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識
![動態心電圖儀](/img/4/825/nBnauM3X3UjMxkjM3MzM3MTMzMTM3IDO1gzMxADMwAzMxAzLzM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臨床意義
心律失常
![動態心電圖儀器](/img/8/b74/nBnauM3X4YDMwkDMxQzM3MTMzMTM3IDO1gzMxADMwAzMxAzL0M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猝死的潛在危險因素
![DCG](/img/b/b30/nBnauM3X2ADMzUTN0QzM3MTMzMTM3IDO1gzMxADMwAzMxAzL0M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協助判斷
動態心電圖能協助判斷間歇出現的症狀如胸悶、心悸、眩暈、黑朦或暈厥是否心源性。診斷缺血性心臟病
DCG連續監測12導聯的ECG,對心肌缺血的檢出率高,還可進行定位診斷,尤其症狀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無症狀心肌缺血具有無可代替的臨床價值。ST-T改變與時間同步的活動相關分析,有助於判斷其心肌缺血的類型和選擇藥物。此外,還能檢出心肌缺血時伴隨的心律失常類型及頻率,以及預測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於及早採取防治措施。檢測人工心臟起搏器
DCG可監測患者在活動或休息時的起搏心電圖變化,了解起搏器的脈衝發放與感知功能,以及有無心律失常的發生。作用和意義
儀器組成
![動態心電圖臨床使用](/img/c/ef0/nBnauM3X2EzNyMDM5QzM3MTMzMTM3IDO1gzMxADMwAzMxAzL0M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動態心電圖用途
動態心電圖的用途很廣,主要用於捕捉陣發性心律失常,如有陣發性心動過速和早搏,記錄它們的發生時間、數量及分布狀態;有無一過性的心絞痛、心肌缺血以及發作的誘因和發生時間。還可對一些經常出現心血管病症狀(普通心電圖沒有陽性發現)的患者進行鑑別診斷。在這部分患者中,有的是心臟病引起的症狀,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心臟異常而引發症狀,如部分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或更年期綜合徵患者等,這對臨床醫生作出正確診斷並有針對性進行治療,有很大的幫助。概括起來動態心電圖具有五方面的作用:![動態心電圖臨床使用](/img/5/3f9/nBnauM3X2ADOzYDMyUzM3MTMzMTM3IDO1gzMxADMwAzMxAzL1M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動態心電圖優缺點
優勢
動態心電圖的特點就是能記錄患者二十四小時內心電圖形。它相比普通心電圖來說有許多優點,普通的心電圖只是用電極記錄患者在極短時間內的一段心電波形,一般來說是兩三分鐘,但是有些患者的心電圖波形並只是在某些時刻出現異常,所以如果讓這樣的患者做心電圖是看不出什麼問題來的,只有動態心電能發現這樣隱藏得比較深的身體的缺陷。所以動態心電是判別心臟問題的比較可靠的一種方法。不足
動態心電圖雖然套用廣泛,但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一是因為它的記錄導聯有限(2-3個),不能反映整個心臟的情況;二是因為病人處於活動狀態,多少都會給心電圖的記錄質量帶來影響。這些不如普通心電圖,因為普通心電圖記錄的圖形質量很高,導聯最多可記錄到22個。因此,動態心電圖是普通心電圖的補充,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代替,何時需要做哪種檢查,要由醫生確定。動態心電圖的診斷分析
動態心電圖(DCG)能夠記錄全部的異常電波,能檢出各類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h內各種狀態下所出現的有或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為多種心臟病的診斷提供精確可靠的依據。在臨床套用中,尤其對早期冠心病有較高的檢出率。對36例住院病人的觀察結果分析報告如下。對象與方法
![心電圖](/img/7/828/nBnauM3XyQjNwUzN1UzM3MTMzMTM3IDO1gzMxADMwAzMxAzL1M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結果
