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件管理
1.長興圖書館為公益性服務單位,一切財產為公眾所有。請愛護圖書館的所有資料,請勿撕頁、污損、勾畫、書寫、調換等,請勿將內附光碟遺失、損壞,未辦理外藉手續請勿將書刊資料帶出館外,違者按照《浙江省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和《長興圖書館書刊資料遺失、污損賠償規則》處理。
2.長興圖書館“一卡通”憑讀者本人身份證辦理,成人卡押金九十元、工本費十元;上網卡工本費十元;少兒卡押金三十元。每二年免費驗審一次。
3.妥善保管讀者卡,如果不慎遺失,請及時到辦證處掛失;讀者卡在掛失前所造成的一切後果均由遺失者自負。
4.讀者如需退卡,在還清所借書刊資料和其它欠費後,請持讀者卡、本人身份證和押金單到辦證處辦理退還押金手續,同時退還卡內餘額。
5.書刊音像資料出借不歸還時間滿2年,長興圖書館將自行註銷該讀者卡,不再予以退卡。
6.遵守長興圖書館有關借閱規章制度。
證件掛失及補辦
借書證掛失及補辦
1、所有借書證辦理掛失或撥打自動語音掛失電話掛失。
2、借書證丟失後請到圖書館辦證處辦理掛失,掛失時請出示個人有效證件(學生證/工作證/身份證)。掛失前所有已被借出的圖書由讀者本人負責歸還或賠償。
3、在7天內,如找到借書證可解掛,若沒找到可申請補辦。
證件補辦
借書證(機讀卡)補辦
1、所有學生的IC卡掛失一周后到學校註冊中心補辦。
2、教工的IC卡掛失一周后到人事處調配科補辦。
3、讀者自機讀卡掛失一周后,可到辦證處申請補辦新卡,立等可取。申辦時需出示個人有效證件並交一張一寸彩色或黑白近照和補證費用,具體標準為:第一次補證:10元;第二次補證:20元;第三次補證:30元;舊證更換新證5元。
4、辦理離校手續離校人員(含臨時出國人員)必須歸還所借的圖書,還清欠款,交回機讀卡(機讀卡遺失:10元/卡)方可辦理離校手續,博士後離校時須先到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心(新館406室)遞交博士後出站報告,然後到辦證處辦理離校手續。
圖書館借書證的今昔
圖書館借書證在辦理數量、辦理條件及製作材質方面的一些變化,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圖書館事業的驕人成績。
世界上的圖書館,大多採用辦理各種借閱證或讀者卡(以下稱讀者卡)的方法對到館的讀者進行管理,讀者卡是讀者利用圖書館的一種標誌,同時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本人在國家圖書館工作了30多年,其中在辦證處工作14年,親身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圖書館事業突飛猛進的變化,親眼目睹了讀者卡在辦理數量、辦理條件、製作材質等方面的巨大變化過程。由於工作之便,本人收集了許多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正在使用的各個時期國家圖書館發放的各種借書證(卡)。這些老借書證,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圖書館事業驕人的成績。
從讀者卡數量增加看國家圖書館的開放
現代化的圖書館與封建社會的藏書樓的最本質區別就在於是否對讀者開放。國家圖書館讀者卡是讀者利用國家圖書館的準入證,取得了讀者卡就具備了使用國家圖書館的資格。因此,通過讀者卡數量的不斷增加折射出國家圖書館在不同時期的開放程度。
讀者卡數量封閉期
新中國成立以後至1987年10月國家圖書館遷入新址,國家圖書館的借書證從未公開、大量發放過。74-88年的十幾年裡借書證累計12130個。當時許多中央領導人擁有北京圖書館的借書證,其中毛澤東主席的借書證為第1號。那時國家館的借書證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發證時不僅要區分主要對象與一般對象,而且在主要對象上又確定一批重點,即重點單位、重點讀者、重點項目。借書證存在榮譽證、關係證和利用率低的問題。
讀者卡數量半封閉期
89年至96年屬於借書證發放的半封閉期。那時借書證是按照北京圖書館館際證的戶頭每年分配3-5個名額限期辦理。辦理外文借書證的條件是:高級職稱或局級以上職務;辦理中文借書證的條件是:中級以上職稱或處級以上職務;館際證的條件是:在京局級以上單位且有獨立的圖書館建制。89年至96年的八年時間裡累計辦理借書證32525個。
