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楊源鄉位於政和縣東南部,1988年轄12個行政村,101個村民小組,共3248戶,16600人,其中農業人口有16155人,均為漢族。全鄉耕地面積23915畝,其中山地面積32.4萬畝,耕地面積2.2萬畝,水田22023畝。1986年楊源鄉被定為政和縣5個貧困鄉之一。
氣候環境
楊源鄉地處洞宮山與風山凹一線的東南坡,地勢略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800米以上。
群山綿綿,岩種複雜,溪流曲折。境內最大河流翠溪,發源於西北部的風山凹和牛樓山,向東南流經全境注入霍童溪。境內氣候冬冷夏涼,最高氣溫34.7℃,最低氣溫—12.2℃,年平均氣溫14.7℃,晝夜溫差大,具有典型的“南原北國”氣候特點。屬單季稻區。受夏季風影響,成為政和縣的降雨中心,平均年降水量1926.2毫米,坂頭、洞宮、翠溪一帶夏秋之交常受大風冰雹襲擊。
基礎設施
楊源鄉農業機械總動力2504.36千瓦;中小型水電站18個,總裝機703千瓦;水庫1座,容量10萬立方米。縣人民政府在楊源鄉洞宮興建的政和九層際電站,為全縣最大的水電工程,於1988年底竣工發電,年發電量3140千瓦。
境內政(和)大(橋)公路橫穿,距福州214公里,各行政村都已通公路。鄉內有中學1所,國小2所,幼稚園1所,在校學生745人;有鄉文化站、影劇院等娛樂場所;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7個。
2012年10月,貫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福建寧(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通車。途徑楊源鄉,楊源鄉設立有高速出口。寧武高速公路上的楊源洞宮山隧道6556米,是我省已建高速公路中最長的隧道;分水關隧道6051米,也是全省罕見的特長隧道。該高速公路上還有最密集的隧道群:政和縣楊源鄉的南地洋隧道至石屯鎮的石門隧道,連續長度27公里,由14座隧道和5座橋樑組成橋隧相連的隧道群,橋隧比占92.4%。至此,楊源至政和縣由原來的2小時車程縮短至半小時;楊源至福州市由原來的5個多車程縮短至2-3小時。
人文歷史
楊源鄉境內名勝古蹟甚多。境東南的洞宮山,群峰重疊,高聳雲天,狀如蓮花;九層瀑布,飛流直下,聲如雷鳴;怪石奇洞,星羅棋布,被道家稱為琅環福地。共有85個風景點,其中大小岩洞36個,有民間傳說魏虞二真人煉丹飛升的動人故事,為政和縣五大天然風景區之一。1936年葉飛率領閩東紅軍與黃立貴率領閩北紅軍於洞宮山會師,開闢革命根據地,留下著名的“洞宮山聯席會議”的革命史跡。政和九層際電站竣工後,又增添不少遊覽佳處。
楊源文化源遠流長,文人墨客眾多,文化遺產豐富,民風純樸。朱熹、趙迪等歷代文人墨客在洞宮山均留有墨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英節廟內的戲神壁畫,被載入《中國戲曲志》;仰頭村被譽為“閩東北紅軍會師聖地”;四平戲在楊源鄉保存得相當完整,戲曲界給予極大關注,譽之為中國古代戲曲的活文物,作為“千古絕唱”而載入中國戲曲史。2006年5月20日,四平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經濟發展
2018年楊源鄉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補短板、穩增長、擴投資、促發展的關鍵支撐,完成四平戲展演中心、污水處理廠、新東泰現代農業觀光園、安置房二期等項目建設。全鄉工農業總產值完成25187.7萬元,比增13%;農業產值14817萬元,比增10.9%;工業產值10370.7萬元,比增16.1%;固定資產投入23915萬元,比增59.5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4元,比增8.5%。各項工作成績喜人,基層武裝工作全縣排名第一,道安工作全縣排名第一。
楊源鄉是典型的勞動力輸出鄉,全鄉有6300多人分布在全國19個省市務工、經商。鄉村企業有茶廠、針織廠等12家。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馬鈴薯、甘薯、大豆等,總產量9079.2噸,其稻穀產量8500噸。經濟作物主要有錐栗、毛竹、茶葉、魔芋等,其中茶園面積5278畝,產量101.4噸。水果主要有獼猴桃、梨、桃、柿等,種植面積785.5畝,產量30噸;其中獼猴桃151畝,梨60.5畝。產於天井洋村的天井洋大雪梨,個頭大,一般每個重達1公斤左右,最大的曾
有4.38公斤紀錄,而且皮薄肉厚,汁多渣少,甘甜如蜜,果肉脆嫩,在全省梨子品質考核中被評為上品。全鄉擁有錐栗3.5萬畝,竹子2.6萬畝,茶葉5360畝,種植反季節蔬菜8000畝。2007年引種清香型特色煙“紅花大金圓”1000畝,並喜獲成功。
