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事變

伊寧事變又稱三區革命或三區叛亂,是1944年在中國新疆北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爆發的維吾爾人、哈薩克人分離暴動,分離運動得到了蘇聯的資助,並建立了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事件概況

伊寧事變又稱三區革命三區叛亂,是1944年中國新疆北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爆發的維吾爾人哈薩克人分離暴動,分離運動得到了蘇聯的資助,並建立了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叛亂分子的旗幟叛亂分子的旗幟

背景

1930年代和1940年代,蘇聯多次試圖吞併新疆地區,將其改為“東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為此扶植了很多新疆民族主義共產主義團體,並積極尋找在新疆的代理人。
1934年,由於盛世才奉行親蘇政策,在他當選新疆省主席後,藉助蘇聯的力量驅逐南疆張培元、北疆馬仲英,成為名副其實的“新疆王”。
1942年,盛世才懷疑蘇聯企圖推翻新疆省政府,分裂中國以建立蘇維埃政權,便與蘇聯決裂,轉向國民黨靠攏。1943年1月,盛世才奉國民政府之令,要求蘇聯撤出新疆駐軍及其機關,遭蘇方指為“非法且仇視的行為”。
1944年,蔣介石將統治新疆達十年的盛世才調離新疆,赴重慶任農林部長,改派吳忠信任新疆省長。盛世才離疆後,新疆出現權力真空,盛時期新疆民族問題以及與蘇聯關係的惡化由之而曝露,新疆境內的少數民族開始爆發暴亂。

過程

暴動
1944年4月,在蘇聯駐伊寧領事館的支持和幫助下,“伊寧解放組織”成立,主席為蘇聯籍烏茲別克人艾力汗·吐烈

紅色區域為叛亂分子所控制地區紅色區域為叛亂分子所控制地區
1944年8月,蘇聯僑民帕提赫·莫里斯莫夫組織鞏哈游擊隊,發起“鞏哈暴動”。
10月7日,游擊隊攻占鞏哈縣城,伊寧駐軍主力1600人調往鞏哈平亂。蘇聯僑民鐵伊·伊凡諾維奇·列斯肯果子溝組織游擊隊,形成戰略呼應。
11月6日,在得到蘇聯駐伊寧領事館的幫助下,蘇聯軍官阿列克山德洛夫率軍從霍爾果斯潛入伊寧,同“伊寧解放組織”組成軍事指揮部。同日,列斯肯占領蘆草溝,切斷迪伊公路。
11月7日,伊寧事變爆發,外有鞏哈游擊隊進攻,內有蘇軍和武裝人員呼應,駐軍中少數民族士兵譁變。
11月9日,伊寧駐軍負責人曹日靈電告朱紹良內有:“名為剿匪,實為國際戰爭”、“市區土匪全為歸化人塔塔爾族,以其領事館作根據地,所獲武器系蘇聯製造”。
11月10日,伊寧全城被攻占,守軍殘部及漢族官員、平民約8000人撤至城郊機場及艾林巴克、鬼王廟兩處高地,等待救援。
11月12日,“伊寧解放組織”召開大會,宣布成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為艾力汗·吐烈,副主席有包爾漢等。
1945年1月5日,艾力汗·吐烈宣布“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脫離中華民國而獨立。
1945年2月1日,在蘇軍的幫助下,民族軍攻占艾林巴克。7月31日,攻占塔城。
伊寧事變爆發後,大批極端民族主義者以“殺回滅漢”為口號,四處殘殺漢族和回族同胞,東北籍漢人幾乎被殺絕。張治中曾記述道:“三區漢人被殺的很多,有些地方只剩了老弱婦孺數十人,在伊寧殘留的漢人中,也是老弱婦孺占大多數,青壯年都被殺光了”。關於伊寧事變中被害的漢回平民數量至今沒有準確的統計。平亂

