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
本病為少見病目前資料尚不足以統計本病的發病率。據估計在美國,消化性潰瘍的病人中,有0.1%~1%屬ZES,這一數字高低相差10倍,真實的發病率尚難清楚,在中國則更不清楚因為在中國胃泌素的測定,僅限制在少數大
城市醫院可以進行但從臨床病人來看,中國的發病率要低於美國,這僅是一種推測。促胃液素瘤的發病年齡多見於30~50歲,男性較女性為多,性別之比為1.5∶1~2∶1。
促胃液素瘤不僅好發於胰腺,也好發於十二指腸,1990年以後的美國文獻報導,十二指腸的這種腫瘤占促胃液素瘤總數的33%~38%有的報導為40%~50%,中國國內文獻尚未見報導促胃液素瘤又是多發性內分泌腫瘤Ⅰ型(MEN-Ⅰ)的組成部分MEN-Ⅰ型病例發病年齡偏輕,約20%的促胃液素瘤為MEN-Ⅰ型。胰的促胃液素瘤通常發現確診時已偏晚,有肝轉移灶的可高達40%~60%,而十二指腸的促胃液素瘤常較小,且常為多發。
病因
1.胃竇部G細胞增生原因不明可能是促胃液素分泌失去正常的反饋調節,胃竇部G細胞分泌促胃液素增加,反覆發生以致G細胞增生對G細胞的刺激主要是進食後食物中的蛋白質及其消化產物、迷走神經興奮,刺激促胃液素分泌正常情況下,促胃液素刺激壁細胞分泌胃酸,胃酸達到胃竇部,當pH<3時,可抑制促胃液素分泌這一反饋機制的被打破,致促胃液素不斷分泌,一方面G細胞因不斷分泌而致增生,一方面促胃液素不斷分泌而導致潰瘍病發生,且為頑固性潰瘍,臨床出現ZES,胃竇部當然也可以發生促胃液素瘤,增生的結果終於導致發生促胃液素瘤也是可能的但所占比例很少。
2.胰腺和十二指腸的促胃液素瘤可以單發在胰腺,也可以胰腺和十二指腸同時有促胃液素瘤也可以僅位於十二指腸十二指腸的常有小而多發的特點。
3.MEN-Ⅰ型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同時有促胃液素瘤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多為甲狀旁腺增生,但據文獻報導個別的也有僅是甲狀旁腺單個腺瘤的,在發病機制上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血鈣顯著升高和促胃液素瘤的發病機制可能有關。
發病機制
1.頑固性潰瘍病的發病機制促胃液素瘤分泌大量的促胃液素,這是一種多肽激素,包括含17個胺基酸(G17)和34個胺基酸(G34)的多肽等5種成分,其中G17作用最強。促胃液素瘤的瘤組織中和患者的血清中均有很多G17當然還有其他多肽,這種G17多肽不斷刺激壁細胞,分泌大量胃酸,終於造成胃十二指腸黏膜損傷,發生糜爛和潰瘍,由於是腫瘤的緣故,這一過程始終在進行,故一般消化性潰瘍藥物的治療難以得到好的效用,包括H2受體阻滯劑,H+-K+-ATP酶阻滯劑等。而採用一般的外科手術如胃次全切除術等,術後易發生吻合口潰瘍,這就是頑固性潰瘍名稱的來源,也是外科醫師發現這是由於促胃液素瘤所致的發病機制。
對於小腸,促胃液素可抑制其對水和電解質的吸收和促進小腸蠕動增快,故促胃液素瘤患者可有水樣腹瀉,同時促胃液素也可促進胰腺外分泌增加,也有增加膽汁十二指腸液分泌增加的作用。這些都加強了腹瀉的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腫瘤不斷大量分泌而致頑固性潰瘍合併出血、穿孔等嚴重結果。
