的茶坪,達松溪城關,全程25公里。
政和至建甌。為官府正道。由政和城關經官湖、桐嶺峽、富竹莊、際下,越金華隘入建甌縣界,全程33公里。
政和至屏南。為官府偏道。由政和城關經林屯、樟口,越九龍崗、茶林、大溪、楊源、上莊、深洋,抵達屏南,全程100公里。
政和至周墩。為官府偏道。由政和城關經東峰、外屯、稠嶺隘、下園、鎮前、泗橋,抵寧德縣周墩,全程60公里。
政和至浙江慶元。為官府偏道。由政和城關經稻香、鐵山、江上、嶺腰隘至浙江省境,過安溪、菊水,抵浙江慶元縣,全程80公里。
政和至建陽。為官府偏道。由政和城關經西津新口、護田、東平、界溪、嶺根,抵建陽縣焦坑,全程140公里。
政和縣自古村落分散,古道縱橫交錯。因一年四季降雨頻繁,大多古道為石頭路,路面鋪上雜石,陡坡處鋪成石級,三五里路建一個避雨亭,有的橋樑上面加蓋屋面;供行人避雨,也保證橋樑經久耐用。路亭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長方亭、八角亭、六角龍鳳亭、橢圓石獅亭、圓形蟹口亭、龍角亭等。民國時期全縣有古路亭431個。新中國建立後,由於修建公路拆除一部分,道路改線荒廢倒塌一部分和少量新建一部分,到1988年,全縣共有路亭百餘個。
航運
政和縣僅有松溪自古可通小木船。松溪航道在縣境內的航程為13公里,其中常口到西津10公里、西津到新廠3公里。明時,曾在西津設一碼頭牌坊。清嘉慶年間,朝廷在西津碼頭設有船差一職。
新中國建立後,縣人民政府逐年撥款整治河道,使航道保持5米寬、0.6~0.8米深。1965年,重修西津碼頭,寬20米,高10餘米,臨河鋪設石階36級,供過往船隻停泊、裝卸貨物。1968年後,隨著公路交通的進一步發展,水運銳減,航道逐漸荒廢。
省道
賽浦公路:起自福安賽岐港,經周寧縣、政和縣、松谿縣,迄於浦城縣城。全線長236.25公里,是橫貫閩東北,聯接閩浙贛三省的主要公路幹線,自80公里100米處進入政和縣境內,經郢地、鎮前、外屯、稻香、城關、寨嶺,於149公里處出界進入松谿縣,政和縣境內長65公里。政和縣負責施工境內53.27公里路段,於1958年7月動工,1959年4月竣工。國家撥款216.40萬元,政和縣投工125.66萬工日。通車後,經多次改造、養護,達到三級公路標準,據1988年設點測試,晝夜最大車流量達1221輛次,為原設計的6倍多。
甌政公路:起自建甌縣城,經東峰、川石、西津,至政和縣城止,全長89公里,境內長20公里。民國28至31年,完成土方工程;民國36年因籌建浦(城)福(州)線,公路基廢棄造田;民國37年復建政和縣境內城關至西津的土方工程。1957年3月,全縣組織民工和機關幹部職工參加修建政和至西津路段。1958年11月竣工通車,列為縣道。1962年11月,省森工局補助18萬元,修建甌政路伏演至鋪前3公里路段;1967年6月至1968年3月,省公路局投資61萬元建成西津公路大橋。甌政公路經多次修整,於1968年4月全線通車,達到三級公路標準,列為省道。
稻安公路:起自政和縣稻香賽浦公路的132公里868米處,經鐵山、江上、嶺腰,至浙江省慶元縣安溪鎮止,縣境內全長22公里,是通往浙江省的一條重要公路。稻安公路於1959年底開工,1973年10月竣工通車,前後歷時15年,分四期施工。第一期,1959年冬至1960年春,由鐵山公社組織沿線農民投義務工修建,開通稻香至鐵山4.69公里。第二期,1962年6月至1963年4月,續建鐵山至江上5.28公里,由鐵山公社組織民工修建。第三期,1965年至1970年,由省林業廳投資,續修江上至嶺腰8.75公里,由省建設兵團15團3營施工。第四期,1970年5月至1973年10月,由松政縣革命委員會組織民工續修嶺腰至安溪段的3.28公里的路段,由地區公路局撥款2.45萬元,林業局撥款2.46萬元。稻安公路經多次整修達四級公路標準。
大鎮公路:起自古田縣大橋鎮,經屏南縣、政和縣的上莊、楊源,至鎮前牛跡洋止,與賽浦公路相接,總長107.4公里,縣境內全長25公里,是閩北通往福州的主要公路。1969年3月,政和、屏南兩縣聯合組成“0195工程指揮部”,負責組織修建雙溪至牛跡洋段39.7公里,由省公路局第一工程隊負責施工,政和縣動員0.57萬多個民工,並向福鼎縣招收民工240人上場,1969年5月全線動工,1970年6月竣工通車,達到三級公路標準,工程總造價262.52萬元,全部由國家撥款。1983年,省公路局把大鎮線改為安嵩線,列為省道。1988年,經設點測試,晝夜最大車流量1100輛次。
教育
封建時代政和的教育都是私塾。由幾家或十幾家合請一位教師坐館授課。宋宣和五年(1123)朱松首創星溪書院後,政和學風日興。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全縣書院共有15所。清末,廢科舉辦新學,書院先後改為國小校。民國7年(1918),全縣有25所國小。民國14年,創辦政和縣初級中學,政府向富戶殷商籌募基金,並撥廟寺租銀充作教育經費。民國34年國小發展至52所,入學兒童0.31萬人。
