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內觀文化(Vipassana Education )2010年由中國心理學家海明先生創立。海明認為:“內觀是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存在實相的方式,是超越身心所有模式獲得自在的存在過程。這整條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是解脫心靈開啟智慧的鑽石途徑。”內觀文化是中華文明再次復興的朝霞,在寥廓時空中,預示著心靈解脫生命方成的自覺之道。內觀文化立足於心理學主體性認識論和方法論,即採用了如實觀察的方法並且注重其哲學範疇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這些範疇所包括的直接的宇宙內涵。內觀文化的價值在於釋放生命性,承載不同意識形態從不同的路徑潛入生命智慧,使個體的生命修證和社會文明發展之間提出真正的解決方案。
內觀(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
創立者海明的生平
海明先生"法於唯識"的學術方法,是現代哲學領域刪繁就簡的變革趨勢。合乎邏輯、注入靈性的繼續和發展.其中和海明探索求識和善於捕捉契機是分不開的。海明先生在深入研究佛道哲學的基礎上,虛心學習和鑑賞當代大家的學術思想,加上實地修行,同時自身具有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的專業能力,能及時把握促進人類進化的正確方向和善於調節解決人類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的方略,隨時審度並修正自身知識的結構功力,淋漓盡致地發揮自身的潛能素質,為人類造福。海明先生以"高度心理學"的智慧視野.從經緯、多維層地總結完善內觀哲學體系。內觀文化就是中華文明再次復興的朝霞,在寥廓時空中,預示著心靈解脫生命方成的自覺正念之道。海明在研究內觀哲學的學術方法和本體論時,即採用了如實觀察的方法並且注重其哲學範疇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這些範疇所包括的直接的宇宙內涵。海明相信內觀哲學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能夠讓我們看清自我,超越身心的所有模式,解脫煩惱,獲得自在的存在方式。
思想淵源
作為眾經之首的《易經》學說,它影響了中國歷史數千年,伏羲在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內觀中總結出來了發生和變化的規律,並賦予了這種衍生、變化規律以人文的解釋,以指導人類實踐走向理性和智性。老子在其《道德經》第一章就明確告知體道的方法:“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指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常無欲”與“常有欲”就是內觀哲學的方法論,是通達天地運演之理、事物生、長、休、囚之理以及生命因生與衍生之理的內觀結果。這些智者不僅僅在內觀中發明了某一實相真理,他們的內觀成果也是人類文化的精髓所在。
一種哲學思想體系的建構,往往採用多種方法,但其中必然有一種最重要的,它與該哲學體系的內在結構和思想特質相一致,既為方法論,又是宇宙觀和認識論.內觀文化作為本體論的內觀哲學體系,明理方法主要是通過“法於唯識”的學術方法,內觀文化系統由八大體系構築而成,融匯唯識學與心理學的優秀成分,發揮量子哲學義理,為探索揭示宇宙、天地、萬事萬物結構與運動變化、發展、規律的'大道'打開方便之門."那么為內觀哲學所特有,並直接導致其本體論哲學的框架形式的學術方法又是什麼呢? 其實,對這種方法,海明先生在內觀哲學體系的五大規律之首——“唯識根本律”中說得很清楚,即"萬法唯識"。內觀哲學首先解決了世界的本源問題。唯識學的物質觀包括物質起源論和物質結構論。唯識學認為:物質和極微(物質基本單位)不具有實在性,因為它們不存在永恆不變、不可分解的本體,物質是由眾生的第八識變現。