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原住民

北美洲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是對美洲所有原住民的總稱。美洲原住民中的絕大多數為印第安人,剩下的則是主要位於北美洲北部的愛斯基摩人。傳統上將美洲原住民劃歸蒙古人種美洲支系。當歐洲人首次來到美洲時,美洲原住民早已遍布南北美洲各地。美洲原住民所說的語言眾多,目前仍然存在的美洲原住民語言約有350個,分屬十幾個語系,至今沒有公認的語言分類。

美洲的發現與開發

自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並非亞洲的印度之後,歐洲各航海國如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荷蘭等,均相繼派出艦隊尋覓新航線,於是他們在美洲曾有一段競爭相當熱烈的歷史。1519年西班牙人寇蒂斯(Cortez)亦從古巴入侵墨西哥,1533年派札羅(Pizarro)越過巴拿馬地峽沿太平洋岸南下從秘魯登入,征服秘魯境內之印加帝國,西班牙勢力北始委內瑞拉、南達智利、向東達亞馬孫河口地區。十六世紀末期,全部南美重要地區均被歐洲各國發現殆盡。西班牙人最早發現美洲,聲勢也最大,當時西班牙人為尋求財富而征服美洲,其目的是金銀礦藏之地,他們先以多米尼加為基地,後改在古巴,向北美、中美、南美各地進展。

西班牙政府經營中、南美洲,到十六世紀中葉(1550年左右)其實際勢力自墨西哥向南到秘魯直到智利,以及拉布拉他河下游之地。此時葡萄牙人也在巴西東部建立殖民地,以聖薩爾瓦多(SanSalvador)為政治中心。西班牙人自十六世紀初征服中、南美直到十九世紀初,三百年來中、南美的政權均操在西班牙政府之手。西班牙在十九世紀初海權逐漸沒落,其在中、南美之政權,乃動搖而最後被推翻。西班牙與葡萄牙之勢力遍於中、南美各地,在北美方面,則以英、法競爭較為激烈。

英國經營北美路線有二:一偏北,乃位聖勞倫斯河之北;一偏南,乃為美國東岸各港口。法國發展於聖勞倫斯河與密西西比河的英國勢力範圍間。法國卡狄爾發現聖勞倫斯河之後,在兩岸建立夏季收集站收集皮毛,並在紐芬蘭沿海一帶捕魚作業。1604年建立皇家港(PortRoyal),1608年建立魁北克(Quebec)城,為法人真正經營加拿大之始。到1700年才有法國農民前來開墾聖勞倫斯河谷地平原;另一移民開發方向為沿俄亥俄河而下密士失必河到達河口地區,沿途建立許多據點作為防衛。法國勢力自五大湖區向南,英國勢力自阿帕拉契山向西,1755年英國發動戰爭,1763年英海軍占領魁北克城,法軍降,簽約於巴黎。法國盡失密士失必河以東之領土,而西班牙也是從法國得到了密士失必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之地。後者曾再度為法所得,最後於1803年連同密士失必河以西至落基山之地賣予美國,法國在美國地區內之勢力盡失。

美洲的地理位置

美洲位西半球,是西半球主要陸面。其經緯度位置北始北緯83°多(格陵蘭北端),南達南緯55°左右(智利南端)。不論南、北美洲,各洲南北所跨緯度都大,因此其氣候自熱帶雨林至嚴寒的極地氣候都具備齊全。東西經度的分布,則橫跨整個西半球的經度。美洲兩面臨洋,北臨北極海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遙遙相對,南端接近南極洲,它是最接近南極洲的一個大陸。在整個世界自然位置看來,位置比較孤立,在軍事觀點上看來,則比較安全。美洲與歐洲的關係,隨英、美、法、加以及西班牙經營拉丁美洲的淵源,更形密切。而西面與亞洲各國及澳洲之關係也相當密切。今日美洲與歐洲、非洲間的來往,還是依賴大西洋之海運與空運,其主要路線多集中於北美與歐洲之間。北美與歐洲之間的海運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

美洲西面雖然有大洋相隔,可是印第安人卻在2萬多年以前就從阿拉斯加遷入美洲,而考古學家亦發現中國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已從南海東航直達墨西哥。歐洲各國於十五、十六世紀經營美洲之時,俄國也從西伯利亞經營阿拉斯加與美國西北的俄勒岡地區。二十世紀的今天,在經濟和軍事上,美洲本來在地球上位置是比較孤立的,可是由於美國在國際關係中勢力之增強,美洲在國際關係上的地位也隨之漸形重要。

北美洲的居民

北美洲的居民種族可分為四種,即印第安人(Indians)、愛斯基摩人(Eskimos)、歐洲白人和非洲黑人。

北美洲原住民北美印第安原住民水上祭祀

(一)印第安人 約在2萬年前的大冰河時期,當時亞洲與北美間可能有陸相接或白令海峽為大陸冰河所掩,使西伯利亞的居民通過白令海峽進入阿拉斯加,後來逐漸南移,散布在南、北美洲,成為美洲的土著。就印第安人的體型來看,與中國日本韓國蒙古人種(Mongolians)極為接近。十五世紀末,歐洲人探險家來到美洲時,以為已到了印度,就稱當地土人為印第安人。由於他們的膚色呈暗紅棕色,亦被視為棕色人種