動態心電圖與普通心電圖陽性檢出率的比較在36例中,普通心電圖診斷心肌缺血7例,心律失常9例;動態心電圖診斷心肌缺血14例,心律失常15例。動態心電圖陽性檢出率80.6%(29/36),而普通心電圖陽性檢出率為44.4%(16/36),兩者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兩種心電圖診斷結果符合情況36例病人中,兩種心電圖檢查結果均為正常或大致正常有4例,臨床症狀3例為心悸,1例為陣發性暈厥。檢查結果為異常,結果相符有13例。其中診斷為心肌缺血7例,心律失常6例;7例心肌缺血病人,臨床表現為典型心絞痛有6例,1例表現為胸悶;6例心律失常病人,有4例感覺心悸,1例感到胸痛,1例感到胸部不適。兩種心電圖檢查結果總的符合率為47.2%(17/36)。動態心電圖優於普通心電圖情況在普通心電圖中結果為正常或大致正常的20例中,動態心電圖監測結果為心肌缺血7例(其中5例為運動後出現ST段下移,2例為餐後出現ST段下移);心律失常(陣發性)9例(其中竇性心律失常3例,房性心律失常4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動態心電圖陽性檢出率80%(16/20)。討論
通過36例觀察結果表明動態心電圖(DCG)在臨床上有很大套用價值。其一是對陣發性胸悶、頭暈、心悸、胸痛病人進行連續觀察,可以把普通心電圖異常和日常生活及出現症狀聯繫起來,常可以找出引起症狀的原因。如:例1,男,63歲,常發生夜間胸悶,普通心電圖正常,動態心電圖提示睡眠性竇性停搏;例2,男,61歲,時而感到心悸,普通心電圖正常,動態心電圖診斷為運動後心肌缺血。其二是動態心電圖能對臨床各種心律失常的診斷和對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套用及療效評價提供精確的結果。如有一部分心絞痛病人為陣發性室上速和短暫房顫所致,因而在治療上應區別對待。其三是臨床典型心絞痛,普通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差別不明顯,而對可疑冠心病或症狀不典型,動態心電圖發現心肌供血不足和短暫性心律失常陽性率遠遠高於普通心電圖檢查結果,就提示動態心電圖在捕捉一貫性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律失常,診斷早期冠心病的臨床價值遠高於普通心電圖。尤其在普通心電圖正常者仍發現大量動態心電圖異常者。注意事項
動態心電圖是通過貼在病人前胸的7個電極,將受檢者24小時靜息、活動以及立、臥、坐位等不同時間不同狀態的心電波形,連續不斷地記錄於記錄儀中,再將記錄儀儲存的資料輸入電腦,經過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在佩帶記錄儀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宜動不宜靜
佩帶記錄儀後,日常起居應與佩帶前一樣,受檢者應做適量運動。根據病情和檢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樓等;疑心絞痛者則可選擇可能誘發疾病發作的較為激烈的運動,以便觀察運動量與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關係,供醫生診斷參考。不過病情嚴重者應遵循醫生吩咐。皮膚宜乾燥不宜潮濕
電極貼在前胸皮膚上經導線與記錄儀相連,如果皮膚濕漉漉的,電極與皮膚的接觸就不好,甚至造成電極脫落,受檢者只得重做。因此檢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出汗。臨床上常見有些受檢者運動得大汗淋漓,結果不是部分電極脫落就是心電圖干擾波太多無法分析。遠離電磁場
較早的記錄儀都是用磁帶記錄心電波形,故磁場對此干擾頗大。從接聽過手機的心電圖上可以看到,接聽時段已無正常心電波形了,分析圖形時只得把這個時段裁去。不過現在的記錄儀已為數位化的,不受磁場干擾了。宜記日記
常記錄對動態心電圖的研究結果有著幫助。將24小時內身體不適和運動時間詳細登記,就可找出此時間段的心電圖看有無變化,為醫生診治提供可靠依據。診斷適應症
![Android手機將成為動態心電圖接收器](/img/a/ccd/nBnauM3XzMjM5ADO5UzM3MTMzMTM3IDO1gzMxADMwAzMxAzL1M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心律失常的病因相當複雜,對其確診和治療,必須由有經驗的內科醫生,尤其是心血管病專科醫生進行。檢查結果及血壓情況如果發現心律不齊患者的血脂、血黏度、血膽固醇明顯增高,或血壓顯著增高,同時年齡又偏大,應提高警惕,要考慮心血管病變的可能,及早進行全面、系統檢查。心電圖檢查結果凡曾經出現過非生理性心律失常者,都應進行心電圖檢查。最好做一次動態心電圖,持續觀察24小時而未發現異常者,則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質性心律失常。相反,若心電圖明顯異常,則不可掉以輕心。心律失常的病因相當複雜,對其確診和治療,必須由有經驗的內科醫生,尤其是心血管病專科醫生進行。