唯識學的物質觀與量子力學的正統派——哥本哈根學派的思想有某種程度的共通性。內觀哲學的物質存在觀是全維的觀點。正如一位作家所說的那樣:“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心靈。”④所以,內觀哲學的特質觀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上都比較完滿概括了世界的本質.因為它是從"心與境 "的人性關係中把握物質,規定物質的,這也是內觀哲學物質內涵的根本實質。人類的發展模式無論如何也走不出心靈之外。心與境的關係就是人類認識和實踐中所遇到紛繁世界中最普遍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對物質做了最本質的規定,高度概括各種物質形態同一的本質基礎就是八識的互生互存的關係。人類一旦把握了“萬法唯識”的秘訣,人類就能獲得高層次的身心解放。 在100多年以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歷史的天枰已經頃向了心理學一端,誰能掌握以心理學的主體性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觀察方法,誰就具有了時代文明屬性的意識和責任。這就是內觀哲學的存在之理,它給人類文明的發展帶來了福音,為人類科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內觀文化系統八大體系
一、內 觀 哲學;
二、內觀心理學;
三、內觀治療學;
四、內觀減壓學;
五、內觀禪修學;
六、內觀教育學;
七、內觀禮規學;
八、內觀實業學;
內觀哲學是內觀文化的宇宙生命觀和方法論,它繼承、整理和吸收了人類認識的精華,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悟道,抽出了字宙萬事萬物運行發展變化的規律,以及真理觀、道德觀、倫理觀、歷史規、人性觀等。內觀哲學體現了內觀文化的精髓及理論的基點,是內觀文化賴以創製和發展的核心。內觀文化的其餘體系正是內觀哲學體系的延伸、放大和具體運用。
(一) 唯識根本律
(二) 八識能變律
(三) 五蘊緣起律
(四) 唯識中道律
(五) 八不中道律
(六)補註:老子七律
(一)唯識根本律
1、唯識的物質觀
2、唯識的物質起源論
(1).物質非心外實有
(2).物質由第八識變現
3、唯識的物質結構論
(1).物質並非由極微(物質基本單位)構成
(2).第八識只變現實法,由實法形成假法
4、唯識與量子力學物質觀比較
5、唯識認識論
(1)、主體性
(2)、主體間性
6、唯識方法論
(1).五位分析理論:
第一層“色法”,
第二層“心所法”,
第三層"心色不相應行法”
第四層“心法”,
第五層“無為法”
(2).五蘊觀察理論:
1、色蘊系統
2、受蘊系統
3、想蘊系統
4、行蘊系統
5、識蘊系統
(3).四處觀察理論:
1、身念處
2 、受念處
3 、心念處
4 、法念處
(4).七處觀察理論
1 、計心在身內
2 、計心在身外
3 、計心潛伏根里
4 、計心內外兩在
5 、計心在隨所合處
6 、計心在根塵中間
7 、計一切無著為心
(5).心理分析理論
1、精神分析理論
2、意象符號理論
3、理解層次理論
4、米爾頓催眠理論
(二) 八識能變律
1、初能變——阿賴耶識
2、第二能變——末那識
3、第三能變——前六識
4、正辯唯識
(三) 五蘊緣起律
1、色蘊系統
2、受蘊系統
3、想蘊系統
4、行蘊系統
5、識蘊系統
6、六界系統
(四) 唯識中道律
1、三性
2、三無性
3、真識性
(五) 八不中道律
1、不生
2、不滅
3、不常
4、不斷
5、不一
6、不異
7、不來
8、不出
(六)補註:老子七律
1、第一律,道法自然律
2、第二律,玄之有玄律
3、第三律,巨樹毫末律
4、第四律,反者道動律
5、第五律,有無相生律
6、第六律,二 生 三律
7、第七律,不 道 律
“內觀心理學”“內觀治療學”與“內觀減壓學”“內觀禪修學”是內觀哲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延伸、放大和具體運用;“內觀教育學” “內觀禮規學”和“ 內觀實業學”是內觀文化價值觀的具體表達。
(一)人格結構與轉化理論:
1、五蘊格局
2、根性差異
3、個性層次