(二)愛斯基摩人 分布在北美北部寒冷氣候區,也是蒙古人種,今日愛斯基摩人分散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及格陵蘭(Greenland)等島。阿留申群島(AleutianIs.)上另有阿留申人居住。

(三)歐洲白人 於十五世紀末葉和十六世紀初始來到北美大陸。最先來的是西班牙人,在西印度群島、中美和墨西哥等地,建立了殖民地。來自英國的移民占有今日美國東部,法國多移往加拿大南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又有數以百萬計的歐洲移民,集體湧入美國。

(四)黑人 自十六世紀起進入美洲,主要是來自西非沿岸地帶的奴工,販賣黑奴的市場一直維持到十九世紀中葉,這種奴隸制度直到公元1865年才被廢除。

十九世紀初期北美主要的印第安部落

人種學家和史地學家常把北美分為幾個「文化區」,文化區是以某種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為劃分依據,印第安部落的分布,充分顯示區域差異。

(一)東北部主要是農耕村落,如易洛魁人休倫人德拉瓦人,以狩獵與採集為主。靠海的部落漁獵並重,他們是米克馬克人阿貝那基人貝奧圖克人

(二)東南部的切羅基人喬克托人克里克人,定居大村落里務農。在弗羅里達,蒂穆誇人以漁獵為生。

(三)五大湖附近,住著索克人福克斯人邁阿密人,他們割野生稻米,捕撈鱒魚。

(四)西南部中有霍皮人、納瓦霍人、祖尼人,種植玉米。附近的荒野中,木哈未人、皮鳥人捕獵小動物,採摘漿果。

(五)北美大平原是捕獵野牛的王國,有蘇人波尼人科曼切人夏延人奧薩格人基奧瓦人阿西尼本人黑腳人豁鼻人肖肖尼人,是平原上唯一同時從事狩獵與農耕的。

(六)西邊的加利福尼亞,波莫人邁杜人胡帕人採集樹果,捕獵小動物。

(七)西北部夸扣特爾人努特卡人海達人捕撈鮭魚。北方的奇佩維安人克里人,則捕獵馴鹿為生。

美國思想史上,巴特蘭是偉大的荒野保育先驅;他撒下的哲思種子,要到數個世代後才萌芽。作家托馬斯‧史羅特(ThomasSlaughter)最近寫了一本關於巴特蘭的書,他指出,「與其說巴特蘭是十八世紀的梭羅,倒不如說梭羅是十九世紀的巴特蘭。」

和梭羅一樣,巴特蘭探索大自然時,也是心靈與感官並用。他為參天巨木所震懾;看著鱷魚惡鬥,心膽俱裂;也為母親被獵人射殺的可憐小熊哀嘆。巴特蘭寫道,成了孤兒的小熊「走到屍體旁,嗅了嗅,用腳掌推了推,神情哀戚地仰頭哭泣,然後轉而面向我們,孩子般地放聲痛哭。」在拓荒時期的北美大陸,對動物的苦難與印地安人的福祉,能夠如此將心比心的,可是絕無僅有。早在原住民的福祉成為顯學前,巴特蘭便已投身其中。他究竟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巴特蘭兼有啟蒙時期科學家的思維與浪漫派詩人的心靈,」史羅特如是說。當時我們正坐在他位於紐澤西州的拉特格斯大學(RutgersUniversity)堆滿書籍的辦公室內,他在此地教授美國史。「他同時也是虔誠的貴格派教徒,堅信在上帝眼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生命都因著神的旨意受造。」你知道嗎?

西班牙探險家德索托(HernandodeSoto,1449-1542,首先深入北美大陸的歐洲殖民者)雖比威廉.巴特蘭早了兩個世紀征戰橫越美國,但是威廉‧巴特蘭在1770年代履跡的美國南方,人口卻比兩個世紀前更少、原始風味也更醇厚。在十五世紀的美洲大陸,東南邊區那些古老的社群(即今日所知的密西西比人)很快便敗給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武器與他們帶來的疾病。據估計,當時約有一百三十萬印地安人居住在該地區。到了巴特蘭的時代,僅剩下約四萬左右殘存的切羅基印地安人(Cherokee)、克里克印地安人(Creek)、賽米諾爾印地安人(Seminole)與喬克托印地安人(Choctaw),散居在阿帕拉契山脈(Appalachians)南部與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River)之間的零散村落中。對巴特蘭這樣的自然學家而言,這無疑是歷史上的幸運片刻:恰在原住民人口猛烈縮減之後,卻又在歐洲殖民者大量湧入以前。

現代的馬雅人

半數以上的瓜地馬拉人是印第安人,他們是馬雅人的後裔,在歐洲人抵達之前,馬雅人已締造了輝煌的古文明。他們遺留在中美洲森林中的古城廢墟,讓考古學者和觀光客大開眼界,驚嘆不已。印第安人之外的瓜地馬拉人,大部分是麥士蒂索人(Mestizo,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混血後裔)。從文化上來看,大多數的瓜地馬拉人都是已經摒棄傳統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並且歐化的混血印第安人,講西班牙語,遠離生長的村莊,定居在城市裡的貧民窟;只有極少數發達的拉迪諾人,在城市中過著舒適的現代化生活。