讀者卡數量爆炸增長期
1998年12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圖書館更名為國家圖書館。1998年12月22日江澤民總書記親臨國家圖書館視察,並在這裡向全社會發出“大興勤奮學習之風”的號召。同年國家圖書館業務工作實施了一系
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實行憑各種借閱證入館制度,98年5月25日開始辦理閱覽卡、6月15日開始擴大辦理借書證、7月1日起憑各種借閱證入館。辦理借書證的條件擴大到普通有工作的公民或大學一年級以上的學生,而且敞開名額,當年辦理各種借閱證的數量相當於上一年的近7倍。2000年4月12日國家圖書館與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聯合辦理的聯名卡,改變當時讀者一人多卡、手續繁多、使用不便的現象,從此借書證變成了讀者卡。這不僅僅是稱謂的改變,而是國家圖書館的讀者服務系統逐步告別手工化、半手工化,全面向自動化邁進的重要標誌。辦卡範圍再次擴大到年滿18周歲的公民,當年辦理讀者卡的數量相當於上一年的近4倍。隨著公眾對國家圖書館需求的日益增加, 從1998年2月開始,辦證處實行全年365天開館,1999年10月起,又推出從早8.30時至晚8.30時(雙休日至晚5時)的辦卡制度,使得辦卡時間達到76小時/周。取證的時間也由原來的1周時間縮短為3天,後再次縮短為1天,直至目前的立等可取。讀者卡可以借閱的閱覽室和外借庫增加至60多個:其中,讀者卡可以借出的中文外借庫由1998 年前的1 個增加到目前的3 個;讀者卡可以閱覽的開架借閱書刊總量已從1998 年前的不到100 萬冊,增加到200 4年的210 萬冊。讀者卡的大量增加,使到館讀者人數快速上升,國家圖書館的讀者數量進入爆炸增長期。
讀者卡數量平穩增長期
2004年1月1日將國家圖書館分館讀者卡與國家圖書館讀者卡合併,讀者在新館與分館可以通辦、通退和通用。除2003年受非典影響國家圖書館閉館42天,讀者增加較少以外,從2001年起至今,國家圖書館讀者數量以每年大約15-20萬人的速度進入到平穩增長期。
以上讀者數據表明:在辦卡封閉期、半封閉期,只有少數人有特權利用國家圖書館,把大多數的普通讀者拒之門外,如今讀者卡的數量“一日剩過一年”,人數眾多的讀者享受到了國家圖書館改革開放帶來的利用機會。
從讀者卡的辦理條件看國家圖書館的平等服務
讀者卡是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標誌,讀者必須符合一定的辦理條件才可以辦理讀者卡。中國社會長期的等級制度對讀者的平等權利是一道牢固的屏障,社會的等級制在圖書館的讀者卡辦理條件上也有反映。1989年時,北京圖書館借書證的辦理條件嚴格的近於苛刻:只有北京地區的、少數研究人員和社會高層可以辦理,而把其他職業、其他地區和其他階層的廣大人群排除在外。圖書館應該為社會每一個人創造平等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平等權利,平等服務是民主社會的最基本理念,也是圖書館人文精神的重要支持。近幾年來,隨著國家民主政治的大力推行,圖書館平等服務開始受到重視,這在辦理讀者卡的條件上也得到了印證:目前國家圖書館讀者卡的辦理條件在讀者的職業上、地區上、社會地位、年齡等方面均取消了許多限制。
借書證變遷
天津圖書館借書證的歷史演變過程圖書館借閱證是公共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重要工具, 是讀者利用圖書館圖書的一種契約。天津圖書館圖書借閱證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直隸圖書館的建立之初。當時該館只設館內閱覽服務,讀者到館閱覽要收取“ 票券” ,這種“票券” 可以說是天津圖書館最初意義的圖書證了。也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圖書館使用借書證之濫觴。當時的“票券”分為3 種,一種為“ 優待券” ,一種為“普通券” ,還有一種‘“特別券” 。據天津圖書館館藏史料記載, 在開館當年的五月十一日—十二月二十日(農曆)的7個多月的時間裡,持優待券到館看書的有658人, 而自己購票看書的只有522 人。到了1915年, 全年到館閱覽人數為8568人,其中收優待券4900餘張,售票3600餘張,平均每天購票到館讀者僅為3一10人。