4、能力差異
5、格局轉化
(二) 意識層次理論:
1、現 識
2、分別意識
3、自我意識
4、自性意識
5、精神意識
6、覺性意識
內觀心理學的建構與發展、將會創造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心理科學的套用可以促進、改變健康環境,可以用新的條件進行新的嘗試和新的變革。內觀心理學在民眾廣泛實踐基礎上套用於心理諮詢事業便形成神奇的“心醫”。
(一) 三識五蘊系統層次辯證論治理論
1、心理病因
2、病理類型
3、病症分類
4、緣起過程
5、辯證論治
(二) 粉碎阿那陀識
1、清理空間
2、粉碎概念
3、重新體認
4、建立共識
5、覺知空間
(一) 壓力的本質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競爭的日益加劇,一些與時代發展有關的心理病也在不斷增多,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些病的表現及產生的原因和相應對策,以確保自身的健康。對大多數中國白領而言,壓力已經變成一種生活方式。那並不必然是件壞事。壓力並不是個問題,問題在於你要如何應付壓力。這有賴於你如何看待壓力,你如何看待壓力又部分有賴於你是否有看到它。很多人並沒感受到壓力,就像在水中游的魚看不到水一樣。我們既然不覺得生活里有很多壓力,我們就會活得很機械,跟自動導航器一樣。心智經常這樣受困擾,但是他們不是沉湎於過去的回憶,就是遙想未來的事,很少人活在當下。
我們在這裡用了很多次壓力這個字眼,但還沒給它一個定義。我蠻喜歡這個字眼,因為它的意思很廣,可以包含所有的苦痛。從科學觀點來看,壓力這個字眼很蠢,因為它同時指讓問題出現的刺激和問題本身的反應。因此,壓力有個定義是:有機體對適應整個壓迫和命令範圍的反應。所以,任何事情都可以是有壓力的,但情況卻並沒必要演變成如此。它有賴於那裡是否有變革的壓力。當然,變革自身是有壓力的,因為你要去適應環境的變動。
(二)正念的訓練
內觀意味著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進行注意:有目的的,此時此刻的,不帶有任何批判的看。覺知到想法只是想法而已,想法不是事實。減輕壓力和鬆弛的計畫我們採用一整套的內觀減壓課程方案。我們認為教導患者最好方式就是開這門課程,正念的訓練就是整個課程的基礎,並能統一所有的練習。不管你對傳統的靜心與瑜伽的方法或心理分析的技巧有多專精,並培養出多少的鎮靜、寂靜和鬆弛境界,但如果沒有讓正念滿溢出來,進入日常生活之中,就不會有智慧。如果你其餘時間跟公牛一般失控,那儼然如佛尊般端坐一小時是沒有用的。對你工作上或家庭中的嚴重問題同樣毫無察覺。因此,我們相信生活日用的正念對內觀訓練的精髓極端重要。
(三)減輕壓力和鬆弛的計畫方案
這個課程的內容是如何好好照顧你自己,如何有技巧和完整的生活,有可能的話,還包含了如何邁向更優異的健康和幸福。這不是要取代醫學治療,而是去補足它的遺漏面。當人們有壓力問題時,醫生常常檢查不出任何生理差錯,只好轉介給精神科或心理諮詢醫師。這表示問題是在心智上。我們的治療取向不同於醫院和精神心理科的模式,在這個以禪修為基礎的減輕壓力中心裡,我們設定了一個關於一般和特定醫療干預的非常不同的模式。我們是一群人一起做普通的訓練,但是焦點不在他們的個人問題,而是在於他們共有的穩當事物上。他們每個人有不同的疾病,也各自有不一樣的家庭煩惱、性別和工作情境,還有醫生負責他們的特別治療。我們只教他們一件事:如何注意事物,亦即如何保持正念,如何微調心境。我們給患者一些個人關照,並且依他們個人需要和環境,來修正指示。我們會對每個病人,進行一對一的評價性面談,以評估他們受訓前後的表現,還有長期練習後的狀況。配合心理測量(SAS,SDS,SCL90,EPQ)開展量性實證研究報告。考察內觀對症候群體與人格轉變的作用和影響。在面談中,我們要聽病人說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們對疾病和身體有何真正感受。我們試著真心傾聽病人的話,並以慈悲心腸來體驗他們的情況。這個課程長達8周,病人每星期來一次,約要兩個半鐘頭。一班大概有10人,圍成一個圈圈來坐。他們也有家庭作業,一星期6天,每天練習內觀45分鐘。他們也要做一些工作手冊上的覺察練習,並寫下思緒和感受。最重要的是不費力追求、放下即是,發現入道者的初心。
