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礬丸--《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處方】白礬(燒令汁盡)2兩,綠礬(燒過)2兩,栝樓(燒存性)2兩,蝟皮(燒存性)2兩,訶黎勒(煨,去核)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白附子(炮)2兩,天南星(薑汁浸一宿,焙)2兩,半夏(薑汁浸一宿,焙)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雞冠花5兩,胡桃(燒灰)15個。【製法】上為末,以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瘺旁穿數穴,膿血不止,並腸風脫肛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臨臥溫酒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中藥方劑之二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