馬雅人的祈禱詞

湯普生(J.EricS.Thompson),英國考古學家,他在聖安東尼(SanAntonio)時,蒐集了全年農事活動所使用的一組祈禱詞。他們的農事活動包括砍樹、燒荊棘和撒種。祈禱詞節錄如下:「噢,神啊,我的父,我的母,神聖的烏茲‧呼克(Huitz-Hok),丘陵山谷的守護神,森林的守護神,請耐心聽我說。以前人怎樣的做,我現在也照做。現在我向你獻上我的祭品,但願你明白:我將違逆你的好意,可能你也會容忍;我會使你蒙受傷害,因為我為了生活將在你的身上耕作。但我祈禱,沒有野獸會跟蹤我,......沒有毒蜂趁我疏忽刺我。我祈禱沒有樹趁我閃神砸我,斧子和大砍刀趁我大意傷我。我將全心全意與你工作。」祈禱詞中,馬雅人顯然意識到:砍伐樹木會損壞地表,那是烏茲‧呼克土地神的臉;會冒犯丘陵山谷之神。這篇祈禱詞可以讓人理解,拓地造田的人是在表示歉意,因為他造成土地神臉孔的損傷,他正因在美麗事物上留下傷疤而深深懺悔。

印加

秘魯山間的印第安人建立印加帝國,以秘魯南部的庫斯科為中心。公元十五世紀初,勢力包括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及智利北部。隨著當時印加帝國的繁盛,庫斯科至今仍被認為是美洲大陸最古老,也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前最主要的城市。印加帝國境內有完善大路供聯絡及軍事之用,路途並設有驛站及烽火設施。印加的土地全屬於帝國、部落及祭司,農民收穫則由帝國、部落、祭司統一處理,人民生活安定。印加無文字,以結繩記事。

印加即太陽子孫之意,印加人認為太陽是他們的創造者,把太陽當成祖先。每年在冬至當天和六月間在庫斯科舉行盛大的太陽神祭禮。除崇拜太陽外,也崇拜雷神。他們和墨西哥高原上的印第安人崇拜太陽,敬奉風神、雷神、雨神一樣,都是崇拜大自然的宗教思想。

美國的種族

原住民──印第安人 在十七世紀初期歐洲人殖民美國以前,美國大陸就已經散居著150萬印第安人。雖然人口不多,印第安部落卻有好幾百個,生活方式各異,有的過農耕和狩獵的定居生活,有的則是以捕魚為生。

1.印第安人與白人:印第安人初遇歐洲人還以禮相待,他們把菸草火雞送給這些白人當作見面禮,並且教他們如何栽種玉米。直到今天,美國人還在每年的11月,以感恩節的名義感懷印第安人的友善。感恩節的食物有火雞、馬鈴薯、麵包和藍莓,這些都是印第安人當初吃的食物。傳說印第安公主寶嘉康蒂(Pocahontas),曾經從印第安戰斧下搶救了白人上尉史密斯(JohnSmith)一命。史密斯是英國在維吉尼亞詹姆斯鎮的殖民地領袖,後來娶一名印第安女子為妻;迪斯尼電影系列《風中奇緣》就是描述這段故事。獨立戰爭後,屯民越過阿帕拉契山脈往西移,並與印第安人簽了無數條約,但不久又違約背信。1830年國會授權將東部的印第安部落遷移到密士失必河以西,印第安人雖壯烈反抗白人的入侵,但由於寡不敵眾,加上各部落無法團結一致,又敵不過白人的槍彈,所有的抵抗都是徒然。酗酒加上歐洲人所傳入的疾病如天花、感冒和梅毒等,使得印第安人口急遽減少。平原印第安人包括阿帕契族(Apache)、阿拉帕歐族(Arapacho)、黑足族(Blackfeet)、車燕族(Cheyenne)、康曼契族(Commanche)以及蘇族(Sioux),都是靠捕獵野牛維生,當白人要將大野牛趕盡殺絕時,他們便予以反擊。傷膝之役(BattleofWoundedKnee,1890年)是白人和平原印第安人最後的幾場戰役之一,在這場戰役中,美國部隊屠殺南達科他州傷膝溪的蘇族村落;1854~1890年的印第安戰爭,瓦解了平原印第安人的勢力,不出幾年,野牛就被獵殺殆盡。倖存者被重新安置到保留區內,其中以西南部印第安人的人數最多。阿帕契族是最後被降伏的部落,直到1900年他們還在反抗保留區的生活方式。印第安保留區的總面積有2,000萬公頃,大多分布在最沒有經濟價值的乾燥地區,共285個保留區。

2.逐漸消失的歷史與傳統:印第安人在保留區內可以自治,但土地由聯邦政府的印第安事務局託管。美國聯邦政府對印第安人的政策在過去30多年來始終變來變去,搖擺於兩個政策之間,其一是逐漸打破保留區,讓印第安人完全融入美國社會,但多數印第安人都反對這個政策;其二是繼續由政府維護保留區。700萬名生活在保留區外的純種印第安人及印第安後裔,現已逐漸融入美國社會,而且由於有平等工作機會的法規,他們常能在學校獎學金與就業市場上有優惠待遇。紐約州的莫霍克(Mohawk)印第安人,便以具有在摩天大樓和大橋等既高又難的環境下工作的技術而聞名。只有生活在保留區裡的印第安人,會努力去維繫自己的歷史、傳統與部落宗教。但即使在印第安文化心臟地帶的西南部納瓦荷保留區里,都可見電子、伐木和採礦等現代工業。而事實上大多數印第安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都已經在都市安身立命了。

