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註冊名:北京梁漱溟鄉村文化發展中心(常用名: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
成立日期:2004年12月06日
註冊機構: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門頭溝分局
組織類型:個人獨資企業
組織關注領域:教育(農村發展)
組織網站:www.3nong.org
簡介
中心以推進新鄉村建設為核心目標,以推動農民合作和城鄉和諧發展為主要內容。中心的前身為中國改革雜誌社大學生支農調研項目部,中心的理事長是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
本中心致力於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與文化研究、農民合作組織為基礎的新鄉村建設試驗和推進工作、大學生行動教育與新文化研究及其推廣工作。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在全國各地建立新鄉村建設試驗基地70餘個,與全國百餘所高校的學生支農社團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參與支農調研和新農村建設行動累計已達萬餘人次,志願者足跡遍及全國27個省區的農村。在本中心正在接受培訓和已經畢業的農村發展人才超過百人,參與過本中心培訓的農民合作組織帶頭人1000人次。
本中心擁有一批經驗豐富、吃苦耐勞並富有獻身精神的新鄉村建設培訓工作人員,編有成套的新鄉村建設教材,有獨特完善的鄉村建設培訓體系,執行新鄉村建設相關的理論與實踐培訓。
中心愿與各位鄉建同仁,以及關心“三農問題”的群團組織和各界人士建立友好合作關係。感謝您對農民的關心和支持,讓我們攜手推進時代賦予我們的這一壯麗事業!
本中心在中國人民大學設有辦公室,在北京市郊區設有新鄉村建設培訓和試驗基地。
使命
讓所有的農民朋友過上幸福、有尊嚴的生活,讓農村成為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新鄉村。
活動介紹
2005年8月,被納入北京梁漱溟鄉村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農村發展人才培養計畫”第一期的32名大學生在北京完成為期10天的理論培訓後,又到河北定州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接受了10天的實踐培訓,然後奔赴遍布各地的20個鄉村建設項目點,開展鄉村調查,參與學習和推進社區建立合作社和其他自治組織等鄉村建設活動。從城市到鄉村,學員們親身經歷了從“居廟堂之高”向貼近農村,“處江湖之遠”的轉換。“人才培養計畫”的目的,正是要培養一批促進農村發展的新型人才和新鄉村建設的骨幹力量,以推動農村社區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該“計畫”第一期執行時間為一年,由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中國鄉村建設中心)共同主辦,香港社區夥伴(PCD)資助。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晏陽初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委員會(籌)、北京農友之家文化發展中心協辦。該“計畫”也是中國人民大學985工程“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創新基地”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扶貧試驗區和鄉村建設實驗區建設項目的前期準備項目。
項目拓展幹事詹玉平介紹,參加“計畫”的大學生來自重慶社會工作學院、長沙民政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等全國20所高校。在校生以休學或者實習形式加入,也包括應屆或往屆畢業生,所有學員中有7名女生。在理論培訓部分,包括溫鐵軍在內的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擔當講師,培訓內容涵蓋三農基本理論,精神激勵,鄉村建設理論與實踐,合作經濟,農村工作常識,農村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規等內容。這些講師還將和學員建立長期聯繫,對他們進行跟蹤指導。
詹玉平說,項目為學員提供必需的生活補貼和往返家鄉與項目點的交通費用,還設立了農村實踐基金,根據情況,為學員所在社區實踐提供一定數量的創業發展資金(每筆2000元左右)。同時,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還利用香港樂施會資助的農民自組織合作和能力建設項目的資源,作為配套項目對學員所在社區進行相應的經費投入。與此同時,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還在中國鄉村教育基金會(美國)的資助下啟動了第二期大學生支農調研活動,主要是有選擇地支持一些大學生社團在假期與鄉村項目點開展共建。
實行該“計畫”的背景圍繞三農問題展開的新鄉村建設運動,正在中國農村逐步深入、穩步開展,對參與人才在數量和理論及實踐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隨著全國大學生支農調研活動和“新鄉村建設”影響的日益擴大,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士希望加入支農志願者隊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正計畫組織實施一系列的農村發展實驗,配套展開農村發展人才的培養計畫。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2004年12月在北京登記註冊成立,以新鄉村建設為中心,以推動農民合作和鄉村和諧發展為內容,其理想是“讓所有的農民朋友都能過上幸福、有尊嚴的生活,讓所有的中國鄉村都成為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新鄉村。”
理事會成員
理事長:溫鐵軍
名譽理事:梁培寬
名譽理事:辛秋水
名譽理事:李水山
活動歷程
2000年——2002年大學生支農調查(自費)
2002年——2004年全國大學生支農調研項目(福特基金會資助)
2003年——2004年村民自組織發展與學習型農村建設種子項目(香港樂施會資助)
2004年西南地區義工培訓項目(香港樂施會資助)
2004年——2005年全國大學生支農二期項目(華僑捐助)
2004年——2005年農民自組織合作與能力建設項目(香港樂施會資助)
2005年——2006年資助的農村發展人才培養計畫第一期項目(香港社區伙伴,PCD)
2006年——2007年推動城市文明健康消費、公平綠色農業以及城鄉和諧互動行動第一期項目(香港樂施會資助)
2006年——2007年農村發展人才培養培養計畫第二期項目(香港社區夥伴,PCD)
2007年——2008年農村發展人才培養計畫第三期項目(香港社區夥伴,PCD)
2007年——2008年NGO和政府合作扶貧項目(江西興國)(與國家扶貧辦、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
2007年——2008年NGO工作人員交流與培訓項目(香港陳一心基金會資助)
2008年農村青年創業培訓項目(自籌)
2008年四川地震災後救援及重建項目(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
2007年——農民工扶助項目(自籌)
2008年——新文化行動研究
2008年——2009年農村發展人才培養培養計畫第四期項目(香港社區夥伴,PCD)
2008年——四川彭州小魚洞鎮大楠社區地震災後重建
2008年——生態農業與城鄉互動探索實踐
2008年——大學生支農及大學生農村創業實踐
社會影響
1)大學生:倡導更多大學生走出校門、關注社會,責任感建立、理論聯繫實際等,大多數在學校都成長為有理想、有責感、有能力的學生骨幹。
2)人才計畫:教育創新,大學生長期投身農村發展模式,對村官模式的影響。三分之二人員項目結束後繼續在農村發展的NGO、研究領域工作。在這裡,不管是理論水平還是實踐經歷,所展現的是一種穩定的增長。
3)城鄉互動:通過有機產品載體,整個城市社區的居民對農民群體有了更多了解和關注,推動城鄉良性互動。
4)NGO培訓:巨觀視野,不僅要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
5)農民培訓:精神扶貧,合作互助,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法律政策出台。濟寧姜莊合作社農資服務部、吉林梨樹閆家資金互助合作社成為合作社發展的優秀範例。
NGO組織之教育助學機構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