(一)內觀禪修的法流
(1).南傳佛教:
佛陀入滅以後,到了公元前二五四年左右,阿育王派遣弘法者往印度四周的國家弘揚佛法,因而內觀法門也傳到了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等地區,也利益了當地的民眾。此中,傳往錫蘭、緬甸以及寮國、泰國等地區的佛法,形成今日的「南傳佛教」。南傳法師簡紹(略)
至於印度本土,經過長期的變動,佛教內部也形成許多不同的部派,到了公元三五○年左右,無著菩薩編集《瑜伽師地論》一百卷,此中保留了內觀法門的許多重要資料。從這一時期開始,唯識宗的觀修法門也開始興起,到了公元六○○年又有密宗的修行法門在印度傳播開來,相形之下,能指導原始的內觀法門的人就愈來愈少了。到了公元一二○○年,受到回教軍隊的侵入,整個印度佛教全面式微了。
(2).北傳佛教:
約公元一五○年起,佛教開始傳到中國,初期的譯師們也將內觀法門傳了進來,所修的以「觀呼吸」為主要的入門方便,由於被誤解為是「小乘」,因而在漢地難以盛行。到了公元六四八年,玄奘法師將《瑜伽師地論》從梵文翻譯成漢文,此中的〈聲聞地〉詳細敘述禪修者(瑜伽師)如何準備修行的資糧、如何安住所緣、如何達到心一境性、如何以六事(義、事、相、品、時、理)來修內觀(毗婆舍那)、如何去除禪修的障礙(五蓋等),這些都有完整而詳細的解說,但是能依照所述的內觀法門來指導的禪師畢竟不可得。因此,雖有很好的教材,但是長久以來都被束之高閣,到了民國初年,此論又被重視,但也只限於學術上的義理探討而已[4]。
(3).日傳佛教:
公元538年佛教由中國傳入日本。內觀的方法最早來源於250年前的日本禪僧白穩(1685-1768)。現在所說的內觀法是指由吉本伊信(1916-1988)於1940年在他的導師駒谷諦信指導下創立的,個人通過對自己的人生經歷中的基本人際關係的回憶,回答內觀三個項目的提問,從而對自己的歷史進行驗證,所得到的結果可以徹底地洞察自己的人際關係,改變自我中心主義意識的一種心理療法。吉本伊信努力發展內觀法,並逐漸成為內觀療法。
(二)內觀文化的禪修學結構
“我們禪觀的目的何在?我們如何培育內觀?這是很重要的問題。答案是:我們以觀照五蘊來培育內觀。眾生的精神與物質特質為諸取蘊。對它們可能由於貪慾而樂於執取,這樣的話,它被稱為「執取六根的對象」或可能因邪見而錯誤的執取,這被稱為「以邪見執取」,你需觀照它們看清它們的實相,否則,你將因貪慾和邪見而執取它們。一旦觀到它們的實相。你便不再執取。你如是培育內觀”——馬哈希尊者
內觀文化的禪修學的整體架構以覺察五蘊為經,以寂止禪與內觀禪為緯,以證悟唯識見為軸心。通過萬法證明沒有“我”。“五蘊”是心理(人格)的結構,有五種(色,受,想,行,識)不同特質的心理功能聚合,心理功能系統的五蘊結構性,主要通過內觀修行所引發的心理突破的規律中發現的,也能從我們日常心理現象進行歸納和驗證。“止”是心的安定,一如的方法,是進入開放性之前對泥水的濾清。“觀”是覺察和一如,具有開放性,超越概念,在“自我”和經驗對象之間沒有分離,觀察者就是被觀察者。內觀禪修的目標是通過內觀的覺察過程發展正念。內觀通過觀照事物的生起和消失而親自了解,如實的經驗任何觀想目標的正真性質。正念就是把我們完全專注在當下,對無常,苦,無我的正知不斷升起。
(三)內觀文化的禪修學所依經典及傳承
內觀文化的禪修學義理學來源北傳《瑜伽師地論》法於唯識。《瑜伽師地論》一百卷,是佛典中《楞伽經》最重要的論著之一,通說為彌勒(Maitreya)編著.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譯,意為相應、主體間性、一致性、背景場所互為神入之義。通過聞、思、修次第修行,達到所觀境、所修行、所證果善巧相應而成就佛道,並以成就之道調化眾生。內觀文化的禪修學“方法學來源南傳《清淨道論》,《清淨道論》是南傳最重要的《阿含經》論點,它的地位,大約相當於瑜伽行派系統的《瑜伽師地論》。依照次第論述戒、定、慧三學要義。《清淨道論》的核心是從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詳細闡明關於四諦五蘊八正道和十二緣起等佛教的基本理論。內觀文化的禪修學吸取純觀者的“不用入出息念”“不經過禪相”而當下了悟,不走「專注式」的禪修方法,而走「覺知式」的方法。內觀文化的禪修學傳承馬哈希尊者的教導。實踐阿姜·念禪師的身念住內觀法與馬哈希三段式(基本進階,禪修進階,內觀進階)內觀法,修通16觀智。