就這樣,在英國殖民地產生了一種當時歐洲各國所沒有的自由空氣與平等觀念。另一方面,英人對於這個美洲大陸的侵略,固然是以殖民為目的,但同時也具有征服的性質。阿茲特克帝國與印加帝國的滅亡,既然被認為是由於西班牙人的征服,則北美歐洲人以購買、欺騙,武力等方式奪取印第安人土地的事實,也具有征服與殖民的雙重性質。

加拿大的自然條件

(一)自然條件概述 加拿大地表形態的結構,反映了北美洲三大地形區的特點。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山勢高峻、年輕,由東側的落基山脈馬肯吉山脈,西側的海岸山脈以及中間的育空高原不列顛哥倫比亞高原等組成;東部是由加拿大盾地構成的加拿大低高原,又稱勞倫欽高地,是古老堅硬的結晶岩組成,久經侵蝕,基岩裸露、地勢平緩、土壤貧瘠;中部為遼闊的平原,它是北美洲大平原的組成部分,而平原上冰磧湖廣布;南部與美國交界處有著名的五大湖及聖勞倫斯河谷地。平原地勢由哈得孫灣向西、南逐漸升高,哈得孫灣沿岸是海拔200公尺以下的低地,大熊湖、溫尼伯湖一帶及其以東地區是海拔500公尺以下的湖區平原,湖區平原以西大部分是海拔500~1,000公尺的高平原,高平原的南部地表平坦,草原寬廣,又稱大草原。中部平原北部,由於大陸沉降,形成北極島群。

(二)冰河在北美 第四紀更新世時,北美大陸與歐亞大陸一樣氣候變冷,並且發生四次「冰期」。冰原規模和厚度各不同,最後一次冰期厚度稍小,前三次冰期最大時厚度常達2,000~3,000公尺以上。按冰期先後次序最早的內布拉斯加冰期,主源於基瓦丁冰原中心;第二次冰期是堪薩斯冰期,也源於基瓦丁冰原中心;第三次是伊利諾冰期,主源於拉布拉多中心;最後一次是威斯康辛冰期,持續時間最長,約70多萬年左右,它最後消融至今還不到2萬多年,留下的各種冰川地貌痕跡最為鮮明。上述四次冰期則以堪薩斯冰期規模最大,幾乎占大陸面積65%,其範圍大致在美國密蘇里河俄亥俄河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中部低地冰舌延伸最遠達北緯37°附近(圖5-1)。

北美中、北部的地理環境深受北美大陸冰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冰期前的地形廣泛受到冰川強烈的磨蝕作用。例如五大湖區東北面,以冰蝕地貌最為顯著,五大湖區本身原是構造谷地,冰川刨蝕後,加深加寬谷地並積水成湖;五大湖區以南以冰磧地貌為主。其次由於冰川的差別侵蝕和堆積作用,改變了冰期前的水系。例如密蘇里河與俄亥俄河原來分別是東北向和西北向注入哈得孫灣,冰期後密蘇里河改道向東南流、俄亥俄河改道向西南流,兩河皆注入密士失比河。第三是加拿大境內的大熊湖大奴湖溫尼伯湖,以及數以千計大小湖泊的形成,都與冰川作用有關。第四是在大陸冰川入海地方,多形成峽灣海岸。第五是在山地冰川如角峰、刃脊、冰斗、懸谷、U型谷等冰川地形都很發達。此外,大陸冰川也改變了冰期前土壤和植被的分布狀況。

加拿大少數民族

(一)印第安人

北美洲原住民加拿大原住民

1.冰河時期的移民我們不太確定北美洲的原住民,是在什麼時候離開東亞的故鄉,跨過了白令海峽(BeringStr.)的陸橋。這次遷徙約在公元前10000年結束,也就是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的末期。冰河消退後,獵人為了追捕動物,進入北美平原,由於移民相繼遷來,原本已經定居的住民,便往南移。最後抵達的是因紐特人,公元前2000年左右從極圈到格陵蘭(Greenland)都是他們的分布範圍。

根據不同的居住區域,加拿大的原住民分成6個文化圈:在極圈的林線以上住著因紐特人;副極地林區是迪恩人(dene)和克里人(Cree)的故鄉,他們主要是獵人和捕獸人。在東部林地則有阿爾貢金人(Algonquin)、莫霍克人(Mohawk)及蒙塔納人(Montagnais),他們栽種大豆、南瓜和玉米維生,采游耕的生活方式。東部居民最先受到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移民的影響,相較之下,平原印第安人、阿西尼博因人(Assiniboine)以及平原克里人(PlainsCree),則主要過著遊牧生活,圓錐頂的帳篷「teepee」是他們特有的住屋形式。高原印第安人在中央山脈的盆地和高原建村聚居,主要以鮭魚和野菜維生。西岸則居住著具有高度文明的部落,如海達人(Haida)、努特卡人(Nootka)、夸扣特爾人(Kwakiutl)和特林吉特人(Tlingit),他們雕刻圖騰木柱,住在長條型木屋,並且會挖空樹幹,製作獨木舟。