名勝旅遊
境內有省級省級風景名勝區洞宮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源英節廟、鐵坑殿、龍灘廊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坂頭花橋、洞宮山岩畫、落嶺橋、下坂橋等等4處。
鯉魚溪:始於唐代、鼎盛於清嘉慶年間的鯉魚溪,有一千餘年的歷史,現有大小鯉魚數千尾,顏色各異。村民們對鯉魚的感情都很深厚,視其為基始祖卜居禱告之物,在村規民約的約束下得到很好的保護。村民們還在溪尾修建了一個“鯉魚冢”,安葬自然死亡的鯉魚。
廊橋:落嶺橋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二年,最後一次修建是清光緒九年,橋長40.5米、寬4.3米,雨坡上留有窗格以採光,形狀為鏤空的瓶、桃、飛鳥、扇面、圓鏡,曾被”色影無忌“論壇網友譽為”最美的窗花“。矮殿橋又名水尾橋,始建於宋崇寧年間,重建於民國十八年,橋長19.5米、寬6.5米,不施一釘一鉚。
旅遊路線推薦:鐵坑殿→鯉魚溪→楊源英節廟(四平戲)→倒栽杉→楊源傳統村落(傳統廟會、新娘茶、新娘哭嫁)→坂頭花橋(農家樂)→仙女瀑布→洞宮水鄉漁村(可提供食宿)寶豐岩寺→洞宮傳統村落(農家樂)→麒麟峰、九孔岩、蛇頭岩→仰頭村(閩東北紅軍會師聖地)→下庫→霧中橋、怪圈→西岩古村(可通往陳峭景區)
風土人情
新娘茶:
在福建省政和縣高山區,千百年來流行著吃新娘茶的習俗。茶,是用喝的,為什麼又說是“吃”新娘茶?因為,新娘茶實際上是宴席,有豐富的菜餚。過去的傳統,新娘在結婚後要辦四次新娘茶:第一次是在婚後第二天上午,新娘要給公公婆婆、男方的舅舅、姑丈等長輩敬獻新娘茶;第二次是在婚後第三天上午,新娘要給來幫助辦喜事的婦女們敬獻新娘茶,以表感謝之意;第三次是在每年新春佳節期間挑選日子舉辦最為隆重的新娘茶,一般是正月初三、初六、初九三天,因為在婚後的第二年春節,男方的親戚會辦酒席宴請新娘,新娘為了答謝男方親戚而舉辦新娘茶;第四次是在端午節前一天,這次新娘茶是最隆重的,前三次沒有太多講究,相對簡單,隨著社會發展,現在前三次的新娘茶很少辦,但端午節的新娘茶是必須舉辦的,只是配茶的佳肴也有些變化。
過去,端午節期間舉辦的新娘茶是要精心準備的。來吃新娘茶的人主要是村里年長女性,吃茶前,主人要一家一家去邀請,受邀請婦女也會打扮一番,她們身著清一色的斜襟藍布衫,頭戴頭飾。新娘茶宴席上,一般擺放著配茶的菜餚和果點,酸、甜、苦、辣、鹹都有,主要是自家製作的各類菜乾、鹹菜、紅蛋,紅棗、花生、桂圓、瓜子、糕點、桔餅等。酸、甜、苦、辣、鹹寓意人生要經得挫折才可獲得幸福,紅棗、花生、桂圓、瓜子四中乾果寓意早生貴子。新娘穿上結婚時的新娘裝或款式古樸的紅衣裳,給長輩沖茶、敬茶,客人笑納後要表示恭喜。吃“新娘茶”隨到隨喝,不必帶任何禮物,茶過數巡就起身告辭,再趕到另一家的茶席。
客人喝完茶離開時,新娘在客人肩上披一根九尺九寸長紅喜繩,寓意是:九和酒諧音,表示主人以茶代酒感謝鄉親們;九為陽數,祈福新娘來年生貴子,添男丁。客人帶走紅喜繩,意味著從主人家借到喜氣,討到吉利,以示將來生活吉祥平安,幸福長久。
相傳,“新娘茶”的習俗,明代就已盛行,歷史久遠,儘管世代更迭,歲月輪轉,此俗盛行不衰,足見山里人情感之古樸純厚,人際之和睦融洽。
楊源傳統廟會:
楊源傳統廟會,和唐末著名農民起義黃巢起義有關,廟會祭奠的是討伐黃巢起義軍的福建招討使張謹。878年張謹在討伐黃巢起義軍時戰死鐵山,朝廷賜封“英傑侯”,楊源的“英傑廟”即是供奉英靈的殿堂。當初,張謹的後人從河南來政和掃墓,他們來到高山區楊源,這裡林蔭滴翠,溪流清泠,令人賞心悅目,為便於祭掃父墓,占卜此地是否適宜居住,隨手把一株杉樹倒栽在山上,又丟幾條鯉魚在溪中。第二年,山上杉木亭亭,溪中鯉魚嬉戲,張謹後人便選定在楊源定居。
楊源每年舉辦兩次廟會活動,兩次廟會形式相同,但祭祀的人不同。八月初六是張謹的生日,二月初九是與張謹一同戰死的副將郭榮的生日,每年的廟會便定在這兩天舉行。廟會的前一天,村里選派人到鐵山祭掃張八公(張謹在兄弟中排行第八)墓,從墳上采來青枝,掛在英節廟內的戲台左柱上。廟會當天一早,家家戶戶的女人端著自家煮好的祭品到英節廟供奉,香火密集如叢。男人便在廟前鳴放土銃,撼天動地,告慰英靈。然後將祖先像從廟中抬出來,神銃開道,抬土轎,打迴避、肅靜牌,鑼鼓喧天,大旗招展,一行浩浩蕩蕩登上山包,在空坪上列隊兩排。祭祖堂在坪上,抬像的人在人群的喝采聲中抬著祖先像跑進堂內,把像端放在祭台上,點香焚紙祭拜,二十把土銃依次鳴放。二十神銃是張姓家族的代表,廟會每年由二十戶張姓人家輪值。祭祖結束,將祖先像抬回英節廟,形式與去時相同。廟會活動時英傑廟裡的古戲台演“四平戲”三天三夜。由於廟會的舉辦,使“四平戲”這個戲劇活化石得以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