動態心電圖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並編集分析人體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通常醫生會給患者佩戴一個生物數據的收集器來持續收集數據,而現在Android手機加上感測器就可以代勞,這款設備由InteruniversityMicroelectronicsCentre(IMEC)設計,由一個兼容Android系統的,可穿戴的無線心電圖感測器構成。這種輕量級的感測器可以收集生物數據,經過微處理器處理後通過低功耗的nrf24l01無線電台傳輸到Android手機miniSD插槽上的模組,並通過3G或者Wi-Fi直接傳送到醫院甚至是Facebook上的朋友,由此實現了動態心電圖數據的實時轉發。
注意事項
動態心電圖是通過貼在病人前胸的7個電極,將受檢者24小時靜息、活動以及立、臥、坐位等不同時間不同狀態的心電波形,連續不斷地記錄於記錄儀中,再將記錄儀儲存的資料輸入電腦,經過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在佩帶記錄儀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宜動不宜靜
佩帶記錄儀後,日常起居應與佩帶前一樣,受檢者應做適量運動。根據病情和檢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樓等;疑心絞痛者則可選擇可能誘發疾病發作的較為激烈的運動,以便觀察運動量與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關係,供醫生診斷參考。不過病情嚴重者應遵循醫生吩咐。皮膚宜乾燥
電極貼在前胸皮膚上經導線與記錄儀相連,如果皮膚濕漉漉的,電極與皮膚的接觸就不好,甚至造成電極脫落,受檢者只得重做。因此檢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出汗。臨床上常見有些受檢者運動得大汗淋漓,結果不是部分電極脫落就是心電圖干擾波太多無法分析。遠離電磁場
較早的記錄儀都是用磁帶記錄心電波形,故磁場對此干擾頗大。從接聽過手機的心電圖上可以看到,接聽時段已無正常心電波形了,分析圖形時只得把這個時段裁去。不過現在的記錄儀已為數位化的,不受磁場干擾了。宜記日記
常記錄對動態心電圖的研究結果有著幫助。將24小時內身體不適和運動時間詳細登記,就可找出此時間段的心電圖看有無變化,為醫生診治提供可靠依據。適應症
早搏、房室傳導阻滯、竇房傳導阻滯、間歇性心房顫動(撲動)、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等心律失常以及間歇性束支傳導阻滯、間歇性預激綜合徵、心絞痛有特異性診斷價值,檢查編輯
心律失常的病因相當複雜,對其確診和治療,必須由有經驗的內科醫生,尤其是心血管病專科醫生進行。檢查結果及血壓情況如果發現心律不齊患者的血脂、血黏度、血膽固醇明顯增高,或血壓顯著增高,同時年齡又偏大,應提高警惕,要考慮心血管病變的可能,及早進行全面、系統檢查。心電圖檢查結果凡曾經出現過非生理性心律失常者,都應進行心電圖檢查。最好做一次動態心電圖,持續觀察24小時而未發現異常者,則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質性心律失常。相反,若心電圖明顯異常,則不可掉以輕心。心律失常的病因相當複雜,對其確診和治療,必須由有經驗的內科醫生,尤其是心血管病專科醫生進行。接收器
![Android手機將成為動態心電圖接收器](/img/4/9a1/2502a0bfcc32a99dd4f35be59a94.jpg)
Android手機將成為動態心電圖接收器
動態心電圖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並編集分析人體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通常醫生會給患者佩戴一個生物數據的收集器來持續收集數據,而現在Android手機加上感測器就可以代勞,這款設備由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 (IMEC)設計,由一個兼容Android系統的,可穿戴的無線心電圖感測器構成。這種輕量級的感測器可以收集生物數據,經過微處理器處理後通過低功耗的nRF24L01無線電台傳輸到Android手機miniSD插槽上的模組,並通過3G或者Wi-Fi直接傳送到醫院甚至是Facebook上的朋友,由此實現了動態心電圖數據的實時轉發。認識循環系統及其疾病
循環系統包括心臟、血管和調節血液循環的神經體液裝置,是人體最重要的系統之一,也是很多常見病多發病容易出現的系統。認識循環系統及其疾病,促進健康改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