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應行法,即不屬於心法(有8),也不屬於色法(有11),也不屬於心所有法(有51),它有這些事,但這些事,它不是屬於心,也不屬於物,但是它也離不開心物,離開心物,此法也不存在。故單獨列出,共有24。
相關詞條
-
不相應行法二十四
)十六、定異,(善惡因果,決定不同也。 (2)漏無漏辨:二十四種中,一法唯是無漏,即滅盡定。 (4)見斷等分別:二十四中,一法唯不斷,即滅盡定。
名義 別解體相 諸門分別 -
心不相應行法
此二十四法,以下述三義,表明其不相應:一者,此二十四法,無緣慮作用,故不與心、心所相應。 二者,此二十四法,無質礙作用,故不與色法相應。 三者,此二十四...
-
不相應行法十四
)八、生,(諸法生起也。 )十、異,(諸法漸衰也。 )十一、滅,(諸法消盡也。
包含內容 -
心不相應行
小乘俱舍家舉出得、非得、同分、無想果、無想定、滅盡定、命根、生、住、異、滅、名身、句身、文身等十四種不相應行法。 品類足論卷一則舉出得、無想定、滅定、無...
-
相應
相應,指互相呼應;應和;相符合。語出《國語·齊語》:“設象以為民紀,式權以相應。”在陳涉世家中也有 天下雲集回響這一句。”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
引證解釋 其它含義 -
大乘百法明門論
《大乘百法明門論》,梵文 Mahāyāna-śatadharma-prakāśamukha-śāstra,世親造,唐玄奘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在長安北...
相宗傳承 何謂唯識 翻譯註明 相關書籍 原文 -
不可說
佛曰:不可說,道家講三緘其口,儒家講沉默是金。
-
法顯
法顯(334年—420年),俗姓龔,平陽武陽(今長治市襄垣縣)人,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顯六十多歲的高齡,與同學...
人物生平 背景 著述 人物貢獻 人物軼事 -
本尊相應法
本尊相應法,就是變身瑜伽。瑜伽,梵語“相應”,即相互配合,相互融通的意思。
簡介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