1944年9月,盛世才被調離新疆後,蔣介石改派吳忠信就任新疆省長,並把下屬各廳廳長都換成國民黨員。蔣介石命令馬步芳派一個軍的騎兵駐紮在新疆各地,平定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國民黨守軍調集大批部隊,“死守大迪化”。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參謀長郭寄嶠奉命抵達迪化,將第46師部署在綏來並成立前線指揮部。民族軍和國軍在瑪納斯河沿岸對峙,第46師師長徐汝誠擔任指揮官,以瑪納斯河為第一道防線。謝義鋒的新2軍軍部由綏來遷移到景化(今呼圖壁),為第二道防線。從青海趕來的馬呈祥的整編騎兵第1師接替原暫編第3師的防地,進駐迪化、景化一帶;暫3師調往焉耆。第43軍楊德亮加強伊吾哈密的防守,徐達率領新45師一部防守在七角井。
然而形式仍然較為危急,國民黨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擔心省會不保,曾在八小時內給蔣介石連發三份急電:“……內乏可用之兵,外無一旅之援……迪化危在旦夕,卑職惟有以身殉職,與國土共存亡,上報黨國……懇請鈞座速籌良策”。蔣於是試圖通過和談,採取外交斡鏇的辦法解決新疆問題。

談判

中蘇談判1945年期間,國民政府屢次與支持叛亂的蘇聯政府交涉。1945年7月5日,蔣介石在一次中蘇會談上提出:“蘇聯政府如果能保證中國對東北和新疆的領土和行政主權,對中共和新疆變亂不再作任何支援,中國政府才考慮蘇聯有關外蒙的要求”。會後宋子文繼續與蘇聯談判。史達林表示,無論延安、新疆均服從蔣委員長的領導,蘇聯只支持國民政府,可以根據中國政府的要求發表聲明,並答應宋子文關於制止從蘇聯往新疆偷運武器的要求。
其後,《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緊接著在1945年9月,蘇方代表莫洛托夫與中方代表王世傑倫敦就“新疆伊犁事件”磋商時表示這個事件是臨時現象,不久就可以平息。在得到蘇聯的保證後,蔣介石開始在公開場合表示“願意和平地解決新疆問題”。
府亂談判1945年10月,雙方同意派代表赴迪化進行談判。南京方面派出了張治中,三區派出了熱黑木江(團長)、阿不都哈依爾·吐烈、阿合買提江·哈斯木賽福鼎·艾則孜等人組成的代表團。蘇聯亦派出一位代表。經過半年的談判後,最終在1946年4月制定了十一條和平條款,取消了“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的名稱,恢復伊犁、塔城、阿山三個專區的建制,後成立新疆省民主聯合政府。三區臨時政府高層中的一部分封建勢力、宗教人士和泛突厥人士被清除出領導層,原東突政府主席艾力汗·吐烈被蘇聯駐伊犁領事扣押並送回蘇聯。聯合政府的核心由從蘇聯學習歸來的進步人士組成,領導人為擁護中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與阿合買提江。

尾聲

此後蘇聯仍試圖控制新疆地區,國民黨軍隊與三區軍隊隔瑪納斯河而武裝對峙。包爾漢稱,“……以後儘管國民黨不斷破壞和平條款,企圖派國民黨占領三區,但是由於蘇聯的支持和各族人民的堅決鬥爭,這一企圖始終沒有得逞,直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整個新疆才完全統一,三區軍隊改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9年,阿合買提江·哈斯木、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伊斯哈克伯克·穆努諾夫達列力汗·蘇古爾巴也夫羅志五人組成的“新疆民主同盟”先到阿拉木圖,而後前往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8月27日左右飛機在伊爾庫茨克附近失事,五人全部死亡。阿合買提江等五人遇難後,新疆方面改派賽福鼎·艾則孜出席政協會議。
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撥出專款於伊寧市人民公園深處建立伊犁三區革命烈士陵園

爭議

對於此次事件的評定,看法普遍不同。
中國共產黨對此次事件高度評價,譽其為“三區革命”。毛澤東的評價為:“三區革命是全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在新疆牽制了近十萬國民黨軍隊”、“對於全新疆的解放和全中國的解放,是一個重要的貢獻”。當時掌權的中國國民黨和眾多民眾對此次事件雖無明確定性,但從用語上可判斷普遍認定該事件為民族主義者叛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