2.病理
(1)腫瘤的部位:據文獻報導和統計,發現腫瘤的部位,有80%以上的促胃液素瘤發生在促胃液素瘤三角內三角的範圍為:以膽囊管和膽總管交界點為1;胰頭、體部交界中心點為2;十二指腸二、三部交界處為3。這12、3三點相連並自1點垂直向下,在十二指腸外側沿延長,此線與2、3點相連線延長相交,即成為一個三角形(圖1)。據1990年以後美國文獻報導,位於胰頭部的促胃液素瘤多為單發,約占50%,而位於十二指腸壁的可達50%,且常為多發,少數發生在胃竇部,有報導原發於淋巴結的極少數原發於肝的。後二者有爭論,認為原發仍在胰或十二指腸,但小而不易發現淋巴結和肝的病變是轉移灶,下面還要論及。
(2)腫瘤大小的病理特點:腫瘤大易有惡變和轉移,小則反之,這是一般腫瘤的規律,促胃液素瘤也符合這一規律,所特殊的是促胃液素瘤大的常位於胰腺,而小的多位於十二指腸這不是說胰腺中的胃液素瘤一長就是大的,而是發現時已經較大而已,但位於胰腺而容易長大且發生轉移,這是和十二指腸的促胃液素瘤小而不易長大,故轉移率遠較原發於胰腺的為低,有某種根本性的不同,也影響著兩個部位促胃液素瘤的不同處理。
據美國Werber等150例經驗,胰的促胃液素瘤平均大小為3.8±0.3cm2,只有6%小於1cm2,而十二指腸的瘤體平均大小為0.93±1.14cm2。另一文獻報導平均直徑為0.8cm,77%的瘤體直徑在1cm以下。瘤體大小是決定促胃液素瘤良惡性的主要標誌,病理組織學上常難以區別,即使肝轉移的促胃液素瘤的病理形態學也不能鑑別良惡性。這也是文獻報導,胰促胃液素瘤發現時已有60%病例有肝轉移而原發於十二指腸者肝轉移率只有4%的原因。另一統計即使十二指腸的促胃液素瘤如直徑為1.1~2.9cm者肝轉移率亦可達28%,直徑達3cm者即可高達60%,和胰促胃液素瘤一樣但較少見。
(3)消化性潰瘍:以十二指腸和胃竇部為多見。同一般潰瘍病,但在潰瘍病外科治療後,只要還留有部分胃組織,仍好發吻合口潰瘍如行迷走神經切除加幽門成形術,則仍復發十二指腸潰瘍,本病所致的潰瘍在形態上和一般消化性潰瘍無區別。
如促胃液素瘤位於胃竇部或潰瘍是由於胃竇部G細胞增生所致,則胃次全切除術後可以痊癒,但往往這種病例標本未作術後仔細的病理學檢查而被忽略了當然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
(4)組織學檢查:促胃液素瘤系APUD細胞腫瘤,在形態學上,光鏡下和其他APUD細胞腫瘤包括類癌均不易區別,即使在電鏡下可看到細胞內有分泌顆粒,但也不能確定為何種激素從病理學角度上,可以套用免疫組化染色法來確定,當然測定腫瘤內促胃液素水平更可確定,但臨床上實際已作了術前的測定,摘除腫瘤後臨床症狀病變消失,術後病理的促胃液素測定就非必需了。
促胃液素的腫瘤細胞形態學特徵是不統一的,這和胰島素瘤一樣。分泌促胃液素的細胞分化良好,有內分泌腫瘤所特有的組織學標誌,如鉻粒素、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酪氨酸羥化酶,腫瘤的超微結構可發現和胃竇G細胞類同的顆粒和胰島素瘤一樣,腫瘤內除主要是本腫瘤的G細胞顆粒外,還可以有A、D等細胞顆粒,這幾乎是內分泌腫瘤細胞的共性也有以檢查出這種病人的腫瘤中還含有一系列的內分泌多肽包括如生長激素、胰多肽、ACTH和血管活性腸肽,臨床上還報導過有庫欣綜合徵的促胃液素瘤病例。
臨床表現