新中國建立後,黨和人民政府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1951年向各方招收人才充實教師隊伍。1956年貫徹“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改造私塾,發動民眾興辦民辦國小,同時開展掃盲運動。在1958年“大躍進”中,政和縣初級中學升格為完全中學;是年起還陸續興辦各種中專學校。全縣公辦國小增加17所,民辦國小增至115所,入學兒童達0.97萬人。中學增設1所。“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等“左”的思想影響下,廢止考試和升留級制度,中國小教育質量下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教學秩序恢復正常,同時採取多種形式辦學,教育事業出現新局面。教育投入逐年增多,幼兒、國小、中學與中專教育和業餘廣播電視教育得到全面發展,師資隊伍進一步發展壯大。1988年,全縣共有幼稚園25所,其中公辦幼稚園5所,民辦幼稚園20所;國小365所,其中完小109所;普通中學10所;職業中學1所;機關幹部學校1所和電視大學、函授教學班等。在校學生總計3.54萬人,其中幼兒0.31萬人,小學生2.52萬人,中學生0.71萬人,職業中學生102人。鄭和縣師資隊伍共有教師0.21萬人,其中幼兒教師154人,中學教師0.15萬人,中學教師462人,職業中學教師9人。中國小校占地面積30.04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8.63萬平方米。
旅遊景點
飛鳳山公園位於城區、七星溪南側。始建於1983年。公園占地面積120.2畝,總投資51.07萬元。至1988年,園中植觀賞樹木200多種、2.5萬棵,栽植各種花卉138種。建有亭、閣、門樓、茶室、烈士紀念碑,開有環山路,置有石凳、石桌。園內設文化娛樂區、兒童活動區、安靜遊覽區、烈士紀念區和公園管理區。
洞宮山位於政和縣楊源鄉境內,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屏南縣鴛鴦溪上游,面積約1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459米。因山中一巨石呈“宮”字狀,奇山洞又有洞中宮殿之稱,故名“洞宮山”,山中有奇峰異景49處,其中以“花橋、虹溪、怪圈”三絕稱著。
名優特產
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為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一。原產於福建北部,以政和縣為主產區。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種為主體,適當拼配由小葉種茶樹群體中選制的具有濃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紅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黃色,宜清飲,也宜摻和砂糖、牛奶調飲。銀針白毫
銀針白毫又名白毫、白毫銀針。產於福建福鼎、政和。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體)的壯芽為原料,創製銀針白毫。約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在福鼎縣選育繁殖成功,於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的壯芽為原料,菜茶因茶芽細小,已不再採用。政和縣1880年選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種茶樹,1889年開始產制銀針。銀針白毫原料採摘標準為春茶嫩梢萌發一芽一葉時即將其採下,然後用手指將真葉、魚葉輕輕地予以剝離。剝出的茶芽均勻地薄攤於水篩上(一種竹篩),勿使重疊,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風蔭外,曬涼至八、九成乾,再用焙籠以30-40℃文火至足乾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籠曬至全乾的,稱為毛針。毛針經篩取肥長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稱銀針腳),並篩簸揀除葉片、碎片、尋質等,最後再用文火焙乾,趁熱裝箱。銀針白毫芽頭肥壯,遍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福鼎所產茶牙茸毛厚,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正和所科,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銀針性寒涼,有退熱祛暑解毒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