1952年“天津市人民圖書館”成立,開始向幹部、工人和技術人員發放閱覽證卡和借書證卡, 藏書從40餘萬冊迅速發展到1955年的80餘萬冊。1956年1月,在為“ 三大革命服務”的形勢下, 天津圖書館走出去了解科研工作需要, 主動上門服務, 為科研讀者發放借書證。實行按職稱、職別發放不同類型的普通證、科技證和外文證及後來的古籍書刊閱覽證,體現了短缺經濟時期發展讀者、組織讀者隊伍的特徵。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天津圖書館開始了新的發展歷程。1979年初, 逐步開放被“ 四人幫”禁錮的各類圖書, 增加了訂購書刊經費, 發放借書證的數量激增,範圍更為廣泛,使各項服務工作也蓬勃地開展起來。1991年座落在復康路的新館落成開館, 領證憑單位介紹工作證、職稱證、學歷證等改為身份證的證明制度。管理手段也由原來的手工排卡到採用計算機管理,自動識別的信息存貯方式。為了更有利於發證科學化, 管理統一化, 於1997年2 月, 又將借書證,閱覽證兩證一卡, 簡化為借、閱合一, 一卡多用。隨著信息存貯和未來網路化服務的要求, 醞釀已久的IC卡, 將在年內實施, 又賦予了借書證一種新的形式。IC卡的啟用最終將有利於實現全市文獻服務單位“一卡通” ,為文獻信息資源共享提供有力保障。IC卡使圖書證的載體形式和服務功能都發生了質的變化,有力地證明了圖書館學權威人士阮岡納贊的理論, 即“圖書館五律”中的最後一律——“ 圖書館是一個發展中的有機體” 的論述。天津圖書館借書證從原始的“票券”到閱覽卡、借書證以及將要啟用的IC卡的演變過程不難看出借書證的演變是隨著社會的發展, 生產力的提高及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而發生變化的。
相關報導
3D列印技術必將會是未來科技的主流技術,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3D印表機的高昂價格還是令他們望而卻步。
不過對芝加哥的居民來說,本周開始,只要刷一下手中的借書證,就能免費使用3D機了。位於市中心的哈羅德華盛頓圖書館將一間手工實驗室免費對市民開放。實驗室配有3台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和銑床。這是首次有圖書館開設這種實驗室。
不過,圖書館服務協會的資助資金只能讓實驗室維持到今年年底,所以這件實驗室也只是暫時的。之後工作人員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繼續該項目。
而館員則擁有否決列印設計的權利,目前,他們已經禁止使用者列印槍枝武器。目前,館員們為了了解機器的運轉情況,自己已經玩的不亦樂乎,自製的木質iPhone底座,定製鑰匙扣乃至3D列印的西洋棋。
目前圖書館已經收到了許多教師和企業家的電郵,詢問相關的合作事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許多用3D列印技術只做出來的創意產品了。
中國人一生可能要辦的證件
家庭婚姻類 | 準生證| 初婚初育證| 婚檢證| 妊娠診斷證| 出生證| 計畫生育證| 流動人口計畫生育證| 獨生子女證| 預防接種證| 健康證| 結婚證| 涉外婚姻證明| 新婚培訓證| 婚育培訓合格證| 計畫生育保健服務證| 節育證(上環證)| 離婚證| 單身證明| 領養證| 未婚證| 生存證明| 火化證| 安葬證| 死亡證| 養老保險證 |
學習工作類 | 學生證| 畢業證| 學位證| 報到證| 在讀證明| 貸款證明| 借書證| 英語四六級證| 上崗證| 職業資格證| 工作證| 從業資格證| 執業資格證| 教師資格證| 社保證| 下崗證| 失業證| 離職證明| 駕駛證 |
身份類 | 戶口本| 身份證| 三僑生證明| 軍人證| 團員證| 黨員證| 公務員證| 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老人證| 殘疾證| 無犯罪證明| 離休證| 退休證 |
遷徙旅行類 | 護照| 邊境證| 港澳通行證| 出境證件| 居住證| 暫住證| 特區邊防證| 外出務工證 |
經營財產類 | 房產證| 土地證| 房屋他項權證| 國有土地使用證| 土地使用證| 契稅證| 行駛證| 養路費證| 營運證| 營業執照| 經營許可證| 稅務登記證| 衛生許可證| 消防許可證| 收入證明| 貧困證明 |
其他 | 寵物證| 獻血證| 游泳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