1.頑固性消化性潰瘍85%的病例有頑固性的潰瘍病。易發生並發病且屬於外科處理的並發病,如多次潰瘍出血、穿孔,胃切除術後吻合口潰瘍、出血、穿孔等套用常規外科手術療法病情在短期內即可復發,這是本病最突出的表現,但在一些小的十二指腸促胃液素瘤病例,有的並不表現為頑固性的潰瘍病。
2.腹瀉促胃液素抑制小腸對水的吸收和促進小腸蠕動增快,使臨床有水樣腹瀉發生腹瀉可以和潰瘍病症狀同時存在,也可獨立存在。腹瀉的特點為:瀉出物呈稀水樣,夜間多發可導致患者代謝性酸中毒等。在有MEN-Ⅰ型時因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且促胃液素瘤的症狀也偏輕,腹瀉較少,低血鉀也不易發生。
3.MEN-Ⅰ型綜合徵文獻報導有20%~25%的患者促胃液素瘤是MEN-Ⅰ型綜合徵的一部分。MEN-綜合徵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常累及甲狀旁腺胰腺和垂體等。Ballerd等報導85例MEN-Ⅰ型患者81%累及胰腺,以促胃液素瘤生長為主,且這種病人的死亡也主要和促胃液素瘤有關,約1/3的MEN-Ⅰ型患者促胃液素瘤是首發的症狀,個別病例在促胃液素瘤發病20年以後才出現MEN-Ⅰ型的其他內分泌腺疾病。MEN-Ⅰ型患者常有家族史,故這種患者的近親調查很必要,以便發現新的患者。
診斷
1.定性診斷根據胃液分析與胃泌素測定進行,符合下列標準可考慮本病:①嚴重的消化性潰瘍;②明顯增高的基礎排酸量>15mmol/h或術後>10mmol/h;③基礎血清胃泌素>1000ng/L;④基礎血清胃泌素>200ng/L,鈣激發試驗後測定值增高295ng/L或促胰素試驗後增高200ng/L。
2.定位診斷通過B超、磁共振成像等明確胃泌素瘤的準確位置。
3.分型為了對ZES有更加明確的認識,Zollinger將ZES分為4種類型:
(1)典型的ZES:有急劇、頑固的潰瘍病的典型症狀,並有腹瀉或脂肪瀉,多次測定血清胃泌素均有明顯增高
(2)臨界型:發病歷史、胃液檢查及X線檢查均支持ZES的診斷,但多次測定血清胃泌素濃度均波動在正常上下(200~500pg/ml)。
(3)延遲或隱匿型:標準的潰瘍病手術後,仍持續有胃液分泌亢進表現。
(4)合併其他內分泌異常型:即除ZES外,尚合併有腦垂體前葉、甲狀旁腺、甲狀腺腎上腺或卵巢的腫瘤樣病變最常見者為甲狀旁腺腺瘤伴功能亢進。
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胃液分析由於促胃液素瘤大量分泌促胃液素,刺激胃酸大量分泌,BAO在多數病例>1.5mmol/L,即使已經做了胃大部切除術,BAO也往往>5mmol/L。由於腫瘤的分泌激素使酸分泌持續在高峰狀態,BAO和MAO的差縮小,也是本病的特點之一夜間胃液量超過1L游離酸量超過100mmol/L均有診斷意義。
2.血清促胃液素測定是本病最重要的診斷依據用放免法測定血清促胃液素,對診斷有決定性的價值美國不少醫學中心已對所有來診消化性潰瘍患者作此測定,以及時發現患者。正常人及非本病患者血清促胃液素濃度的正常值(國外標準)為200pg/ml以下,中國尚未見正式報導此值可作為參考,而促胃液素瘤患者的血清促胃液素顯著增高,常高於500pg/ml。如濃度很高,常常提示已有轉移,如測定濃度為200~500pg/ml疑為本病時應作促胰液素激發試驗和鈣離子試驗。