2.保留區內的原住民生活:加拿大境內大約有30萬名有登記身分的印第安人,還有大約20萬的印第安人和法國人的混血後裔,稱為「M?晹tis」。印第安語和方言就約有50多種。曼尼托巴省(Manitoba)的印第安人和混血人數居各省之冠,有登記的印第安人可以免徵稅,而且可自由往來於美、加邊界。1867年加拿大政府開始根據印第安法案,為原住民設立保留區,這對許多印第安人而言,卻意味著他們失去了土地。如今,住在保留區裡的印第安人,普遍存在酗酒、失業和家庭破碎等問題,印第安文化已經遭到威脅。

(二)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

1.北極圈的獵人:極圈附近大約有10萬名因特紐人,其中50%住在格陵蘭,25%住在阿拉斯加(Alaska),只有大約3,000人住在俄羅斯,因此,只有1/4(約24,000名)的因紐特人住在加拿大境內。「因紐特」在其語言是「人」的意思,而正式稱呼──愛斯基摩則是「吃肉的人」的意思。

愛斯基摩人終年都在冰雪覆蓋的苔原上生活,因此他們過著冬天住冰塊砌成的屋子、夏天住毛皮搭蓋的帳篷的移居生活。在遷移當中,雪橇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狗也成了無可取代的家畜。愛斯基摩人在海里捕捉海豹、海象、鯨魚;在陸地上獵捕馴鹿、鳥類;在河、湖裡捕捉鮭魚、鱒魚,不管肉或內臟都生吃。在苔原地帶由於缺乏蔬菜水果,所有維他命之類的營養都靠生肉、內臟來補給。所以,肉質鮮嫩的馴鹿都被徹底的食用了,就連難吃的海豹海象也被充分的食用,而人們不吃的肉和內臟就丟給狗吃,毛皮則用來製作衣服、鞋子和手套。

2.平等自由的生活:愛斯基摩人雖然生活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中,但是他們能配合季節的變化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捕獵了動物也平分,沒有貧富的差別。他們居住的北極圈周圍,有永晝(夏天),也有永夜(冬天)。因此他們吃飯或睡眠的時間都欠缺規律,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這就是他們的生活狀況。

3.經濟發展與原住民文化的存續:自從白人引進槍炮,在這裡捕魚後,愛斯基摩人自給自足式的狩獵生活開始有了變化。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白人更在這裡建立軍事基地,開發天然資源,愛斯基摩人再也無法回復到原本的生活,更糟的是,愛斯基摩人學習白人濫捕動物,導致狩獵生活無法持續下去。後來他們放棄了狩獵生活,轉而向外求職,或移居到政府為他們準備的住宅,接受生活保護,因為這種傳統生活已無法維生。

基地建設和開發事業完成之後,白人開始移居此地。失去工作的愛斯基摩人,就靠著「失業保險」、「生活保護」等費用維生,即使想回到過去的狩獵生活,獵物也已經被捕殺得寥寥無幾。由於白人帶來飲酒的習慣,今日有許多的愛斯基摩人酗酒,在這種情況下,愛斯基摩人的飲食和一般生活習慣都有很大的改變,食物都在超級市場或合作社購買,而年輕人也不再生食內臟,即使偶爾外出打獵,也只是為了取得他們的毛皮和牙齒,肉則完全丟棄。過去狗拉的雪橇,現在都改為動力雪橇;今日,愛斯基摩人的家庭里已有電視之類的家電產品,小孩也都上學學英語,如此一來,傳統的狩獵技術和各種生活習慣日漸消失無蹤。

科技已經進入北部,愛斯基摩人面對的挑戰是如何把科技套用在生活需求上,但是大規模的經濟發展計畫,卻對北部文化的存續構成了威脅。馬肯吉河(MackenzieR.)河谷該不該鋪設油管的爭議,使許多人了解到北部所面臨的威脅,1975年魁北克北部的克里印第安人和加拿大聯邦政府簽署協定,接掌大片地區的控制權,藉以彌補因魁北克詹姆斯灣(JamesB.)開發計畫而造成克里族人傳統狩獵地的損失。原住民的民族意識已日漸高漲,他們的領導者已決心改掉人民酗酒的習慣,達到自立的目標,直到最近,加拿大原住民才成功爭取到憲法所賦予他們的權利。支持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的聲浪愈來愈高,主要居住在西北地區的迪恩人,就不斷要求更多的自治權

考古學證實美洲原住民可能經由海路前往定居

一般人類學家認為美洲的印第安人,屬於蒙古人種的美洲支系。最早是在一萬一千五百年前,也就是第四冰河期的末期,海平面比現在低百餘公尺,他們從西伯利亞的楚克奇半島為了追尋野獸,沿著現在被白令海峽所覆蓋的陸地,徒步進入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其後幾百年,他們的後代逐漸向南遷徙,在北美、中美和南美定居,印第安人就被視為這些人的後裔。但是近年來,已漸有不同的看法。

一九九八年二月柏克萊加州大學語言學家約漢納.尼可斯在美洲科學發展學會年會上宣稱,在智利維德山發現人類文明遺蹟的地點。從計算機模型可以顯示人類從阿拉斯加遷徙到維德山大約需要的時間,顯然已有一萬兩千五百年的歷史。這個地點距離舊稱亞洲與阿拉斯加之陸橋約一萬哩,其年代比先前已知其它地點的時間顯然還要早一千二百年。人類在跋涉過阿拉斯加冰層後,兩地相距約八千哩。如果筆直的走,也要兩千年左右才能抵達。除非這些亞洲人抵達阿拉斯加後,便直奔智利,否則他們應會在這個大陸上盤桓數萬年才是。

