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人種

棕色人種

棕色人種是按照遺傳和體質為人類分類所劃分出的一個人種,分子人類學研究證實了他們的遺傳基因的獨特性。一般來說,棕色人種是亞洲大陸和部分太平洋印度洋島嶼的早期居民,他們長期停滯於舊石器時代,在競爭中被進入的新石器時代的黃種人擊敗,逐漸從亞洲大陸消失,因此目前只分布在孤立的海島和高寒地區。棕色人種主要指的是澳大利亞原住民,其它分布在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南太平洋的島嶼上。棕色人種與其他三大人種相比,有著最粗壯的眉弓;通常為長顱型、黑色捲髮、下顎粗大、突頜、朱古力膚色、眼睛深棕色或者黑色。

基本信息

簡介

分子人類學研究發現作為氐族後裔之一的白馬藏族可能也屬於棕色人種,藏族和日本民族中棕色人種遺傳基因的比例很高。日本繩紋時代的文化被認為屬於棕色人種,蝦夷人阿伊努人是其後裔。有些學者看來,美洲印第安人也被認為棕色人種後裔。

中國境內很多沒有後繼新石器文化的舊石器遺址被懷疑屬於棕色人種。

學說

在十九世紀,澳大利亞原住民被分類為黑種人。但是,由於面貌的不同,在二十世紀初期,新一代的研究發現澳大利亞原住民與非洲人種的區別。新一代的人類學學家,像Carleton S. Coon,把澳大利亞原住民和一些其它太平洋島嶼人給歸類於他們自己的人種“棕色人種”。棕色人種皮膚為棕色或朱古力色,頭髮棕黑色並且捲曲,鼻子寬,口鼻部前

棕色人種棕色人種
突,鬍子和體毛髮達。當時,在東南亞挖掘的化石顯示中石器時代的東南亞人骨骼類似於所謂的棕色人種。此後,一些學者認為在陸地的棕色人被黃種人而同化,但是最新的分子人類學研究結果表明,殘酷的競爭和替代多於同化。和黃種人比較,棕色人種體貌特徵內部差異更大。

體質人類學研究簡介:

澳大利亞人種(英文:Australoid),俗稱棕色人種,由Thomas Huxley在1870年的論著中最早定義,與高加索人種(Xanthochroid)、蒙古人種(Mongoloid)、尼格羅人種( Negroid)並列為四大人種。Huxley還將地中海人種(Mediterranean)作為高加索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之間的混合類型。Bellwood Peter在1985年的論著中認為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南亞蒙古人種包含較高比例的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種成分。R. Ruggles Gates則在1960認為:如果將日本阿依努看作部分的高加索人種起源的話,那么澳大利亞人種更可能起源於遠古高加索人種。M.K. Bhasin在2006的近期著作中表示,澳大利亞人種可能起源於蒙古人種、高加索人種分化前的共同始祖類型。

涵蓋人群

澳大利亞人種包括澳大利亞巴布亞美拉尼西亞原著民、尼格利托,有時也指斯里蘭卡、印度的維達人(Vedda)或者類似維達的人群。遺傳學家Kashyap等人在2006年的論著中認為:其考察的54個印度人種種,有23個人群可

棕色人種棕色人種
以歸入澳大利亞人種,其中主要為18個達羅毗荼語族、4個南亞語族(Kurmi、Bihar Kurmi、Juang、Saora)以及1個印歐語族Dhangar。

體質特徵

澳大利亞人種在同其他三大人種相比,有著最粗壯的眉弓;通常為長顱型、黑色捲髮、下顎粗大、突頜、朱古力色膚色、眼睛深棕色或者黑色。

分子人類學研究簡介:

父系遺傳特徵:

1)澳大利亞:Hudjashov等人在2007年發表的論文中匯總了以往和本次研究中的澳大利亞樣本數據4組,單倍體型為C4-M347、K*-M9、F*-M89、C*-M130以及R1-M173和O-M175,整體而言,C4-M347和K*-M94比例相對較高,其他較低。各單倍體型發生頻度見文獻附屬檔案。
2)巴布亞-紐幾內亞:同樣來自Hudjashov等人的論文,巴布亞-紐幾內亞人
棕色人種棕色人種
群的數據包含9組,單倍體型主要為K-M9的下游支系K5-M230、M-M4和未分類的K*,以及相對較少的C2-M38、O-M175等,但一些樣本也有較高頻度的O-M175。各單倍體型發生頻度見文獻附屬檔案。
3)尼格利托(含安達曼)、達羅毗荼、維達等澳大利亞人種支系族群的父系遺傳結構,請參見各詞條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