海明先生非常重視文化的全方位研究和動態視察,任何文化只有在傳播中才能增值,只有在傳播中才能使人實現第二人性現實.內觀教育方式的文化傳播是人們快速共享內觀文化的過程,也是培養和樹立人們的宇宙觀和方法論的過程,也是現代社會價值觀念.隨著內觀教育的發展.內觀文化將愈來愈引起了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未來學家的注意和重視。內觀教育也是內觀文化建構價值意識的重要方面。
從教育傳播觀點看,內觀文化的出現特別是又將她回歸於人性,是人性文化的發展與延伸。通過《內觀文化》雜誌、《內觀文化哲學導讀》,《內觀文化心理治療學》等轉播方式和途徑教育傳播;內觀文化的內涵特點的深入人心,內觀文化所具有的特質效應也正在改變著社會結構.生存的文化環境及整個文化世界。人們現在理解認識內觀文化可以一方面通過面對面的交流,通過促膝談心而達到.而另一方面主要是通過課程培訓而形成賣家市場的價值聯盟,實施一套新型教育傳播方法.而達到目的。使人們在自覺不自覺地接受內觀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從而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掌握其文化的特質和價值概念,使人們日日夜夜被正念心理場包圍著,負載著新文化價值信息.網路著社會生活,從而構成一個有意義的新文化世界。構成了一個與傳統生活環境不同、高於傳統生活環境的清心氛圍,也構成一個人們認知新文化的新的社會文化系統.內觀教育傳播改變了人們價值意識建構方式:
其一、內觀文化傳播的價值意識建立在"把重心放在對人類生命中潛藏的智慧型力量的開發上".通過人的參與而獲得,通過人的參與過程獲得對人性的理解,了悟和認知,從而獲得覺性智慧型的文化價值意識。不僅是跨越時間和空間,而且又是跨越社會群體。
其二,"內觀文化以深入淺出的方法開發受教育者的智慧型,以教育者的覺性功能引發,啟動受教育者的智慧型.
其三,教育傳播不僅改變了價值建構方式,更為重要的是改變了價值建構內容。"內觀教育"是覺性教育,"內觀文化的覺性教育是對人類潛在智慧型的專門開發,以開發智慧型為直接目的,以培養內觀智慧型人才為目標,以研究和推廣內觀文化覺性智慧型理論為宗旨",進而改變人的經驗知識和風俗、習慣、倫理道德一類禮俗文化觀念和時空觀念。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禮儀是華夏民族之魂,為世人所景仰.一部倫理史就是一部道德史。倫理思想是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哲學思想和倫理思想交織在一起。通過倫理道德觀可以表述哲學思想的宇宙觀.也可以用哲學思想來說明倫理道德問題。倫理思想體系也是文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內觀禮規的普世道德“四無量心”是內觀文化的倫理觀、道德現的具體體現。慈心禪,生活行禪是內觀禮規的本質表達。
(1)、普世道德:四無量心
從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所有眾生和對待所有事物的立場定義:
慈:給予自己及眾生快樂;能對治內心的嗔恚。
悲:拔除自己及眾生痛苦;能對治內心的暴力傾向。
喜:隨喜自己及眾生的成就;能對治內心的嫉妒。
舍:不受事物動搖擺布的影響;能對治內心的愛染執著和喜好厭惡情緒。
因此內觀禮規以慈悲喜舍作為我們的住處和居所。相對我們以“五欲”——色聲香味觸作為住處和居所,即是以感官享樂作為住處和居所的。所以,當我們的內心安住於慈悲喜舍這四個或其中任何一個“家”時,我們的內心境界就超越了欲界存在,內心充滿無量的喜悅和快樂。
慈心禪就是通過禪修將這種情操培育出來。四無量心超越了一般人心中的“慈愛”的範疇,是一種衝破所有界限的善意、憐憫、隨喜和平靜。能消除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隔膜;消除親疏、敵我之間的隔膜;消除階級、種族和宗教的隔膜;甚至於消除了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隔膜,把慈心無限量的擴散出去。