尼可斯認為最具體的就是語言學上的證據,新世界語言族群約有四萬年左右的歷史。北美本土語言與他們本來的語言差異極大,必然已經過數萬年的演化。因此第一批越過白令海峽,從亞洲到阿拉斯加的人類,可能早在北美洲大陸最近一次冰河期前。語言學及實地發現之具體證據顯示,美洲最早的人類是在大約四萬年前自亞洲移來,而不是原來認定的一萬年到二萬年前。

一九九一年中國考古學家賈蘭坡曾說過,由骨針和人工取火的發現,對人類何時遷徙到美洲大陸可以說明美洲不可能會有三萬年以前的人類歷史,因為美洲尚未發現更古老的證據。即從理論上講,下列的條件不能忽略:一、得有人工取火:特別是當冰河期的時候,人類沒有一種禦寒裝備是到達不了西伯利亞地區的。美洲的第四冰河期──北美威斯康辛冰河期,開始於距今約八萬年,約在一萬年前才退卻,形成現在的間冰期。二、得懂得縫製「皮服」:「衣服」必須用針線連綴,沒有「衣服」穿,是無法通過東西伯利亞嚴寒地帶的。那種用獸皮擋風寒,肩冷披肩,腰冷圍腰,就不能稱「衣服」。但人類懂得穿上縫製的衣服則是很晚的事。在中國發現的骨針最早的紀錄是小孤山洞穴,距今也只有二至四萬年。從骨針的發現,估計印第安人的歷史最多也不會超過三萬年(55)。但是,這個觀點忽略了從海上到達美洲大陸的路徑。

北美原住民可能與台灣原住民同源

一九九九年四月聖塔芭芭拉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主任強森表示,四十年前在加州海峽聖羅沙島上的阿靈頓峽谷被人發現的遠古女性骨骸,被稱為「阿靈頓之泉」的大腿骨,經館內研究人員對骨骸進行脫氧核糖核酸(DNA)與放射性碳十四檢驗,發現她的生存年代距今可能已有一萬三千年,比原先估計多了一千四百年,也比已在蒙大拿、愛達荷及德州等地發現的其它北美遠古人類還要老一些,這位女性可能是目前所發現北美最早的居民。研究小組的調查結果也迫使人類學家必須重新思考有關人類最早是在一萬一千五百年前,也就是最後一次冰河時代末期沿著現被白令海峽所覆蓋的陸地,自西伯利亞徒步抵達北美阿拉斯加,然後才遷徙至美洲各地的傳統理論。由這具聖羅沙島遠古女性骨骸的發現地點及年紀推論,北美最早移民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是自玻里尼西亞或南亞從海路駕駛舟船抵達北美大陸後,沿著海岸散居。

根據本節所述,考古學和語言學證實美洲原住民可能經由海路前往定居。

血液分析證明北美原住民可能與台灣原住民同源

體質人類學在紅血球血型的研究上,雖然沒有人類白血病抗原(HLA)的多樣性可提供很多有關族群間的距離,但因為血型的研究是最基本的,較容易做,而且有悠久的研究歷史,資料豐富,所以很容易取得世界各地族群的數據以供比較。

二000年三月馬偕醫院輸血醫學研究室研究員林媽利發表所做世界不同人種HLA及紅血球血型的研究結果,其中認為Dia一直被當成蒙古種族的標誌,在台灣閩南人3.2%,客家人7%,但在原住民只有0.3%。過去有關美國印地安人來源的研究,因為Dia血型在日本人(9%)及美洲印地安人有高頻率的出現,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美洲的印地安人是古代蒙古種族的人,經過白令海峽過去美洲的,才會有高頻率的Dia血型。但是後來發現愛斯基摩人及北方的印地安人差不多看不到Dia血型,否定了經過白令海峽過去美洲的說法。台灣原住民Dia血型也罕見,但基因上和愛斯基摩人及北方的印地安人有關。

根據每個抗原的基因頻率計算遺傳距離,台灣的原住民和大洋洲的族群相近,尤其和毛利人非常接近,已被證實毛利人出自台灣;毛利人就是玻里尼西亞人種。這些分析都顯示台灣的原住民和大洋洲的原住民玻里尼西亞人有密切的關係。美洲北方的原住民愛斯基摩人及北方的印地安人的來源可能是大洋洲的玻里尼西亞人由海上過去的。因此,愛斯基摩人和美洲北方印地安人與台灣原住民可能是同源的。

美洲的原住民可能來自台灣

一五二一年西班牙人征服中美洲後,天主教的傳教士開始研究馬雅的歷史、哲學、宗教,發現他們大多數的部族,擁有共同的祖先。中美洲的奧爾梅克(Olmec)文化,被視為墨西哥最早的社會組織,也是馬雅文化的源頭。

一九九六年美國德州基督教大學擔任中國研究助理教授的許輝(MikeXu)提出美洲古代在馬雅文明之前的源頭──奧爾梅克文明,其文物上的圖案,包括農業、穀物、天文、雨、宗教、獻祭、天空、太陽、樹木、水等的象徵符號,與三千六百年至三千一百年間中國商朝的文字和銘刻比較,兩者之間有很大的相似。

