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入藥。
性 味
味辛、苦,性微寒。
歸 經
歸肺、小腸、大腸經。
功 效
行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殺蟲。
主 治
主治水氣腫滿,痰飲喘咳瘧疾,菌痢,瘰癧,結核性瘺管,骨髓炎。
用法用量
三錢至五錢,煎服,外用適量。
禁 忌
《本草綱目》:小豆為之使。惡薯蕷。
炮製方法
春夏採集全草,曬乾入藥。
生理特性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750px,全株含乳汁。莖基部分枝,帶紫紅色。葉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長1~75px,寬0.7~25px,先端微凹,邊緣中部以上有細鋸齒,無柄。莖頂有5片輪生的葉狀苞;總花序多歧聚傘狀,頂生,有5傘梗,每傘梗生3個小傘梗,每小傘梗又第3回分為2叉; 杯狀聚傘花序鐘形,總苞頂端4裂,裂間腺體4,腎形;子房3室,花柱3。蒴果無毛。種子卵形,表面在凸起的網紋。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於溝邊、路旁、田野。分布於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國各省區。
產 地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江蘇、浙江產量較多。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去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十腫水氣,取汁熬膏,酒服。
2、《神農本草經》: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丈夫陰氣不足。
3、《別錄》:利大小腸,明目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