1、慈(悲喜舍)散發向自己,使自己整個人的身心都瀰漫著慈心。
2、將慈心向前後左右上下各個方向散發出去,使自己的內心持續向內(自己的身心)向外(所有眾生以及所有事物)都瀰漫著慈心。
(2)、生活行禪:知行合一
慈悲喜舍四種心法可套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無我、無常、正念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出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觀照自己當下的身心,在行住坐臥中時時保持正念正知,便可以過得安詳自在。生活行禪是動態的內觀,眼耳自然地開放,內心輕鬆地一直覺知自己當下的肢體動作:以經行為例,經行時輕鬆地來回行走,一直覺知自己當下腳的移動;在行住坐臥中,可以培養出持續不斷的正念,進而看清感受和念頭,不再捲入煩惱中。生活中必然會有問題的產生,所出現的問題常常是兩難的問題。重要的是培養出一顆穩定並有覺醒的心去處理這些問題而不是逃避它們。經由不斷的內觀練習,不但看清了身的動,也看清了這些問題的來源──心的動,也就是來自各種妄念、私心的生起。經由層層的深入,可以看到身心的無常、無我,就不會執著自己的自我,也不會固執自己的意見、想法,生起貪心、瞋恨等負面的心理,因而能夠心平氣和的處理好兩難的問題。生活中的內觀很簡單,只是常為人所忽略。在行禪進行過程中,會呈現不同的身心反應,這是因人而異的,對這些現象都不要理它,要持續不斷地覺知自己當下的身心的動作,如此智慧自然現前。唯一能使自己解脫痛苦者,只有自己的智慧現前。要想智慧現前,就要培養出強而穩定的內觀能力,如此才能從兩難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完全體悟生命的意義,並成為真正自在的人。
(3)、二十一世紀的社會規範
既抽象又具體,既原則又實際的內觀禮規已成為內觀文化人特殊、新型的人際關係的準則和行動指南。"以生活實踐為開端;以反省自己的身心實踐為著手處,切己體察 通過了悟所至、從而使人生達到覺知、無我、無常"的人生最高準則,對人性的超前意識把握,必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道德規範。
內觀實業學是內觀文化禮規學與內觀文化教育學實體性價值的終端實現,通過課程培訓而形成賣家市場的價值聯盟,實施一套新型教育傳播方法.而達到培訓載道的終極目的。內觀文化禮規學內觀文化教育學和內觀實業學三位一體構成內觀文化性格。
內觀文化三大性格:
(1)為了生存就必須解決物質文明的根本問題。為此必須創造實現物質文明的理論和方法.也必須創造為進行物質文化生產及分配的組織形式和財產制度等文化特質,這是文化系統的第一性格,對它的反思就產生了物質生活觀念。創業觀念、營職觀念、財產觀念、分配觀念、守成觀念等,隨著經營範圍擴大和商品經濟的深入,又產生產品觀念、成本觀念、價格觀念、利潤觀念、市場觀念、效益效率觀念以及組織領導和管理觀念等等。所以,內觀實業學中的獨一無二的中道管理體制和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發揮最佳狀態的觀念是從物質文明創造中派生出來的。
(2)人還需要心理的健康發展,不斷地超越自然,包括人自身,這就要創造滿足心理健康的發展需要的文化,這是內觀文化的第二大性格,它是為了滿足人類心理發展和超越而建構出來的。心理要發展.心理要發展.就要進行心理學的研究,心理分析的臨床實踐,及內觀治療的開展,因此又發展出“心醫”觀念。這個性格屬於(心理)中介性格,較之第一性格則具有更高層次的心理文明的價值觀念。
(3)第三性格就是"正念自覺,解脫心靈"。世界上的重大事件根本是不重要的,說到底,最重要的事乃是個人的生命——人的心靈解脫生命方成的自覺正念之道,超越“諸有”超越存“在”,活在當下。只有這時偉大的轉變才首次發生。內觀文化禪修學為人類超越自身提供切實可行的通天之路和人類了解自己、認識宇宙的方法.這個性格屬於精神性格,是人類獲得覺性智慧型的"唯一途徑",是精神文明屬性的終極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