研究者也在美洲西南部和中部的文化遺址挖掘出來的玉器、石器、陶器等,發現其文字元號和圖案,例如在宗教獻祭上使用的桌子和玉器,屬於奧爾梅克文化。他根據史料的研究指出,與中國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年的商朝文字系統幾乎完全相同。不同的族群不可能發明同樣的書寫系統,可以證明中國人早已遠渡重洋來到太平洋彼岸。因此,他認為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三千年前是利用太平洋的黑潮航海橫渡太平洋抵達美洲,在現今接近瓜地馬拉的墨西哥南部登入,時間應該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年,比北歐海盜維京人或哥倫布到美洲早了一、兩千年,顯示最早發現美洲的應是中國人。但是另有人就指出,中國人提出美洲文明起源於中國的論調,只是為了滿足民族的驕傲感。

有學者認為崇拜蛇形神的習俗源自四千年前的中國商朝,商朝銅器祭皿上的浮雕紋和馬雅人蛇形神的面具十分類似。有些人便借題發揮,說遠在舊石器時代末期,人類可以跨越白令地峽由西伯利亞到美洲去,馬雅人的祖先就是在這個時候由中國過去的,後來地峽消失,他們回不了中國,只好在美洲落地生根,並且建立足可與中國文明相提並論的馬雅文明。這種說法純屬臆測之辭,有些學者認為馬雅複雜而規模龐大的神殿,不可能突然在熱帶叢林中冒出,很可能是來自中南半島的古文明,越過太平洋傳至中美洲,才使馬雅的神殿文化出現。根據上二節已說明美洲原住民可能是經由太平洋水路到達的,因此,馬雅人的由來與印第安人的由來可能也是一樣,都是玻里尼西亞人遷移過去的。

除此外,在南美的印加人,其文物仍有與中國相同的圖案,尤其有中國獨有的「龍」,還有語言仍保有與中國相同的詞句,這些顯示美洲文明曾直接受到亞洲來的文化所影響。其實中南美洲的原住民,尤其印加人,至今仍然保留著祖先的傳統,其婦女的傳統禮服樣式和花紋幾乎和台灣原住民的一樣,其傳統樂器──排簫,也和卑南族的完全相同。並由外貌也極相似,可能與台灣原住民脫不了關係。

對於上述的情形,許多學者有不同的三種看法:

一、有的考古學家認為,不同地區、文化的人民,在歷史發展的階段上,可能產生相同或類似的文化創造,因此不能都說是傳播的結果。

二、也有考古學家認為,古代人民活動範圍可能超乎現代人的想像,可以到達很遠的地方。

三、另外也有一種說法,這些文明可能源自同一祖先。

根據第一種說法,用或然率來推算,其機率微乎其微,因此我們可以不贊同第一種說法。倘若採用第二和第三種說法,這個可以橫渡太平洋到達很遠地方的祖先,當時必須要有高度的航海技術。古代可以來往於廣袤的大洋、到達全世界各地的先民,唯有從台灣遷移出去的玻里尼西亞人,他們才有這種的能力。

在四萬年前是地球第四冰河期肆虐中,冰雪幾乎覆蓋整個北美洲,現在紐約還遺留許多冰河的遺蹟。當時人類不可能在冰天雪地走過幾千公里,從亞洲的西伯利亞經阿拉斯加到達美洲,唯有經由太平洋的海路到處美洲。

台灣的長濱文化和左鎮人的歷史有三至四萬年,最近發現的「大崗山人」更有超過五萬年的歷史。玻里尼西亞人以及太平洋上的南島語族都是從台灣遷移出去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南島語族開始自台灣遷移到太平洋的大洋洲及印度洋各島國之前,在第四冰河期結束的一萬二千年以前與五萬年間,可能就已從台灣開始遷移到太平洋東方的美洲大陸了。因此,美洲原住民的原鄉可能也是台灣。為證實這點,我們應該對南、北美洲的所有原住民做遺傳基因、古代文物和考古語言學的調查。(第十一章結束)

北美原住民習俗簡介

阿帕契族、荷比族、普布羅族、派雅提族

1.阿帕契族:少女成年禮

在母系社會的阿帕契族中,至今對傳統的少女成年禮仍十分重視。每年夏天,麥阿帕契族(MescaleroApache)會利用七月四日的周末來舉辦團體成年禮。少女成年禮慶祝族中女孩成年,能結婚育子,為部落繁衍後代。在為期四天的禮儀中,女孩扮演阿帕契族起源神話中「變造婦女」(ChangingWoman)的角色,帶給族人新的每一天。

第一天早晨,他們先在一塊空地上搭建儀式用帳棚,這個用四根大柱、十二根小柱豎起的帳棚象徵著他們的小宇宙;大柱分別代表開天闢地的四天,四個方位和人生的四個階段。帳棚內的火堆代表每個家庭的女人,小木柱是保護家的男人。每天早晚在帳棚中都有成年禮的舞蹈和吟唱。身穿傳統的鹿皮衣(buckskinclothing)的成年女孩在儀式中必須跑四圈,一則重演「變造婦女」的故事,又證明她可以成為人妻、人母,更可藉此清淨她的身心。每晚帶著阿帕契守護「山神」(MountainSpiritsGaan)面具的舞者會在帳棚前跳舞,為大眾祈福。第四個晚上,歌舞不斷直到清晨才結束。日出時,頭上抹著黃花粉的成年女孩跑最後的四圈。成年禮結束之後,儀式帳棚會立刻拆除。