強效抑酸劑如長效H2受體拮抗劑和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可以引起藥物誘導性促胃泌素升高,這是由於這些藥物抑制胃酸分泌的反饋效應,應予排除。
3.促胰液素激發試驗(secretintest)本試驗被認為是簡單而可靠的方法,要採用高濃度的Kabi的促胰液素,注射後促胃液素瘤細胞迅即將所含的促胃液素釋放入血循環,引起血清促胃液素水平顯著升高。試驗方法為:注射前10min取靜脈血測定促胃液素數值作為基數對比。抽取促胰液素2U/kg,快速靜脈內注入。於注射後5、10、1530及60min時分別抽靜脈血測促胃液素。一般在注射後10min可出現峰值,比基礎值升高50%以上或增加100pg/ml為陽性。有報導注射後15min出現峰值。90%的促胃液素瘤的患者為陽性,據Frucht等研究報導本法比鈣輸注試驗為佳患者陽性率可達87%~93%,他們主張血清促胃液素增加200pg/ml作為診斷標準,並認為無假陽性,方法簡單可靠,但促胰泌素價格昂貴,在中國頗難推行。
4.鈣輸注試驗各文獻報導的標準不同,列出僅供參考。方法:試驗前30min取靜脈血測定促胃液素,作為基礎對比。然後每公斤體重每小時靜脈滴入葡萄糖酸鈣4mg或5mg,連續3h,試驗後每30min抽靜脈血測促胃液素1次。促胃液素瘤的患者,有80%其血清促胃液素水平可升高400pg/ml正常人及一般消化性潰瘍病人無此反應。本法特異性敏感性均不如促胰泌素法,但費用顯著為低。
5.其他方法如經皮經肝門靜脈插管分段取血測促胃液素可以達到定性、定位的目的。但本法既複雜,也非必需,臨床上實際已放棄不用。
其它輔助檢查:
影像學是定位診斷的重要依據,據文獻報導促胃液素瘤各種術前影像學定位診斷方法多數不滿意,茲分述如下:
1.超聲超聲定位對於發現胰腺較早而小的促胃液素瘤基本上無用,發現陽性者往往是偏晚期病人,且已有肝轉移病灶,如前述原發於胰的腫瘤平均大小為3.8±0.3cm2,B超可以發現,但位於胰頭後面胰鉤部者仍不易發現,對原發於十二指腸者無用。
2.CT總的來講,其效果要好於一般超聲,但陽性率不超過60%。雖本法在一般醫院已成常規檢查方法也是只發現胰腺的原發病灶而對原發於十二指腸者無用。
3.MRI和CT一樣此處不贅述。
4.超聲內鏡檢查對於位於胰頭和十二指腸的促胃液素瘤的發現有很大幫助,尤其是位於十二指腸的多發的、小的腫瘤。本法經口食管進胃先檢查胃竇部,順便查胰頭部然後進入十二指腸查十二指腸直達橫部及檢查胰腺,本法好處為如果在有經驗醫師的檢查下確定十二指腸肯定無腫瘤時,則手術時就可以不切開十二指腸作探查
5.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是指做腹腔動脈插管,作脾肝固有、胃十二指腸及腸系膜上動脈插管造影,亦有加上左右肝動脈插管造影以發現肝轉移灶的,MATON報導結合CT檢查對肝內腫瘤可發現率幾達100%,對肝外的促胃液素瘤的發現率亦可達70%。本法一般均在CT檢查後再進行二種檢查結合,陽性率可以有所提高,但這種方法複雜,費用高,在中國尚未為促胃液素瘤的診斷而開展過。北京協和醫院用此法作過胰島素瘤的定位,目前也僅偶採用。
6.選擇性靜脈取血測定促胃液素是經皮經肝門靜脈插管分段取血測促胃液素,本法北京協和醫院僅用於胰島素瘤的定位定性診斷現已基本不用為促胃液素瘤的定位定性實際上也無必要,且為創傷性,費用大,不如超聲內鏡,美國的經驗也認為本法並不比促胃液素瘤的影像學定位有何優越之處,此處只列述,並不推薦。