2.荷比族的婚禮

荷比族是母系社會,他們的傳統婚禮從新娘帶著禮物進入新郎家到她回到自己的娘家,一共持續六天。

第四天的日出之前,雙方母親在同一個水盆中替二人洗頭,新人頭髮交纏象徵兩人的結合。接下來,身穿新服的新人面向日出,迎接他們的新生活。

在丈夫和男方家人的陪同下,新娘在第六天回到自己的家。頭髮紮成兩條辮子的新娘身穿黑色新衣,繫上腰帶,穿著禮靴回家。她帶回男方家人送的兩條白色披肩,小的披在她肩上,大披肩和一條婚用飾帶則被放在蘆草作的卷箱中。 抹白的披肩象徵著下雨前的雲層,四角的垂穗表示她將為人母,白羽毛用來祈求他們幸福的未來。白色婚用飾帶兩端的長垂穗和裹著玉米皮的棉球,用以祈求雨水充沛和大豐收。婚後,新娘會繼續穿那件小的白披肩,大披肩則存放在蘆草卷箱中,她去世後,被裹在大披肩中入土埋葬。

布羅族、派雅提族

3.普布羅族的宗教舞蹈

因為無法根絕西南原住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天主教教會只好鼓勵普布羅人把傳統儀式融合在天主教會的儀式中,以吸引他們。今天,在西南傳統與天主教儀式混合併存,尤其是大河區的普布羅族多以教堂守護神的名字來命名,在守護神生日時,他們的慶典包括天主教堂儀式和傳統慶典舞蹈。在多數的普布羅族裡,傳統秘密儀式先在祭典密室(kiva)中進行。走出密室之後,他們在廣場上唱歌跳舞,讓所有在場者共同分享。除了求雨和豐收為主的舞蹈之外,他們在慶典中常跳「鹿舞」(DeerDance)、「羚羊舞」(AntelopeDance)、「鷹舞」(EagleDance)和「水牛舞」(BuffaloDance)。這些原本獻給萬物神靈的舞蹈,現已轉變為半祈禱半消遣,宗教兼娛樂的活動。

普布羅舞蹈的舞步十分簡單隆重,伴以簡單的吟唱。為了增加音效,有人在旁擊鼓,有時舞者的腳踝及手肘也帶上聲響器。

在表演傳統舞蹈時,舞者穿上具有意義的傳統服裝__白棉短裙,裙上紅綠相間的花紋代表雲雨,表示生命的雲杉(spruce)嫩枝點綴他們的身體;他們身上所有的彩繪圖案也各有不同的意義。4.派雅提宗教與儀式

派雅提宗教(peyotereligion)是原住民在十九世紀晚期發展出來的一種新的宗教信仰,強調所有印第安人屬同宗同源,及他們與白人的差異。其宗教融合了基督和原始宗教信仰和儀式,他們相信萬物皆靈,更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上帝。藉由與上帝的溝通,人的身心能被強化,與大自然和諧共存。通常派雅提集會在帳棚中舉行,納瓦侯人則在侯崗中舉行集會。無論在何處舉行,集會門口一定面朝東方,西邊的地上有個砌成彎月型沙堆祭台,兩個彎角亦朝東。

每次集會由一個"指路人"(roadman)帶領,經過「開始」(beginning)、「午夜水禮」(midnightwater)、「清晨水禮」(morningwater)到「派雅提早餐」(peyotebreakfast)等四個儀式。每個與會者均備有一些必用道具,包括老鷹羽扇、口哨、皮鼓、菸草、和派雅提果實(ChiefPeyote)。在集會中每個人會吃這些含有治療精神功能的派雅提仙人掌(peyote),以達到與上帝直接溝通的目的。現今北美派雅提宗教信徒中,以納瓦侯信徒為最多。參考數據:http://www.nmns.edu.tw/New/Exhibits/92/NC_SouthWest/index.htm

惡地一詞原來自英文中的badland,原來是指美國中西部達科他名內布拉斯加等州地表崎嶇、不毛的強烈侵蝕,通行困難地區。

惡地確實定義是指地質軟弱鬆弛,遇雨水及河水的侵蝕,地表便遭受破壞,出現陡峻密集的雨蝕溝,整個地貌變得崎嶇難行,草木難以定著生長,成為童山濯濯的景觀。

北美大平原區域是形成龍捲風最為有利的環境。

根據研究統計顯示,世界上有75%的龍捲風發生在美國(每年約800~1100個),加拿大受到侵襲約為5%。

龍捲風好發於春季的落基山脈東側,巔峰期為仲夏月份,而冬季幾乎沒有;墨西哥灣沿岸各州龍捲風始於早春。

美國中西部地區德克薩斯州、俄克拉何馬州、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達科他州……等地,每年春夏之際為龍捲風侵襲巔峰時期,因此這一帶素有「龍捲風走廊」之稱。

資料來源

http://www.julia4christ.org/TouchLife/tornado.htm
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4-01/02/content_8182.htm
http://www.nmns.edu.tw/New/Exhibits/92/NC_SouthWest/exhibit-2-7-2.htm
http://www.nmp.gov.tw/enews/no22/page_03.html
http://k.tdp.ks.edu.tw/~moon/usggg/usgnerd/source.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