7.其他如選擇性動脈內注射促胰液素SASI在美國有經驗的單位陽性率可達89%本法是選擇性腹腔動影造影基礎進行的提供了一個定位定性方法,提高了一些陽性率,國外學者不少主張術中超聲內鏡檢查方法簡便,本法在術前即可進行,術中進行對發現十二指腸的小腫瘤、胰頭的腫瘤陽性率很高Schirmor等報導用111InPentetretide掃描,可發現十二指腸內直徑僅4mm的胃泌素瘤,但此法不易普及。
治療
胃泌素瘤的治療經歷了3個階段。20年前標準治療是全胃切除以去除胃泌素的靶器官。以後又採用H2受體阻滯劑和離子泵抑制治療避免了全胃切除。近10年來由於手術切除率提高,尤其是十二指腸腫瘤發現率增高且十二指腸部位的腫瘤惡性少,轉移率低術後療效較10年前有很大進步。因此目前臨床上均主張對局限性腫瘤采有用局部切除的方法而全胃切除可作為次要的治療手段。
1.手術治療根據患者的全身與局部情況選擇下列手術方式。
(1)胃泌素瘤的手術切除:目前應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治癒率可達30%~50%,位於胰頭部的腫瘤一般做局部摘除,尾體部的腫瘤可考慮行胰體尾部切除。十二指腸的腫瘤多較小,平均1cm左右,亦可行局部摘除術,十二指腸上小的多發腫瘤亦可逐個摘除。
(2)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目前已不提倡。但有下列情況之一在無肝臟或其他遠處轉移的前提下仍考慮行whipple手術:①同時有胰頭、十二指腸多發腫瘤;②十二指腸腫瘤已侵犯漿膜或侵及Vater壺腹部;③胰頭腫瘤>3cm或位置較深;④胰頭或十二指腸的腫瘤伴有局部淋巴結轉移者。
(3)全胃切除術:主要適應證是:①胃泌素瘤已廣泛轉移,手術不能切除轉移灶且術前採用非手術治療無效者;②曾行胃大部切除並已明確診斷為胰源性潰瘍再次急診或擇期手術探查中仍未發現原發腫瘤者。
2.非手術治療原則上只要胰源性潰瘍的診斷一經確定均應及早施行手術治療。內科藥物僅限於已有廣泛轉移的胃泌素瘤或有手術禁忌證的病人以及術前準備。藥物首選奧美拉唑(omeprazole)40~200mg/d劑量須個體化近來有人主張套用八肽或十四肽生長抑素。另外對於轉移性胃泌素瘤的治療可套用鏈佐星(鏈脲黴素)和氟尿嘧啶(5-FU)治療。開始化療前要求6周以上的制酸藥物治療以減少胃酸的分泌,胃酸分泌須控制在<10mmol/h。給藥方法:第1周期的第1天,鏈佐星1.5mg/m2體表面積,5-FU600mg/m2靜脈滴注第8天再加1次。間歇2周后重複1療程一般在用藥後4個月有效,維持10個月左右。
預後
本病預後主要取決於原發部位在胰腺還是在十二指腸。原發於胰的,已如前述,腫瘤較大,肝轉移率高。據Orlalf報導,有肝轉移者5年生存率約30%而無肝轉移者,5年生存率可以高達90%。這些實際上都是位於十二指腸的促胃液素瘤,都是個體小的腫瘤肝轉移少。有淋巴結轉移並不影響預後Werher等185例的隨診結果無肝轉移的15年生存率可達83%,有肝轉移的10年生存率為30%,這些都比一般消化道惡性腫瘤有肝轉移的預後要好。MEN-Ⅰ型的術後生存率也取決於有無肝轉移,無肝轉移的10年生存率可達90%有肝轉移則遠低於此,約30%。有報導全胃切除術的病人,5年生存率可達55%,10年生存率為42%,所以本病的治療,要以積極的手術療法為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